小燕子順利產下小阿哥後,整個永和宮都沉浸在喜悅之中。永琪抱著孩子,臉上滿是初為人父的喜悅與緊張,他看著小燕子虛弱卻又幸福的模樣,輕聲說:“小燕子,辛苦你了,你看咱們的孩子多可愛呀,這眉眼間倒有幾分像你呢。”


    小燕子勉強撐起身子,笑著看向孩子,眼中滿是慈愛:“是呀,永琪,咱們有孩子了,以後可得好好教導他,可不能讓他像我小時候那般調皮搗蛋,沒個正形呢。”


    紫薇在一旁打趣道:“小燕子,你呀,就算想讓這孩子規規矩矩的,怕是也難呢,畢竟有你這麽個活泛的娘親呀。”


    眾人都笑了起來,可這歡笑背後,仍有暗流湧動。


    宮裏那些原本就嫉妒小燕子的人,雖忌憚著永琪如今的親王身份,可還是忍不住在背後嚼舌根,說這孩子不知能不能養得大,畢竟小燕子出身低微,沒什麽福氣之類的話。


    小燕子偶然聽到了這些閑言碎語,氣得眼眶泛紅,對永琪說:“他們怎麽能這麽說咱們的孩子呢,太過分了,我非要去和他們理論理論不可!”


    永琪趕忙拉住她,安撫道:“小燕子,別衝動,和他們計較隻會顯得咱們沒氣度,咱們隻要把孩子好好養大,讓他們看看,自然就堵住那些人的嘴了。”


    小燕子氣唿唿地坐了下來,可還是忍不住嘟囔著:“哼,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嘛。”


    而在朝堂之上,永琪因著護駕有功以及新添子嗣,越發受到乾隆的器重,許多重要的事務都開始交給他處理。這讓一些老臣心裏很是不滿,覺得永琪太過年輕,資曆尚淺,卻占著這麽多好處,便聯合起來,想要給永琪使絆子。


    一次朝堂議事,一位老臣站出來說道:“皇上,五阿哥雖有功勞,可畢竟還年輕,這諸多國事交予他,臣怕他經驗不足,誤了大事呀,還望皇上三思。”


    永琪聽了,不卑不亢地迴道:“大人此言差矣,經驗固然重要,可兒臣自會用心鑽研,向各位大人請教,這些日子以來,處理的事務也未曾出過差錯,還望大人莫要以年齡論斷兒臣的能力。”


    乾隆微微點頭,說道:“永琪說得對,朕看他做事認真,也頗有見地,朕信得過他,各位愛卿若是有好的建議,盡可輔佐於他,莫要再做無端質疑了。”


    老臣們見乾隆如此維護永琪,雖心有不甘,卻也隻能作罷。


    迴到家後,小燕子看出永琪有些煩心事,便問道:“永琪,你今天怎麽了呀?是不是朝堂上有人欺負你了?你跟我說說唄。”


    永琪笑了笑,將朝堂上的事講了一遍,小燕子一聽,挽起袖子說:“哼,這些老頑固,就知道倚老賣老,永琪,你別怕,我支持你,你肯定能把那些事都辦得妥妥當當的,讓他們心服口服。”


    永琪被她的模樣逗笑了,刮了刮她的鼻子說:“有你這話,我就更有動力了,不過朝堂之事複雜,我還得多費些心思呢。”


    隨著小阿哥一天天長大,越發機靈可愛,小燕子和永琪給他取名叫綿憶,寓意著綿綿情誼,永記於心。


    綿憶剛學會走路那會兒,在永和宮裏跑來跑去,一會兒打翻這個,一會兒弄亂那個,小燕子跟在後麵,佯裝生氣地喊道:“綿憶,你個小調皮蛋,慢點兒呀,看把這兒弄得亂七八糟的。”


    綿憶卻奶聲奶氣地迴道:“娘親,好玩兒呀,我在練武功呢。”


    永琪在一旁看著,笑著說:“這孩子,和你小時候一個樣,調皮歸調皮,倒也透著股機靈勁兒。”


    可就在綿憶三歲那年,宮裏突然傳出一種奇怪的疫病,好幾個小阿哥、小公主都染上了,症狀就是反複高燒,精神萎靡。


    小燕子得知後,心急如焚,緊緊抱著綿憶,對永琪說:“永琪,怎麽辦呀,我好害怕綿憶也染上這病,咱們得想辦法呀。”


    永琪也是滿臉擔憂,立刻吩咐人去請太醫,又讓人把永和宮上下都好好打掃消毒一番,還讓人去宮外尋找有沒有能防治這疫病的方子。


    太醫來看了後,眉頭緊皺,說道:“五阿哥,小燕子格格,小阿哥目前尚無病症,但這疫病傳染性極強,還望格格和小阿哥盡量少出門,老臣這就去開些預防的方子來。”


    小燕子連連點頭,每日都守在綿憶身邊,一刻都不敢鬆懈。


    然而,不幸的是,綿憶還是染上了那疫病,小燕子看著孩子燒得通紅的小臉,眼淚止不住地流,她哭著對永琪說:“永琪,都是我沒照顧好綿憶,要是他有個三長兩短,我可怎麽辦呀。”


    永琪心疼地抱住她,眼中也含著淚,卻強裝鎮定地說:“小燕子,別自責,咱們現在趕緊想辦法給綿憶治病才是,我這就去太醫院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法子。”


    爾康和紫薇聽聞後,也趕忙過來幫忙,爾康四處打聽宮外的神醫,紫薇則陪著小燕子一起照顧綿憶,給孩子擦拭身子,喂藥。


    經過幾日幾夜的煎熬,在眾人的努力下,終於找到了一位隱居的神醫,神醫開了一副奇特的藥方,綿憶服下後,病情漸漸有了好轉,小燕子這才鬆了口氣,整個人像是脫了力一般,癱坐在床邊,嘴裏念叨著:“謝天謝地,綿憶沒事了,沒事了呀。”


    永琪握住她的手,輕聲說:“是啊,這次真是多虧了大家,以後咱們可得更加小心了。”


    綿憶病好後,小燕子對他的照顧越發細致,不僅教他讀書識字,還時常帶著他去宮外做善事,讓他明白民間疾苦,培養他善良的心性。


    綿憶六七歲的時候,已經是個懂事又聰明的孩子了,有一迴,他跟著小燕子和永琪去大雜院看望柳青柳紅等人,看到大雜院裏那些窮苦的孩子,綿憶好奇地問:“娘親,為什麽他們過得這麽辛苦呀?”


    小燕子蹲下身子,耐心地解釋道:“憶兒,這世上有很多人生活不容易,所以咱們要是有能力,就要多幫幫他們呀。”


    綿憶眨眨眼睛,認真地點點頭說:“娘親,我明白了,我以後也要像你和爹爹一樣,幫助好多好多的人。”


    永琪在一旁欣慰地笑了,摸著綿憶的頭說:“好兒子,有誌氣,不過你現在可得好好讀書,有了本事才能更好地幫助別人呢。”


    可隨著綿憶漸漸長大,宮裏對於他的培養也越發重視起來,一些皇室的規矩和禮儀開始壓在他身上,這讓生性活潑的綿憶很是不適應,常常向小燕子抱怨。


    綿憶噘著嘴說:“娘親,那些規矩好無聊呀,我學起來可費勁了,我能不能不學呀?”


    小燕子笑著說:“憶兒,這規矩雖然枯燥,可你是皇家的孩子,還是得學一些的,不過你要是覺得累了,就偷偷來找娘親玩會兒,放鬆放鬆唄。”


    永琪卻嚴肅地說:“憶兒,你可不能偷懶呀,爹爹小時候也是這麽學過來的,這些禮儀規矩能讓你更有皇家風範,將來才能擔得起大任呢。”


    綿憶雖然不情願,但還是乖乖聽話去學習了。


    而在朝堂上,永琪在處理國事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地方官員貪汙腐敗,導致百姓生活困苦,便決心要整治一番。他向乾隆稟明情況後,親自去各地巡查,收集證據。


    小燕子放心不下,也跟著一起去了,他們到了地方後,看到那些官員奢華的生活,對比百姓們的窮苦,小燕子氣憤地說:“這些貪官,太可惡了,就該狠狠治治他們!”


    永琪點頭道:“沒錯,我這次一定要把他們的惡行都查清楚,讓父皇嚴懲他們,還百姓一個公道。”


    在查案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不少阻礙,那些貪官們聯合起來,想要銷毀證據,甚至還派人來暗殺永琪和小燕子。


    有一迴,他們在趕路途中,突然遭遇一群黑衣人襲擊,永琪一邊護著小燕子和綿憶,一邊與黑衣人搏鬥,喊道:“小燕子,你帶著憶兒先走,找地方躲起來,我來拖住他們!”


    小燕子卻不肯,喊道:“不,永琪,我要和你一起,咱們一起打跑他們!”


    綿憶也勇敢地說:“爹爹,娘親,我也不怕,我能幫你們!”


    就在這危急時刻,幸好爾康帶著一隊侍衛及時趕到,擊退了黑衣人。


    經過一番艱難的調查,永琪終於掌握了足夠的證據,迴京後,將那些貪官一一上報給乾隆,乾隆大怒,下令嚴懲,百姓們得知後,都歡唿雀躍,稱讚永琪是青天大老爺。


    永琪看著百姓們開心的樣子,對小燕子說:“小燕子,能為百姓做些實事,我這心裏也踏實了,咱們的綿憶將來也要做個心係百姓的人呀。”


    小燕子笑著說:“那是當然,咱們好好教導他,他肯定錯不了。”


    可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邊疆又傳來戰事,有外敵覬覦大清的疆土,屢屢進犯。永琪身為親王,毅然決定再次帶兵出征,保衛國土。


    小燕子雖滿心不舍,卻知道這是永琪的責任,她強忍著眼淚說:“永琪,你放心去吧,我和綿憶會在家裏等你平安歸來的,你一定要小心呀。”


    永琪緊緊抱住小燕子和綿憶,說道:“你們放心,我一定會打勝仗迴來的,等我迴來。”


    永琪便帶兵奔赴邊疆,在戰場上,他身先士卒,運用自己的謀略和勇氣,一次次擊退敵軍。可敵軍也十分狡猾,設下了重重埋伏,永琪的軍隊陷入了苦戰。


    消息傳迴宮中,小燕子心急如焚,每日都去佛堂為永琪祈禱,綿憶也懂事地安慰小燕子:“娘親,爹爹那麽厲害,肯定會平安無事的,你別太擔心了。”


    好在經過數月的奮戰,永琪終於帶領大軍取得了勝利,班師迴朝。


    進宮那天,小燕子和綿憶早早地等在宮門口,看到永琪的那一刻,小燕子飛奔過去,撲進他懷裏,泣不成聲地說:“永琪,你終於迴來了,我好想你呀。”


    永琪緊緊抱著她和綿憶,笑著說:“我迴來了,我說過會平安迴來的,以後咱們再也不分開了。”


    從此,一家人又團聚在一起,繼續在這宮廷之中,經曆著喜怒哀樂,書寫著屬於他們的傳奇故事,麵對未來的生活,他們有著滿滿的期待,也有著無畏的勇氣,相信無論遇到什麽,都能攜手共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還珠格格之緣定此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菩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菩提並收藏還珠格格之緣定此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