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屬實慘
大唐齊王對外族太殘暴了 作者:不胖的大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孝恭自我心理安慰,很快也就放棄了追究這個問題。
“賢侄,若是你嬸娘真想把那些侍女送你,那就送你了,以後叔父過來看看演出你不會拒絕吧?”
“嘿!叔父這是說的哪裏話,侄兒哪能占你這麽大便宜,這樣,以後叔父來看演出全免費。”
說著王夜走到李孝恭身邊,小聲的湊到他耳畔。
“另外,王府不對外售賣的私房小衣,我多送嬸娘幾件,保證叔喜歡。”
李孝恭麵露驚喜:“真的?”
“當然,咱這關係這都不叫事。”
李孝恭快速的做著心理鬥爭,很快仙女般的正妻占據了高地。
區區百十個侍女罷了,與其等仙女般的妻子提起這事,不如借此討好一番。
“好,侄兒仗義,那叔父現在就做主,那些樂女都送你了。”
“多謝叔父慷慨饋贈!”
別看才百十人,這些可都是有經驗的,他才不會嫌棄。
“咱叔侄無需客氣,走了,記得過幾天你嬸娘去西山。”
“好。”
看著離去的李孝恭,王夜嘴角上揚、
這一世的河間郡王說不定能改改性子,就看大石嬸娘給不給力了。
至於孝恭叔用不上的樂舞女婢,他就代為笑納了。
時至傍晚,杜如晦來了,看起來是故意避開了和其他人相遇。
“杜相有事?”
“不瞞齊王殿下,我那不成器的逆子杜荷上個月迴家,舉止頗為怪異。”
杜如晦頗為直接,眉頭深皺,這引起了王夜的興趣。
說起來杜荷自從去年來到王府學習,就一直散養,隻知道他表現得很老實,學習也挺用功,難道得了什麽病?
“他怎麽個怪異法?”
杜如晦歎氣,輕聲道:
“我想試試他在王府學了幾分才學,他卻跟個悶葫蘆似的看著我不說。”
“他兄長問他話也頗為木訥,他是不是在王府惹禍了?”
為其倒上杯熱茶,王夜招唿道:“杜相想多了,先坐下喝杯茶。”
杜如晦歎息一聲坐下,雖然去年下狠手教育了兒子一番,可要說真一點不在乎了也不現實。
他雖然相信齊王,可杜荷現在的性子讓他感覺換了個兒子一樣,怎能不憂慮。
(這還猜什麽,有什麽事當麵問問不就得了。)
心中如是想著,王夜直接吩咐門口的婢女。
“去把杜荷叫來。”
“是,殿下!”婢女恭謹的領命離去。
“杜相放寬心,有什麽事當麵問就是。”
“我問了,他不答。”
“先不說這個,杜相嚐嚐這新茶如何。”
“王府的茶葉當今天下第一,是得嚐嚐。”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聊著之時,杜荷頗為拘謹的走了進來。
很有禮數的恭謹行禮:
“杜荷見過齊王殿下。”
“見過父親。”
王夜笑了笑,這不挺正常嗎?
他也很直接的問道:“杜荷,你父親考教你問題,你怎麽不搭話?”
“嗯~”杜荷十分猶豫,畏懼的看了父親一眼,聲若蚊吟的吐出三個字:“不敢答!”
“混賬,有什麽不敢說的。”
杜如晦頗為氣惱,不就揍了一頓嘛,打的還連話不敢說了?
“杜相稍安勿躁,我來問,你喝茶,這茶去火。”
在王夜的安撫下,杜如晦無奈的坐下。
杜荷此時有些瑟縮,不安的雙手交疊摩挲。
“我想聽真話,能跟本王說說嗎?放心,你父親不會打你。”
杜荷小心的看了父親一眼,確定他不會暴起,心下稍安。
“我父親問的是禮法問題,以我在王府學到的論證,答了怕迴不來。”
王夜瞬間明白了杜荷為啥不敢答了,杜相可沒在王府學習,若是知道王府教的那些禮法論證,杜荷再挨一頓揍是肯定的。
“哈哈哈~杜相,你這可錯怪你兒子了。”
“齊王找到結症了?”
“我給你講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杜某洗耳恭聽。”放下茶杯,杜如晦坐直了身子。
隻聽王夜緩緩道出:“有位士子參加科考,三十歲過鄉試中舉人,三十一歲高中。”
“同年其母病逝,他就迴家丁憂三年。”
“次年他爹續娶一位繼母,等三十四歲丁憂結束之時,他的繼母又去世了。”
“次年他爹又續娶一位繼母,等三十六歲為繼母丁憂完,他的現任繼母又去世。”
“等他三十九歲那年,他爹又去世了,繼續丁憂。”
“他祖母看不過去,就把他過繼給了叔父。”
“可他叔父和他爹簡直一個人生。娶繼母,他守孝。”
“最後叔父娶了三個繼母,死後三年,這人的祖母又去世了。”
“就這樣,三十歲高中,連續去世八個長輩,五十五歲才服完丁憂,除孝。”
(備注:真事)
杜如晦都驚呆了,還有這麽慘的?
這丁憂完大半輩子都沒了,萬一他再跟他爹一樣短命,一輩子就過去了。
“杜相,你覺的丁憂應不應該?”
王夜這話一出,立馬讓杜如晦陷入沉默,若是沒有這小故事,他定然毫不猶豫的迴答應該。
可若是如此人一般不走運,一旦重要職位的人員出現這種情況,那朝廷損失就大了。
“殿下的意思是應該廢除丁憂?”
“杜相,王府所授禮法,有一條很重要,合理。”
“丁憂為孝,然父母在世之時不孝,丁憂在久又有何用,況且丁憂期間,諸多限製,求活都不易。”
白居易丁憂之時生活極其困苦,不得不親自種田求活。
“大唐此時在丁憂的官員就有好幾位,殿下言之有理。”
杜如晦想起了繼位在家守孝的官員,沒有收入,想想都知道過得不如意。
“還有哭喪也是,親人離世傷心是必然,哭一哭乃人之長情,可有些人悲傷過度,直接哭死,這是離世的親人想見到的嗎?”
“也有以哭的聲大聲小,定子女是否為孝者,為此形成攀比之風,甚至請人作弊哭喪。”“明明是為孝道,卻成了笑話,杜相覺著合理嗎?”
杜如晦深深的凝眉沉默,看了看杜荷,他明白自己的兒子為何異常了。
就王府這對禮法的解讀,想想就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兒子那一定是謬論了。
“賢侄,若是你嬸娘真想把那些侍女送你,那就送你了,以後叔父過來看看演出你不會拒絕吧?”
“嘿!叔父這是說的哪裏話,侄兒哪能占你這麽大便宜,這樣,以後叔父來看演出全免費。”
說著王夜走到李孝恭身邊,小聲的湊到他耳畔。
“另外,王府不對外售賣的私房小衣,我多送嬸娘幾件,保證叔喜歡。”
李孝恭麵露驚喜:“真的?”
“當然,咱這關係這都不叫事。”
李孝恭快速的做著心理鬥爭,很快仙女般的正妻占據了高地。
區區百十個侍女罷了,與其等仙女般的妻子提起這事,不如借此討好一番。
“好,侄兒仗義,那叔父現在就做主,那些樂女都送你了。”
“多謝叔父慷慨饋贈!”
別看才百十人,這些可都是有經驗的,他才不會嫌棄。
“咱叔侄無需客氣,走了,記得過幾天你嬸娘去西山。”
“好。”
看著離去的李孝恭,王夜嘴角上揚、
這一世的河間郡王說不定能改改性子,就看大石嬸娘給不給力了。
至於孝恭叔用不上的樂舞女婢,他就代為笑納了。
時至傍晚,杜如晦來了,看起來是故意避開了和其他人相遇。
“杜相有事?”
“不瞞齊王殿下,我那不成器的逆子杜荷上個月迴家,舉止頗為怪異。”
杜如晦頗為直接,眉頭深皺,這引起了王夜的興趣。
說起來杜荷自從去年來到王府學習,就一直散養,隻知道他表現得很老實,學習也挺用功,難道得了什麽病?
“他怎麽個怪異法?”
杜如晦歎氣,輕聲道:
“我想試試他在王府學了幾分才學,他卻跟個悶葫蘆似的看著我不說。”
“他兄長問他話也頗為木訥,他是不是在王府惹禍了?”
為其倒上杯熱茶,王夜招唿道:“杜相想多了,先坐下喝杯茶。”
杜如晦歎息一聲坐下,雖然去年下狠手教育了兒子一番,可要說真一點不在乎了也不現實。
他雖然相信齊王,可杜荷現在的性子讓他感覺換了個兒子一樣,怎能不憂慮。
(這還猜什麽,有什麽事當麵問問不就得了。)
心中如是想著,王夜直接吩咐門口的婢女。
“去把杜荷叫來。”
“是,殿下!”婢女恭謹的領命離去。
“杜相放寬心,有什麽事當麵問就是。”
“我問了,他不答。”
“先不說這個,杜相嚐嚐這新茶如何。”
“王府的茶葉當今天下第一,是得嚐嚐。”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聊著之時,杜荷頗為拘謹的走了進來。
很有禮數的恭謹行禮:
“杜荷見過齊王殿下。”
“見過父親。”
王夜笑了笑,這不挺正常嗎?
他也很直接的問道:“杜荷,你父親考教你問題,你怎麽不搭話?”
“嗯~”杜荷十分猶豫,畏懼的看了父親一眼,聲若蚊吟的吐出三個字:“不敢答!”
“混賬,有什麽不敢說的。”
杜如晦頗為氣惱,不就揍了一頓嘛,打的還連話不敢說了?
“杜相稍安勿躁,我來問,你喝茶,這茶去火。”
在王夜的安撫下,杜如晦無奈的坐下。
杜荷此時有些瑟縮,不安的雙手交疊摩挲。
“我想聽真話,能跟本王說說嗎?放心,你父親不會打你。”
杜荷小心的看了父親一眼,確定他不會暴起,心下稍安。
“我父親問的是禮法問題,以我在王府學到的論證,答了怕迴不來。”
王夜瞬間明白了杜荷為啥不敢答了,杜相可沒在王府學習,若是知道王府教的那些禮法論證,杜荷再挨一頓揍是肯定的。
“哈哈哈~杜相,你這可錯怪你兒子了。”
“齊王找到結症了?”
“我給你講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杜某洗耳恭聽。”放下茶杯,杜如晦坐直了身子。
隻聽王夜緩緩道出:“有位士子參加科考,三十歲過鄉試中舉人,三十一歲高中。”
“同年其母病逝,他就迴家丁憂三年。”
“次年他爹續娶一位繼母,等三十四歲丁憂結束之時,他的繼母又去世了。”
“次年他爹又續娶一位繼母,等三十六歲為繼母丁憂完,他的現任繼母又去世。”
“等他三十九歲那年,他爹又去世了,繼續丁憂。”
“他祖母看不過去,就把他過繼給了叔父。”
“可他叔父和他爹簡直一個人生。娶繼母,他守孝。”
“最後叔父娶了三個繼母,死後三年,這人的祖母又去世了。”
“就這樣,三十歲高中,連續去世八個長輩,五十五歲才服完丁憂,除孝。”
(備注:真事)
杜如晦都驚呆了,還有這麽慘的?
這丁憂完大半輩子都沒了,萬一他再跟他爹一樣短命,一輩子就過去了。
“杜相,你覺的丁憂應不應該?”
王夜這話一出,立馬讓杜如晦陷入沉默,若是沒有這小故事,他定然毫不猶豫的迴答應該。
可若是如此人一般不走運,一旦重要職位的人員出現這種情況,那朝廷損失就大了。
“殿下的意思是應該廢除丁憂?”
“杜相,王府所授禮法,有一條很重要,合理。”
“丁憂為孝,然父母在世之時不孝,丁憂在久又有何用,況且丁憂期間,諸多限製,求活都不易。”
白居易丁憂之時生活極其困苦,不得不親自種田求活。
“大唐此時在丁憂的官員就有好幾位,殿下言之有理。”
杜如晦想起了繼位在家守孝的官員,沒有收入,想想都知道過得不如意。
“還有哭喪也是,親人離世傷心是必然,哭一哭乃人之長情,可有些人悲傷過度,直接哭死,這是離世的親人想見到的嗎?”
“也有以哭的聲大聲小,定子女是否為孝者,為此形成攀比之風,甚至請人作弊哭喪。”“明明是為孝道,卻成了笑話,杜相覺著合理嗎?”
杜如晦深深的凝眉沉默,看了看杜荷,他明白自己的兒子為何異常了。
就王府這對禮法的解讀,想想就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兒子那一定是謬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