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在途經白虎山時,唐僧因諸多原因借機發難,狂念緊箍咒,逼走了孫悟空。


    孫悟空雖受委屈,畢竟還是尊師重道,他見唐僧氣仍未順,知唐僧是肉體凡胎,他身上凡人的七情六欲、貪嗔癡恨過重,所以也未與他一般見識,自迴了花果山安養。


    孫悟空遍尋了白虎山,未找到思思。他誤傷了思思,心中也甚為懊悔,不知思思去了哪裏,其實在他心裏,一直還記得思思這個女孩。


    苦尋無果,隻好作罷,孫悟空隻能獨自返迴花果山。


    他正好也借這個時機,放自己兩天假,清點了花果山的猴員,稽查了花果山的現存戰力,並整肅了內部七十二洞的不安定勢力,確定了花果山方圓五百裏內的絕對統治地位。


    孫悟空自鎮元子傳授了九品天仙訣後,便每天勤加修煉,用功不輟。如今九品天仙訣已有小成,結合地煞七十二變變幻起術法來,威力陡增。


    那日孫悟空在水簾洞內閑坐,外麵看守兵將稟報豬八戒前來拜山。孫悟空自知必是唐僧有難,命人放豬八戒入洞,豬八戒進洞後與孫悟空陳說詳情。


    卻是唐僧幾人途經寶象國,聽聞國王說起自己的愛妻被妖怪擄走,唐僧癡性發作,不自量力,想要解救寶象國國王的愛妻。不想被碗子山波月洞的黃袍怪一網打盡,將沙僧與小白龍打傷,唐僧變作白虎囚禁,取經隊伍被打得七零八落,危在旦夕。


    孫悟空聽豬八戒說完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不著急,反而留豬八戒洞中安坐休息,自顧自地吃喝玩樂。


    豬八戒轉世前乃天庭的天蓬元帥,深通人情世故,而且在天庭交遊甚廣。


    他其實早已認出黃袍怪乃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這奎木狼與豬八戒以前在天庭,都是喜歡幹些招蜂引蝶的勾當,所以屬於狐朋狗友之交,關係相當熟稔。


    他見奎木狼交手時也認出了他,明顯一愣,卻兀自裝作不熟的樣子,仍是衝他動手,豬八戒已知其中必然有鬼。


    如今受唐僧所托來花果山搬請孫悟空,見孫悟空聽得唐僧出事後,仍是一副氣定神閑之色,心裏已然明白,知道這場劫難必是孫悟空與奎木狼串通好了,作弄唐僧的一場鬧劇。


    豬八戒心思也深,雖然不知唐僧在白骨精的洞府究竟發生了什麽,也知唐僧平素迂腐,又自重身份,想必是孫悟空在白虎山受了委屈,想借機敲打唐僧,不願多管閑事地戳穿這個猴子的精明把戲,便在水簾洞中安靜地等待孫悟空動身。


    孫悟空磨得也差不多了,見豬八戒如此淡定,心知他已經窺破,便說:


    “老豬,咱們這便動身吧。”


    “好嘞猴哥,我已經準備妥當,隻等你吩咐出發。”


    豬八戒對孫悟空對視一眼,嘿嘿笑著,一切盡在不言中。


    兩人說罷便乘雲駕霧前往寶象國,來到事故現場。


    一言不合,直接開打。那奎木狼與孫悟空虛應著故事,交手了幾十合便敗下陣來,自行逃跑返迴了天庭。


    唐僧被孫悟空恢複真身,沙僧與白龍馬和寶象國國王的妻子也被孫悟空救出。眾人在寶象國國王的熱情款待下,都一掃被奎木狼俘虜的沮喪心情。


    唐僧經過此劫後,心裏深知自己雖然不可或缺,但取經路上也定離不開孫悟空,便收斂住脾氣,不敢再在孫悟空麵前乍翅擺譜。


    春去秋來,師徒四人的關係相處越發融洽。


    這日路過平頂山,孫悟空收伏太上老君兩個私自下凡為禍的道童後,太上老君突然現身相救。


    孫悟空想到自己大鬧天宮之時,曾蒙太上老君多次放過,也便樂得做個順水人情,饒了兩個道童,將法寶與人交予太上老君。


    師徒四人正恭送太上老君離開,不想他卻降下祥雲,向四人微微頷首致意後,對孫悟空道:


    “大聖,老道與你打個商量如何?”


    “道祖在上,俺老孫怎敢稱聖,叫我悟空就好。道祖有事隻管吩咐。”孫悟空心中有些驚訝,不知太上老君找他何事。


    太上老君將孫悟空帶到一邊,傳音道:


    “那老道就直言了,悟空,你師徒四人再往前行不遠,有一枯鬆澗火雲洞,洞內有一聖嬰大王,名叫紅孩兒。


    此子是你昔日的結拜兄弟牛魔王與鐵扇公主所生,與玉帝也頗有些淵源。


    牛魔王與鐵扇公主常年感情不合,導致這個紅孩兒無人看管,成了一個野孩子。他四處闖禍,為非作歹,年紀雖小,卻心毒手狠,玉帝見了也甚為心憂。


    前不久我與玉帝相遇閑敘,聊起這個孩兒。玉帝怕他年紀幼小,無人約束,長此以往,擔心他被人帶壞後,誤入歧途。想把他放置在一個妥善之地,加以管教。


    今日正巧遇見了悟空,老道心想,若你不久後遇到紅孩兒,需對他寬容則個,若他日後有什麽地方得罪了你們,你也不要為難於他。


    對他小小懲戒一番後,將他安置到南海觀音菩薩那裏,做個善財童子,讓他跟隨觀音,暫時在南海紫竹林學習收心養性。”


    “好說、好說。”孫悟空聽了太上老君所言,一口應承下來。心中頗感滑稽,看來這紅孩兒,八成又是玉帝老兒昔日的風流債。沒想到這次的綠帽子,戴到了孫悟空結拜大哥,牛魔王的頭上。


    事情交付妥當,太上老君便與師徒四人作別,自迴天庭去了。


    孫悟空則按照約定在火雲洞將紅孩兒收伏,交由觀音菩薩管教後,與取經隊伍繼續趕路。


    因唐僧生的英俊,又是一點元陽未泄,取經途中遭到了不少女妖怪的惦記。她們欲將唐僧抓獲,好行陰陽交合之事,采補元陽,提升功力。


    唐僧好幾次差點被竊得真元,幸得孫悟空機警,豬八戒也是情場老手、見多識廣,才堪堪保住唐僧童子之身。


    其中最危險的可能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正是在白虎山白骨洞被思思將唐僧擄走那次,差點就毀西天取經計劃於一旦。


    歸其根本原因,還是唐僧心誌不堅,凡根未斷,也許這才是如來佛祖安排他徒步前往西天取經的苦心所在。


    這裏就不禁要說一下唐僧為什麽要被貶入輪迴的原因了。唐僧的前世乃是萬佛之祖——燃燈古佛的重要弟子,身份尊崇,精通佛法,因一時修行途中貪圖進步,未能抵禦住心魔,犯了色戒,破了修持之功。後又被西天眾僧知曉,不得已才遭如來佛祖貶謫。


    到了唐僧這一世,女色成了他西天取經路上,最大的考驗。


    有幾次,如若孫悟空相救稍晚,唐僧可能已沉淪在女妖精的色欲迷惑之下,孫悟空雖然看出唐僧意誌不堅,也知道唐僧好麵子,故並不點破。


    這次師徒四人西天取經途經西梁女兒國,此國全國上下都是女性,無一男子。


    女兒國國王見唐僧身份尊貴,又生得儀表堂堂,設計要強留唐僧入贅於她。最開始唐僧佛心堅定,堅持不從,後來禁不住女兒國國王與他的幾次親密相處後,唐僧意亂情迷,是去是留已是舉棋不定。


    眼見唐僧被色欲所迷,已要到了二人洞房之際,幹柴烈火、觸之即燃。


    孫悟空見情勢已是相當不妙——若西天取經沒了唐僧或唐僧失了元陽,即便到了西天,大家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成不了正果。


    便在唐僧洞房花燭夜之際,將貌美如花、身材婀娜豐滿的女兒國國王,變成了一個形似豬八戒的彪形大漢。


    唐僧掀起蓋頭,正準備一親芳澤,沒想到美嬌娘變成了糙漢子,頓時一身情欲嚇退得幹幹淨淨。


    後來取經隊伍得唐僧的承諾——重新出發,絕不在女兒國停留後,孫悟空才將女兒國國王恢複真身。


    唐僧與那千嬌百媚的國王臨別之際,難舍難分,暗自淚垂,卻又不得不分手,天各一方。


    唐僧因此又恨上了孫悟空,經常就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衝孫悟空找茬,後因一夥強盜攔山剪路,被孫悟空隨手一棒打死了兩個,唐僧便揪住不放,認為孫悟空草菅人命,又瘋狂念起緊箍咒,將孫悟空咒走。


    孫悟空這次算是真被唐僧氣著了,西天取經這一路上,盡管他多番忍讓,仍然換不來唐僧的互相理解。成不了佛也罷,再被如來佛祖關到五指山下也罷,孫悟空心想隨他便吧。自投花果山而去,不想再與唐僧扯皮糾纏了。


    豬八戒一向嘴賤,喜歡在唐僧孫悟空二人失和的時候拱火,他見孫悟空被逼急了又撇下取經隊伍,而前方妖魔鬼怪還甚多,以後再也沒了帶頭衝鋒陷陣的人人,一時之間也頗覺後悔。


    孫悟空駕雲轉眼便迴了花果山,距離上次白骨精事件後,孫悟空已有數年未迴花果山了,見到花果山的熟悉景象,心中頓感親切。


    奇怪的是,七十二洞妖王,竟無一人出來迎接孫悟空。


    孫悟空懷著疑惑的心情,進入水簾洞,看到了更加震驚的一幕——一個跟他身形樣貌、高矮胖瘦一模一樣的孫悟空,正坐在他的寶座上,對他的七十二洞妖王與猴子猴孫訓話。


    “哪裏來的妖魔小醜,敢假扮你孫爺爺,還強占我的洞府!”


    孫悟空怒不可遏,直接一棒打向另一個孫悟空,卻被另一個孫悟空一躍躲開,隻將寶座砸得稀爛。


    “哈哈七弟,幾百年不見,你不認得我了麽?”另一個孫悟空躍到樹上,哈哈笑道。


    “是你!


    你是通風大聖——六耳獼猴!”孫悟空的雙目如電,已然猜到了對方的身份。


    “什麽通風大聖,那不過是幾百年前的諢名。


    我現在叫做“黑蓮聖使”。


    七弟,你連五哥也不叫了麽?幾百年不見,我們畢竟還是生分了。我這次來,是奉命特意過來問你,有沒有興趣跟著我們一起穿成就大事?”假悟空六耳獼猴說道。


    “你們?是什麽組織,是牛魔王他們嗎?


    我現在已經跟隨了唐僧,要前往西天取經,江湖上的爛事別再找我了。”孫悟空問道,並假意推搪,未告訴六耳獼猴,自己已脫離取經隊伍。


    “我們這個組織,乃是如今三界內最強大的勢力,牛魔王他們也在組織內,聽候調遣。


    七弟,沒想到你現在變化這麽大,當年那個慫恿我們上天庭共享天宮的,天不怕地不怕齊天大聖去哪啦?”六耳獼猴有些悵然若失道。


    “六耳獼猴,我不想再聽你胡吹大氣,看著我們幾百年前的交情,你這次假冒我占我洞府,我不與你計較。


    走吧,以後別來煩我!”孫悟空雖不知六耳獼猴怎麽會突然出現在這,但也懶得理他,隻想讓他趕緊走人。


    “孫悟空,這是你自己敬酒不吃吃罰酒,別怪我不念昔日兄弟情分。


    今天就先給你個見麵禮,加不加入我們,你自己好好掂量掂量吧。”六耳獼猴也從耳中擎出一根形似金箍棒的鐵棍,施展出一記橫掃千軍,一棍之威,竟將洞內七十二洞妖王與眾多猴子猴孫打死了一大半。


    殺完人,六耳獼猴再不拖泥帶水,立刻駕雲遠遁而去。


    七十二洞妖魔倒也罷了,畢竟是依附花果山的外部勢力,孫悟空見自己的猴子猴孫,頃刻間也被六耳獼猴一棒打死大半,氣得目眥欲裂,跟著化作一團流星,急追六耳獼猴而去。


    “六耳獼猴,俺老孫非要讓你血債血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悟空與菩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抗並收藏悟空與菩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