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洞內無人迴話,隻有老君的詢問聲,一波一波在靈台方寸山穀中迴蕩,驚起了無數飛鳥。
太上老君不再言語,輕輕拂動了下手中的太乙拂塵,三星洞中門轟然而開。
觀中已無四季之分,皆是一片狼藉衰敗之景,看來已久未有人居住打理了。
太上老君撫須微微一笑,暗運神功,知道此破敗景象又是障眼法術,也不施法打破,隻緩緩踱步向觀中深處行去。
兩位造化參天的大能,一明一暗,相互試探,卻不知誰能道高一籌?
太上老君突然止住了腳步,他並非不想繼續前行,而是遇到了陣法。
“天地五行大陣?”太上老君訝然失色,一邊運功抵禦陣法,一邊急問道:
“你究竟是何人?”
仍然無人迴應。
這天地五行大陣,頗有來曆,傳說乃是三界中最強的防禦大陣。金木水火土為天地五行,是天地的根本,是最基礎也是最深奧的法則。想要布置此陣,先要找到其伴生法寶,即天地五方五行旗。這五麵旗子大有來頭,分別是:中央戊己杏黃旗,金蓮萬朵、無物可破,東方青蓮寶色旗,舍利毫光、寧心靜氣,南方離地焰光旗,混亂陰陽、顛倒五行,西方素色雲界旗:氣象氤氳、天地皆明;北方真武皂雕旗,朦朧乾坤、遮天蔽日。五旗齊聚,便可布下天地五方五行大陣,五行流轉間,大道生生不息,即使聖人都無法攻破。
太上老君麵色凝重,收束起太乙拂塵,祭出太極圖來。刹那間,太上老君身後已升騰起玄青色古拙的太極圖案,在生生不息的旋轉著,手上法訣變幻,看來正在與天地五行大陣相抗。
良久,太極圖停止運轉,恢複如常,太上老君一揮拂塵,往後退卻半步,不再動作。奇怪的是,他麵前運行不息著的天地五行大陣竟然自動兵解,直接消失不見了。
原來這天地五行大陣乃是菩提祖師臨時起意布置的陣法,匆忙之間五方法旗並非全部得來真實,有兩麵隻是通過幻化而來臨時湊數的。此陣雖威力巨大,但旨在防禦為主,所以破陣的關鍵不在於“進攻”,而在於“和解”。
太上老君乃三界道祖,天下道門的領袖人物,造化參天。他初入陣中已知悉兩麵假旗的弱點,也是久不見識此陣,心中好奇見獵心喜,想一窺全豹而破之,遂在陣法中邊抵禦邊作觀察,終於發現此陣變化暗合道門至理,需不持進攻執念,以退為進,方可破卻。
這半步看似退得輕描淡寫,實則兇險至極。太上老君也並非有十足把握,隻是仗著對自己的充沛信心,大膽嚐試。
一試之下,果然成功破陣。
其實太上老君不知道的是,菩提祖師知道天地五行大陣是無法困住太上老君的,所以陣法內兩處假旗的攻克弱點,乃是菩提祖師的刻意布置,目的正是想將他引入歧途。
一旦太上老君臨陣不夠耐心,匆匆出手從假旗處著手破陣,必會落入菩提祖師的陷阱,陷阱內有更厲害的手段在等著他。
那是他手中最厲害的殺手鐧——誅仙陣!
“萬載不見,太上師兄已參大道,功法精深,佩服,佩服。”菩提祖師的笑聲自觀中深處傳來,飄飄渺渺,不知其身在何處。
“我闔早該猜到,原來是你,小師弟。”太上老君麵上並無一絲訝色,原來從他破陣之初,已然猜測到了,菩提祖師的真實身份。太上老君道:
“既是許久不見,小師弟為何不現身一會?”
“師尊飛升宇宙洪荒之際,我已以道心立誓,畢生不露本相,無相無我。師兄想見我,我此刻即便現身,也是神通所化一軀殼,有何意義呢?”菩提祖師的聲音悠悠傳來。
太上老君聞言心頭震驚,他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多年前藝成,受師命下山,向眾生弘揚道法,後三界內聞名。其時,這位小師弟才被師尊收為關門弟子,年齡甚小,道法根基羸弱,並未被太上老君等人放在心上。而師尊那時常神遊八荒,隻留下一具肉身在殿中枯坐,感知茫茫歲月。
後來修行途中,太上老君曾遇不惑之難題,苦思不可解之,遂返迴師門,想請求師尊幫忙答疑解惑。然而山中已不知歲月,師尊與這個印象不深的小師弟俱已失蹤,舊日道場也已不複存在。
太上老君曾用神念感知三界,想要尋找師尊之所在,卻是大海撈針,一無所獲。如今乍聽“師尊已飛升宇宙洪荒”之言,心中甚喜,一是得知了師尊的去處,二是知曉了修道仍是存在更高境界的,日後不會再固步自封。他的境界已多年未有提升,似是達到瓶頸,又似已達修為的極限。得知師尊已飛升宇外,他終是知曉世間無極限。
高興雖是高興,但太上老君仍舊摸不透這個小師弟一番操作的用意。
菩提祖師本人雖不現身,通過太上老君的感知試探,他的一身修為卻已深不可測,真正交手起來,自己並無拿下他的充足把握,看來師尊飛升之前,已將一身神鬼不測之能盡數傳授於他,他這麽做到底是什麽居心呢?太上老君細細琢磨著,平靜地笑到:
“不見就不見吧,老道業已看透,色相不過人生一皮囊,所謂佛門有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正是暗合其理。
我此來隻是想找出妖猴孫悟空幕後之人是誰,沒想到竟引出了我同門的小師弟來,真是奇哉怪哉。不知小師弟與那石猴有何淵源,為何助紂為虐,屢次救他脫險?
願小師弟能如實相告,我好迴天庭上複玉帝,不至為此爭鬥起來,傷了昔年同門之誼。”
菩提祖師聞言哈哈笑到:
“師兄放心,我既迴複,必是真言。
剛師兄提到佛門箴言,甚合我心,師兄問我與孫悟空有何淵源,其實我和他並無大的糾葛,隻是曾教過他幾天功法。若不是他當初曆經磨難,拔山涉海從東勝神洲來到西牛賀洲,潛心拜師,我根本就不會知道他是誰。
但既與他結下不解之緣,我對這個悟空也越來越喜歡,我可斷言,此猴正是來解我佛道兩家多年困局之人!”
“此話何解?”太上老君聽得一頭霧水。
“這還要從師尊飛升宇宙洪荒之前說起,那時天下大亂,百廢不興,道教勢強,佛教勢弱,雙方勢力為宣揚各自教法爭鬥不休,無大能真心在三界弘揚教法,普渡眾生。
更多的是為了一教之私利,大肆拉攏教眾,收買信徒,蠱惑人心。此非傳教正道也。”
“正是,這也是師尊令我三清門人下山傳道的真因”太上老君讚同菩提祖師的說法。
“孤陰不長,孤陽不生。
師尊飛升之際,已施展大神通預測未來,見到了三位師兄傳道三界、解惑萬民之景,甚為高興。隻不知師尊後來又窺到了什麽天機,變得沉默不語,揪然不樂。”
太上老君靜靜地聽菩提祖師講述著,眼神變得空靈,仿佛迴到了那段陪伴師父的山中歲月。
“師尊飛升之際,對我隻有一句囑托,讓我舍棄肉身,獨修元神剝離之術,靜候有緣法之人,說此人將來有解我佛道兩家困局之能。
我那時年幼,根基淺薄,便舍棄了未長成的肉身,遵從師命,修了異法。如今想來,此法令我受益匪淺,師尊真乃深謀遠慮至極也。
我問師尊,此有緣人有何特征異象?佛道兩家萬年困局何解?唉,師尊隻含笑不答,腳踏八荒炎龍便飛升而去。”菩提祖師似也勾起了心中迴憶,對太上老君並不設防,言語真切地道出自己所修煉的獨門異術,話語間流露出索然之意。
“那和石猴有何幹係,莫非小師弟以為,那猴兒是師尊所說的受命於天,未來解脫困局之人?”太上老君費解問道。
“我初見孫悟空之時,心中陡生異感,份屬非常,隻是不知何解。
我曾私下卜了三卦,卦象皆迥異不同,但全都暗有所指——顯示此人若無法用他,必要使法殺他。否則將來必釀成禍患。
我觀孫悟空幼小天真,心地無邪,並非天性邪惡之徒,後心中不忍將他收錄門下,也不傳他任何本領道法,隻任他自由發展,一直默默地觀察了他七年。
觀察日久愈來愈感覺他是命數之人,若師兄問我這感覺究竟何來,我卻不能言明。隻能道為天機不可泄露。
於是我傳授悟空道門大法後,將他逐出師門,任其自由自在無所拘束,觀其福禍若何。
後來他闖龍宮、鬧地府、搗天牢、亂蟠桃大會、偷吃了你府上的丹藥,卻不在我意料之內,是他個人行為。卻也不是甚麽大禍,還望師兄寬宥悟空。”
菩提祖師說的雲淡風輕,太上老君聽著似真似疑,心想這猴兒真有這偌大的福緣麽?為什麽你小師弟早不出現告知我這件事,非要這孫悟空犯下這許多禍端之後,才來給我和盤托出,莫不是現在看他命懸頃刻,為了救他一命,存心框我?
太上老君想了想,慢慢說到:
“小師弟之言,真假難辨,隻靠感覺行事查人,過度迷信卦象,就輕傳了孫悟空不少本領。後又任其三界內自由行走,未加約束,以致他野性複原,闖下這許多潑天大禍來。
如今輕飄飄地一句,讓我寬宥。我寬宥倒是容易,然而天庭的玉帝與王母,如何能夠寬宥?還望小師弟指教一法來。”
菩提祖師聽後心暗暗發笑,明明是這師兄氣我不提前打好招唿,令他在天庭眾神眾失了顏麵,偏偏把玉帝和王母搬了出來,說他們無法寬宥。
誰不知道漫天神佛全靠你太上老君的仙丹滋養渡劫,你隻要出麵求情,玉帝和王母哪個能不賣你三分薄麵呢?說到底還是不相信孫悟空乃天選之人,還是不相信我的感覺。
其實菩提祖師這感覺之說,卻也是臨時胡謅,但孫悟空是否乃師尊口中所預言之人,卻是菩提祖師心裏深信不疑的。
隻是他這話怎麽能對太上老君明言呢,明言的話,太上老君百分百是不信的。
菩提祖師估計了一下現在的形勢,自己已被太上老君鎖定,雖然道法神通在伯仲之間,彼此互傷不能,但他想再像之前那樣保護孫悟空不受任何傷害,卻也無法辦到了。
好在菩提祖師提前解開了洞穿孫悟空琵琶骨的萬年玄鐵,孫悟空若及時運功,運轉周天,功力恢複到一半,就能抵禦前三十六道劫雷,功力恢複到八成,就能抵禦後三十六道劫雷。
悟空,如今困境,唯有靠你自己去化解了。
“師兄,你所慮之事,不過孫悟空是否乃師尊口中預言之人,你我目下各執一詞,爭論無益。我有一法,可試出他的真假。”
“噢,請講”太上老君來了興趣。
“目前孫悟空正在天庭斬妖台經曆七十二道天雷,我等俱不再插手,看他是否能在曆經雷劫後安然無恙,若”菩提祖師尚未講完,就被太上老君打斷:
“你是想說孫悟空若能曆盡雷劫,而安然無恙,當留他一命,然否?
小師弟呀小師弟,你莫真當愚師兄是傻子麽,你早已卸下我的萬年玄鐵,孫悟空的元神靈力已不受外力壓製,正在逐步複原,等他功力盡複,火燒雷劈,刀砍箭幾再也不能傷他分毫,你以為我真的看不出麽?”
“非也,師兄,請聽我把話講完。”菩提祖師安撫太上老君道:
“師兄,我想講的方法是,若孫悟空受刑後仍安然無恙,我與師兄來個賭賽,師兄可將孫悟空投入至你的八卦爐內隨意鍛造,由師兄約定時日。
若時間到,悟空無礙,師兄當可相信他是天選之人,不得再插手悟空的事;若時間到,悟空被八卦爐火焚燒無形,隻能說他造化不夠,我看走了眼,選錯了人。
師兄以為如何?”
“當真?”太上老君心中凜然,要知他那八卦爐火非比尋常,乃是四大天火之一——六丁神火。如今孫悟空手中的定海神針,天蓬元帥所持的九齒釘耙,南海觀音的紫金鈴等神兵寶物,皆是太上老君使用八卦爐鍛造而成。他感覺菩提祖師的提議簡直如同送羊入虎口,孫悟空入內將必死,所以他心中有所懷疑。
“當真。
師兄放心,我既出此言,決不再插手,師兄必然知之,八卦爐內乃封閉空間,除非你自行開啟,以我之能,也無法從別處打開或潛入。
我這麽做的目的,也隻為了驗證悟空是否真如我所感,乃師尊口中預言之人,為不負師尊所囑托罷了。”
“那好,我便同小師弟你打這個賭賽,也是為了驗證師尊的所托。就以七七四十九日為爐火鍛造期限,如若這猴兒真能僥幸不死,我雖不信他以後可改變佛道兩家的困局,但他以後的生死福禍,我當不再插手。”
太上老君話畢,也不去理會菩提祖師,再不作一句言語,袖袍冷冷一揮,元神飄然迴返天庭。
斜月三星洞中,隻傳來一聲菩提祖師的輕歎,孫悟空的最終命運,就連他,也難以預測了。
太上老君不再言語,輕輕拂動了下手中的太乙拂塵,三星洞中門轟然而開。
觀中已無四季之分,皆是一片狼藉衰敗之景,看來已久未有人居住打理了。
太上老君撫須微微一笑,暗運神功,知道此破敗景象又是障眼法術,也不施法打破,隻緩緩踱步向觀中深處行去。
兩位造化參天的大能,一明一暗,相互試探,卻不知誰能道高一籌?
太上老君突然止住了腳步,他並非不想繼續前行,而是遇到了陣法。
“天地五行大陣?”太上老君訝然失色,一邊運功抵禦陣法,一邊急問道:
“你究竟是何人?”
仍然無人迴應。
這天地五行大陣,頗有來曆,傳說乃是三界中最強的防禦大陣。金木水火土為天地五行,是天地的根本,是最基礎也是最深奧的法則。想要布置此陣,先要找到其伴生法寶,即天地五方五行旗。這五麵旗子大有來頭,分別是:中央戊己杏黃旗,金蓮萬朵、無物可破,東方青蓮寶色旗,舍利毫光、寧心靜氣,南方離地焰光旗,混亂陰陽、顛倒五行,西方素色雲界旗:氣象氤氳、天地皆明;北方真武皂雕旗,朦朧乾坤、遮天蔽日。五旗齊聚,便可布下天地五方五行大陣,五行流轉間,大道生生不息,即使聖人都無法攻破。
太上老君麵色凝重,收束起太乙拂塵,祭出太極圖來。刹那間,太上老君身後已升騰起玄青色古拙的太極圖案,在生生不息的旋轉著,手上法訣變幻,看來正在與天地五行大陣相抗。
良久,太極圖停止運轉,恢複如常,太上老君一揮拂塵,往後退卻半步,不再動作。奇怪的是,他麵前運行不息著的天地五行大陣竟然自動兵解,直接消失不見了。
原來這天地五行大陣乃是菩提祖師臨時起意布置的陣法,匆忙之間五方法旗並非全部得來真實,有兩麵隻是通過幻化而來臨時湊數的。此陣雖威力巨大,但旨在防禦為主,所以破陣的關鍵不在於“進攻”,而在於“和解”。
太上老君乃三界道祖,天下道門的領袖人物,造化參天。他初入陣中已知悉兩麵假旗的弱點,也是久不見識此陣,心中好奇見獵心喜,想一窺全豹而破之,遂在陣法中邊抵禦邊作觀察,終於發現此陣變化暗合道門至理,需不持進攻執念,以退為進,方可破卻。
這半步看似退得輕描淡寫,實則兇險至極。太上老君也並非有十足把握,隻是仗著對自己的充沛信心,大膽嚐試。
一試之下,果然成功破陣。
其實太上老君不知道的是,菩提祖師知道天地五行大陣是無法困住太上老君的,所以陣法內兩處假旗的攻克弱點,乃是菩提祖師的刻意布置,目的正是想將他引入歧途。
一旦太上老君臨陣不夠耐心,匆匆出手從假旗處著手破陣,必會落入菩提祖師的陷阱,陷阱內有更厲害的手段在等著他。
那是他手中最厲害的殺手鐧——誅仙陣!
“萬載不見,太上師兄已參大道,功法精深,佩服,佩服。”菩提祖師的笑聲自觀中深處傳來,飄飄渺渺,不知其身在何處。
“我闔早該猜到,原來是你,小師弟。”太上老君麵上並無一絲訝色,原來從他破陣之初,已然猜測到了,菩提祖師的真實身份。太上老君道:
“既是許久不見,小師弟為何不現身一會?”
“師尊飛升宇宙洪荒之際,我已以道心立誓,畢生不露本相,無相無我。師兄想見我,我此刻即便現身,也是神通所化一軀殼,有何意義呢?”菩提祖師的聲音悠悠傳來。
太上老君聞言心頭震驚,他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多年前藝成,受師命下山,向眾生弘揚道法,後三界內聞名。其時,這位小師弟才被師尊收為關門弟子,年齡甚小,道法根基羸弱,並未被太上老君等人放在心上。而師尊那時常神遊八荒,隻留下一具肉身在殿中枯坐,感知茫茫歲月。
後來修行途中,太上老君曾遇不惑之難題,苦思不可解之,遂返迴師門,想請求師尊幫忙答疑解惑。然而山中已不知歲月,師尊與這個印象不深的小師弟俱已失蹤,舊日道場也已不複存在。
太上老君曾用神念感知三界,想要尋找師尊之所在,卻是大海撈針,一無所獲。如今乍聽“師尊已飛升宇宙洪荒”之言,心中甚喜,一是得知了師尊的去處,二是知曉了修道仍是存在更高境界的,日後不會再固步自封。他的境界已多年未有提升,似是達到瓶頸,又似已達修為的極限。得知師尊已飛升宇外,他終是知曉世間無極限。
高興雖是高興,但太上老君仍舊摸不透這個小師弟一番操作的用意。
菩提祖師本人雖不現身,通過太上老君的感知試探,他的一身修為卻已深不可測,真正交手起來,自己並無拿下他的充足把握,看來師尊飛升之前,已將一身神鬼不測之能盡數傳授於他,他這麽做到底是什麽居心呢?太上老君細細琢磨著,平靜地笑到:
“不見就不見吧,老道業已看透,色相不過人生一皮囊,所謂佛門有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正是暗合其理。
我此來隻是想找出妖猴孫悟空幕後之人是誰,沒想到竟引出了我同門的小師弟來,真是奇哉怪哉。不知小師弟與那石猴有何淵源,為何助紂為虐,屢次救他脫險?
願小師弟能如實相告,我好迴天庭上複玉帝,不至為此爭鬥起來,傷了昔年同門之誼。”
菩提祖師聞言哈哈笑到:
“師兄放心,我既迴複,必是真言。
剛師兄提到佛門箴言,甚合我心,師兄問我與孫悟空有何淵源,其實我和他並無大的糾葛,隻是曾教過他幾天功法。若不是他當初曆經磨難,拔山涉海從東勝神洲來到西牛賀洲,潛心拜師,我根本就不會知道他是誰。
但既與他結下不解之緣,我對這個悟空也越來越喜歡,我可斷言,此猴正是來解我佛道兩家多年困局之人!”
“此話何解?”太上老君聽得一頭霧水。
“這還要從師尊飛升宇宙洪荒之前說起,那時天下大亂,百廢不興,道教勢強,佛教勢弱,雙方勢力為宣揚各自教法爭鬥不休,無大能真心在三界弘揚教法,普渡眾生。
更多的是為了一教之私利,大肆拉攏教眾,收買信徒,蠱惑人心。此非傳教正道也。”
“正是,這也是師尊令我三清門人下山傳道的真因”太上老君讚同菩提祖師的說法。
“孤陰不長,孤陽不生。
師尊飛升之際,已施展大神通預測未來,見到了三位師兄傳道三界、解惑萬民之景,甚為高興。隻不知師尊後來又窺到了什麽天機,變得沉默不語,揪然不樂。”
太上老君靜靜地聽菩提祖師講述著,眼神變得空靈,仿佛迴到了那段陪伴師父的山中歲月。
“師尊飛升之際,對我隻有一句囑托,讓我舍棄肉身,獨修元神剝離之術,靜候有緣法之人,說此人將來有解我佛道兩家困局之能。
我那時年幼,根基淺薄,便舍棄了未長成的肉身,遵從師命,修了異法。如今想來,此法令我受益匪淺,師尊真乃深謀遠慮至極也。
我問師尊,此有緣人有何特征異象?佛道兩家萬年困局何解?唉,師尊隻含笑不答,腳踏八荒炎龍便飛升而去。”菩提祖師似也勾起了心中迴憶,對太上老君並不設防,言語真切地道出自己所修煉的獨門異術,話語間流露出索然之意。
“那和石猴有何幹係,莫非小師弟以為,那猴兒是師尊所說的受命於天,未來解脫困局之人?”太上老君費解問道。
“我初見孫悟空之時,心中陡生異感,份屬非常,隻是不知何解。
我曾私下卜了三卦,卦象皆迥異不同,但全都暗有所指——顯示此人若無法用他,必要使法殺他。否則將來必釀成禍患。
我觀孫悟空幼小天真,心地無邪,並非天性邪惡之徒,後心中不忍將他收錄門下,也不傳他任何本領道法,隻任他自由發展,一直默默地觀察了他七年。
觀察日久愈來愈感覺他是命數之人,若師兄問我這感覺究竟何來,我卻不能言明。隻能道為天機不可泄露。
於是我傳授悟空道門大法後,將他逐出師門,任其自由自在無所拘束,觀其福禍若何。
後來他闖龍宮、鬧地府、搗天牢、亂蟠桃大會、偷吃了你府上的丹藥,卻不在我意料之內,是他個人行為。卻也不是甚麽大禍,還望師兄寬宥悟空。”
菩提祖師說的雲淡風輕,太上老君聽著似真似疑,心想這猴兒真有這偌大的福緣麽?為什麽你小師弟早不出現告知我這件事,非要這孫悟空犯下這許多禍端之後,才來給我和盤托出,莫不是現在看他命懸頃刻,為了救他一命,存心框我?
太上老君想了想,慢慢說到:
“小師弟之言,真假難辨,隻靠感覺行事查人,過度迷信卦象,就輕傳了孫悟空不少本領。後又任其三界內自由行走,未加約束,以致他野性複原,闖下這許多潑天大禍來。
如今輕飄飄地一句,讓我寬宥。我寬宥倒是容易,然而天庭的玉帝與王母,如何能夠寬宥?還望小師弟指教一法來。”
菩提祖師聽後心暗暗發笑,明明是這師兄氣我不提前打好招唿,令他在天庭眾神眾失了顏麵,偏偏把玉帝和王母搬了出來,說他們無法寬宥。
誰不知道漫天神佛全靠你太上老君的仙丹滋養渡劫,你隻要出麵求情,玉帝和王母哪個能不賣你三分薄麵呢?說到底還是不相信孫悟空乃天選之人,還是不相信我的感覺。
其實菩提祖師這感覺之說,卻也是臨時胡謅,但孫悟空是否乃師尊口中所預言之人,卻是菩提祖師心裏深信不疑的。
隻是他這話怎麽能對太上老君明言呢,明言的話,太上老君百分百是不信的。
菩提祖師估計了一下現在的形勢,自己已被太上老君鎖定,雖然道法神通在伯仲之間,彼此互傷不能,但他想再像之前那樣保護孫悟空不受任何傷害,卻也無法辦到了。
好在菩提祖師提前解開了洞穿孫悟空琵琶骨的萬年玄鐵,孫悟空若及時運功,運轉周天,功力恢複到一半,就能抵禦前三十六道劫雷,功力恢複到八成,就能抵禦後三十六道劫雷。
悟空,如今困境,唯有靠你自己去化解了。
“師兄,你所慮之事,不過孫悟空是否乃師尊口中預言之人,你我目下各執一詞,爭論無益。我有一法,可試出他的真假。”
“噢,請講”太上老君來了興趣。
“目前孫悟空正在天庭斬妖台經曆七十二道天雷,我等俱不再插手,看他是否能在曆經雷劫後安然無恙,若”菩提祖師尚未講完,就被太上老君打斷:
“你是想說孫悟空若能曆盡雷劫,而安然無恙,當留他一命,然否?
小師弟呀小師弟,你莫真當愚師兄是傻子麽,你早已卸下我的萬年玄鐵,孫悟空的元神靈力已不受外力壓製,正在逐步複原,等他功力盡複,火燒雷劈,刀砍箭幾再也不能傷他分毫,你以為我真的看不出麽?”
“非也,師兄,請聽我把話講完。”菩提祖師安撫太上老君道:
“師兄,我想講的方法是,若孫悟空受刑後仍安然無恙,我與師兄來個賭賽,師兄可將孫悟空投入至你的八卦爐內隨意鍛造,由師兄約定時日。
若時間到,悟空無礙,師兄當可相信他是天選之人,不得再插手悟空的事;若時間到,悟空被八卦爐火焚燒無形,隻能說他造化不夠,我看走了眼,選錯了人。
師兄以為如何?”
“當真?”太上老君心中凜然,要知他那八卦爐火非比尋常,乃是四大天火之一——六丁神火。如今孫悟空手中的定海神針,天蓬元帥所持的九齒釘耙,南海觀音的紫金鈴等神兵寶物,皆是太上老君使用八卦爐鍛造而成。他感覺菩提祖師的提議簡直如同送羊入虎口,孫悟空入內將必死,所以他心中有所懷疑。
“當真。
師兄放心,我既出此言,決不再插手,師兄必然知之,八卦爐內乃封閉空間,除非你自行開啟,以我之能,也無法從別處打開或潛入。
我這麽做的目的,也隻為了驗證悟空是否真如我所感,乃師尊口中預言之人,為不負師尊所囑托罷了。”
“那好,我便同小師弟你打這個賭賽,也是為了驗證師尊的所托。就以七七四十九日為爐火鍛造期限,如若這猴兒真能僥幸不死,我雖不信他以後可改變佛道兩家的困局,但他以後的生死福禍,我當不再插手。”
太上老君話畢,也不去理會菩提祖師,再不作一句言語,袖袍冷冷一揮,元神飄然迴返天庭。
斜月三星洞中,隻傳來一聲菩提祖師的輕歎,孫悟空的最終命運,就連他,也難以預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