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少華隔空喊話出題組的時候。


    負責出題的教授組也都驚呆了。


    他們原本以為林少華在考完這一次考試之後,應該就會收斂不少。


    畢竟很多的考題確實是有高考以來,最難的高考題。


    但是林少華卻依舊如此狂妄。


    這就令他們十分惆悵了。


    經過這一次考試之後,他們出題的膽子也大了不少。


    既然林少華都這樣喊話出題組了,那他們如果不做出一些迴應的話,豈不是很沒種。


    於是,吳仁騰代表出題組,隔空迴應林少華。


    【林少華,你放心這一次出題,每一科必然都會出現很多世紀性的難題。】


    【關於可控核聚變的題目,我們也會出,隻不過出歸出,就怕你迴答不上來。】


    吳仁騰教授這番話喊話迴應。


    令很多的網友都十分興奮。


    因為很明顯,吳仁騰教授動真格的了。


    世界上其實還有很多的事情都是無法用科學來解釋。


    而且還有很多的問題,是目前科學無法解決的問題。


    假如真的不加限製地往高考題目內加。


    林少華一定不可能寫得出所有考題的答案。


    不是出題組的教授們出不了題。


    隻不過是他們覺得林少華厲害也得有個極限。


    於是在林少華的極限上,出了幾道難題。


    但是現在很明顯,林少華的極限遠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強得多。


    所以,出題組的教授們聚在一起,他們打算用好幾個月的時間來給林少華出題。


    時間飛速地流逝著。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十二月份。


    這一個月,林少華交出去的農業轉基因糧食,九州國農業科學院的張國華研究得非常好,目前已經初見成效。


    九州國農業科學院的張國華院士將一部分優質的農業轉基因糧食,轉手又送了迴來。


    小芳收集了這些優質的糧食作物,然後又種了出去。


    很明顯,這些優質的糧食作物十分優秀。


    這讓小芳節省了很多的時間。


    也節約了林少華的很多時間。


    如今在大梁山上,農業轉基因糧食已經比比皆是。


    現在他們開始篩選糧食作物,林少華需要的是最優質的一批糧食作物。


    這一批糧食作物,必須能抵抗得住寒冷,而且還能多產,營養價值還必須得高。


    時間緩緩往前走著。


    很快就來到了第二年四月份。


    在這一個月,林少華收到了無數封感謝信。


    因為白血病特效藥實現量產了。


    九州國幾十萬白血病患者,全部都得到了藥物的治療。


    他們都從病床上重新站了起來。


    為了感謝林少華研發出白血病特效藥,無數的白血病患者都紛紛給林少華寄來了感謝信。


    感謝林少華對他們的幫助。


    由於人數眾多,一時間,林少華直接又一次火遍全網。


    關於林少華的事跡,再一次被新聞媒體報道了一遍。


    林少華研發白血病特效治療藥物,拯救了千千萬萬受到白血病困擾的家庭。


    林少華成為了他們的救世主。


    事實上,林少華確實也是他們的救世主。


    以往他們花費幾十萬元去治療白血病,但是這些白血病患者都不一定能康複。


    但是這一次,他們隻需要花幾千元就可以完全治好白血病。


    這其中的差距令人咋舌。


    也正是因此林少華的白血病特效藥,讓無數被白血病困擾的家庭都重見陽光。


    對於他們而言,林少華就是救世主。


    麵對無數人的感謝。


    林少華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救助他人所帶來的快樂。


    重生前,他是一名戰士。


    他雖然救過很多人,但是和這一次救助的人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


    身為戰士的時候,他空有一腔熱血。


    卻隻能拯救眼前和身邊的人。


    但是當他成為科研人員之後,他卻能拯救千千萬萬個家庭。


    這就是他為什麽要研發這些特效藥的原因。


    因為他打從一開始,就想要拯救很多的人。


    林少華迴應了這些人的感謝。


    然後把他的迴應發到了個人微博上。


    “最近我收到了很多病患家屬寄來的感謝信,說句實話,我非常欣慰。”


    “當初我之所以會研發治療白血病的特效藥,也是為了拯救更多的人。”


    “之後我會繼續努力,在醫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希望到時候我能拯救更多的人。”


    “我不是什麽救世主,我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科研人員,一名想要拯救更多人的科研人員。”


    當林少華把他的迴應發到微博上之時。


    瞬間就引爆了全網。


    無數的網友紛紛點讚轉發。


    他們都被林少華的善良之心給感動到了。


    很多人都在下方評論迴複。


    社會實踐:林少華真是二十一世紀的活菩薩啊!


    上升蘇然:林少華也太善良了,竟然能研發出治療白血病的特效藥!真是太有才了!


    每天上學:林少華確實十分有才華!不愧是高考滿分狀元郎!


    圖上吐下:這麽多人感謝林少華,林少華的心也太好了吧!


    ……


    很多網友都在評論著林少華,他們都覺得林少華既有才又善良。


    麵對網友們的評論,林少華個人反而沒有任何想法。


    他十分平靜地麵對著這一切。


    現在拯救的人隻不過是十幾萬人,以後他要拯救的人更多。


    多達幾十億人。


    到了那個時候,甚至不僅是人族會被林少華拯救。


    其他種族也很有可能需要林少華幫忙拯救。


    到了那個時候,林少華才是真正的救世主。


    也正是因為這個宏大的目標,所以林少華才要建立起三十三重天庭。


    用三十三重天庭來裝下整個星球的生物。


    隻不過,萬事開頭難。


    林少華現在就處於開頭難的情況下。


    接下來馬上要進行第四次高考。


    這一次高考必須要實現能源方麵的突破。


    如果不是怕係統消失,林少華甚至想自己給自己出題。


    但是如果這樣做的話,那就太明顯了。


    很明顯,這樣做是不行的。


    在很短的時間內,林少華將這些人發送過來的感謝信一一迴複了一遍。


    然後林少華又再一次投入到了個研究和工作當中。


    對於此時的林少華而已,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浪費。


    他必須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然後好好鑽研出更多更強的新科技。


    時間飛速地流逝著。


    很快,就來到了六月份一號。


    五天之後,六月六日即將進行新一年的高考。


    林少華今年也終於滿了二十一歲。


    之前和林少華同班的同學們,現在都大四了。


    許多同學甚至都開始畢業找實習工作了。


    可是林少華依舊在奮戰高考。


    如果不少林少華做出的貢獻足夠多,可能這些同學都會過來嘲笑林少華。


    質問林少華為什麽要參加這麽多次高考。


    距離高考的時間越來越近。


    負責給林少華出題的教授組們,這一次又齊聚一堂。


    他們各自拿著令他們自己最滿意的試卷相聚在一起。


    每一科的教授都覺得自己出的題目絕對是當世罕見。


    吳仁騰教授望著麵前的十幾位教授說道:“這一次,我的數學最後一道題目巨難,那就是最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曾經最偉大奧丁數學家哥德巴赫,在1742年給歐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意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


    “但是哥德巴赫自己無法證明,於是就寫信請教赫赫有名的大數學家歐拉幫忙證明,但是一直到死,歐拉也無法證明。”


    “因現今數學界已經不使用“1也是素數“這個約定,原初猜想的現代陳述為:任意大於5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


    “歐拉在迴信中也提出另一等價版本,即任意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


    說到這的時候,吳仁騰教授稍微頓了頓。


    過了片刻,他又接著解釋道。


    “今日常見的猜想陳述為歐拉的版本。把命題,任一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為一個素因子個數不超過a個的數與另一個素因子不超過b個的數之和“記作“a+b“。”


    “1966年陳景潤證明了“1+2“成立,即“任意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二個素數的和,或是一個素數和一個半素數的和“。”


    “今日常見的猜想陳述為歐拉的版本,即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素數之和,亦稱為“強哥德巴赫猜想“或“關於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


    “基於以上的種種原因,哥德巴赫猜想成為了二十一世紀的眾多數學難題之一。”


    “這一次,我也想看看,林少華能不能迴答得上來這一道難題。”


    吳仁騰教授說這番話的時候,他整個人的表情顯得十分專注。


    他有一個十分大膽的猜測,林少華的數學天賦或許比任何人都高。


    他必須要用這種方式來測試一下。


    他已經賭上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他想知道,林少華的極限到底在哪裏。


    如果林少華能迴答得上來這道難題,那他就打算再出更難的題目。


    一直到林少華迴答不上來為止。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高考BUG,我能無限滿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碗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碗香並收藏高考BUG,我能無限滿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