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賢剛迴到係統空間,便見樂子係統像q彈的魚丸般蹦跳不停,然後它咕嚕嚕地滾到自己腳邊,抱住大腿地稱讚,“大佬大佬,上個地球月咱們淨賺了100個係統幣,啊啊啊啊,相當於我番茄月工作100年才能賺到的工資!”


    餘賢糾正道,“你三我七,你賺的是30年的30個幣哦。”


    樂子係統心大地摸摸後腦勺迴道,“是哦,還是大佬數學好。不過30個幣也超厲害的耶,我超滿足的說!”


    餘賢規避掉樂子係統模糊分成的苗頭後,緩和氣氛地打趣,“你好機車哦,別人開心是氣泡音,你開心起來卻是灣灣腔……”


    餘賢把樂子係統當作抒發賺錢喜悅心情的捏捏樂,一頓揉搓後心滿意足地踏入了新世界。


    ******


    這次的世界是一本年代文男主重生,靠著撿寶撿漏成為文物大師的爽文小說。


    上一世,男主顧王元是個一無是處,隻能成天把“小爺可是土生土長的幽州土著,就住在皇城根兒前的二環裏!”這句話掛嘴邊、撐場麵的二流子。


    但其實他所住的二環不是四合院,而是十幾戶人家共住一院,每戶隻有十幾平的大雜院。公攤位置裏到處是違規搭建的廚房和衛生間,沒搶到的人家隻能用片區裏的公共蹲坑。


    甚至在拆遷即暴富的浪潮下,顧王元發現自己家竟是公房,從此每年需交幾十塊租金意思意思。


    但看政府態度不強硬,顧王元還天真地和大多數公房居民一樣,想當然地覺得拆遷能暴富。


    但由於房子歸屬問題複雜、居住人員眾多,安置補償方案難辦,從拆遷賠償錢與房時代磨到了騰退時代,才終於等到了騰退的通知!


    可因為是公房,顧王元不僅沒了居住的房子,還沒有補償款和安置房!


    一把年紀,既沒什麽錢也沒出息的顧王元,別說在二環內買房,就連一向看不上的郊區六環都買不起。


    為了工作和生活,全家隻能租到了五環外的陰暗潮濕的地下室,可依然端著幽州土著的架子,看不起來幽州工作的外地人……


    窮人生不起,病不起,更死不起,因為墓地更貴!


    在幽州,正常的立碑葬最低3萬起步,那些較為便宜的墓地甚至都在幽州六環之外,這在某種意義上可謂是雙重開除幽州戶籍;便宜些的樹葬、花壇葬、壁葬、臥碑葬也要1萬起步,雖說環保新穎,可總讓人覺得有些委屈。而且,這些無論哪種安葬方式都需要定期繳納不菲的墓地管理費用。


    更為省錢的當屬海葬,幽州戶口還能申請補貼,算下來費用在零元到萬元不等。然而這麽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真就是死後啥都不剩了。


    為了省錢且貼近心愛的皇城根兒,彌留之際的顧王元偷偷和兒子交代,“小子,你是長兄,我走了你就是頂梁柱,以後這個家托付給你了……


    你爹我呢,也不拖累你們,給你們出了個省喪葬費的好主意,你把我的骨灰藏好,偷偷帶到皇宮裏找個僻靜地兒撒了。那風水好,我以後指定福澤保佑咱家……”


    顧王元的兒子為讓老爹安心地走,指天示地答應下來,“爹你放心,這事我一定辦妥!”


    顧王元的兒子平時為討老爹歡心,雖常常滿嘴跑火車,但也知道俏俏把骨灰撒到皇宮裏,最低也能定個丟棄骨灰的罪名,被拘留15日以下,並處1000元以內的罰款。萬一,皇宮管理方要是追究,那文物保護與民事的處罰還得另算!


    所以,顧王元的兒子違背了對父親的承諾,申請了普通檔的海葬。


    入住皇宮的夢想破碎!


    令一輩子自詡為幽州土著、心心念念期盼著進入皇城一環,享受皇氣滋養的顧王元怒不可遏到化成厲鬼。


    強大的怨念和鬼氣讓他無師自通,掌握了練體的能力,顧王元將附近海域海葬的骨灰盡數收集起來,以此練成鬼體。


    並將鬼體摻雜在沙塵暴、霧霾以及楊柳絮中,飄飄蕩蕩地重迴皇城,隻為呆在一環裏。


    這“撒鹽空中差可擬”般的骨灰天,雖傷害性不大,但惡心感極強,把幽州的一眾鬼神精怪膈應得夠嗆!


    可建國後不能成精,也不能隨意打殺未曾害人的精鬼妖怪,否則便會背負因果和法律製裁。


    因此,一眾非人類拿顧王元沒辦法!


    後來,多虧一個急於幹出政績好升職的小地仙,給予了顧王元一次帶著記憶重生到少年時的機會,才打發走了這顆“老鼠屎”。


    重生後的顧王元,心中念念不忘的唯有暴富與紮根皇城根兒!


    然而,他既沒有金手指加持,又隻是普通人的頭腦,對於上一世暴富的機遇記得模模糊糊,手頭的本金以及家中資產都少得可憐!


    顧王元絞盡腦汁努力迴憶上一世報紙和電視裏有關富豪的事跡介紹。


    終於想起有許多人趁著城市建設時,大批四合院和大雜院被拆除的契機,僅僅用鍋碗瓢盆或者比收廢品高不了多少的價格,就把拆遷戶家裏的老物件統統低價收走。


    過了許久,大家才驚覺那些看起來與人們認知裏的文物毫不搭噶的老門窗、老家具、門墩石、石碑、陶罐、瓷碗竟然都是價值不菲的古董!


    想到這裏,顧王元簡直想要叉腰大笑,這古董文物商兼大收藏家的活兒,可不正是自己這個幽州純血土著該幹的嗎!


    從此,顧王元批發了一堆便宜的東西,偽裝成收廢品的,在即將拆遷的地方、老城區和農村裏尋寶撿漏!


    用鍋碗瓢盆、毛巾、肥皂等日常生活用品,和不懂行的人交換老物件;用手電筒、收音機、電風扇等有一定價值又方便攜帶的小家電,跟家裏藏了傳家寶但不知道具體價值的人交換;用玩具和小飾品,騙小孩把家裏的舊東西帶來交換。


    因為收購的時間比較早,大家還沒有發現商機,也就沒有競爭者和製假者,簡直是一本萬萬萬萬利地收購了大批真文物。


    趁著龍國改革開放初期對文物的管理比較寬鬆,顧王元通過各種倒買倒賣大發橫財,甚至成了知名收藏大家和鑒寶師。


    顧王元利用手頭收藏的文物多且名聲大的優勢,開辦私人博物館,用弘揚龍國文化傳統的名義,薅國家各種補助,並讓國家給自己收藏大家的身份背書。


    期間,顧王元還能寫書、接受采訪和參加座談會,滿足自己好為人師、喜歡當爺的虛榮感!


    後來的後來,顧王元被物欲迷花了眼,沒了底線賺得更多了,居然開始用文物把非法資金合法化……


    原主是和顧王元同住一個大雜院的發小。


    上一世,他們都不在拆遷區域,連騰退也是最後才輪到,因此什麽好處都沒撈到地失去了廉價公房!


    但也因為沒拆遷,所以雙方家中的老物件沒被人盯上。


    後來,在一些鑒寶和尋寶的電視欄目的盛行,以及盜墓、尋寶、撿漏、玄幻網文的流行下,原主覺得家裏的老物件都是寶貝。也提醒過顧王元留著。


    顧王元覺得原主懂啥啊,根本沒在意。


    甚至為了收破爛手裏的收音機,還上趕著將家裏的老物件全賣了,並慫恿原主去換個電風扇,兩家輪著用。


    但原主相信自己的直覺,覺得一個小家電才多少錢,要是老物件是真的就賺大發了,於是打著孝子的名義以舊換新,把家中老物件換下來,自己妥善藏好。


    能躲過破四舊的老物件其實價值不會特別高,而且拆遷浪潮時被文物販子收集了很多,他們通過把控市場上真品的流通量,間歇性炒高或拉低價格牟利。


    原主作為幽州土著也有些人脈,趁著文物販子們做局抬高價格的時機,高價位出手了幾個老物件從而大賺一筆。


    並且,在發現家裏的房子是公房後,原主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因為每年隻需交十幾塊錢的便宜價格就躺平,而是用賣老物件賺的錢買了新房,先出租後自住。


    所以,當騰退大宅院後。


    顧王元租在別說廚衛,連翻個身都困難的地下室,老舊收音機的信號斷斷續續;而原主居住在幽州三環有電梯、有室內廚衛和陽台的新房子裏。


    顧王元上一輩子就嫉妒原主,還推卸責任地覺得原主不地道,怎麽就不多勸勸自己留住那些老物件呢!


    是以,這輩子,在鑒寶撿漏的電視欄目和網文小說都還沒影的時候,重生的顧王元一邊靠著打著收廢品的名義淘古董,一邊裝老實,將周圍鄰裏家中有價值的老物件都通過便宜的日用品或小家電騙了過來。


    原主家的老物件更是被顧王元以兄弟情地全部討要了過來,就給了幾個搪瓷盆交換!


    甚至在原主一家得知家裏的房子是公房,攢了點錢計劃買個房子時,顧王元故意騎著摩托車在原主一家麵前顯擺。


    哄騙務實的原主母親:“嬸兒,買啥房啊?大家住這幾十年不都住得好好的,是公房怕什麽,法不責眾,咱們這麽多人都是公房,你看房租不也就一年收個幾十塊意思一下,等拆遷了肯定也得給錢給房補償,那還買啥房啊!買輛車讓咱叔兒和賢兒有空開摩的賺錢,賺的不比工資低!”


    顧王元又忽悠逃不了男人愛車本性的原主父子:“叔兒、賢兒,看哥們這車拉不拉風!哥們有門路,原價2萬多的進口高檔貨,1萬就能弄來。別說哥們不記得你們的好,要不要也幫你們弄一輛,便宜1萬後隻要1萬,四舍五入等於白撿啊!”


    於是,在顧王元的忽悠下,原主一家這一世沒有買房子,反而買了摩托車。


    多年後。


    曾經看過但沒買的房子,價值飆升了大幾十倍!不說當初明明能全款買房,就是現在租房的租金也比當時貸款買房的每月房貸還要貴!


    而隨著摩托車造價的降低和市區禁止摩的載客的規定,摩托車簡直是打骨折式跳樓大跌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有邏輯宿主,不靠金手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鹹鹹閑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鹹鹹閑閑並收藏有邏輯宿主,不靠金手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