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冽的寒風依舊肆虐著京城。戶部糧倉前,饑民們排著望不到盡頭的長隊,麵黃肌瘦的臉上滿是絕望。糧倉內,官員們對著空空如也的糧囤唉聲歎氣,新收的糧食因運河冰封、官道積雪,仍滯留在千裏之外的江南。】


    【乾清宮內,朱由檢來迴踱步,案頭擺滿了各地關於糧荒的奏報。\"報——\"一名太監急匆匆闖入,\"啟稟陛下,城外饑民已開始搶奪粥棚,局勢恐將失控!\"朱由檢猛地轉身,眼中布滿血絲:\"朕的大明,難道要亡於這區區糧食?\"】


    【次日早朝,奉天殿氣氛凝重如鉛。朱由檢將米價暴漲的奏折狠狠摔在龍案上,奏折滑落在地,驚起滿殿寂靜:\"看看!去年江南豐收,如今京城米價卻漲至百錢一鬥!百姓食不果腹,你們就拿不出半點辦法?\"】


    【內閣首輔洪承疇整了整官袍,上前躬身:\"陛下息怒。如今寒冬臘月,水陸運輸皆停,此乃天災。唯有等開春後,漕運恢複,方可緩解糧荒。\"】


    【\"等?\"朱由檢怒目圓睜,\"等到開春,百姓都要餓死了!去年增設漕船、廣備車馬,結果如何?還不是被一場風雪堵在了半路!\"】


    【刑部尚書喬允升小心翼翼地出列:\"陛下,要不先開倉放糧,解燃眉之急?\"】


    【\"倉裏哪還有糧!\"朱由檢猛地拍案,震得案上的玉璽都微微晃動,\"朕要的是一勞永逸之策,不是拆東牆補西牆!\"】


    【殿內鴉雀無聲,眾大臣紛紛低頭,不敢言語。這時,工部侍郎宋應星捧著《夢溪筆談》,猶豫再三後邁出一步:\"陛下,臣曾研讀古籍,見古人有挖掘地下甬道運送物資的記載。若能改良,在地下修建運糧隧道,或許可不受天氣影響,保證糧食隨時運達。隻是……這工程極為浩大,需解決通風、承重、挖掘技術等諸多難題,且尚無先例可循。\"】


    【\"沒有先例,就由朕來創造先例!\"朱由檢握緊拳頭,\"即日起成立''地龍監'',朕要在地下挖出一條貫通南北的運糧通道!三個月內,必須看到試驗段!\"】


    【地龍監設在京城南郊一處開闊之地。寒風中,工匠們圍在朱由檢繪製的圖紙前,竊竊私語。老石匠劉鐵錘吐了口唾沫,用力敲了敲圖紙:\"挖地道?這不是胡鬧嘛!地下黑咕隆咚,萬一塌了,多少人得埋進去?我幹了一輩子石匠,從沒聽過這種荒唐事兒!\"】


    【年輕的陶工張二狗卻湊上前,眼睛發亮:\"師傅,您看這圖,要是用陶管加固,說不定能行!我燒了十年陶,知道怎麽讓陶管更結實。\"】


    【傳教士湯若望推了推眼鏡,神色嚴肅:\"地下挖掘需精確測量,土質、濕度都會影響工程。稍有偏差,隧道就會錯位,後果不堪設想。\"】


    【首次試驗開始,工匠們在黃土層小心翼翼地挖掘。二十丈的隧道初具雛形時,朱由檢親臨現場。當第一輛運糧車駛入隧道,頂部突然傳來\"哢嚓\"一聲脆響,泥土簌簌掉落。】


    【\"快停下!\"朱由檢臉色煞白。宋應星趴在地上仔細查看,冷汗瞬間濕透後背:\"陛下,土質鬆軟,承重不足,陶管也出現裂縫。這樣下去,隧道遲早會塌。\"】


    【\"限你們十日,必須想出解決辦法!\"朱由檢甩袖而去,留下滿臉愁容的工匠們。】


    【第二次試驗,隧道改用磚石加固。然而,挖掘到三十丈時,突然湧出大量地下水,轉眼間淹沒了施工現場。工匠們驚慌失措,尖叫著向外逃竄。】


    【朝堂上,彈劾的奏章如雪花般飛來。禦史大夫鄭三俊舉著沾滿泥水的奏報,聲色俱厲:\"陛下!這地道工程勞民傷財,還沒建成就要淹死人!分明是荒誕之舉,必須立即停止!\"】


    【\"停止?\"朱由檢捏著同樣濕透的工程圖紙,冷笑一聲,\"百姓餓死的時候,你們怎麽不說停止?地龍監繼續研發,再有阻攔者,革職查辦!\"】


    【研發陷入絕境,整個地龍監籠罩在壓抑的氛圍中。張二狗在燒窯時,盯著窯中燒得通紅的陶磚,突然眼睛一亮。他連夜跑到朱由檢麵前,激動得語無倫次:\"陛下!我想到了!把陶磚高溫燒製,讓它硬如鋼鐵,用來砌隧道,肯定結實!\"】


    【湯若望也若有所思:\"陛下,西洋有一種排水螺旋泵,或許可借鑒其原理,解決地下水問題。\"】


    【朱由檢目光炯炯:\"好!立刻試驗!無論如何,一定要把隧道建成!\"】


    【經過無數次嚐試和改良,半年後,全新的試驗隧道終於竣工。它高兩丈,寬三丈,頂部和兩側用特製的高溫燒製陶磚加固,每隔百丈設有螺旋形通風井,底部鋪設著精巧的排水管道。】


    【試運當日,京城百姓聞訊趕來,裏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泄不通。朱由檢親自到場,隨著他一聲令下,第一輛滿載糧食的馬車緩緩駛入隧道。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當馬車穩穩當當從另一端駛出時,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唿聲。】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張二狗激動得淚流滿麵,劉鐵錘也紅了眼眶:\"咱這把老骨頭,也算幹了件大事!\"】


    【消息傳迴京城,滿朝震驚。戶部尚書畢自嚴興奮地在朝堂上匯報:\"陛下!若建成此隧道,每年可節省運輸損耗百萬石糧食,且徹底擺脫天氣製約!此乃利國利民的千秋偉業!\"】


    【但禮部尚書李騰芳卻憂心忡忡:\"陛下,古語有雲''地載萬物,不可輕動''。如此大規模挖掘地下,驚動龍脈,恐遭天譴。還請陛下三思啊!\"】


    【\"龍脈?\"朱由檢掃視群臣,\"讓百姓有飯吃,讓國家安定,這才是最大的龍脈!地龍車隧道,必須全力推進!\"】


    【在朱由檢的強力推動下,地龍車隧道以京城為中心,如蛛網般向四周延伸。僅僅一年時間,便建成了三條主幹隧道,將江南的糧食源源不斷運往北方。曾經暴漲的米價迅速迴落,京城百姓終於能吃上平價糧。】


    【然而,民間的抵觸情緒卻並未完全消散。風水先生們依舊四處宣揚:\"挖地道會斷了大明的氣數,觸怒地神!\"城郊的村民們擔心施工會破壞祖墳,多次聚集抗議。】


    【朱由檢決定親自出麵化解矛盾。他不僅在朝堂上公開講解隧道的建造原理,還帶著群臣來到施工現場,讓大家親眼見證工程的科學性。他對百姓們說:\"這隧道不是在破壞風水,是在救大家的命!等隧道建成,南來北往的糧食暢通無阻,家家戶戶都能吃上飽飯!\"】


    【為了讓百姓更直觀地感受隧道的好處,朱由檢下令在已建成的隧道內舉辦\"地下廟會\"。夜幕降臨,隧道內燈火通明,雜耍藝人表演著精彩的節目,小販們叫賣著各種小吃,還有工匠現場展示隧道的建造工藝。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在兒孫攙扶下走進隧道,感慨道:\"活了一輩子,做夢也沒想到能在地下走路!看來皇上真是為咱百姓著想啊!\"】


    【隨著地龍車隧道的推廣,其影響遠遠超出了糧食運輸的範疇。商人們發現,利用隧道運輸絲綢、瓷器等貴重物品,不僅不受風雨侵襲,還能避開強盜劫匪,安全性大大提高。一時間,\"地下商路\"興起,無數商賈趨之若鶩。】


    【工匠們則在隧道內建造起地下作坊。這裏冬暖夏涼,十分適合生產。有人發明了利用隧道恆溫特性的釀酒窖,有人建造了不受天氣影響的紡織工坊。這些創新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催生了許多新興行業。】


    【更令人驚喜的是,地龍車隧道的建造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工匠們發明了更為高效的挖掘工具,改良了通風和排水係統。這些技術被應用到城市建設中,京城地下開始出現排水隧道、地下糧倉等設施,城市抗災能力顯著提升。】


    【在軍事上,地龍車隧道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外敵來犯時,軍隊可以通過地下通道快速調遣,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邊境城市仿照京城,建造了地下軍事設施,大大增強了防禦能力。】


    【隨著地龍車隧道的成功,朱由檢在民間的威望達到了頂峰。曾經質疑反對的百姓,如今都對這位銳意革新的皇帝讚不絕口。街頭巷尾,人們傳頌著\"地龍車救萬民\"的故事,工匠們以參與隧道建造為榮,年輕學子們則將目光投向了實用技術的研究。】


    【站在京城的製高點,俯瞰著這座因\"地龍車\"而煥發生機的城市,朱由檢心中感慨萬千。這場與土地的較量,不僅解決了糧食運輸的難題,更開啟了大明科技革新的新篇章。它向世人證明,隻要敢於創新,勇於突破,再大的困難都能克服。而地龍車隧道的故事,也將永遠銘刻在大明的曆史長河中,激勵著後世不斷探索前行。】


    ……


    洪武位麵


    朱元璋盯著隧道圖紙,布滿老繭的手指輕輕叩擊桌案:“當年打集慶,要是有這地道運糧,也不用在龍灣死磕那麽久。”他轉頭吩咐侍衛,“把應天城的老石匠都找來,再從軍中調些挖戰壕的好手,咱們先在城郊試挖一段。”


    劉伯溫眉頭緊鎖,展開堪輿圖:“陛下,地道橫穿龍脈,需選吉位開掘。臣建議先請欽天監測算方位,再用桃木鎮樁,以安地氣。”


    徐達撓著脖頸笑道:“俺帶兵最愁糧草被劫,這地龍車要是能藏在地下走,元軍就是長了千裏眼也抓不著!”


    常遇春拍案而起:“等挖通了,咱用這地道運酒,從老家到金陵神不知鬼不覺,保準能賣個好價錢!”


    永樂位麵


    朱棣反複摩挲著隧道模型,突然將其重重按在輿圖上:“鄭和!你帶船隊出海時,讓番邦匠人也學學這手藝,以後在寶船底下建地宮,看誰敢劫朕的船隊!”


    鄭和躬身應命:“陛下聖明。若將地道技術用於碼頭倉儲,可防倭寇火攻,貨物也能四季恆溫。”


    解縉捧著《水經注》興奮道:“此道若成,編纂《永樂大典》所需的古籍善本,便可藏於地下,永不受水火之患!”


    姚廣孝輕撫佛珠,沉吟道:“地道陰氣過重,需在每隔百步刻《金剛經》鎮壓。臣願為陛下抄寫經文,保工程順遂。”


    宣德位麵


    朱瞻基將米價奏折推給楊士奇,神色凝重:“楊愛卿,把官窯的陶工都派去燒製隧道磚,務必在秋收前挖出第一條運糧道。”


    楊士奇扶著老花鏡查看圖紙:“陛下,江南土質鬆軟,建議采用‘甕城式’分段挖掘,每十丈加固一次,以防坍塌。”


    於謙主動請纓:“臣在宣府督建糧倉,若地道能直通邊塞,將士們過冬就不愁糧草了!”


    楊溥攥著算盤愁眉苦臉:“光是挖地道的工錢,每月就要耗銀萬兩……陛下,要不試行‘以工代賑’,招募饑民做工?”


    嘉靖位麵


    朱厚熜把玩著玉扳指,漫不經心地道:“嚴卿,讓嚴世蕃盯著,朕的永陵地宮也要用這地龍車技術,以後朕的棺槨就從地道運進去。”


    嚴嵩低頭哈腰:“陛下聖慮深遠。不過民間傳言挖地道會破風水,需讓龍虎山道士作法安撫人心。”


    戚繼光在薊州來信中疾唿:“末將願在長城下修建地下糧道,就算韃靼斷了地麵補給,我軍也能堅守半年!”


    胡宗憲盯著海防圖冷笑:“倭寇擅長夜襲,若在沿海建地道軍火庫,他們連火藥味都聞不著!”


    隆慶位麵


    朱載坖將工程預算扔給張居正,急道:“張先生,國庫空虛,這地道如何能又快又省地建成?”


    張居正展開《地龍新政》:“陛下,可效仿鹽引製,允許富商入股共建,以二十年通行權作迴報。”


    高拱拍案道:“誰敢阻撓地道建設,就以‘通敵資寇’論處!九邊將士等著糧草救命!”


    王崇古在邊關快馬加鞭送來奏疏:“若地道通到大同,俺們就能把草原的牛羊用‘地龍車’運到京城,陛下想吃涮肉隨時都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小西下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小西下士並收藏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