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
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 作者:落花時節不見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邊華佗待看過曹洪傷勢之後,乃對周圍人說道:
“曹將軍瘡口發膿,隻需用尖刀將死肉切去,以線縫其傷口。”
“如此自然無虞。”
曹洪見此,乃道:
“既如此,就請先生動刀。”
曹洪也算是久經沙場的戰將,聽聞華佗的療法,並未懼怕。
華佗卻有些遲疑,曹洪乃問:
“華先生還不動刀,莫非疑吾懼怕?”
“……非也,隻是用刀切去膿肉,難免要受苦。”
“山人倒有一方,可減去將軍痛楚。”
這時,李翊在一旁問:
“華先生莫非是想用麻沸散?”
“正是。”
麻沸散現如今正處於試驗階段,華佗也拿不準藥量。
但曹洪身為武人,又受了外傷,簡直沒有比之更合適的“實驗對象”了。
不知情的,劉備、曹洪皆問麻沸散為何物。
李翊遂簡單將之概括了一番,張飛在側,亦言此藥物確實神奇。
“……嗯。”
劉備一頷首,暗想這麻沸散竟能緩解痛楚,若用在軍中,該能挽救多少軍人?
畢竟行軍打仗中,很多人所謂重傷不治,其實有很多人是活生生被痛死的。
若麻沸散真能緩解疼痛,那的確值得全軍推廣。
時張仲景在側,亦對此物大感興趣,忙問:
“未請教先生用何藥材作引?”
華佗倒也不藏著掖著,很樂意跟同行分享自己的經驗。
“……取羊躑躅三錢、茉莉根一錢、當歸一兩、菖蒲半兩,另用兩斤鬧羊小火熬煮半個時辰。”
“……嗯。”
張仲景認真聽著,隻交談幾句,便驚覺華佗醫學造詣竟絲毫不遜色於自己。
遂起了愛才之意,“華先生在醫學方麵有如此見識,可曾想過來我徐州為官嗎?”
華佗早已對當官不感興趣了,正要開口拒絕,李翊忽然出聲打斷道:
“此事容後再議,還請華先生先醫治傷者。”
隻要不給你拒絕的機會,你就沒辦法拒絕我。
華佗遂迴到曹洪榻前,再問其是否要用麻沸散。
曹洪果斷拒絕道:
“此物可令中者麻痹,不省人事,我傷在右臂,若被此物藥倒。”
“將來提不動刀,如何為曹公建功立業?”
華佗正色言道:
“此物隻一時之效,絕不會遺害終身。”
曹洪堅持不肯同意用藥,更別說此藥物他平生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了。
華佗拗不過,隻得放棄,直接用刀。
李翊走來,對曹洪言道:
“子廉將軍征戰沙場,刀槍劍斧尚且不避,尚懼一湯藥乎?”
曹洪正色道,“自是不懼,然我不用此物,又未嚐不能切去死肉。”
李翊乃笑道:
“不妨我與將軍作賭,如果將軍敢用這‘麻沸散’,我輸將軍十兩黃金。”
“若將軍不敢用,輸我十兩黃金,將軍看是如何?”
此話當真?
曹洪聽得此言,兩眼放光,疼得一下從榻上站起。
生龍活虎地似未曾受傷一般,令在場之人無不一驚。
“……哈哈哈,人人皆道你李子玉足智多謀,善料人心。”
“今番設賭,卻要輸給曹某了!”
話落,又轉向華佗,大聲道:
“華先生,可將那什麽‘麻沸湯’拿來我飲!”
華佗見曹洪同意做試驗品,心頭一喜,即將麻沸湯煮了。
又對李翊感激地說道,“多謝君侯。”
“……嗬嗬,先前壞了神醫的熊羆,如今我用活人與你試驗,算是兩清。”
李翊也算是拿準了曹洪“要錢太守”的性格。
作為讓曹操都感歎,“我家貲那得如子廉耶!”的含金量。
十兩黃金,拿捏曹洪輕輕鬆鬆。
少時,華佗將煮好的麻沸湯交給曹洪服用。
曹洪端起碗,飲用前還不忘叮囑:
“李郯侯,可莫忘了你欠我十兩黃金。”
一言蔽,將湯藥一飲而盡。
越過半晌,曹洪整個人都覺得暈乎乎的,但人並未昏過去。
有了上次的教訓,華佗減少了藥量。
未將人麻倒,便開始動刀。
“曹將軍,勿怕。”
華佗叮囑完畢後,開始下刀,一刀一刀地割開皮肉。
曹洪蹙眉,尖刀劃破肉體的他疼痛他能感覺得到,但並不強烈。
劉備在側全程目睹,心中暗驚。
“此藥果真如此神奇?”
遂想起去年李翊讓自己給徐州醫療撥款,提高經費的請求。
劉備當時還糾結了好久,最後雖然同意了撥款,但也隻是看在李翊的麵子上。
而非是看在醫學藥理的麵上。
現在看來,他低估了本時代方士的才能。
一麵,又不得不佩服李翊的高瞻遠矚。
與此同時,
那邊曹操既知道身邊有細作,但並未聲張,隻將徐他在內的諸侍衛叫到身邊內。
謂眾人說道:
“此前勝了袁紹兩場,袁軍將軍士暫退於延津。”
“短時內起不了戰事,念爾等近日操勞,甚是辛苦。”
“故趁著酒宴之時,命汝等休息一日。”
言訖,眾侍衛紛紛稱謝。
下來,徐他即召諸位夥伴過來,商議道:
“自領袁公命令以來,我等一直等候機會下手。”
“現今曹賊遣散了身邊侍衛,此時不下手,更待何時?”
於是,徐他等眾便趁著天黑之時,悄悄潛入曹操大營。
見曹操側身躺於榻上,眾人即掣刀圍在榻邊,將榻上之人亂砍一通。
砍了半晌,忽覺不對,徐他即扯開被子。
驚訝地發現,被中之人不是曹操,隻是一個稻草人。
“不好,中計了!”
話音方落,周圍火光大起。
徐他之眾未及反應,一眾手持刀劍的武士已經闖入帳內,將其一一縛下。
曹操在曹仁的護衛下,闊步走進帳來。
麵色十分沉重,怒道:
“果不出李子玉所料,汝等果有害我之心!”
“如今河南、河北相持,我知必是袁紹唆使你等前來刺我。”
“隻是我待爾等不薄,為何叛我?”
一人起身叱道:
“汝乃欺君罔上之賊,天下皆欲殺汝。”
“豈獨我等乎?”
曹操聞言大怒,叫兩名武士將這人拖出去痛打。
直到了兩個時辰,皮口肉綻,血流滿地,活生生毆死。
曹操再來磨問徐他,徐他乃道:
“吾本典將軍手下之人,非汝曹操手下之人。”
“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曹操笑道:
“典韋即吾之部下也,汝既為典韋部下,吾豈非汝主乎?”
徐他咬牙切齒,嗔目怒視:
“汝這貪念人婦的淫賊,尚好意思說?”
“若非汝盜張繡嬸娘,典將軍又怎會為了救汝而喪命!”
“吾受典將軍厚恩,正欲殺汝這老賊!”
之前說過,漢末的兵基本都是私兵,多為老鄉或多年兄弟。
私募兵在特殊的時代,產生特殊的感情紐帶。
徐他就隻忠於典韋,而對害死自己老大哥的曹操並沒有什麽好感。
正好趕上袁紹拋來橄欖枝,索性趁著這個機會擺脫曹操控製。
如此一來,不僅能為老大哥報仇,還能夠用曹操首級獻禮,為未來謀取榮華富貴。
曹操見徐他揭自己的醜事,怒不可遏,命人將徐他的舌頭割了。
然後連帶著剩下之人,一並斬首。
俄頃,人報徐他等人已死。
曹操又覺後悔,暗想是自己有愧於典韋,今又殺其舊部,更加對他不起。
乃命人將徐他等人屍首收好,將之安葬迴潁川,與典韋葬在一處。
既收拾完徐他,曹操正打算去看看曹洪的手術動的怎麽樣了。
忽有探馬來報,官渡前線夏侯惇處告急,說是見著大股袁軍過來。
曹操一驚,道:
“先前雖贏了袁紹兩場,然並未與之傷筋動骨。”
“今吾已將戰線退至官渡,袁紹竟這麽快便攻來了。”
“此必是其得了鄴城的糧草,才敢進軍如此神速。”
一旁的曹仁問:
“是否先知會玄德公一聲?”
曹操搖了搖頭,道:
“玄德若知,自會引兵來援。”
“既是元讓告急,可先領兵至前線支援。”
“待抵住袁軍攻勢之後,再做理會。”
遂點了本部軍馬,至前線夏侯惇大營處增援。
……
話分兩頭,袁紹此前失了顏良、文醜,軍中上下震動。
故袁紹不好馬上進軍,隻在酸棗處停駐了些時日。
一麵休整軍士,一麵派人前往鄴城催督糧草。
審配那邊很快將糧食發了過來,袁紹既得糧草,先命一軍至官渡處屯駐。
隨後自己引大軍趕上。
時值袁紹將要發兵,田豐卻出來諫言道:
“先前失了顏良、文醜,三軍震動。”
“足以證明我河北軍士不如河南軍士果勁。”
“連番挫動,士氣低迷。”
“今且宜靜守以待天時,不可妄興大兵,恐有不利。”
逄紀叱道:
“主公興仁義之師,田豐何得出此不詳之語?”
田豐與沮授皆是消耗派的,先前沮授已經被袁紹削了兵權。
而田豐本人要比沮授更加剛硬,雖明知袁紹已經對自己不悅,但還是要進言勸說:
“我軍雖眾,而勇猛不及彼軍。”
“彼軍雖精,而糧草不如我軍。”
“彼軍無糧,利在急戰,我軍有糧,宜且緩守。”
“若能曠以日月,則彼軍不戰自敗矣!”
要知道,曹劉已經主動放棄了黃河以南,官渡以北的地區。
這些地區大部分人口雖被遷走,但卻能夠作為戰區被袁氏使用。
田豐的意思,就是希望袁紹將曹劉主動放棄的土地給消化了。
失去土地的是他們,真正該急的,要來進攻的,也該是他們。
但問題恰恰就出在這裏,雖然袁紹連失兩員大將,但從整體戰線上來看,卻是在不斷推進的。
所以任誰站在袁紹的視角來看,都是希望盡快擴大戰果的。
袁紹怒叱田豐道:
“先前沮授慢我軍心,汝安敢又如此!”
於是命人將田豐鎖了,打入獄內,待他掃平河南之後,再一並處理沮授、田豐。
於是下令,將剩下十一萬大軍,盡數發往至官渡前線。
至官渡後,分東西南北,周圍安營。
細作探報虛實,將消息傳迴曹營。
時曹操已領兵趕至夏侯惇大營處,夏侯惇的軍營紮在了最前線,與關羽的大營並頭挨著。
兩邊都派出了心腹之將,至最前線據守,為的就是表明自己抗戰到底的決心。
曹操聞說袁紹領十一萬大軍到來,震驚不已,忙差人問:
“玄德來了沒有?”
雖然趕過來前,曹操穩如老狗,但當真正趕到前線見著袁紹大軍後,內心還是很慌的。
少時,人報劉備已經領軍趕來支援了。
曹操這才寬心,即領了麾下文武,邀劉備過來商議軍事。
常言道,一力降十會。
任憑河南軍有多勇猛,曹操、劉備有多明略。
但有一個現實,是不能忽略的。
那就是袁紹有十一萬人,整整十一萬的可戰之兵。
每一個人都能投入到戰場中來。
曹操有一萬人,劉備有一萬人,李翊從青州帶過來一萬人。
總計是三萬人。
須注意的是,
不論是袁紹的十一萬人,還是曹劉的三萬人,都僅僅隻是官渡前線的對峙人數。
並不是兩邊隻能動員出這麽多人。
袁紹大舉南下,分兵占據了其他郡縣,以及本土留守的兵馬,少說還有二十萬可動員之眾。
而曹操、劉備除了官渡前線外,各自都還有幾萬人在據守要緊之處。
劉備的兵馬要比曹操更多,但他剛打下青州,拉長了縱深,也不得不留人鎮守。
當聽聞袁紹僅在官渡一縣,便帶了足足十一萬人過來時。
不論是曹兵還是劉兵,都深感震驚,不少人更是麵露懼色。
道理也很簡單,若袁紹官渡一縣都能動員這麽多人,那袁紹能在其他地方動員多少人?
這場仗,他們真的能打贏嗎?
底層士兵隻管吃飯殺敵,一應軍事機密皆是不知。
真正該擔憂這個問題的,是曹營、劉營的軍事高層。
“據可靠消息,袁紹帶來官渡的人馬,足有十一萬之眾。”
曹操眉宇間一川不平,懷著沉重的心情將這個消息告知眾人。
“吾自幼與袁紹相識,知袁紹做事,向來是不達目的不罷休。”
“今斬了他兩員大將,他便舉大軍過來親自報仇。”
“如曹某所料不錯,袁紹的主力都在這裏了。”
言外之意,擊敗這十一萬人,就能扭轉攻守形勢。
現在曹劉都屬於被摁著打,不就是為了避開袁紹的鋒芒嗎?
把戰線退至官渡來,縮短自家補給線,拉長袁紹補給線。
顯然,河南方麵早就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
但拉長袁軍戰線隻是權宜之計,靠這種方式便想要縮短兩地的生產力差距,仍是不現實的。
李翊身為河南謀主,出來發表自己的意見。
“紹軍雖多,不足懼也。”
“我軍俱是精銳之士,無不能夠以一當十。”
“故我軍利在急戰,倘若遷延日月,糧草不敷,事可憂矣。”劉備出聲幫腔道:
“子玉所言正合吾意。”
“我軍雖已退至官渡,然我徐州之糧秣,自下邳走水路運至官渡,仍有不小損耗。”
“拖延下去,未必能夠耗死袁軍。”
徐州這幾年好不容易攢了點家底,此戰全用上了。
如果不是要修邗溝河道與芍陂渠,徐州還能攢更多糧食。
但水利工事的修建,確確實實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現在並未到火燒眉毛時刻,所以徐州並未大量動員兵力。
故不論是廣陵還是淮南,那裏的民眾雖有受戰事波及影響,但不至於嚴重危害到農事。
也就是說,
隻要官渡這邊堅持的夠久,等到豐收時,又能有一批新的糧食運來。
曹操開口說道:
“袁紹既然親自領兵來,先試試其主力軍士的成色。”
劉備從其言,各點了些人馬,傳令軍將鼓噪而進。
主動來攻袁紹大營。
袁紹親領大軍過來迎,兩邊排成陣勢。
逄紀向袁紹諫言道:
“主公,曹操、劉備兵少,今主動來攻,必然有詐!”
袁紹咬著牙,朗聲說道:
“吾既親領大軍至官渡,隻願臨陣鬥死於此,也絕不無功而返。”
於是命逄紀將先登營取來。
這支先登營最初由八百人組成,現今已被袁紹擴充至了兩千人。
先登營最早由麴義帶領,後因其功高震主,為袁紹所殺。
殺死麴義後,袁紹遂親自統領該營,並將之擴編改良。
營內每名軍士都配有有長刀、弓弩。
尤其是這弓弩,它是一種較難熟練掌握的兵器。
但先登營軍士卻個個善射,膂力過人,故這支先登營也是袁紹麾下一支異常精銳的部隊。
之前決定北方歸屬的界橋之戰,袁紹正是用這支先登營,擊敗了公孫瓚引以為傲的白馬義從。
很快,先登兒郎被帶了過來。
個個龍精虎猛,戰意盎然。
據上次界橋之戰時,已經過去九年了。
如今,
陣前再亮舊時劍,寒光凜凜似當年。
唯一不同的是,袁紹兩鬢之間多了幾處白發。
“諸位將士,爾等俱隨孤征戰多年。”
“孤今日向爾等保證,官渡之地,是最後一戰。”
“打贏這場仗,天下再無紛爭!”
“我要讓汝等卸甲歸田,榮歸故裏,再不受兵事之累!”
眾先登兒郎齊聲道:
“誓死追隨大將軍!”
“誓死追隨大將軍!”
“……”
善。
袁紹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的鼓動能力還是很強的。
見眾先登士的戰意都被自己調度起來了,袁紹即將之分成兩隊。
每隊各一千人,分別伏於步兵編隊之後,駐立於門旗之下。
隨後,三通鼓罷,袁軍闊步向前。
袁紹著金盔金甲,錦袍玉帶,立馬於陣前。
旌旗節鉞,甚是嚴整。
心腹之將,韓猛、淳於瓊分別護於袁紹左右。
袁紹催馬向前,高聲衝河南軍喊話:
“孤要曹操來陣前,與我答話。”
探馬迅速將袁紹的話語傳迴陣中。
曹操知道袁紹恨自己,可如今兩軍對壘,自己若是不敢麵對袁紹,便影響軍心。
遂令前排士兵扯開門旗,曹操親自催馬出陣。
樂進、李典二將護在其身邊,各持兵器,前後擁衛。
袁紹揚鞭指著曹操罵道:
“曹操!孤待汝不薄,為何叛我?”
曹操乃答:
“吾奉迎王駕於陳地,於天子之前,保奏汝為大將軍。”
“今謀反侵我河南領土,反指我為賊,何也?”
曹操如今也是官場老油子了,當然明白自己是絕對不能當著兩軍將士的麵,承認他過去是袁紹的小弟。
好在這種東西沒有明確的文書,大家隻是心知肚明而已。
隻要你咬死不承認,旁人確實拿你莫奈何。
袁紹嘴角微微翹起,露出一抹冷笑:
“假使曹瞞你若是無孤,當死十次。”
“汝雖托名漢司空,實為漢賊耳。”
“罪惡彌天,甚於王莽、董卓之流遠矣。”
“今反誣人造反耶?”
“誰不知曹瞞你濫殺無辜、忘恩負義、挾持天子、虐殺忠臣、盜竊王陵!”
“僅這五條大罪,便該讓你再死十次!”
曹操聞言,一時啞然,暗想與你作對的又不止我曹操一個。
與我結盟的劉備就在陣中,為何偏偏盯著我罵?
這種嘴炮輸出是一定不能落下風的,它關乎陣前士氣。
於是,曹操決定再次拿出大漢四百年的金字招牌。
將天子詔書取來,張示於兩軍陣前,大聲道:
“天子詔書在此!”
“汝軍士聽著,今吾奉天子明詔討賊。”
“勸汝等早日棄暗投明,莫要執迷不悟。”
“若不然,夷滅三族,悔之無及!”
袁紹亦笑道:
“吾亦為天子討賊!”
話落,竟也取出來一封詔書,並大聲宣讀。
其大意為天子自言有奸臣在身邊,請大將軍袁紹為天子掃除奸賊。
曹操一驚,暗想陳地牢牢為他和劉備所掌,天子縱然有詔,也不可能發往河北去。
“袁紹,汝好大膽!”
“竟敢當著天下英雄的麵,矯詔!”
袁紹反唇相譏道:
“吾受天子詔,為國討賊!”
“汝曹瞞才是真正的矯詔作亂!”
曹操聞言大怒,即命李典、樂進領軍衝殺過去。
那邊韓猛、淳於瓊亦領軍士過來敵住。
劉備見此,也掣劍在手,揮師掩殺過去,配合曹軍進攻。
兩處大軍廝殺在一處。
劉備這邊有黃忠、徐晃、張遼,為先登將,奮勇衝殺。
曹操這邊有李典、樂進、呂虔,亦是一馬當先,奮勇拚殺。
兩邊混殺了一場,河南軍士果勁,先鋒將又勇猛勝於河北軍。
故很快占據了上風,河南聯軍迅速壓製住河北軍攻勢,並反撲迴袁紹軍本陣處。
“捉拿袁紹,封萬戶侯,賞錢一億!”
每個河南軍士心裏都記著這道懸賞令,隻要分到哪怕袁紹一根手指。
那他們這輩子就瞬間躺平,再不用拚命了。
“……哼。”
袁紹見河南軍殺得急,倒也臨陣不亂,從容地圈轉馬頭,退迴了中軍處。
河南軍趁勢壓上,忽然袁軍改換陣型,陳於步兵身後的先登營將士忽然殺出。
兩翼早已架好弓弩,待河南軍士殺至射程範圍之後,配合其餘弓箭手:
——萬箭齊發!
嗖嗖嗖!
鋒利的箭矢,疾如流星一般射出。
“啊啊啊……”
不斷有人中箭倒地。
一排弓弩射完,立馬退下,後排補上火力。
以致箭矢不斷,弓弩並發。
中軍內的弓箭手,一齊擁出陣前亂射。
河南軍一連衝了兩輪,始終衝不到中軍處。
黃忠的戰馬右眼睛中了一箭,不能再戰。
李典、樂進俱受了傷,亦不能再衝。
曹劉見此,乃鳴金收兵,望南急走。
袁紹哪裏肯舍?
趁勢命騎兵殺出,步兵跟上,驅兵掩殺過去。
此戰,河北軍大勝了一場。
曹操、劉備各自收兵退迴了官渡。
好在此次作戰,僅是為了試探袁紹實力。
所以曹劉這邊雖損失了些人馬,但還不至於傷筋動骨。
相反,
通過此戰,也使曹劉得出了一個結論。
那就是集團軍正麵作戰,河南軍是真的幹不贏河北軍。
他們隻能像之前那樣單抓顏良、文醜這種落單或冒進的部隊。
總結一下原因,
河北軍的質量總體雖不如河南軍,但不代表沒有精銳之士。
比如今天大發神威的先登營。
當河北軍利用人數優勢,打大規模作戰時,便能夠彌補單兵戰鬥力不足的缺點。
同時,袁紹本人的臨陣指揮才能,也是袁營裏最好的。
河南軍作為弱勢方,如果曹操、劉備不能第一時間抓到袁紹犯錯,就很難在正麵戰場占到河北軍的便宜。
戰場上本就是比誰先犯錯。
袁紹今天發揮的很好,所以帶走了勝利。
曹操、劉備今日雖敗了一場,但並未受到打擊。
失敗乃成功之母,今日之敗,讓兩人明白接下來該采取何種戰術了。
“傳令下去,各部將校,各守各營,不得出戰。”
曹操、劉備幾乎是同時下令,命各級將士嚴守營寨,不與袁軍交戰。
又詢問謀主李翊,這做法是否妥當。
“袁軍正麵難敵,堅守不戰,最合時宜。”
李翊也支持以守待攻的戰術。
今日他之所以沒有反對曹劉主動出擊,是因為他也想看看正麵作戰,河南軍能不能擊敗河北軍。
如果能擊敗,那官渡之戰很快就能夠結束。
但事實證明,
袁紹能走到今天,如果沒有雄才大略及一批精銳猛士,是不可能成為天下第一諸侯的。
當曹操、劉備、李翊三人意見一拍即合,一致決定堅守不戰時。
官渡之戰,注定要成為一場拉鋸戰了。
現如今是,
公元200年,二月初。
袁紹今日勝了一場,成功提振了近日來河北軍萎靡不振的士氣。
“……咳咳。”
袁紹迴到營中,疲憊不堪地坐在了榻上。
自滅公孫瓚以後,他已經很少像今天這樣親自壓陣作戰了。
若非顏良文醜身死,袁紹迫切需要一場大勝,不然他萬不至於像今天這樣拚命。
郭圖進入帳時,正欲向袁紹道喜,見袁紹麵色不好。
忙倒了一杯水,端上前去,關心道:
“主公,可還好?”
“……咳,無事。”
袁紹揮了揮手,見郭圖等人來了,強打精神。
似並不想讓眾人看出自己身體不適。
“戰況如何?”
袁紹問。
“恭喜主公,今日我軍將曹操、劉備殺得片甲不留,繳獲糧草輜重無數!”
“現在曹操、劉備兩人已經領軍退迴了官渡,不敢出來了!”
咳咳咳……
袁紹沒忍住,又咳了兩聲,接著問:
“既如此,可遣淳於瓊領一軍乘勝追擊,攻打官渡。”
這……
眾人聽到袁紹的這個命令後,無不感到詫異。
“主公!”
逄紀站出來諫言道:
“河北強,河南弱,今日勝了曹劉一場。”
“那兩人哪裏還會出戰?”
啪!
袁紹一把將水杯摔落於地,怒道:
“汝等聽不懂我的話?”
“讓爾等乘勝追擊,若是曹劉不出戰,便強攻官渡!”
這……
眾人又是一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不覺得袁紹今天的反差也太大了。
白天時,
他從容指揮,率軍打出了自開戰以來的首次大勝,大振河北軍士氣。
怎麽到了晚上,袁紹就跟變了個人似的,失去了理智。
任誰都知道,在敵軍已經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強攻,是討不到便宜的罷?
官渡可是曹劉精心選的決戰場,不論是防禦工事,還是軍械儲備,都傾盡了河南之力。
眼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慢慢消化今日這場大勝的戰果。
現在冒然進攻,不又成了白給了嗎?
“還不快去!”
袁紹似有意驅趕眾人。
有了田豐、沮授的前車之鑒,眾人不敢出言忤逆,諾諾而退。
待退出帳後,許攸不時地看向袁紹帥帳。
一捋頷下胡須,似若有所思。
“誒呀,誒呀!”
這時,郭圖忽然走了過來。
許攸與郭圖並不是同一核心黨派的,但同屬於河南派,利益上並無太大衝突。
許攸遂出言問道:
“今日勝了一場,郭兄好端端的,怎麽不作喜狀,反而唉聲歎氣?”
郭圖意味深長地一笑,以目斜視袁紹帥帳,漫不經心的說道:
“聽聞近日袁公召醫者召得頻繁……”
許攸一驚,“竟有此事?我等為何全然不知。”
“……嘿嘿。”
郭圖又是狡黠一笑,“許兄當然不知了。”
“因為袁公是密召醫者,並不許泄露。”
……
(本章完)
“曹將軍瘡口發膿,隻需用尖刀將死肉切去,以線縫其傷口。”
“如此自然無虞。”
曹洪見此,乃道:
“既如此,就請先生動刀。”
曹洪也算是久經沙場的戰將,聽聞華佗的療法,並未懼怕。
華佗卻有些遲疑,曹洪乃問:
“華先生還不動刀,莫非疑吾懼怕?”
“……非也,隻是用刀切去膿肉,難免要受苦。”
“山人倒有一方,可減去將軍痛楚。”
這時,李翊在一旁問:
“華先生莫非是想用麻沸散?”
“正是。”
麻沸散現如今正處於試驗階段,華佗也拿不準藥量。
但曹洪身為武人,又受了外傷,簡直沒有比之更合適的“實驗對象”了。
不知情的,劉備、曹洪皆問麻沸散為何物。
李翊遂簡單將之概括了一番,張飛在側,亦言此藥物確實神奇。
“……嗯。”
劉備一頷首,暗想這麻沸散竟能緩解痛楚,若用在軍中,該能挽救多少軍人?
畢竟行軍打仗中,很多人所謂重傷不治,其實有很多人是活生生被痛死的。
若麻沸散真能緩解疼痛,那的確值得全軍推廣。
時張仲景在側,亦對此物大感興趣,忙問:
“未請教先生用何藥材作引?”
華佗倒也不藏著掖著,很樂意跟同行分享自己的經驗。
“……取羊躑躅三錢、茉莉根一錢、當歸一兩、菖蒲半兩,另用兩斤鬧羊小火熬煮半個時辰。”
“……嗯。”
張仲景認真聽著,隻交談幾句,便驚覺華佗醫學造詣竟絲毫不遜色於自己。
遂起了愛才之意,“華先生在醫學方麵有如此見識,可曾想過來我徐州為官嗎?”
華佗早已對當官不感興趣了,正要開口拒絕,李翊忽然出聲打斷道:
“此事容後再議,還請華先生先醫治傷者。”
隻要不給你拒絕的機會,你就沒辦法拒絕我。
華佗遂迴到曹洪榻前,再問其是否要用麻沸散。
曹洪果斷拒絕道:
“此物可令中者麻痹,不省人事,我傷在右臂,若被此物藥倒。”
“將來提不動刀,如何為曹公建功立業?”
華佗正色言道:
“此物隻一時之效,絕不會遺害終身。”
曹洪堅持不肯同意用藥,更別說此藥物他平生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了。
華佗拗不過,隻得放棄,直接用刀。
李翊走來,對曹洪言道:
“子廉將軍征戰沙場,刀槍劍斧尚且不避,尚懼一湯藥乎?”
曹洪正色道,“自是不懼,然我不用此物,又未嚐不能切去死肉。”
李翊乃笑道:
“不妨我與將軍作賭,如果將軍敢用這‘麻沸散’,我輸將軍十兩黃金。”
“若將軍不敢用,輸我十兩黃金,將軍看是如何?”
此話當真?
曹洪聽得此言,兩眼放光,疼得一下從榻上站起。
生龍活虎地似未曾受傷一般,令在場之人無不一驚。
“……哈哈哈,人人皆道你李子玉足智多謀,善料人心。”
“今番設賭,卻要輸給曹某了!”
話落,又轉向華佗,大聲道:
“華先生,可將那什麽‘麻沸湯’拿來我飲!”
華佗見曹洪同意做試驗品,心頭一喜,即將麻沸湯煮了。
又對李翊感激地說道,“多謝君侯。”
“……嗬嗬,先前壞了神醫的熊羆,如今我用活人與你試驗,算是兩清。”
李翊也算是拿準了曹洪“要錢太守”的性格。
作為讓曹操都感歎,“我家貲那得如子廉耶!”的含金量。
十兩黃金,拿捏曹洪輕輕鬆鬆。
少時,華佗將煮好的麻沸湯交給曹洪服用。
曹洪端起碗,飲用前還不忘叮囑:
“李郯侯,可莫忘了你欠我十兩黃金。”
一言蔽,將湯藥一飲而盡。
越過半晌,曹洪整個人都覺得暈乎乎的,但人並未昏過去。
有了上次的教訓,華佗減少了藥量。
未將人麻倒,便開始動刀。
“曹將軍,勿怕。”
華佗叮囑完畢後,開始下刀,一刀一刀地割開皮肉。
曹洪蹙眉,尖刀劃破肉體的他疼痛他能感覺得到,但並不強烈。
劉備在側全程目睹,心中暗驚。
“此藥果真如此神奇?”
遂想起去年李翊讓自己給徐州醫療撥款,提高經費的請求。
劉備當時還糾結了好久,最後雖然同意了撥款,但也隻是看在李翊的麵子上。
而非是看在醫學藥理的麵上。
現在看來,他低估了本時代方士的才能。
一麵,又不得不佩服李翊的高瞻遠矚。
與此同時,
那邊曹操既知道身邊有細作,但並未聲張,隻將徐他在內的諸侍衛叫到身邊內。
謂眾人說道:
“此前勝了袁紹兩場,袁軍將軍士暫退於延津。”
“短時內起不了戰事,念爾等近日操勞,甚是辛苦。”
“故趁著酒宴之時,命汝等休息一日。”
言訖,眾侍衛紛紛稱謝。
下來,徐他即召諸位夥伴過來,商議道:
“自領袁公命令以來,我等一直等候機會下手。”
“現今曹賊遣散了身邊侍衛,此時不下手,更待何時?”
於是,徐他等眾便趁著天黑之時,悄悄潛入曹操大營。
見曹操側身躺於榻上,眾人即掣刀圍在榻邊,將榻上之人亂砍一通。
砍了半晌,忽覺不對,徐他即扯開被子。
驚訝地發現,被中之人不是曹操,隻是一個稻草人。
“不好,中計了!”
話音方落,周圍火光大起。
徐他之眾未及反應,一眾手持刀劍的武士已經闖入帳內,將其一一縛下。
曹操在曹仁的護衛下,闊步走進帳來。
麵色十分沉重,怒道:
“果不出李子玉所料,汝等果有害我之心!”
“如今河南、河北相持,我知必是袁紹唆使你等前來刺我。”
“隻是我待爾等不薄,為何叛我?”
一人起身叱道:
“汝乃欺君罔上之賊,天下皆欲殺汝。”
“豈獨我等乎?”
曹操聞言大怒,叫兩名武士將這人拖出去痛打。
直到了兩個時辰,皮口肉綻,血流滿地,活生生毆死。
曹操再來磨問徐他,徐他乃道:
“吾本典將軍手下之人,非汝曹操手下之人。”
“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曹操笑道:
“典韋即吾之部下也,汝既為典韋部下,吾豈非汝主乎?”
徐他咬牙切齒,嗔目怒視:
“汝這貪念人婦的淫賊,尚好意思說?”
“若非汝盜張繡嬸娘,典將軍又怎會為了救汝而喪命!”
“吾受典將軍厚恩,正欲殺汝這老賊!”
之前說過,漢末的兵基本都是私兵,多為老鄉或多年兄弟。
私募兵在特殊的時代,產生特殊的感情紐帶。
徐他就隻忠於典韋,而對害死自己老大哥的曹操並沒有什麽好感。
正好趕上袁紹拋來橄欖枝,索性趁著這個機會擺脫曹操控製。
如此一來,不僅能為老大哥報仇,還能夠用曹操首級獻禮,為未來謀取榮華富貴。
曹操見徐他揭自己的醜事,怒不可遏,命人將徐他的舌頭割了。
然後連帶著剩下之人,一並斬首。
俄頃,人報徐他等人已死。
曹操又覺後悔,暗想是自己有愧於典韋,今又殺其舊部,更加對他不起。
乃命人將徐他等人屍首收好,將之安葬迴潁川,與典韋葬在一處。
既收拾完徐他,曹操正打算去看看曹洪的手術動的怎麽樣了。
忽有探馬來報,官渡前線夏侯惇處告急,說是見著大股袁軍過來。
曹操一驚,道:
“先前雖贏了袁紹兩場,然並未與之傷筋動骨。”
“今吾已將戰線退至官渡,袁紹竟這麽快便攻來了。”
“此必是其得了鄴城的糧草,才敢進軍如此神速。”
一旁的曹仁問:
“是否先知會玄德公一聲?”
曹操搖了搖頭,道:
“玄德若知,自會引兵來援。”
“既是元讓告急,可先領兵至前線支援。”
“待抵住袁軍攻勢之後,再做理會。”
遂點了本部軍馬,至前線夏侯惇大營處增援。
……
話分兩頭,袁紹此前失了顏良、文醜,軍中上下震動。
故袁紹不好馬上進軍,隻在酸棗處停駐了些時日。
一麵休整軍士,一麵派人前往鄴城催督糧草。
審配那邊很快將糧食發了過來,袁紹既得糧草,先命一軍至官渡處屯駐。
隨後自己引大軍趕上。
時值袁紹將要發兵,田豐卻出來諫言道:
“先前失了顏良、文醜,三軍震動。”
“足以證明我河北軍士不如河南軍士果勁。”
“連番挫動,士氣低迷。”
“今且宜靜守以待天時,不可妄興大兵,恐有不利。”
逄紀叱道:
“主公興仁義之師,田豐何得出此不詳之語?”
田豐與沮授皆是消耗派的,先前沮授已經被袁紹削了兵權。
而田豐本人要比沮授更加剛硬,雖明知袁紹已經對自己不悅,但還是要進言勸說:
“我軍雖眾,而勇猛不及彼軍。”
“彼軍雖精,而糧草不如我軍。”
“彼軍無糧,利在急戰,我軍有糧,宜且緩守。”
“若能曠以日月,則彼軍不戰自敗矣!”
要知道,曹劉已經主動放棄了黃河以南,官渡以北的地區。
這些地區大部分人口雖被遷走,但卻能夠作為戰區被袁氏使用。
田豐的意思,就是希望袁紹將曹劉主動放棄的土地給消化了。
失去土地的是他們,真正該急的,要來進攻的,也該是他們。
但問題恰恰就出在這裏,雖然袁紹連失兩員大將,但從整體戰線上來看,卻是在不斷推進的。
所以任誰站在袁紹的視角來看,都是希望盡快擴大戰果的。
袁紹怒叱田豐道:
“先前沮授慢我軍心,汝安敢又如此!”
於是命人將田豐鎖了,打入獄內,待他掃平河南之後,再一並處理沮授、田豐。
於是下令,將剩下十一萬大軍,盡數發往至官渡前線。
至官渡後,分東西南北,周圍安營。
細作探報虛實,將消息傳迴曹營。
時曹操已領兵趕至夏侯惇大營處,夏侯惇的軍營紮在了最前線,與關羽的大營並頭挨著。
兩邊都派出了心腹之將,至最前線據守,為的就是表明自己抗戰到底的決心。
曹操聞說袁紹領十一萬大軍到來,震驚不已,忙差人問:
“玄德來了沒有?”
雖然趕過來前,曹操穩如老狗,但當真正趕到前線見著袁紹大軍後,內心還是很慌的。
少時,人報劉備已經領軍趕來支援了。
曹操這才寬心,即領了麾下文武,邀劉備過來商議軍事。
常言道,一力降十會。
任憑河南軍有多勇猛,曹操、劉備有多明略。
但有一個現實,是不能忽略的。
那就是袁紹有十一萬人,整整十一萬的可戰之兵。
每一個人都能投入到戰場中來。
曹操有一萬人,劉備有一萬人,李翊從青州帶過來一萬人。
總計是三萬人。
須注意的是,
不論是袁紹的十一萬人,還是曹劉的三萬人,都僅僅隻是官渡前線的對峙人數。
並不是兩邊隻能動員出這麽多人。
袁紹大舉南下,分兵占據了其他郡縣,以及本土留守的兵馬,少說還有二十萬可動員之眾。
而曹操、劉備除了官渡前線外,各自都還有幾萬人在據守要緊之處。
劉備的兵馬要比曹操更多,但他剛打下青州,拉長了縱深,也不得不留人鎮守。
當聽聞袁紹僅在官渡一縣,便帶了足足十一萬人過來時。
不論是曹兵還是劉兵,都深感震驚,不少人更是麵露懼色。
道理也很簡單,若袁紹官渡一縣都能動員這麽多人,那袁紹能在其他地方動員多少人?
這場仗,他們真的能打贏嗎?
底層士兵隻管吃飯殺敵,一應軍事機密皆是不知。
真正該擔憂這個問題的,是曹營、劉營的軍事高層。
“據可靠消息,袁紹帶來官渡的人馬,足有十一萬之眾。”
曹操眉宇間一川不平,懷著沉重的心情將這個消息告知眾人。
“吾自幼與袁紹相識,知袁紹做事,向來是不達目的不罷休。”
“今斬了他兩員大將,他便舉大軍過來親自報仇。”
“如曹某所料不錯,袁紹的主力都在這裏了。”
言外之意,擊敗這十一萬人,就能扭轉攻守形勢。
現在曹劉都屬於被摁著打,不就是為了避開袁紹的鋒芒嗎?
把戰線退至官渡來,縮短自家補給線,拉長袁紹補給線。
顯然,河南方麵早就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
但拉長袁軍戰線隻是權宜之計,靠這種方式便想要縮短兩地的生產力差距,仍是不現實的。
李翊身為河南謀主,出來發表自己的意見。
“紹軍雖多,不足懼也。”
“我軍俱是精銳之士,無不能夠以一當十。”
“故我軍利在急戰,倘若遷延日月,糧草不敷,事可憂矣。”劉備出聲幫腔道:
“子玉所言正合吾意。”
“我軍雖已退至官渡,然我徐州之糧秣,自下邳走水路運至官渡,仍有不小損耗。”
“拖延下去,未必能夠耗死袁軍。”
徐州這幾年好不容易攢了點家底,此戰全用上了。
如果不是要修邗溝河道與芍陂渠,徐州還能攢更多糧食。
但水利工事的修建,確確實實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現在並未到火燒眉毛時刻,所以徐州並未大量動員兵力。
故不論是廣陵還是淮南,那裏的民眾雖有受戰事波及影響,但不至於嚴重危害到農事。
也就是說,
隻要官渡這邊堅持的夠久,等到豐收時,又能有一批新的糧食運來。
曹操開口說道:
“袁紹既然親自領兵來,先試試其主力軍士的成色。”
劉備從其言,各點了些人馬,傳令軍將鼓噪而進。
主動來攻袁紹大營。
袁紹親領大軍過來迎,兩邊排成陣勢。
逄紀向袁紹諫言道:
“主公,曹操、劉備兵少,今主動來攻,必然有詐!”
袁紹咬著牙,朗聲說道:
“吾既親領大軍至官渡,隻願臨陣鬥死於此,也絕不無功而返。”
於是命逄紀將先登營取來。
這支先登營最初由八百人組成,現今已被袁紹擴充至了兩千人。
先登營最早由麴義帶領,後因其功高震主,為袁紹所殺。
殺死麴義後,袁紹遂親自統領該營,並將之擴編改良。
營內每名軍士都配有有長刀、弓弩。
尤其是這弓弩,它是一種較難熟練掌握的兵器。
但先登營軍士卻個個善射,膂力過人,故這支先登營也是袁紹麾下一支異常精銳的部隊。
之前決定北方歸屬的界橋之戰,袁紹正是用這支先登營,擊敗了公孫瓚引以為傲的白馬義從。
很快,先登兒郎被帶了過來。
個個龍精虎猛,戰意盎然。
據上次界橋之戰時,已經過去九年了。
如今,
陣前再亮舊時劍,寒光凜凜似當年。
唯一不同的是,袁紹兩鬢之間多了幾處白發。
“諸位將士,爾等俱隨孤征戰多年。”
“孤今日向爾等保證,官渡之地,是最後一戰。”
“打贏這場仗,天下再無紛爭!”
“我要讓汝等卸甲歸田,榮歸故裏,再不受兵事之累!”
眾先登兒郎齊聲道:
“誓死追隨大將軍!”
“誓死追隨大將軍!”
“……”
善。
袁紹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的鼓動能力還是很強的。
見眾先登士的戰意都被自己調度起來了,袁紹即將之分成兩隊。
每隊各一千人,分別伏於步兵編隊之後,駐立於門旗之下。
隨後,三通鼓罷,袁軍闊步向前。
袁紹著金盔金甲,錦袍玉帶,立馬於陣前。
旌旗節鉞,甚是嚴整。
心腹之將,韓猛、淳於瓊分別護於袁紹左右。
袁紹催馬向前,高聲衝河南軍喊話:
“孤要曹操來陣前,與我答話。”
探馬迅速將袁紹的話語傳迴陣中。
曹操知道袁紹恨自己,可如今兩軍對壘,自己若是不敢麵對袁紹,便影響軍心。
遂令前排士兵扯開門旗,曹操親自催馬出陣。
樂進、李典二將護在其身邊,各持兵器,前後擁衛。
袁紹揚鞭指著曹操罵道:
“曹操!孤待汝不薄,為何叛我?”
曹操乃答:
“吾奉迎王駕於陳地,於天子之前,保奏汝為大將軍。”
“今謀反侵我河南領土,反指我為賊,何也?”
曹操如今也是官場老油子了,當然明白自己是絕對不能當著兩軍將士的麵,承認他過去是袁紹的小弟。
好在這種東西沒有明確的文書,大家隻是心知肚明而已。
隻要你咬死不承認,旁人確實拿你莫奈何。
袁紹嘴角微微翹起,露出一抹冷笑:
“假使曹瞞你若是無孤,當死十次。”
“汝雖托名漢司空,實為漢賊耳。”
“罪惡彌天,甚於王莽、董卓之流遠矣。”
“今反誣人造反耶?”
“誰不知曹瞞你濫殺無辜、忘恩負義、挾持天子、虐殺忠臣、盜竊王陵!”
“僅這五條大罪,便該讓你再死十次!”
曹操聞言,一時啞然,暗想與你作對的又不止我曹操一個。
與我結盟的劉備就在陣中,為何偏偏盯著我罵?
這種嘴炮輸出是一定不能落下風的,它關乎陣前士氣。
於是,曹操決定再次拿出大漢四百年的金字招牌。
將天子詔書取來,張示於兩軍陣前,大聲道:
“天子詔書在此!”
“汝軍士聽著,今吾奉天子明詔討賊。”
“勸汝等早日棄暗投明,莫要執迷不悟。”
“若不然,夷滅三族,悔之無及!”
袁紹亦笑道:
“吾亦為天子討賊!”
話落,竟也取出來一封詔書,並大聲宣讀。
其大意為天子自言有奸臣在身邊,請大將軍袁紹為天子掃除奸賊。
曹操一驚,暗想陳地牢牢為他和劉備所掌,天子縱然有詔,也不可能發往河北去。
“袁紹,汝好大膽!”
“竟敢當著天下英雄的麵,矯詔!”
袁紹反唇相譏道:
“吾受天子詔,為國討賊!”
“汝曹瞞才是真正的矯詔作亂!”
曹操聞言大怒,即命李典、樂進領軍衝殺過去。
那邊韓猛、淳於瓊亦領軍士過來敵住。
劉備見此,也掣劍在手,揮師掩殺過去,配合曹軍進攻。
兩處大軍廝殺在一處。
劉備這邊有黃忠、徐晃、張遼,為先登將,奮勇衝殺。
曹操這邊有李典、樂進、呂虔,亦是一馬當先,奮勇拚殺。
兩邊混殺了一場,河南軍士果勁,先鋒將又勇猛勝於河北軍。
故很快占據了上風,河南聯軍迅速壓製住河北軍攻勢,並反撲迴袁紹軍本陣處。
“捉拿袁紹,封萬戶侯,賞錢一億!”
每個河南軍士心裏都記著這道懸賞令,隻要分到哪怕袁紹一根手指。
那他們這輩子就瞬間躺平,再不用拚命了。
“……哼。”
袁紹見河南軍殺得急,倒也臨陣不亂,從容地圈轉馬頭,退迴了中軍處。
河南軍趁勢壓上,忽然袁軍改換陣型,陳於步兵身後的先登營將士忽然殺出。
兩翼早已架好弓弩,待河南軍士殺至射程範圍之後,配合其餘弓箭手:
——萬箭齊發!
嗖嗖嗖!
鋒利的箭矢,疾如流星一般射出。
“啊啊啊……”
不斷有人中箭倒地。
一排弓弩射完,立馬退下,後排補上火力。
以致箭矢不斷,弓弩並發。
中軍內的弓箭手,一齊擁出陣前亂射。
河南軍一連衝了兩輪,始終衝不到中軍處。
黃忠的戰馬右眼睛中了一箭,不能再戰。
李典、樂進俱受了傷,亦不能再衝。
曹劉見此,乃鳴金收兵,望南急走。
袁紹哪裏肯舍?
趁勢命騎兵殺出,步兵跟上,驅兵掩殺過去。
此戰,河北軍大勝了一場。
曹操、劉備各自收兵退迴了官渡。
好在此次作戰,僅是為了試探袁紹實力。
所以曹劉這邊雖損失了些人馬,但還不至於傷筋動骨。
相反,
通過此戰,也使曹劉得出了一個結論。
那就是集團軍正麵作戰,河南軍是真的幹不贏河北軍。
他們隻能像之前那樣單抓顏良、文醜這種落單或冒進的部隊。
總結一下原因,
河北軍的質量總體雖不如河南軍,但不代表沒有精銳之士。
比如今天大發神威的先登營。
當河北軍利用人數優勢,打大規模作戰時,便能夠彌補單兵戰鬥力不足的缺點。
同時,袁紹本人的臨陣指揮才能,也是袁營裏最好的。
河南軍作為弱勢方,如果曹操、劉備不能第一時間抓到袁紹犯錯,就很難在正麵戰場占到河北軍的便宜。
戰場上本就是比誰先犯錯。
袁紹今天發揮的很好,所以帶走了勝利。
曹操、劉備今日雖敗了一場,但並未受到打擊。
失敗乃成功之母,今日之敗,讓兩人明白接下來該采取何種戰術了。
“傳令下去,各部將校,各守各營,不得出戰。”
曹操、劉備幾乎是同時下令,命各級將士嚴守營寨,不與袁軍交戰。
又詢問謀主李翊,這做法是否妥當。
“袁軍正麵難敵,堅守不戰,最合時宜。”
李翊也支持以守待攻的戰術。
今日他之所以沒有反對曹劉主動出擊,是因為他也想看看正麵作戰,河南軍能不能擊敗河北軍。
如果能擊敗,那官渡之戰很快就能夠結束。
但事實證明,
袁紹能走到今天,如果沒有雄才大略及一批精銳猛士,是不可能成為天下第一諸侯的。
當曹操、劉備、李翊三人意見一拍即合,一致決定堅守不戰時。
官渡之戰,注定要成為一場拉鋸戰了。
現如今是,
公元200年,二月初。
袁紹今日勝了一場,成功提振了近日來河北軍萎靡不振的士氣。
“……咳咳。”
袁紹迴到營中,疲憊不堪地坐在了榻上。
自滅公孫瓚以後,他已經很少像今天這樣親自壓陣作戰了。
若非顏良文醜身死,袁紹迫切需要一場大勝,不然他萬不至於像今天這樣拚命。
郭圖進入帳時,正欲向袁紹道喜,見袁紹麵色不好。
忙倒了一杯水,端上前去,關心道:
“主公,可還好?”
“……咳,無事。”
袁紹揮了揮手,見郭圖等人來了,強打精神。
似並不想讓眾人看出自己身體不適。
“戰況如何?”
袁紹問。
“恭喜主公,今日我軍將曹操、劉備殺得片甲不留,繳獲糧草輜重無數!”
“現在曹操、劉備兩人已經領軍退迴了官渡,不敢出來了!”
咳咳咳……
袁紹沒忍住,又咳了兩聲,接著問:
“既如此,可遣淳於瓊領一軍乘勝追擊,攻打官渡。”
這……
眾人聽到袁紹的這個命令後,無不感到詫異。
“主公!”
逄紀站出來諫言道:
“河北強,河南弱,今日勝了曹劉一場。”
“那兩人哪裏還會出戰?”
啪!
袁紹一把將水杯摔落於地,怒道:
“汝等聽不懂我的話?”
“讓爾等乘勝追擊,若是曹劉不出戰,便強攻官渡!”
這……
眾人又是一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不覺得袁紹今天的反差也太大了。
白天時,
他從容指揮,率軍打出了自開戰以來的首次大勝,大振河北軍士氣。
怎麽到了晚上,袁紹就跟變了個人似的,失去了理智。
任誰都知道,在敵軍已經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強攻,是討不到便宜的罷?
官渡可是曹劉精心選的決戰場,不論是防禦工事,還是軍械儲備,都傾盡了河南之力。
眼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慢慢消化今日這場大勝的戰果。
現在冒然進攻,不又成了白給了嗎?
“還不快去!”
袁紹似有意驅趕眾人。
有了田豐、沮授的前車之鑒,眾人不敢出言忤逆,諾諾而退。
待退出帳後,許攸不時地看向袁紹帥帳。
一捋頷下胡須,似若有所思。
“誒呀,誒呀!”
這時,郭圖忽然走了過來。
許攸與郭圖並不是同一核心黨派的,但同屬於河南派,利益上並無太大衝突。
許攸遂出言問道:
“今日勝了一場,郭兄好端端的,怎麽不作喜狀,反而唉聲歎氣?”
郭圖意味深長地一笑,以目斜視袁紹帥帳,漫不經心的說道:
“聽聞近日袁公召醫者召得頻繁……”
許攸一驚,“竟有此事?我等為何全然不知。”
“……嘿嘿。”
郭圖又是狡黠一笑,“許兄當然不知了。”
“因為袁公是密召醫者,並不許泄露。”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