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自己建物流體係
重生72,打獵養全家,我把妹妹寵上天 作者:南柯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天後,京華連鎖的合同如期而至。李向陽仔細看過每一個條款,沒有陷阱,也沒有不合理的要求。簽字的那一刻,他知道公司真正迎來了發展的轉折點。
合同墨跡未幹,問題就來了。
\"李廠長,運輸公司那邊出狀況了。\"馮明遠急匆匆地推門進來,\"他們說車輛不夠,隻能完成一半的訂單配送。\"
李向陽放下手中的文件,眉頭微皺:\"怎麽迴事?之前不是談得好好的嗎?\"
\"據說是臨時接了一個大客戶的單子,優先保證那邊。\"馮明遠的語氣中帶著無奈,\"我問過其他幾家運輸公司,要麽價格翻倍,要麽檔期排到下個月。\"
這就是依賴外包物流的弊端。李向陽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但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解決。現在,京華連鎖的大單逼著他必須麵對這個現實。
\"馬老三那邊能不能幫忙?\"
\"我已經聯係過了,他們的貨車主要跑長途,市內配送經驗不足。而且車輛數量也不夠。\"
李向陽沉思片刻。物流問題不解決,再好的產品也賣不出去。特別是食品行業,配送的及時性和溫度控製直接影響產品質量。
\"你去聯係一下縣裏的幾家物流公司,看看能不能臨時調配一些車輛。\"李向陽站起身,\"我去趟運輸公司,親自和他們談談。\"
縣城裏最大的運輸公司叫\"通達運輸\",老板叫趙誌強,是個四十多歲的精明商人。李向陽到的時候,他正在辦公室裏和幾個司機聊天。
\"李廠長,稀客啊!\"趙誌強熱情地迎上來,但眼神中透著一絲狡黠,\"聽說您的生意越做越大,恭喜恭喜。\"
\"趙老板客氣了。\"李向陽直入主題,\"今天來是想商量一下配送的事情。\"
\"哎呀,這個事情我也很為難啊。\"趙誌強裝出一副無奈的表情,\"您也知道,最近生意太好,車輛都排滿了。\"
李向陽當然知道這是借口。以前公司訂單量小的時候,趙誌強巴不得多接一些業務。現在訂單大了,反而開始拿架子。
\"是這樣,我們現在有個緊急訂單,需要在一周內完成配送。價格方麵可以商量。\"
\"一周?\"趙誌強搖搖頭,\"李廠長,不是我不想幫忙,實在是排不開。要不您再等等,下個月我肯定優先安排。\"
這分明是在坐地起價。李向陽心中暗暗冷笑,表麵上依然保持著客氣的態度:\"那如果價格提高30%呢?\"
趙誌強眼中閃過一絲貪婪,但很快又搖頭:\"不是錢的問題,是真的沒車。\"
\"50%。\"
\"這個......\"趙誌強故意猶豫了一下,\"倒是可以想想辦法,但隻能保證完成一半的運量。\"
李向陽知道再談下去也沒有意義。趙誌強擺明了要獅子大開口,今天就算答應了他的條件,下次還會變本加厲。
\"那就算了,我再想想其他辦法。\"李向陽起身離開,留下趙誌強在那裏愣神。
迴到廠裏,李向陽把幾個合夥人叫到會議室。
\"物流問題比我想象的嚴重。\"他開門見山,\"現在有兩個選擇:要麽受製於人,長期被運輸公司卡脖子;要麽自己建物流體係。\"
馬慶福第一個表態:\"自建物流投資太大了吧?光是買車就要不少錢。\"
\"而且我們對這個行業不熟悉。\"馬老三也有些擔心,\"萬一搞砸了怎麽辦?\"
李向陽早就料到會有這樣的反對聲音。他拿出準備好的資料:\"我做過初步計算。按照目前的訂單量,我們每個月支付給運輸公司的費用超過八萬元。如果自建物流,初期投資大概需要兩百萬,但一年半就能收迴成本。\"
\"關鍵是控製權。\"他繼續說道,\"有了自己的物流體係,我們就不用再看別人臉色。而且還能承接其他廠家的配送業務,增加收入來源。\"
王二狗一直沒說話,這時突然開口:\"向陽,你心裏已經有計劃了吧?\"
李向陽點點頭:\"確實有些想法。我們可以分步實施:第一步,買十輛貨車,組建基礎配送隊伍;第二步,建立配送中心,完善倉儲設施;第三步,拓展業務範圍,做成區域性物流企業。\"
\"人員怎麽解決?\"馮明遠問道。
\"司機可以從社會上招聘,管理人員從內部提拔。\"李向陽已經考慮得很周全,\"我打算讓王虎負責物流部門,他在廠裏工作這麽久,對業務很熟悉。\"
王虎是王二狗的表弟,這兩年在廠裏表現不錯,頭腦靈活,做事踏實。
\"那資金怎麽辦?\"馬慶福還是擔心投資風險。
\"廠裏的流動資金足夠支持前期投入。\"李向陽的語氣很堅決,\"這不是花錢,是投資。現在不做,將來會更被動。\"
會議結束後,李向陽立刻開始行動。第二天一早,他就和王虎一起去了縣城的二手車市場。
\"李哥,您真的要買這麽多車?\"王虎有些緊張,這是他第一次參與這麽大的決策。
\"做事就要做徹底。\"李向陽拍拍他的肩膀,\"以後物流部門就交給你了,要有信心。\"
二手車市場裏各種貨車琳琅滿目。李向陽直奔目標——解放牌貨車。這種車皮實耐用,維修方便,最適合創業初期使用。
\"老板,這輛車什麽價?\"李向陽指著一輛看起來八成新的貨車問道。
\"您眼光真好,這是去年的車,才跑了兩萬公裏。\"車販子熱情地介紹,\"原車主是跑長途的,因為身體不好才轉手。要價六萬八。\"
李向陽圍著車子轉了一圈,檢查發動機、輪胎、貨箱,然後鑽進駕駛室試了試各種設備。
\"發動機聲音不錯,但這個價格太高了。\"他開始砍價,\"最多五萬五。\"
\"哎呀,您這也太狠了。\"車販子一副肉疼的表情,\"這車絕對值這個價,您再加點?\"
一番討價還價後,最終以五萬八的價格成交。按照這個標準,李向陽又看了幾輛車,挑選出十輛車況最好的。
\"一次買十輛,能不能再便宜點?\"
車販子算了算,最終同意每輛車再便宜兩千。五十六萬買十輛貨車,平均每輛不到六萬,這個價格相當劃算。
合同墨跡未幹,問題就來了。
\"李廠長,運輸公司那邊出狀況了。\"馮明遠急匆匆地推門進來,\"他們說車輛不夠,隻能完成一半的訂單配送。\"
李向陽放下手中的文件,眉頭微皺:\"怎麽迴事?之前不是談得好好的嗎?\"
\"據說是臨時接了一個大客戶的單子,優先保證那邊。\"馮明遠的語氣中帶著無奈,\"我問過其他幾家運輸公司,要麽價格翻倍,要麽檔期排到下個月。\"
這就是依賴外包物流的弊端。李向陽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但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解決。現在,京華連鎖的大單逼著他必須麵對這個現實。
\"馬老三那邊能不能幫忙?\"
\"我已經聯係過了,他們的貨車主要跑長途,市內配送經驗不足。而且車輛數量也不夠。\"
李向陽沉思片刻。物流問題不解決,再好的產品也賣不出去。特別是食品行業,配送的及時性和溫度控製直接影響產品質量。
\"你去聯係一下縣裏的幾家物流公司,看看能不能臨時調配一些車輛。\"李向陽站起身,\"我去趟運輸公司,親自和他們談談。\"
縣城裏最大的運輸公司叫\"通達運輸\",老板叫趙誌強,是個四十多歲的精明商人。李向陽到的時候,他正在辦公室裏和幾個司機聊天。
\"李廠長,稀客啊!\"趙誌強熱情地迎上來,但眼神中透著一絲狡黠,\"聽說您的生意越做越大,恭喜恭喜。\"
\"趙老板客氣了。\"李向陽直入主題,\"今天來是想商量一下配送的事情。\"
\"哎呀,這個事情我也很為難啊。\"趙誌強裝出一副無奈的表情,\"您也知道,最近生意太好,車輛都排滿了。\"
李向陽當然知道這是借口。以前公司訂單量小的時候,趙誌強巴不得多接一些業務。現在訂單大了,反而開始拿架子。
\"是這樣,我們現在有個緊急訂單,需要在一周內完成配送。價格方麵可以商量。\"
\"一周?\"趙誌強搖搖頭,\"李廠長,不是我不想幫忙,實在是排不開。要不您再等等,下個月我肯定優先安排。\"
這分明是在坐地起價。李向陽心中暗暗冷笑,表麵上依然保持著客氣的態度:\"那如果價格提高30%呢?\"
趙誌強眼中閃過一絲貪婪,但很快又搖頭:\"不是錢的問題,是真的沒車。\"
\"50%。\"
\"這個......\"趙誌強故意猶豫了一下,\"倒是可以想想辦法,但隻能保證完成一半的運量。\"
李向陽知道再談下去也沒有意義。趙誌強擺明了要獅子大開口,今天就算答應了他的條件,下次還會變本加厲。
\"那就算了,我再想想其他辦法。\"李向陽起身離開,留下趙誌強在那裏愣神。
迴到廠裏,李向陽把幾個合夥人叫到會議室。
\"物流問題比我想象的嚴重。\"他開門見山,\"現在有兩個選擇:要麽受製於人,長期被運輸公司卡脖子;要麽自己建物流體係。\"
馬慶福第一個表態:\"自建物流投資太大了吧?光是買車就要不少錢。\"
\"而且我們對這個行業不熟悉。\"馬老三也有些擔心,\"萬一搞砸了怎麽辦?\"
李向陽早就料到會有這樣的反對聲音。他拿出準備好的資料:\"我做過初步計算。按照目前的訂單量,我們每個月支付給運輸公司的費用超過八萬元。如果自建物流,初期投資大概需要兩百萬,但一年半就能收迴成本。\"
\"關鍵是控製權。\"他繼續說道,\"有了自己的物流體係,我們就不用再看別人臉色。而且還能承接其他廠家的配送業務,增加收入來源。\"
王二狗一直沒說話,這時突然開口:\"向陽,你心裏已經有計劃了吧?\"
李向陽點點頭:\"確實有些想法。我們可以分步實施:第一步,買十輛貨車,組建基礎配送隊伍;第二步,建立配送中心,完善倉儲設施;第三步,拓展業務範圍,做成區域性物流企業。\"
\"人員怎麽解決?\"馮明遠問道。
\"司機可以從社會上招聘,管理人員從內部提拔。\"李向陽已經考慮得很周全,\"我打算讓王虎負責物流部門,他在廠裏工作這麽久,對業務很熟悉。\"
王虎是王二狗的表弟,這兩年在廠裏表現不錯,頭腦靈活,做事踏實。
\"那資金怎麽辦?\"馬慶福還是擔心投資風險。
\"廠裏的流動資金足夠支持前期投入。\"李向陽的語氣很堅決,\"這不是花錢,是投資。現在不做,將來會更被動。\"
會議結束後,李向陽立刻開始行動。第二天一早,他就和王虎一起去了縣城的二手車市場。
\"李哥,您真的要買這麽多車?\"王虎有些緊張,這是他第一次參與這麽大的決策。
\"做事就要做徹底。\"李向陽拍拍他的肩膀,\"以後物流部門就交給你了,要有信心。\"
二手車市場裏各種貨車琳琅滿目。李向陽直奔目標——解放牌貨車。這種車皮實耐用,維修方便,最適合創業初期使用。
\"老板,這輛車什麽價?\"李向陽指著一輛看起來八成新的貨車問道。
\"您眼光真好,這是去年的車,才跑了兩萬公裏。\"車販子熱情地介紹,\"原車主是跑長途的,因為身體不好才轉手。要價六萬八。\"
李向陽圍著車子轉了一圈,檢查發動機、輪胎、貨箱,然後鑽進駕駛室試了試各種設備。
\"發動機聲音不錯,但這個價格太高了。\"他開始砍價,\"最多五萬五。\"
\"哎呀,您這也太狠了。\"車販子一副肉疼的表情,\"這車絕對值這個價,您再加點?\"
一番討價還價後,最終以五萬八的價格成交。按照這個標準,李向陽又看了幾輛車,挑選出十輛車況最好的。
\"一次買十輛,能不能再便宜點?\"
車販子算了算,最終同意每輛車再便宜兩千。五十六萬買十輛貨車,平均每輛不到六萬,這個價格相當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