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建設新居
重生72,打獵養全家,我把妹妹寵上天 作者:南柯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還沒亮,李向陽就到了村口。
遠遠看見鎮上的班車搖搖晃晃地駛來,揚起一路雪塵。
車子停下,李向陽上了車。
這麽早的班車,乘客不多,三三兩兩,都是趕著去鎮上幹活的。
李向陽找了個座位坐下,把清單又拿出來看了看。
半個多小時後,班車到了鎮上。
鎮上的街道還沒什麽人,李向陽頂著寒風直奔西頭的磚廠。
這是方圓十裏唯一的磚廠,規模不大,但生意一直不錯。
\"誰啊?\"一聲粗獷的吼聲從磚廠門房傳來。
\"我找王廠長。\"
\"廠長還沒來呢,你等會兒吧。\"門房探出頭來,又縮了迴去。
李向陽正準備等著,忽然聽見腳步聲。
\"小夥子,找我?\"
來人正是王廠長,五十來歲,裹著厚厚的棉襖,臉上帶著笑容。
\"是,\"李向陽點頭,\"我要蓋房子,來買磚。\"
\"哦?\"王廠長眼睛一亮,\"要多少?\"
\"五萬塊。\"
王廠長聽到這個數字,臉上的笑容更深了:\"進來說,進來說。\"
門房趕緊打開門,李向陽跟著王廠長進了辦公室。
\"老趙,給小夥子倒杯熱水。\"王廠長一邊脫大衣一邊吩咐。
等老趙端來熱水,王廠長才正式開始談生意:\"五萬塊磚,不少啊。你是哪個村的?\"
\"小梁村的,李向陽。\"
\"哦,李向陽,我聽說過你,打獵的好手。\"
李向陽笑笑:\"僥幸。\"
\"行,一塊磚一分八,不能再低了。\"王廠長說道,\"你要是覺得合適,就這個價。\"
李向陽盤算了一下,這價格確實公道,當即點頭:\"成。什麽時候能送到?\"
\"這兩天就給你送去。定金給個一百吧。\"
李向陽從懷裏掏出錢,數了一百遞過去。
\"給你寫個收據。\"王廠長寫好收據遞給李向陽,\"磚我給你挑好的。\"
從磚廠出來,李向陽又直奔鎮上的建材市場。
建材市場離磚廠不遠,一條街上都是賣建材的店鋪。
\"同誌,要點啥?\"一個穿著藍色工裝的老板衝李向陽招唿。
\"木料。\"
\"進來看看。\"老板熱情地把李向陽讓進店裏,\"咱這木料都是上等的,你看這個......\"
李向陽仔細看了看,確實不錯,但價格著實不便宜。
討價還價一番後,李向陽這才定了五十根。
\"要不要水泥?咱這水泥也是好價錢。\"老板又問。
就這樣,李向陽在建材市場轉了一上午,把需要的材料都定好了。
臨走時,老板們都承諾這兩天就送貨,還記下了他家的地址。
趕上下午的班車迴到家,李母見他迴來,趕緊端出熱好的飯。
\"定好了?\"
\"嗯,\"李向陽喝了口熱湯,\"都說這兩天送來。娘,我得去找幾個人,把對門那房子先拆了,好打地基。\"
\"行,你看著辦。\"李母點點頭,\"但別虧了人家,雇人幹活總得給工錢。\"
吃過飯,他就出門找人幫工。
村裏的漢子們都很熱心,一聽說是蓋新房,都表示願意幫忙。
\"啥時候開工?\"
\"明天吧。\"
\"行,一定到。\"
……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村裏就熱鬧起來。
十幾個幫工的人,扛著鐵鍬,拿著錘子,陸陸續續來到了對門老宅。
\"大夥兒小心點,磚頭能用的都留著。\"
王二狗幫著李向陽吆喝了一聲。
\"得嘞!\"
眾人應了一聲,分工合作,有的爬上房頂揭瓦,有的拆門窗,有的拆牆。
\"當啷\"一聲,第一片瓦被揭下來,緊接著是第二片、第三片......
李向陽和幾個年輕力壯的漢子在下麵接瓦,小心地碼放整齊。
這瓦雖然舊了點,但大部分還能用,省下不少錢。
這一忙活,就是半天,快中午時,李母端著熱茶過來了:\"大夥兒歇會兒,喝口茶暖暖。\"
\"謝謝嫂子。\"眾人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圍過來喝茶。
\"向陽他爹要是在天有靈,看到兒子這麽出息,肯定高興。\"王大伯感慨道。
李母眼圈一紅,趕緊轉過身去擦眼淚。
\"辛苦大家夥了,\"李向陽招唿道,\"咱喝完茶歇了,下午再說。\"
李母早就準備好了飯菜,一大鍋燉豬肉白菜粉條,加上窩窩頭。
雖然簡單,但熱乎乎的,吃著暖和。
\"嫂子,你手藝真是沒的說。\"
眾人吃著飯,都誇獎李母手藝。
李母笑著說道:\"大家夥不嫌棄就行,多吃點。\"
吃過午飯,大夥兒又開始忙活。
上午老房子基本已經推平了,這迴是清理地基,把碎磚爛瓦都收拾幹淨。
就在這時,黎小芸從知青點那邊過來了。
\"你怎麽來了?\"李向陽看見她,連忙放下鐵鍬。
\"我聽說你們今天開工,\"黎小芸笑著說,\"特意過來看看。\"
李向陽有些不好意思:\"這兒髒,你別站這兒,小心弄髒衣服。\"
\"沒事,我力所能及幹點活。\"
\"小芸來了?\"李母也走過來,\"吃飯了沒?\"
\"吃了,您別忙了。\"黎小芸連忙擺手,\"我就是來看看,有什麽幫得上的。\"
這時,村口傳來一陣喧嘩。
\"李向陽!磚來了!\"
一輛拖拉機駛進村子,車上整整齊齊碼著紅磚。
\"來得正好!\"李向陽招唿大夥兒,\"咱們把磚卸了,壘到院子裏。\"
眾人一字排開,從車上往下傳磚。
\"一二三,接著!\"
\"來了!\"
紅磚一塊塊從車上傳下來。
黎小芸也想幫忙,被李向陽攔住了:\"你去屋裏歇著,這活太重了。\"
\"那我去幫嬸子燒水。\"黎小芸轉身進了屋。
太陽漸漸西斜,磚終於卸完了。
大家都累得夠嗆。
\"今天就到這兒吧,\"李向陽說,\"明天繼續。\"
\"得嘞!\"
大夥兒收拾收拾工具,各自迴家。
李向陽給每人發了工錢,都推辭不要,最後還是被他硬塞給了大家。
接下來的日子,小梁村熱鬧非凡。
哪怕李向陽沒去請的人,趕上了,都會過來幫幫忙,飯都不吃。
地基挖好後,村裏的老瓦匠張金貴被請來了。
這位老瓦匠在方圓十裏都是有名的,手藝好,活幹得結實。
\"地基要打實了,\"張金貴一邊指揮一邊說,\"房子就跟人一樣,根基要穩。\"
眾人按照他的指揮,將石灰、沙子和水攪拌均勻,一層層夯實。
整整忙活了三天,這地基才夯實完畢。
木料送來的那天,張金貴仔細查看了每一根,還用手敲了敲:\"這料子不錯,上梁一準結實。\"
天氣漸漸暖和起來,工程進展也快了。
牆在眾人**協力下一點點升高。
遠遠看見鎮上的班車搖搖晃晃地駛來,揚起一路雪塵。
車子停下,李向陽上了車。
這麽早的班車,乘客不多,三三兩兩,都是趕著去鎮上幹活的。
李向陽找了個座位坐下,把清單又拿出來看了看。
半個多小時後,班車到了鎮上。
鎮上的街道還沒什麽人,李向陽頂著寒風直奔西頭的磚廠。
這是方圓十裏唯一的磚廠,規模不大,但生意一直不錯。
\"誰啊?\"一聲粗獷的吼聲從磚廠門房傳來。
\"我找王廠長。\"
\"廠長還沒來呢,你等會兒吧。\"門房探出頭來,又縮了迴去。
李向陽正準備等著,忽然聽見腳步聲。
\"小夥子,找我?\"
來人正是王廠長,五十來歲,裹著厚厚的棉襖,臉上帶著笑容。
\"是,\"李向陽點頭,\"我要蓋房子,來買磚。\"
\"哦?\"王廠長眼睛一亮,\"要多少?\"
\"五萬塊。\"
王廠長聽到這個數字,臉上的笑容更深了:\"進來說,進來說。\"
門房趕緊打開門,李向陽跟著王廠長進了辦公室。
\"老趙,給小夥子倒杯熱水。\"王廠長一邊脫大衣一邊吩咐。
等老趙端來熱水,王廠長才正式開始談生意:\"五萬塊磚,不少啊。你是哪個村的?\"
\"小梁村的,李向陽。\"
\"哦,李向陽,我聽說過你,打獵的好手。\"
李向陽笑笑:\"僥幸。\"
\"行,一塊磚一分八,不能再低了。\"王廠長說道,\"你要是覺得合適,就這個價。\"
李向陽盤算了一下,這價格確實公道,當即點頭:\"成。什麽時候能送到?\"
\"這兩天就給你送去。定金給個一百吧。\"
李向陽從懷裏掏出錢,數了一百遞過去。
\"給你寫個收據。\"王廠長寫好收據遞給李向陽,\"磚我給你挑好的。\"
從磚廠出來,李向陽又直奔鎮上的建材市場。
建材市場離磚廠不遠,一條街上都是賣建材的店鋪。
\"同誌,要點啥?\"一個穿著藍色工裝的老板衝李向陽招唿。
\"木料。\"
\"進來看看。\"老板熱情地把李向陽讓進店裏,\"咱這木料都是上等的,你看這個......\"
李向陽仔細看了看,確實不錯,但價格著實不便宜。
討價還價一番後,李向陽這才定了五十根。
\"要不要水泥?咱這水泥也是好價錢。\"老板又問。
就這樣,李向陽在建材市場轉了一上午,把需要的材料都定好了。
臨走時,老板們都承諾這兩天就送貨,還記下了他家的地址。
趕上下午的班車迴到家,李母見他迴來,趕緊端出熱好的飯。
\"定好了?\"
\"嗯,\"李向陽喝了口熱湯,\"都說這兩天送來。娘,我得去找幾個人,把對門那房子先拆了,好打地基。\"
\"行,你看著辦。\"李母點點頭,\"但別虧了人家,雇人幹活總得給工錢。\"
吃過飯,他就出門找人幫工。
村裏的漢子們都很熱心,一聽說是蓋新房,都表示願意幫忙。
\"啥時候開工?\"
\"明天吧。\"
\"行,一定到。\"
……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村裏就熱鬧起來。
十幾個幫工的人,扛著鐵鍬,拿著錘子,陸陸續續來到了對門老宅。
\"大夥兒小心點,磚頭能用的都留著。\"
王二狗幫著李向陽吆喝了一聲。
\"得嘞!\"
眾人應了一聲,分工合作,有的爬上房頂揭瓦,有的拆門窗,有的拆牆。
\"當啷\"一聲,第一片瓦被揭下來,緊接著是第二片、第三片......
李向陽和幾個年輕力壯的漢子在下麵接瓦,小心地碼放整齊。
這瓦雖然舊了點,但大部分還能用,省下不少錢。
這一忙活,就是半天,快中午時,李母端著熱茶過來了:\"大夥兒歇會兒,喝口茶暖暖。\"
\"謝謝嫂子。\"眾人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圍過來喝茶。
\"向陽他爹要是在天有靈,看到兒子這麽出息,肯定高興。\"王大伯感慨道。
李母眼圈一紅,趕緊轉過身去擦眼淚。
\"辛苦大家夥了,\"李向陽招唿道,\"咱喝完茶歇了,下午再說。\"
李母早就準備好了飯菜,一大鍋燉豬肉白菜粉條,加上窩窩頭。
雖然簡單,但熱乎乎的,吃著暖和。
\"嫂子,你手藝真是沒的說。\"
眾人吃著飯,都誇獎李母手藝。
李母笑著說道:\"大家夥不嫌棄就行,多吃點。\"
吃過午飯,大夥兒又開始忙活。
上午老房子基本已經推平了,這迴是清理地基,把碎磚爛瓦都收拾幹淨。
就在這時,黎小芸從知青點那邊過來了。
\"你怎麽來了?\"李向陽看見她,連忙放下鐵鍬。
\"我聽說你們今天開工,\"黎小芸笑著說,\"特意過來看看。\"
李向陽有些不好意思:\"這兒髒,你別站這兒,小心弄髒衣服。\"
\"沒事,我力所能及幹點活。\"
\"小芸來了?\"李母也走過來,\"吃飯了沒?\"
\"吃了,您別忙了。\"黎小芸連忙擺手,\"我就是來看看,有什麽幫得上的。\"
這時,村口傳來一陣喧嘩。
\"李向陽!磚來了!\"
一輛拖拉機駛進村子,車上整整齊齊碼著紅磚。
\"來得正好!\"李向陽招唿大夥兒,\"咱們把磚卸了,壘到院子裏。\"
眾人一字排開,從車上往下傳磚。
\"一二三,接著!\"
\"來了!\"
紅磚一塊塊從車上傳下來。
黎小芸也想幫忙,被李向陽攔住了:\"你去屋裏歇著,這活太重了。\"
\"那我去幫嬸子燒水。\"黎小芸轉身進了屋。
太陽漸漸西斜,磚終於卸完了。
大家都累得夠嗆。
\"今天就到這兒吧,\"李向陽說,\"明天繼續。\"
\"得嘞!\"
大夥兒收拾收拾工具,各自迴家。
李向陽給每人發了工錢,都推辭不要,最後還是被他硬塞給了大家。
接下來的日子,小梁村熱鬧非凡。
哪怕李向陽沒去請的人,趕上了,都會過來幫幫忙,飯都不吃。
地基挖好後,村裏的老瓦匠張金貴被請來了。
這位老瓦匠在方圓十裏都是有名的,手藝好,活幹得結實。
\"地基要打實了,\"張金貴一邊指揮一邊說,\"房子就跟人一樣,根基要穩。\"
眾人按照他的指揮,將石灰、沙子和水攪拌均勻,一層層夯實。
整整忙活了三天,這地基才夯實完畢。
木料送來的那天,張金貴仔細查看了每一根,還用手敲了敲:\"這料子不錯,上梁一準結實。\"
天氣漸漸暖和起來,工程進展也快了。
牆在眾人**協力下一點點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