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何時騙過您?
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 作者:歐陽宇鍋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 296 章 何時騙過您?
禦書房內,李世民兩眼放光地看著抄家所得的奏報,臉上笑意愈發濃烈,嘴角高高揚起,幾乎都要咧到耳根子了。
“嘿嘿!這些可都是實打實白花花的銀子啊!”
“此番收獲,可比從‘老色胚’那兒‘打劫’珍寶來得還要痛快!”
“有了這些,北伐金國的糧餉那是綽綽有餘了!”
李世民興奮地將奏報用力一拍,整個人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在書房內來迴踱步,腳步輕快得如同要飛起來一般。
他的腦海中,已然浮現出北伐大軍浩浩蕩蕩出征的畫麵,士兵們身披戰甲,手持利刃,在充足糧餉的支持下,士氣高昂,銳不可當,向著金國邊境勇猛進發。
“李福全!” 李世民突然高聲喊道,聲音裏滿是抑製不住的喜悅與振奮。
李福全聞聲,趕忙小跑著進了禦書房,彎腰拱手,恭恭敬敬地說道:“官家,老奴在呢。”
“傳朕旨意,命太宰李綱,戶部尚書梅執禮,禮部尚書孫傅,兵部尚書呂好問即刻進宮。”
李福全領命,迅速轉身,邁著小碎步匆匆離開禦書房,去傳達李世民的旨意。
不多時,李綱、梅執禮、孫傅、呂好問四位大臣神色匆匆地趕到禦書房。
四人進得書房,整齊跪地,齊聲高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世民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擺了擺手,說道:“眾愛卿平身,今日喚你們前來,是有要事相商。”
李綱四人謝恩起身,垂手而立,靜候李世民開口。
李世民踱步到書桌前,拿起那份抄家奏報,揚了揚說道:“諸位愛卿,此次抄沒趙野、吳敏等逆黨及一眾舊貴族的府邸,收獲頗豐。這些財物,足以充實國庫,為我大宋北伐金國提供堅實的糧餉支持。”
李綱率先出列,拱手說道:“陛下聖明!鏟除逆黨,收繳財物,實乃一舉兩得。如今國庫充盈,我大宋北伐之勢如虎添翼,定能旗開得勝。”
梅執禮接著說道:“陛下,有了這些財物,臣定能妥善安排,確保北伐所需糧餉按時足額供應。”
“以臣之見,可利用部分資金,修繕兵器鎧甲,打造更為精良的軍備,提升我軍戰鬥力。”
李世民微微點頭,目光轉向孫傅,問道:“孫愛卿,新政推行的輿論引導之事,進展如何?”
孫傅連忙出列,躬身答道:“陛下,禮部已發文詳述新政內容及意義,如今汴京及周邊地區,百姓對新政已有一定了解。”
“以臣之見,可在各地設立新政宣講點,安排官員深入民間,為百姓答疑解惑,讓新政更加深入人心。”
李世民讚許地說道:“此計甚妙,就依孫愛卿所言。務必讓新政的好處,家喻戶曉,讓百姓真心擁護。”
呂好問上前一步,神色莊重,拱手說道:“陛下,如今冰雪消融,道路通暢,實乃我大宋北伐金國的絕佳時機。”
“此時出兵,我軍士氣正盛,定能一鼓作氣,再挫金軍銳氣。”
李世民剛要開口,餘光瞥見一抹熟悉身影。
抬眼望去,隻見趙佶正滿臉笑意,邁著那副閑散慣了的步子踏入禦書房。
刹那間,李世民心底湧起不好的預感。
這老色胚怎麽這會兒來了?
莫不是聽聞朕抄沒了趙野、吳敏那幫逆黨的大批財寶,特意跑來,想讓朕把之前從他那兒‘拿’走的那些珍寶還迴去的?
趙佶滿臉堆笑,眼睛滴溜溜地在禦書房內掃視一圈,最後落在李世民手中的抄家奏報上。
“桓兒,聽聞你今兒個抄家抄出的財物,怕是能把國庫都給堆滿咯!” 趙佶一邊說著,一邊邁著輕快的步子湊到李世民跟前,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那模樣仿佛他才是抄家行動的最大受益者。
李世民心中暗自警惕,麵上卻不動聲色,“爹爹,這些逆黨妄圖阻礙新政,罪有應得。”
“其家產充公,也是為我大宋北伐金國籌備糧餉,保我大宋江山穩固。”
趙佶嘿嘿一笑,伸手拿起奏報,隨意翻看著,一邊看一邊嘖嘖稱奇。
“哎呀呀,這麽多金銀財寶,還有這數不清的古玩字畫,桓兒,你這一出手,可真是收獲滿滿呐!”
趙佶說著,突然話鋒一轉,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桓兒,你說你抄了這麽多寶貝,是不是也該考慮考慮,把之前從爹爹那兒‘借’走的那些珍寶,還給爹爹一些呀?”
“爹爹最近手頭可緊了,想再去樊樓逍遙逍遙,都囊中羞澀咯!”
趙佶臉上做出一副可憐巴巴的模樣,眼巴巴地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被趙佶的話弄得滿臉窘迫,嘴唇微微開合,支支吾吾半天,愣是一個字都沒說清楚。
那模樣,就像個偷了腥被主人當場抓住的貓,心虛得很。
趙佶見狀,頓時麵露不悅之色,冷哼一聲,重重地一屁股坐在錦凳之上。
李福全見狀,趕忙小心翼翼地奉上香茗。
李綱、梅執禮、孫傅、呂好問四人心中暗叫不好,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隻得紛紛低著頭,側身站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
這時,李世民隻好滿臉堆笑,對趙佶說道:“爹爹,您消消氣,今晚兒臣陪您去樊樓,尋那最漂亮的姐兒伺候您!”
趙佶聞言,頓時兩眼放光,急切道:“桓兒,你可莫要誆騙為父!若今晚當真能前往樊樓,還有那最標致的姐兒伺候,嘿嘿,那可實在是妙極了!”
言罷,趙佶下意識地搓了搓手,臉上滿是毫不掩飾的期待,仿佛樊樓中那鶯歌燕舞、紙醉金迷的場景已近在咫尺 。
李世民無奈地苦笑,心中暗自腹誹這老色胚還真是本性難移,但麵上仍賠著笑,點頭應道:“爹爹放心,兒皇何時騙過您?”
一旁的李綱、梅執禮、孫傅、呂好問四人聽著父子倆這般對話,隻覺得尷尬至極,恨不得此刻自己能隱身。
四人相互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無奈與窘迫。
李綱率先出列,臉上寫滿了急切,躬身行禮後說道:“陛下,新政試點籌備工作看似已步入正軌,實則暗藏諸多變數。”
“臣剛想起一處關鍵細節,若不即刻去處理,恐會讓前期的努力付諸東流,還望陛下恩準臣先行告退,趕迴衙門處理。”
李綱一邊說著,一邊偷眼觀察李世民的神色,額頭微微沁出細汗。
梅執禮緊跟其後,上前一步,雙手抱拳,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緊迫感:“陛下,北伐糧餉調配關乎前線將士生死,更關係到北伐成敗。”
“戶部賬冊複雜,臣需迴去與下屬仔細梳理,哪怕分毫差錯,都可能引發大亂。”
“此刻臣心急如焚,懇請陛下允許臣即刻返迴戶部,全身心投入核算工作。”
梅執禮言辭懇切,身體微微前傾,仿佛下一秒就要衝出門去。
孫傅見狀,連忙跨出一步,神色匆匆地稟報道:“陛下,各地新政宣講點的設立刻不容緩。”
“宣講官員的選拔、宣講內容的編排,皆需臣親自把關,方能保證新政準確無誤地傳達給百姓。”
“若再耽擱,恐怕會影響新政在民間的推行效果。臣懇請陛下恩準,讓臣迴去盡快落實此事。”
孫傅語速極快,眼中滿是焦慮,似乎宣講點的事務已經火燒眉毛。
呂好問見三個同僚都已找好借口,也趕忙開口:“陛下,北伐軍隊訓練和出征部署正處於關鍵階段。”
“前線局勢瞬息萬變,兵部需時刻掌握最新動態,及時調整戰略。”
“臣剛剛收到消息,軍隊訓練出現了一些狀況,急需臣迴去協調解決。”
“北伐大事為重,懇請陛下準許臣先行告退。”
呂好問表情嚴肅,語氣沉穩,讓人覺得軍隊那邊的情況十萬火急。
禦書房內,李世民兩眼放光地看著抄家所得的奏報,臉上笑意愈發濃烈,嘴角高高揚起,幾乎都要咧到耳根子了。
“嘿嘿!這些可都是實打實白花花的銀子啊!”
“此番收獲,可比從‘老色胚’那兒‘打劫’珍寶來得還要痛快!”
“有了這些,北伐金國的糧餉那是綽綽有餘了!”
李世民興奮地將奏報用力一拍,整個人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在書房內來迴踱步,腳步輕快得如同要飛起來一般。
他的腦海中,已然浮現出北伐大軍浩浩蕩蕩出征的畫麵,士兵們身披戰甲,手持利刃,在充足糧餉的支持下,士氣高昂,銳不可當,向著金國邊境勇猛進發。
“李福全!” 李世民突然高聲喊道,聲音裏滿是抑製不住的喜悅與振奮。
李福全聞聲,趕忙小跑著進了禦書房,彎腰拱手,恭恭敬敬地說道:“官家,老奴在呢。”
“傳朕旨意,命太宰李綱,戶部尚書梅執禮,禮部尚書孫傅,兵部尚書呂好問即刻進宮。”
李福全領命,迅速轉身,邁著小碎步匆匆離開禦書房,去傳達李世民的旨意。
不多時,李綱、梅執禮、孫傅、呂好問四位大臣神色匆匆地趕到禦書房。
四人進得書房,整齊跪地,齊聲高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世民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擺了擺手,說道:“眾愛卿平身,今日喚你們前來,是有要事相商。”
李綱四人謝恩起身,垂手而立,靜候李世民開口。
李世民踱步到書桌前,拿起那份抄家奏報,揚了揚說道:“諸位愛卿,此次抄沒趙野、吳敏等逆黨及一眾舊貴族的府邸,收獲頗豐。這些財物,足以充實國庫,為我大宋北伐金國提供堅實的糧餉支持。”
李綱率先出列,拱手說道:“陛下聖明!鏟除逆黨,收繳財物,實乃一舉兩得。如今國庫充盈,我大宋北伐之勢如虎添翼,定能旗開得勝。”
梅執禮接著說道:“陛下,有了這些財物,臣定能妥善安排,確保北伐所需糧餉按時足額供應。”
“以臣之見,可利用部分資金,修繕兵器鎧甲,打造更為精良的軍備,提升我軍戰鬥力。”
李世民微微點頭,目光轉向孫傅,問道:“孫愛卿,新政推行的輿論引導之事,進展如何?”
孫傅連忙出列,躬身答道:“陛下,禮部已發文詳述新政內容及意義,如今汴京及周邊地區,百姓對新政已有一定了解。”
“以臣之見,可在各地設立新政宣講點,安排官員深入民間,為百姓答疑解惑,讓新政更加深入人心。”
李世民讚許地說道:“此計甚妙,就依孫愛卿所言。務必讓新政的好處,家喻戶曉,讓百姓真心擁護。”
呂好問上前一步,神色莊重,拱手說道:“陛下,如今冰雪消融,道路通暢,實乃我大宋北伐金國的絕佳時機。”
“此時出兵,我軍士氣正盛,定能一鼓作氣,再挫金軍銳氣。”
李世民剛要開口,餘光瞥見一抹熟悉身影。
抬眼望去,隻見趙佶正滿臉笑意,邁著那副閑散慣了的步子踏入禦書房。
刹那間,李世民心底湧起不好的預感。
這老色胚怎麽這會兒來了?
莫不是聽聞朕抄沒了趙野、吳敏那幫逆黨的大批財寶,特意跑來,想讓朕把之前從他那兒‘拿’走的那些珍寶還迴去的?
趙佶滿臉堆笑,眼睛滴溜溜地在禦書房內掃視一圈,最後落在李世民手中的抄家奏報上。
“桓兒,聽聞你今兒個抄家抄出的財物,怕是能把國庫都給堆滿咯!” 趙佶一邊說著,一邊邁著輕快的步子湊到李世民跟前,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那模樣仿佛他才是抄家行動的最大受益者。
李世民心中暗自警惕,麵上卻不動聲色,“爹爹,這些逆黨妄圖阻礙新政,罪有應得。”
“其家產充公,也是為我大宋北伐金國籌備糧餉,保我大宋江山穩固。”
趙佶嘿嘿一笑,伸手拿起奏報,隨意翻看著,一邊看一邊嘖嘖稱奇。
“哎呀呀,這麽多金銀財寶,還有這數不清的古玩字畫,桓兒,你這一出手,可真是收獲滿滿呐!”
趙佶說著,突然話鋒一轉,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桓兒,你說你抄了這麽多寶貝,是不是也該考慮考慮,把之前從爹爹那兒‘借’走的那些珍寶,還給爹爹一些呀?”
“爹爹最近手頭可緊了,想再去樊樓逍遙逍遙,都囊中羞澀咯!”
趙佶臉上做出一副可憐巴巴的模樣,眼巴巴地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被趙佶的話弄得滿臉窘迫,嘴唇微微開合,支支吾吾半天,愣是一個字都沒說清楚。
那模樣,就像個偷了腥被主人當場抓住的貓,心虛得很。
趙佶見狀,頓時麵露不悅之色,冷哼一聲,重重地一屁股坐在錦凳之上。
李福全見狀,趕忙小心翼翼地奉上香茗。
李綱、梅執禮、孫傅、呂好問四人心中暗叫不好,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隻得紛紛低著頭,側身站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
這時,李世民隻好滿臉堆笑,對趙佶說道:“爹爹,您消消氣,今晚兒臣陪您去樊樓,尋那最漂亮的姐兒伺候您!”
趙佶聞言,頓時兩眼放光,急切道:“桓兒,你可莫要誆騙為父!若今晚當真能前往樊樓,還有那最標致的姐兒伺候,嘿嘿,那可實在是妙極了!”
言罷,趙佶下意識地搓了搓手,臉上滿是毫不掩飾的期待,仿佛樊樓中那鶯歌燕舞、紙醉金迷的場景已近在咫尺 。
李世民無奈地苦笑,心中暗自腹誹這老色胚還真是本性難移,但麵上仍賠著笑,點頭應道:“爹爹放心,兒皇何時騙過您?”
一旁的李綱、梅執禮、孫傅、呂好問四人聽著父子倆這般對話,隻覺得尷尬至極,恨不得此刻自己能隱身。
四人相互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無奈與窘迫。
李綱率先出列,臉上寫滿了急切,躬身行禮後說道:“陛下,新政試點籌備工作看似已步入正軌,實則暗藏諸多變數。”
“臣剛想起一處關鍵細節,若不即刻去處理,恐會讓前期的努力付諸東流,還望陛下恩準臣先行告退,趕迴衙門處理。”
李綱一邊說著,一邊偷眼觀察李世民的神色,額頭微微沁出細汗。
梅執禮緊跟其後,上前一步,雙手抱拳,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緊迫感:“陛下,北伐糧餉調配關乎前線將士生死,更關係到北伐成敗。”
“戶部賬冊複雜,臣需迴去與下屬仔細梳理,哪怕分毫差錯,都可能引發大亂。”
“此刻臣心急如焚,懇請陛下允許臣即刻返迴戶部,全身心投入核算工作。”
梅執禮言辭懇切,身體微微前傾,仿佛下一秒就要衝出門去。
孫傅見狀,連忙跨出一步,神色匆匆地稟報道:“陛下,各地新政宣講點的設立刻不容緩。”
“宣講官員的選拔、宣講內容的編排,皆需臣親自把關,方能保證新政準確無誤地傳達給百姓。”
“若再耽擱,恐怕會影響新政在民間的推行效果。臣懇請陛下恩準,讓臣迴去盡快落實此事。”
孫傅語速極快,眼中滿是焦慮,似乎宣講點的事務已經火燒眉毛。
呂好問見三個同僚都已找好借口,也趕忙開口:“陛下,北伐軍隊訓練和出征部署正處於關鍵階段。”
“前線局勢瞬息萬變,兵部需時刻掌握最新動態,及時調整戰略。”
“臣剛剛收到消息,軍隊訓練出現了一些狀況,急需臣迴去協調解決。”
“北伐大事為重,懇請陛下準許臣先行告退。”
呂好問表情嚴肅,語氣沉穩,讓人覺得軍隊那邊的情況十萬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