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卿,你還有何事,但說無妨。”


    孫傅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還有一事。金國使節完顏烈暗中聯絡西夏使節,企圖聯合西夏,對我大宋施壓。


    此事已被我安插在驛館的眼線探知。”


    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寒芒,冷哼一聲:“哼,他們以為這般小動作就能威脅到我大宋?


    朕倒要看看,他們能玩出什麽花樣。


    傳朕旨意,加強對驛館的監視,密切關注金國和西夏使節的一舉一動,若有任何風吹草動,即刻向朕稟報。”


    “遵旨!”孫傅領命,退下。


    ……


    時間悄然流逝,轉眼間便到了歲末,元旦佳節即將來臨。


    汴京街頭巷尾彌漫著濃濃的節日氣息,處處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屋簷下,一盞盞紅燈籠高高懸掛,宛如熟透的紅柿子,將街巷映照得格外喜慶。


    皇宮之內,禮部官員如同上了發條的時鍾,爭分奪秒地籌備著元旦告慰太廟的儀式。


    太廟前的廣場,被打掃得一塵不染,光滑的石板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清冷的光。


    廣場兩側,侍衛們身著華麗的服飾,手持長戟,身姿挺拔如鬆,宛如兩排威嚴的雕塑,彰顯著皇家的威嚴與莊重。


    廣場中央,一座宏偉的祭台拔地而起,祭台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祭品。


    美酒的醇香、水果的甘甜以及牛羊的鮮美,混合在一起,彌漫在空氣中,仿佛是對列祖列宗最誠摯的敬意。


    祭台正前方,一張巨大的供桌格外引人注目。


    供桌上鋪著明黃色的綢緞,綢緞上整齊地擺放著刻有大宋曆代皇帝名諱的牌位。


    牌位前,香煙嫋嫋升騰,緩緩融入空氣中,仿佛是後人與先人之間的情感紐帶,傳遞著對先人的緬懷與追思。


    元旦當天,天色微亮,李世民身著一襲華麗的龍袍,頭戴冕旒,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出寢宮。


    龍袍上九條金龍栩栩如生,在晨光的映照下,鱗片閃爍著金色的光芒,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


    冕旒隨著他的步伐輕輕晃動,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更襯出他作為帝王的威嚴與莊重。


    趙佶和趙氏宗親們早已等候在太廟前,他們身著莊重的禮服,神色肅穆,眼神中透露出對儀式的敬畏與對大宋未來的期許。


    各國使節在侍衛的引領下,陸續抵達太廟。


    他們身著各具特色的傳統服飾,神色各異。


    有的使節滿臉敬畏,對大宋的太廟儀式充滿了好奇與尊重。


    有的則眼神閃爍,暗藏心機,似乎在謀劃著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隻有高麗使節是被禁軍押著來的。


    金國使節完顏烈,盡管之前被軟禁了幾日,但此刻依舊一臉傲慢。


    他身著貂皮大衣,頭戴狐皮帽,在人群中顯得格外紮眼。


    完顏烈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甘與憤怒,看著周圍莊嚴肅穆的場景,心中暗自冷哼:“哼,大宋不過是虛張聲勢,等我迴國,定要讓你們為今日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西夏使節則一臉陰沉,身著黑色長袍,腰間佩著一把彎刀,眼神中充滿了警惕。


    他與完顏烈對視了一眼,微微點頭,兩人之間似乎傳遞著某種默契,一場暗中的較量悄然拉開帷幕。


    李世民穩步踏上祭台,身姿挺拔,目光沉穩而堅毅,緩緩掃過台下的大宋群臣與各國使節。


    隨後,李世民轉身,麵向太廟中列祖列宗的牌位,雙膝穩穩落下,跪地行禮。


    緊接著,太上皇趙佶也跟隨李世民下跪。


    趙楷、趙構、趙樞、趙諶等一眾皇子黃孫隨後下跪。


    趙氏宗親個個身著錦繡華服,神色莊重,依照輩分次序依次下跪。


    朝中大臣身著朝服,整齊有序,紛紛跪地,一時間,太廟之內,衣袂飄動的聲音輕輕響起,卻又迅速被凝重的寂靜所淹沒。


    李世民挺直腰背,胸膛微微起伏,深吸一口氣,洪亮且莊重的聲音瞬間在太廟中迴蕩開來,字字句句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列祖列宗在上,今日正值元旦,是新歲初始的吉慶之日。


    趙氏子孫趙桓,心懷赤誠與敬畏,率領我大宋滿朝文武群臣,以及各國使節,來向祖宗敬告喜訊。


    朕自登基坐上皇位的那一刻起,每日每夜都在為了江山社稷而操勞忙碌,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鬆懈與怠慢,心中唯有一個信念,那便是複興大宋,讓我朝重迴往日的輝煌鼎盛。


    幸而承蒙祖宗在天之靈庇佑,我大宋的將士們皆英勇無畏、舍生忘死,在沙場上奮力拚殺,用他們的熱血與生命,成功收複了燕雲十六州。


    這不僅是大宋的無上盛事,更是祖宗的榮耀與功績。


    趙桓在此立下誓言,必定會繼承祖宗的遺誌,堅定不移,如同巍峨高山般屹立不倒。


    定要保大宋江山安穩牢固,歲歲年年都不被戰火侵擾。


    護百姓和樂安康,讓每一位子民都能在這太平盛世中安居樂業,絕不負祖宗的殷切期望,絕不負天下百姓的信任與托付! ”


    李世民的誓言在太廟中久久迴蕩。


    台下眾人的反應卻各有不同。


    各國使節們大多神色各異,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他們耳觀鼻、鼻觀心,似乎眼前這場盛大且意義非凡的儀式與自己毫無關聯。


    金國使節完顏烈,身著一襲名貴的貂皮長袍,腰間懸掛著一柄鑲嵌寶石的彎刀。


    此刻他微微仰起頭,鼻孔朝天,臉上滿是不屑。他的雙眼半眯著,透露出絲絲寒意。


    看著李世民在祭台上慷慨陳詞,完顏烈心中暗自冷哼:“不過是收複了燕雲十六州,便如此大張旗鼓,等我迴到金國,集結兵力,定要讓這大宋知道厲害,這小小的勝利又算得了什麽。”


    他身旁的隨從也都滿臉傲慢,交頭接耳,眼神中滿是對大宋的輕視。


    西夏使節同樣身著黑色長袍,頭戴一頂黑色氈帽,帽簷壓得極低,幾乎遮住了他大半張臉。


    他的雙手交叉抱在胸前,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嘲諷的冷笑。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掃視,眼神中盡是不屑與警惕,低聲對身旁的侍從說道:“大宋此舉,不過是想在我們麵前彰顯威風,可我西夏也絕非任人拿捏的軟柿子,且看他們能得意到幾時。”


    而大理國國王段正嚴卻與他們截然不同。


    他身著一襲華麗的錦袍,袍上繡著精美的花紋,頭戴一頂鑲滿寶石的王冠,整個人看起來氣宇軒昂。


    此刻,段正嚴的臉上寫滿了激動,雙眼緊緊盯著李世民,眼神中滿是欽佩與讚賞。


    他不由自主地向前邁了一步,雙手微微顫抖,口中喃喃自語:“大宋能有如此成就,實乃天下之幸,我大理國若能與大宋交好,共同發展,那必定能讓兩國百姓都過上太平日子。”


    段正嚴的侍從也都滿臉笑容,對大宋的繁榮昌盛心生向往。


    高麗使節則被禁軍押在一旁,此刻的他早已沒了往日的囂張跋扈。


    他們身著的高麗傳統服飾皺皺巴巴,頭發也有些淩亂,整個人瑟瑟發抖。


    李世民鏗鏘有力地說完誓言,身姿沉穩,緩緩站起身來。他挺直脊背,帝王的威嚴自然而然地散發開來,目光仿若銳利的鷹隼,緩緩掃視著台下眾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歐陽宇鍋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歐陽宇鍋鍋並收藏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