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微微點頭,“如此甚好,隻是這出兵金國,終究是一場大戰,不可掉以輕心。”


    “爹爹放心,兒皇心中有數。” 李世民拱手道,“如今,海魅姑娘已在金國境內安插了眾多眼線,金國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我大宋的耳目。待金國國內內亂爆發,我大宋便立刻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掉金國。”


    說到此處,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金國曾給我大宋帶來無盡傷痛,此番,兒皇定要讓他們血債血償!”


    趙佶看著李世民,心中感慨萬千。


    這個曾經在自己眼中略顯懦弱的兒子,如今已成長為一位有勇有謀、心懷天下的帝王。


    這時,李福全匆匆走進禦書房,“官家,太上皇,禮部尚書孫傅求見。”


    李世民與趙佶對視一眼,李世民沉聲道:“快宣他進來。”


    孫傅匆匆走進禦書房,行禮後,神色凝重地說道:“陛下,太上皇,此次告慰太廟儀式,原本邀請各國使節之事進展順利,可方才接到消息,高麗國使節突然稱病,拒絕前來參加儀式。”


    “高麗國?” 李世民眉頭緊皺,“他們為何突然稱病?其中是否有詐?”


    孫傅搖了搖頭,“微臣也不清楚,隻是這高麗國使節向來與金國往來密切,此次突然稱病,怕是與金國有關。”


    趙佶臉色陰沉,“哼,這高麗國,莫不是想在這個時候給我大宋使絆子?”


    李世民冷笑一聲,“不管他們有何目的,我大宋都不會怕他們。李福全,傳朕旨意,即刻派人前往高麗國使館,以探病之名,一探究竟。若他們真有不軌之心,朕定不輕饒!”


    “遵旨!” 李福全高聲領命,隨後轉身,步伐匆匆地離去,身影迅速消失在書房門外。


    李福全離開後,李世民緩緩轉過頭,目光落在依舊滿臉愁容、神色凝重的孫傅身上,“孫愛卿,瞧你這般神情,可是還有其他隱情要奏?”


    孫傅欲言又止,微微低下頭,雙手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袖。


    李世民見狀,語氣溫和卻又帶著不容拒絕的意味說道:“孫愛卿,有何事但說無妨,切莫藏著掖著。”


    孫傅咬了咬嘴唇,猶豫片刻,終是抬起頭,聲音發顫地說道:“陛下,金國使節完顏烈在驛館大吵大鬧,口出狂言,稱若大宋不歸還燕雲十六州,便要聯合西夏、高麗一同發兵,踏平我大宋。


    完顏烈言辭極為激烈,對我大宋朝廷肆意辱罵。


    還…還說陛下您膽小如鼠,收複燕雲十六州不過是靠陰謀詭計僥幸得逞,根本不配坐擁這大好江山。”


    李世民聞言,滿臉不屑,“金國與西夏、高麗聯合?哼,就憑他們也想踏平我大宋?簡直是癡人說夢!”


    “這完顏烈如此張狂,背後必定有金國朝堂的授意。他們見我大宋日益強盛,成功收複燕雲十六州,心中忌憚,便想用這種手段來試探我大宋的底線。”


    孫傅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如今高麗國使節稱病不來,金國使節又這般鬧事,臣擔心這兩國已然暗中勾結,若西夏再加入,我大宋邊境恐有戰事。”


    李世民冷笑一聲,“來得正好!朕正愁沒有理由一舉蕩平他們。區區金、夏、高麗,何足為懼!”


    趙佶眉頭緊鎖,滿臉擔憂地看向李世民:“桓兒,雖說我大宋如今國力有所增強,但真要同時麵對金、夏、高麗三國,這戰事一起,百姓又要受苦了。”


    李世民神色堅毅,目光中透著不容置疑的決然,語氣鏗鏘有力地迴應道:“爹爹,若隻是一味地退縮忍讓,隻會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長此以往,大宋往後便永無安寧之日。


    況且,我大宋已然厲兵秣馬許久,軍威正盛,將士們皆渴望一雪前恥,此刻正是彰顯我大宋國威之時。”


    說完,李世民轉頭,眼神冷峻如霜,看向孫傅,沉聲道:“孫愛卿,你即刻前往驛館,向各國使節傳達朕的旨意。


    兩日後的元旦佳節,我大宋將舉行告慰太廟的重大儀式,各國使節務必準時參加,不得有誤。


    膽敢借故推脫不來者,朕定不輕饒,必將其強行帶來,讓他們知曉我大宋的威嚴不容挑釁。”


    孫傅領命,神色凝重地匆匆離去。


    禦書房內,李世民負手而立,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牆壁,直視遠方。


    趙佶看著眼前的兒子,心中滿是複雜的情緒。


    一方麵,他為李世民如今展現出的果敢與霸氣感到欣慰。


    另一方麵,又著實擔心這一場大戰會給大宋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


    “桓兒,” 趙佶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這一戰若真的打響,勝負難料啊。為父雖支持你展現大宋的威嚴,但也實在不忍心看到百姓再遭戰火塗炭。”


    李世民轉過身,走到趙佶身旁,恭恭敬敬地說道:“爹爹,兒皇明白您的擔憂。


    但如今局勢已然如此,避無可避。


    兒皇向您保證,定當全力以赴,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守護好我大宋的江山社稷,讓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趙佶微微點頭,輕拍李世民的肩膀,“好,爹爹相信你。隻是這外交之事,還需謹慎處理。切不可因一時的意氣,而讓大宋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這時,李福全腳步匆匆,神色急切地闖入禦書房,“撲通”一聲跪地,氣喘籲籲稟報道:“官家,高麗使節根本就是在裝病,這些時日,他們在驛館裏天天飲酒作樂,醉生夢死,還仗著身份,威逼驛館官員去樊樓尋姐兒來陪他們宴飲作樂,實在是無法無天!”


    李世民聞言,眼中寒芒一閃,“謔”地站起身來,怒聲冷哼:“哼,當真以為我大宋是任人撒野的地方?在我眼皮子底下,公然踐踏禮儀綱常,做出這等荒唐、醃臢之事,簡直是目無尊上,不把我大宋的威嚴放在眼裏!”


    趙佶原本閑適地靠在椅背上,聽聞此言,臉色“唰”地陰沉下來,額上青筋微凸,重重地一拍扶手,恨聲道:“這高麗國,自古以來就是個見風使舵的牆頭草。如今瞧著我大宋與金國劍拔弩張,就想渾水摸魚,故意挑在這告慰太廟的緊要關頭,鬧出這等幺蛾子,簡直是豈有此理!”


    李世民在書房內來迴踱步,靴聲橐橐,片刻後,他猛地停下腳步,目光如霜,看向李福全,沉聲道:“傳朕旨意,即刻命人將高麗使節一幹人等,速速逐出大宋國境,往後不許他們再踏入大宋半步。”


    李福全領命,轉身正要離去,李世民又突然開口道:“等等,僅逐出大宋國境,如何能消解朕心頭之恨,又怎能彰顯我大宋威嚴?這等懲處,實在是太便宜他們了!”


    李世民目光中寒芒畢露,話語仿若裹挾著冰霜,“李公公,你即刻挑選一隊精銳禁軍,速去驛館,將高麗使節及其隨行人員全部拿下,一個都不許漏!朕要在元旦告慰太廟的儀式上,以他們的血,祭拜祖宗,讓列祖列宗知曉,我大宋絕不容他人肆意羞辱!”


    李福全聽聞,心髒猛地一縮,這般懲處高麗使節的手段,可謂是雷霆至極,一旦施行,勢必震動四方。


    但他在宮中侍奉多年,最是懂得君王權威不可置疑,臉上絲毫未露出猶疑之色,高聲應道:“遵旨!”


    隨後,他迅速轉身,如一陣疾風般疾步走出禦書房。


    趙佶聽聞李世民此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不過很快便恢複了平靜,他微微皺眉,緩緩說道:“桓兒,此舉是否太過激進?高麗雖無禮,但畢竟是一國,這般處置,恐會引發爭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歐陽宇鍋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歐陽宇鍋鍋並收藏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