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安的一番話,讓朝堂上的氣氛為之一振,一些大臣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韓王然則是陷入了沉思,他明白,韓安所言確有幾分道理,若能成功聯合其他列國,以合縱之策對抗秦國,或可力挽狂瀾。


    但同時,他也有著諸多顧慮,秦國向來睚眥必報,此等拖延之策,極有可能激怒秦國,從而招致更為猛烈的進攻。


    韓國本就國力衰微,若真如此,恐怕難以招架。


    就在這時,丞相張平再次開口:“大王,太子所言雖有道理,但實施起來困難重重。


    列國之間利益糾葛複雜,各自心懷鬼胎。


    往昔合縱之事,多次因各國間的猜忌、私利而功虧一簣,如今短期內欲成合縱大業,談何容易。


    況且,秦國耳目眾多,若一旦察覺到我韓國此乃拖延之計,提前發動進攻,韓國恐難以抵擋。


    不過,臣亦以為,不可輕易答應秦國的全部條件。


    依臣之見,可先與秦國使者周旋,設法降低割地和納貢的要求,為我韓國爭取更多的時間,積攢力量,謀取更多利益。”


    韓王然聽著兩人的建議,心中愈發糾結起來。


    他的目光在朝堂上掃過,試圖從那一張張或凝重、或忐忑的臉上,尋覓出破解當下困局的完美答案。


    良久,韓王然喉間發出一聲歎息,聲音低沉而緩慢:“此事關係重大,容寡人再仔細思量。眾愛卿若有良策,可隨時上奏。今日暫且退朝。”


    退朝之後,韓王然獨自迴到寢宮,坐在榻上,眉頭緊鎖,久久不語。


    腦海中不斷翻湧著朝堂上那令人窒息的一幕,以及蔡澤提出的苛刻要求。


    而此時,遠在驛館之中,蔡澤正悠然自得地等待著韓王的答複。


    麵前的案幾上,擺放著美酒佳肴,蔡尚坐在他身前,正在給他的父親斟酒。


    待酒斟滿,蔡澤拿起酒樽,輕輕搖晃,杯中的酒水泛起層層漣漪,映著他嘴角那一抹自信又略帶嘲諷的笑意。


    他心中篤定,韓國國力孱弱,在秦國的強大威壓之下,根本無力抗衡,最終定會乖乖屈服。


    此番出使,不過是走個過場,他隻需靜候佳音,待韓國同意秦國的條件,他便能帶著這份大功,風光無限地返迴秦國。


    .........


    事實上,事態的演進恰如蔡澤心中所料那般,絲毫不差。


    鹹陽城內,嬴政與群臣敲定對韓施壓策略時,蔡澤便已預見韓國大概率會在重壓之下選擇妥協。


    這份預見,源於他對秦國強大國力的自信。


    更來自他多年來縱橫列國、洞悉各國局勢的經驗。


    就在當天下午,韓王然便緊急召見了丞相張平和太子韓安,責令二人即刻與蔡澤展開談判,以商討關乎兩國局勢的具體事宜。


    在接下來的三天裏,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陷入了激烈的討價還價和反複周旋。


    蔡澤身著秦國官服,氣定神閑地坐在主位上,對麵的張平和韓安則神色凝重。


    他憑借其出色的口才和敏銳的洞察力,巧妙應對著張平和韓安提出的各種條件和要求。


    蔡澤時而引經據典,闡述秦國實力與立場:


    “自秦孝公以來,我秦國變法圖強,曆經數代君主努力,國力蒸蒸日上,兵強馬壯。


    如今我大秦之威,已令天下震動。韓國若執意對抗,不過是以卵擊石。”


    時而曉以利害,剖析拒絕條件後韓國將麵臨的嚴峻後果:


    “若韓國不答應秦國的要求,大秦鐵騎一旦南下,韓國城池將如幾年前那般被輕易攻破。


    到那時,生靈塗炭,韓王的宗廟社稷也可能將毀於一旦。韓王難道忍心看著韓國百姓受苦,祖宗基業毀於戰火?”


    其言辭邏輯嚴密,環環相扣,令張平與韓安一時難以招架。


    張平與韓安也並非毫無還手之力,他們據理力爭,試圖為韓國爭取更多權益:


    “秦國所提條件實在苛刻,緱氏和軒轅乃是韓國重鎮。


    割讓此二城,韓國防線將被撕開大口。


    且糧草精鐵,皆是韓國百姓辛苦勞作所得,如此大量征收,百姓將苦不堪言。”


    但麵對蔡澤的強硬與巧辯,他們的努力顯得有些艱難。


    經過一番談判,最終雙方達成了協議:韓國無奈之下,同意割讓緱氏和軒轅這兩座城池給秦國,同時在一個月內上繳三千五百石糧食和八千斤精鐵,以示好。


    這一結果雖比秦國最初要求的有所減少,但對韓國而言,依舊是沉重的負擔。


    在這整個談判過程中,蔡尚始終靜立於蔡澤身側。


    他屏氣斂息,聚精會神地觀察著父親的一舉一動,父親口中吐出的每一個字,都被蔡尚逐字捕捉。


    他看著蔡澤在談判中如何巧妙地把握時機,在張平和韓安言辭激烈時,以平和之語安撫;在對方提出異議時,又以強硬態度堅守底線。


    蔡澤在言辭間縱橫捭闔,以綿裏藏針之語,在複雜的利益糾葛中,巧妙推進己方訴求,盡顯高超談判技巧。


    這一切,蔡尚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暗自揣摩學習。


    待談判結束後,蔡澤迅速地擬定好了一份詳細的契約書,然後將其交給了張平。


    契約書上,條款清晰,明確了韓國需履行的各項義務,以及秦國相應的承諾。


    張平接過契約書,展開細細研讀,目光逐行掃過,確認無誤後,便帶著它返迴了韓王宮。


    在韓王宮內,韓王然坐在寢宮內,神情落寞。


    他接過張平遞來的契約書,簡單瀏覽了一下其中的條款,沒有過多的猶豫,他果斷拿起王璽,蓋在了契約書上。


    王璽落下的那一刻,韓王然心中五味雜陳。


    韓王然本以為,秦國新君年少即位,朝堂根基未穩,自顧不暇,必無餘力東顧,韓國便可暫享太平,迎來一段難得的休養生息之機。


    然而事與願違,這位少年君主,竟展現出遠超年齡的勃勃野心。


    年紀輕輕,便將目光鎖定韓國,使韓國上下陷入危機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哀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癲叁捯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癲叁捯肆並收藏大秦哀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