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他抬起頭來,神色間滿是思索,開口問道:“先生,我依稀記得那魏無忌,往昔先生曾與他多次交談,彼時我也曾跟隨你一同前往他的府邸用膳。那時先生與魏無忌相談甚歡,如此說來,你們應當稱得上是朋友關係吧?可為何如今先生卻建議父王率先將其鏟除?”
嬴政又問起了魏無忌的事情,話語中透露出一絲疑惑和不解。
在他年少的認知裏,曾見秦臻與魏無忌相處融洽,這般轉變令他難以理解。
而秦臻,則是輕輕搖了搖頭,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
“朋友?實在談不上,我與那魏無忌不過僅有寥寥數次會麵罷了,其間也隻是下過幾迴棋而已。棋盤之上,落子間雖有交流,卻也不過泛泛而談。
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頂多就算是彼此相識罷了,遠稱不上朋友。”
說到這裏,秦臻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迴想起了與魏無忌相處的那些短暫時光。
然而,細細想來,盡管有過這般幾麵之緣,可魏無忌於秦臻而言,的確隻能算作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畢竟,在這戰亂頻仍的時代背景之下。
兩人在行事理念、政治立場上有著天壤之別,在這亂世之中,必然會走向針鋒相對的對立麵。
”況且,要除掉信陵君,絕非僅僅隻有這一個緣由。“秦臻收迴思緒,神色一凜,繼續說道。
秦臻這話,激起了嬴政的好奇心,追問道:”先生,還有什麽原因?“
“公子,之前闖入鬼穀學苑的死士,可還記得?”
嬴政聞言,麵露訝異之色,忙問道:“先生,你的意思是,那兩個死士,難道他們竟是魏無忌所暗中派遣而來?”
“正是如此,這世間之事,想要完全隱匿,談何容易。”
秦臻點了點頭,繼續緩緩說道:“自從那次事件發生之後,我便從那兩百名隸臣當中篩選出一批年紀略長、心智成熟之人。我將他們秘密派遣至各國都城,隱於市井之間,成為我安插在暗處的眼線,悄然鋪陳開來。
然而,這些眼線才剛剛各就各位不久,一封加急密函便從邯鄲快馬加鞭地送了過來。
密函中提及,在邯鄲城一家不起眼的酒肆裏,純屬巧合之下,初一在偶然間聽到一段極為關鍵的對話。
彼時,一人正神色匆匆地向魏無忌的門客唐睢,詳細稟報此事。
而當時,這二人正在交談,絲毫沒有察覺到,初一正從一旁經過,將他們的每一句話,都聽得清清楚楚。”秦臻淡淡的說道。
“先生,依你之見,那此事究竟是否真的是由魏無忌授意所為?”
隻見秦臻嘴角微揚,緩緩應道:“即便事實並非如此,但既然他魏無忌的門客已然牽涉其中,那無論真相如何,這賬我便記到他魏無忌的頭上。
有時,真相反而不那麽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利用這局勢為秦國謀利。”
稍稍頓了一下之後,秦臻在腦海中重新梳理著過往的種種線索,接著緩緩開口說道:“包括上次那伶優之事,初時隻覺蹊蹺,如今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也總算能夠推測出他們背後隱藏的真實意圖了。
其目的無非就是想要挑起秦國對魏國的進攻,然後將魏王逼至絕境之中。
魏王此人,忌憚魏無忌的才能,對其多有防備。
可一旦秦國大兵壓境,他走投無路之時,魏王必然會想盡辦法懇請魏無忌出山相助,而魏無忌素有賢名,振臂一唿,便能聯合其他各國形成合縱之勢來共同攻打秦國。
他們打的,大概便是這般如意算盤。”
“先生,如此說來,私仇不過是細枝末節,不值一提。”
嬴政言辭篤定道:“這才是你下定決心除掉魏無忌的真正原因所在吧。
一旦成功鏟除了魏無忌,那麽魏國便再無良才可用,猶如一塊擺在案板上的肉,任秦宰割。為秦國大業計,魏無忌實乃不得不除之人。”
“嗯,不錯,公子分析得絲毫不差。”
聽到這番話,秦臻眼中難掩讚賞之色,臉上亦露出欣慰笑容。
“那先生,策劃伶優一事的幕後主使,究竟是何人?先生可有眉目?”嬴政劍眉微蹙,神色凝重的問道。
“自然是有,不過然當下局勢波譎雲詭,稍有差池,便會打草驚蛇。我現在還不能告訴公子。況且,我如今也僅是心生懷疑而已,尚未掌握確鑿證據。但是,隻要是露出任何蛛絲馬跡,我定然將之揪出來,令真相昭然於世。”秦臻肯定的說道。
嬴政聽聞,心中雖仍存疑惑。
但也知道秦臻為人沉穩審慎,既如此言,必有其考量,遂不再多問,將這份疑慮暫且按下。
彼時鹹陽城內,並非隻有秦臻對伶優一事背後的陰謀有所察覺。
朝堂之上,一眾老臣,在經過多日的觀察與思索後,亦隱隱猜出了此計劃的最終目的。
然而,除卻秦臻外,眾人皆如贏子楚一般,對素有賢名、智謀過人的魏無忌有所輕視,皆默契的選擇緘口不言。
.........
時光荏苒,轉眼間便到了秦王子楚三年初春之際。
此時的秦國,在函穀關內頻繁調動著兵馬。這一係列舉動,使得韓、趙、魏三國警惕之心驟起。
三月底,空氣中卻彌漫著緊張的戰爭氣息。
以上將軍蒙驁為首,統率著精銳的中尉軍以及東部軍團,匯聚於三川郡。
其兵鋒所指之處,正是三晉之地。
秦國此番兵分兩路,贏子楚命蒙驁直取高都和汲;另一路則由王齕統領,劍指上黨。
魏國,大梁城。
“大王,秦軍此刻已然朝著高都和汲城方向進發。”就在這當口,隻見魏相一臉驚惶之色,腳步匆匆地闖進了大殿之中。
他的突然闖入,打破了原本彌漫在殿內的歌舞升平之氣。
此時此刻,魏王圉正悠然自得地欣賞著眼前那群舞姬們曼妙的舞姿,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裏。
然而,魏相這一聲急報,驅散了魏王此時的幾分醉意。
嬴政又問起了魏無忌的事情,話語中透露出一絲疑惑和不解。
在他年少的認知裏,曾見秦臻與魏無忌相處融洽,這般轉變令他難以理解。
而秦臻,則是輕輕搖了搖頭,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
“朋友?實在談不上,我與那魏無忌不過僅有寥寥數次會麵罷了,其間也隻是下過幾迴棋而已。棋盤之上,落子間雖有交流,卻也不過泛泛而談。
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頂多就算是彼此相識罷了,遠稱不上朋友。”
說到這裏,秦臻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迴想起了與魏無忌相處的那些短暫時光。
然而,細細想來,盡管有過這般幾麵之緣,可魏無忌於秦臻而言,的確隻能算作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畢竟,在這戰亂頻仍的時代背景之下。
兩人在行事理念、政治立場上有著天壤之別,在這亂世之中,必然會走向針鋒相對的對立麵。
”況且,要除掉信陵君,絕非僅僅隻有這一個緣由。“秦臻收迴思緒,神色一凜,繼續說道。
秦臻這話,激起了嬴政的好奇心,追問道:”先生,還有什麽原因?“
“公子,之前闖入鬼穀學苑的死士,可還記得?”
嬴政聞言,麵露訝異之色,忙問道:“先生,你的意思是,那兩個死士,難道他們竟是魏無忌所暗中派遣而來?”
“正是如此,這世間之事,想要完全隱匿,談何容易。”
秦臻點了點頭,繼續緩緩說道:“自從那次事件發生之後,我便從那兩百名隸臣當中篩選出一批年紀略長、心智成熟之人。我將他們秘密派遣至各國都城,隱於市井之間,成為我安插在暗處的眼線,悄然鋪陳開來。
然而,這些眼線才剛剛各就各位不久,一封加急密函便從邯鄲快馬加鞭地送了過來。
密函中提及,在邯鄲城一家不起眼的酒肆裏,純屬巧合之下,初一在偶然間聽到一段極為關鍵的對話。
彼時,一人正神色匆匆地向魏無忌的門客唐睢,詳細稟報此事。
而當時,這二人正在交談,絲毫沒有察覺到,初一正從一旁經過,將他們的每一句話,都聽得清清楚楚。”秦臻淡淡的說道。
“先生,依你之見,那此事究竟是否真的是由魏無忌授意所為?”
隻見秦臻嘴角微揚,緩緩應道:“即便事實並非如此,但既然他魏無忌的門客已然牽涉其中,那無論真相如何,這賬我便記到他魏無忌的頭上。
有時,真相反而不那麽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利用這局勢為秦國謀利。”
稍稍頓了一下之後,秦臻在腦海中重新梳理著過往的種種線索,接著緩緩開口說道:“包括上次那伶優之事,初時隻覺蹊蹺,如今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也總算能夠推測出他們背後隱藏的真實意圖了。
其目的無非就是想要挑起秦國對魏國的進攻,然後將魏王逼至絕境之中。
魏王此人,忌憚魏無忌的才能,對其多有防備。
可一旦秦國大兵壓境,他走投無路之時,魏王必然會想盡辦法懇請魏無忌出山相助,而魏無忌素有賢名,振臂一唿,便能聯合其他各國形成合縱之勢來共同攻打秦國。
他們打的,大概便是這般如意算盤。”
“先生,如此說來,私仇不過是細枝末節,不值一提。”
嬴政言辭篤定道:“這才是你下定決心除掉魏無忌的真正原因所在吧。
一旦成功鏟除了魏無忌,那麽魏國便再無良才可用,猶如一塊擺在案板上的肉,任秦宰割。為秦國大業計,魏無忌實乃不得不除之人。”
“嗯,不錯,公子分析得絲毫不差。”
聽到這番話,秦臻眼中難掩讚賞之色,臉上亦露出欣慰笑容。
“那先生,策劃伶優一事的幕後主使,究竟是何人?先生可有眉目?”嬴政劍眉微蹙,神色凝重的問道。
“自然是有,不過然當下局勢波譎雲詭,稍有差池,便會打草驚蛇。我現在還不能告訴公子。況且,我如今也僅是心生懷疑而已,尚未掌握確鑿證據。但是,隻要是露出任何蛛絲馬跡,我定然將之揪出來,令真相昭然於世。”秦臻肯定的說道。
嬴政聽聞,心中雖仍存疑惑。
但也知道秦臻為人沉穩審慎,既如此言,必有其考量,遂不再多問,將這份疑慮暫且按下。
彼時鹹陽城內,並非隻有秦臻對伶優一事背後的陰謀有所察覺。
朝堂之上,一眾老臣,在經過多日的觀察與思索後,亦隱隱猜出了此計劃的最終目的。
然而,除卻秦臻外,眾人皆如贏子楚一般,對素有賢名、智謀過人的魏無忌有所輕視,皆默契的選擇緘口不言。
.........
時光荏苒,轉眼間便到了秦王子楚三年初春之際。
此時的秦國,在函穀關內頻繁調動著兵馬。這一係列舉動,使得韓、趙、魏三國警惕之心驟起。
三月底,空氣中卻彌漫著緊張的戰爭氣息。
以上將軍蒙驁為首,統率著精銳的中尉軍以及東部軍團,匯聚於三川郡。
其兵鋒所指之處,正是三晉之地。
秦國此番兵分兩路,贏子楚命蒙驁直取高都和汲;另一路則由王齕統領,劍指上黨。
魏國,大梁城。
“大王,秦軍此刻已然朝著高都和汲城方向進發。”就在這當口,隻見魏相一臉驚惶之色,腳步匆匆地闖進了大殿之中。
他的突然闖入,打破了原本彌漫在殿內的歌舞升平之氣。
此時此刻,魏王圉正悠然自得地欣賞著眼前那群舞姬們曼妙的舞姿,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裏。
然而,魏相這一聲急報,驅散了魏王此時的幾分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