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誰是楊幺
重生靖康年,我朱元璋打造鐵血大宋 作者:上岸不吃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鍾子義可不管這麽多,他持劍刺向楊欽。
楊幺似乎明白鍾子義的意圖,但除了阻攔警示,卻沒有其他辦法。
他趕忙拉住鍾子義:“賢侄,小心別傷了你夏叔!”
“楊叔,都什麽時候了,還不快刀斬亂麻?更何況夏叔也是讓我們趕緊動手!”
“你也不看到官兵的騎兵殺來,我們必須馬上解決楊欽,然後好與官兵交戰。”
鍾子義被楊幺阻攔,頓時一臉詫異。
楊幺如此優柔寡斷,如此講究兄弟情義,哪裏有一個當首領的人魄力,心中頓生鄙夷和不屑。
楊幺哪裏能感受到鍾子義對他的惡意,但他現在卻對作為晚輩的鍾子義兇不起來。
因為剛才正是鍾子義的到來,才能讓他從黃佐手中脫身。
而他也因為自己被黃佐這麽抓住,搞得他在義軍一眾首領麵前顏麵大失。
加上鍾子義又是已故老大哥的兒子,楊幺自知理虧,隻能默許鍾子義的囂張和蠻橫。
“賢侄所言甚是,現在趕緊應對官兵的騎兵要緊。”
楊幺深以為然,如果還在這裏糾纏下去,搞不好走不掉了。
看來隻能犧牲夏誠了。
他一臉愧疚看向夏誠,夏誠也閉上了眼睛。
這場內訌肯定有人會死,為了義軍的大局,他慷慨赴死。
他被楊欽殺,楊幺一定會將楊欽大卸八塊為他報仇的。
鍾子義再次舉起了長劍。
“各位頭領,不好了,宋軍的騎兵衝進來了,我們抵擋不住啊!”
然而,一名探馬跑了過來,大聲叫道。
隻見不遠處,宋軍的騎兵如一團烏雲般滾滾而來。
起義軍拿起弓箭企圖阻擾宋軍騎兵的前進速度,甚至幻想將宋軍騎兵全部射殺。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殘忍。
起義軍的弓箭稀稀落落,對宋軍的騎兵根本造成不了殺傷力。
宋軍的騎兵反而在如此箭矢的打擊下,更加鬥誌昂揚。
一千多騎兵風卷殘雲般殺入起義軍的大營之中。
也許在女真人的騎兵麵前,宋軍騎兵還是有很大差距。
但是在農民起義軍麵前,宋軍騎兵宛如天神降臨。
他們在大營中左衝右突,慘叫聲此起彼伏。
所到之處,全是起義軍如割麥子一般紛紛倒下。
四五萬人的起義軍大營,被衝踏得亂七八糟。
特別是帶頭的兩員宋將,一個長槍如毒蛇,一個鋼鞭雷霆響。
他們在隊伍前麵開路,無人能敵。
義軍的那些頭領,原本見楊幺和鍾子義穩定局勢,準備向楊幺表忠心,交出自己手中的兵馬時,又見到宋軍的騎兵出現,一來就將義軍殺散,他們馬上改變主意。
“官兵果然勢大,我們真的打不過他們啊!”
“要不我們就接受招安吧!不然我們就我們現在的兵馬,估計一下子就要被朝廷的騎兵給殺光光的!”
“看來官軍是要對我們趕盡殺絕,不招安是死,招安後還能謀個一官半職。”
左右隨從也是紛紛出聲勸阻。
“你們貪生怕死,就知道招安!”
楊幺怒道,“招安過去,不用說就會被上官處處刁難欺負。”
“楊大哥,我們誠心接受招安,朝廷和上官應該不會為難我們吧?”一個隨從問。
“不要幻想了,你們哪個手上沒有沾上官府官員的鮮血。”
“現在答應我們好好的,誰知道等我們招安過去了會變成什麽樣子。”
楊幺頓了頓,“所有,不能被官軍給騙了。我們要與朝廷戰鬥到底!”
然而,楊幺的鼓動,並不引起其他頭領的共鳴。
在利益麵前,任何的唇槍舌戰,顯得很是蒼白無力。
“父親,少跟他廢話!讓鍾大哥直接動手!”楊幺的兒子楊不宥此時帶著上百親信也過來。
上百人圍著一個挾持著夏誠的楊欽,場麵極度讓人難以相信。
除非被圍的楊欽有絕世武功。
不然他怎麽敢以一人之力對峙。
隻有楊欽知道,他現在是強裝鎮定,一旦露怯,將會死無喪生之地。
夏誠也閉上眼睛,等著楊欽或者是鍾子義的刀劍捅進他的身體。
這時,附近又有宋軍大部隊殺來。
一隊又一隊,將整個場麵給控製住了。
上一戰,九千對五萬,大獲全勝。
這一次,八千對五萬,不僅依舊遊刃有餘,反而士兵們露出嗜血的渴望。
然而,早已被騎兵衝得亂成一團的起義軍,加上首腦和頭領都聚在這裏,根本沒人去指揮他們。
義軍如同無頭蒼蠅般,隻有被宋軍騎兵追殺的份。
他們根本組織不了像樣的防禦。
那一萬已經上了漁船的義軍,早已經駛離了岸邊數裏。
看到岸上官軍如此有預謀的出現,他們一個個不由得暗道僥幸,同時也對還在岸上的同伴隻能表示憐憫和同情。
他們即便再迴來參加戰鬥,結果都一樣。
此時,楊幺已經知道了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出聲道:
“夠了,我們趕緊迎敵吧!”
眾人也跟著道:“對對對!”
隨即一眾小首領如同火燒屁股一般飛快散去。
他們打著各自山寨的旗號,企圖收攏手下兵馬。
楊幺沒有與兒子眼神交流,而是看了看鍾子義一眼:“賢侄,這裏交給你了!”
說完,當即讓麾下的士卒集合。
鍾子義趁著楊欽慌亂之際,毫不猶豫出手,從夏誠的腋下刺出一劍。
利劍從夏誠的腋下穿過,刺中了後麵的楊欽。
楊欽發出一聲慘叫,夏誠狠狠將他一推,趁機走脫。
鍾子義的手下一擁而上,將楊欽砍成肉泥。
而早已經是奄奄一息的黃佐也沒幸免,又被鍾子義的人砍了一遍。
兩人兵敗投降嶽飛,嶽飛當即讓他們來擒殺楊幺將功贖罪。
他們沒有辦法答應下來,但過程曲折,結果也出人意料,兩人被殺得血肉模糊,榮華富貴和正式朝廷編製,也是無福消受了。
而楊幺這邊,好不容易集合來的士卒,竟然不到一千人,其他的都在抱頭亂跑,根本不聽指揮。
楊幺無奈,隻能帶著這一千義軍上去迎敵。
可是,楊幺一步晚,步步晚!
根本無法力挽狂瀾。
他長歎一聲,帶人朝著停在岸邊的幾艘漁船跑去。
隻要人活下來,還有先行離開的一萬義軍,還能東山再起!
然而,宋軍數十騎,在一員臉色如青獸的將領帶頭下,殺到了這邊。。
“誰是楊幺,快來送死!”
來人大喝一聲,楊幺下意識抬了抬頭。
楊誌立馬察覺到,此人就是楊幺,於是長槍一挺,朝楊幺殺來!
楊幺似乎明白鍾子義的意圖,但除了阻攔警示,卻沒有其他辦法。
他趕忙拉住鍾子義:“賢侄,小心別傷了你夏叔!”
“楊叔,都什麽時候了,還不快刀斬亂麻?更何況夏叔也是讓我們趕緊動手!”
“你也不看到官兵的騎兵殺來,我們必須馬上解決楊欽,然後好與官兵交戰。”
鍾子義被楊幺阻攔,頓時一臉詫異。
楊幺如此優柔寡斷,如此講究兄弟情義,哪裏有一個當首領的人魄力,心中頓生鄙夷和不屑。
楊幺哪裏能感受到鍾子義對他的惡意,但他現在卻對作為晚輩的鍾子義兇不起來。
因為剛才正是鍾子義的到來,才能讓他從黃佐手中脫身。
而他也因為自己被黃佐這麽抓住,搞得他在義軍一眾首領麵前顏麵大失。
加上鍾子義又是已故老大哥的兒子,楊幺自知理虧,隻能默許鍾子義的囂張和蠻橫。
“賢侄所言甚是,現在趕緊應對官兵的騎兵要緊。”
楊幺深以為然,如果還在這裏糾纏下去,搞不好走不掉了。
看來隻能犧牲夏誠了。
他一臉愧疚看向夏誠,夏誠也閉上了眼睛。
這場內訌肯定有人會死,為了義軍的大局,他慷慨赴死。
他被楊欽殺,楊幺一定會將楊欽大卸八塊為他報仇的。
鍾子義再次舉起了長劍。
“各位頭領,不好了,宋軍的騎兵衝進來了,我們抵擋不住啊!”
然而,一名探馬跑了過來,大聲叫道。
隻見不遠處,宋軍的騎兵如一團烏雲般滾滾而來。
起義軍拿起弓箭企圖阻擾宋軍騎兵的前進速度,甚至幻想將宋軍騎兵全部射殺。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殘忍。
起義軍的弓箭稀稀落落,對宋軍的騎兵根本造成不了殺傷力。
宋軍的騎兵反而在如此箭矢的打擊下,更加鬥誌昂揚。
一千多騎兵風卷殘雲般殺入起義軍的大營之中。
也許在女真人的騎兵麵前,宋軍騎兵還是有很大差距。
但是在農民起義軍麵前,宋軍騎兵宛如天神降臨。
他們在大營中左衝右突,慘叫聲此起彼伏。
所到之處,全是起義軍如割麥子一般紛紛倒下。
四五萬人的起義軍大營,被衝踏得亂七八糟。
特別是帶頭的兩員宋將,一個長槍如毒蛇,一個鋼鞭雷霆響。
他們在隊伍前麵開路,無人能敵。
義軍的那些頭領,原本見楊幺和鍾子義穩定局勢,準備向楊幺表忠心,交出自己手中的兵馬時,又見到宋軍的騎兵出現,一來就將義軍殺散,他們馬上改變主意。
“官兵果然勢大,我們真的打不過他們啊!”
“要不我們就接受招安吧!不然我們就我們現在的兵馬,估計一下子就要被朝廷的騎兵給殺光光的!”
“看來官軍是要對我們趕盡殺絕,不招安是死,招安後還能謀個一官半職。”
左右隨從也是紛紛出聲勸阻。
“你們貪生怕死,就知道招安!”
楊幺怒道,“招安過去,不用說就會被上官處處刁難欺負。”
“楊大哥,我們誠心接受招安,朝廷和上官應該不會為難我們吧?”一個隨從問。
“不要幻想了,你們哪個手上沒有沾上官府官員的鮮血。”
“現在答應我們好好的,誰知道等我們招安過去了會變成什麽樣子。”
楊幺頓了頓,“所有,不能被官軍給騙了。我們要與朝廷戰鬥到底!”
然而,楊幺的鼓動,並不引起其他頭領的共鳴。
在利益麵前,任何的唇槍舌戰,顯得很是蒼白無力。
“父親,少跟他廢話!讓鍾大哥直接動手!”楊幺的兒子楊不宥此時帶著上百親信也過來。
上百人圍著一個挾持著夏誠的楊欽,場麵極度讓人難以相信。
除非被圍的楊欽有絕世武功。
不然他怎麽敢以一人之力對峙。
隻有楊欽知道,他現在是強裝鎮定,一旦露怯,將會死無喪生之地。
夏誠也閉上眼睛,等著楊欽或者是鍾子義的刀劍捅進他的身體。
這時,附近又有宋軍大部隊殺來。
一隊又一隊,將整個場麵給控製住了。
上一戰,九千對五萬,大獲全勝。
這一次,八千對五萬,不僅依舊遊刃有餘,反而士兵們露出嗜血的渴望。
然而,早已被騎兵衝得亂成一團的起義軍,加上首腦和頭領都聚在這裏,根本沒人去指揮他們。
義軍如同無頭蒼蠅般,隻有被宋軍騎兵追殺的份。
他們根本組織不了像樣的防禦。
那一萬已經上了漁船的義軍,早已經駛離了岸邊數裏。
看到岸上官軍如此有預謀的出現,他們一個個不由得暗道僥幸,同時也對還在岸上的同伴隻能表示憐憫和同情。
他們即便再迴來參加戰鬥,結果都一樣。
此時,楊幺已經知道了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出聲道:
“夠了,我們趕緊迎敵吧!”
眾人也跟著道:“對對對!”
隨即一眾小首領如同火燒屁股一般飛快散去。
他們打著各自山寨的旗號,企圖收攏手下兵馬。
楊幺沒有與兒子眼神交流,而是看了看鍾子義一眼:“賢侄,這裏交給你了!”
說完,當即讓麾下的士卒集合。
鍾子義趁著楊欽慌亂之際,毫不猶豫出手,從夏誠的腋下刺出一劍。
利劍從夏誠的腋下穿過,刺中了後麵的楊欽。
楊欽發出一聲慘叫,夏誠狠狠將他一推,趁機走脫。
鍾子義的手下一擁而上,將楊欽砍成肉泥。
而早已經是奄奄一息的黃佐也沒幸免,又被鍾子義的人砍了一遍。
兩人兵敗投降嶽飛,嶽飛當即讓他們來擒殺楊幺將功贖罪。
他們沒有辦法答應下來,但過程曲折,結果也出人意料,兩人被殺得血肉模糊,榮華富貴和正式朝廷編製,也是無福消受了。
而楊幺這邊,好不容易集合來的士卒,竟然不到一千人,其他的都在抱頭亂跑,根本不聽指揮。
楊幺無奈,隻能帶著這一千義軍上去迎敵。
可是,楊幺一步晚,步步晚!
根本無法力挽狂瀾。
他長歎一聲,帶人朝著停在岸邊的幾艘漁船跑去。
隻要人活下來,還有先行離開的一萬義軍,還能東山再起!
然而,宋軍數十騎,在一員臉色如青獸的將領帶頭下,殺到了這邊。。
“誰是楊幺,快來送死!”
來人大喝一聲,楊幺下意識抬了抬頭。
楊誌立馬察覺到,此人就是楊幺,於是長槍一挺,朝楊幺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