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直接讓世人為之震驚!
清穿:反清後,我挨個揍列強 作者:晚晚晚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60章 直接讓世人為之震驚!
所以表麵上看起來漢軍似乎是撤軍了,可如果對方想要進攻他們的首都的話,隨時都行!
所以,沙皇的心中還是沒有安全感!
“陛下,要不然遷都吧?”
毛熊的首都並不隻有莫思科一個,在彼得大帝時期,他們的首都就是彼得格勒。
後來保守派上台之後,將首都圈遷迴了莫思科。
日後毛熊的首都就在這兩個地方來迴交換,保守派主政的時候首都就在莫思科。
改革派主政的時候,首都就搬到沿海地區的彼得格勒。
所以此時有人提出強渡彼得格勒,誰也沒覺得有什麽吃驚和意外的。
彼得格勒對於毛熊而言可以說是一塊福地,當年的彼得大帝正是通過大北方戰爭擊敗了瑞典人,從對方的手中奪取了這裏,這才改變了毛熊沒有出海口的窘境。
然後他便強渡彼得格勒,通過向西歐那些強國派遣留學生學習對方的先進技術,一步步的帶領著毛熊走向強大。
後世的毛熊之所以能把土雞按在地上摩擦,並且向周圍大肆擴張,就是因為當年彼得大帝時期的改革。
而此時,亞曆山大三世所麵臨的危機比當年還要嚴重。
所以通過遷都彼得格勒,向整個毛熊乃至全天下人表明自己的決心和誌向,對於解決他現在威望下降的問題是有幫助的。
更何況,麵對近在咫尺的漢軍的威脅,選擇避其鋒芒,躲到更遠的地方安心發育,似乎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因此亞曆山大三世從善如流,直接接受了這個提議。
毛熊這邊的動作很快,似乎是擔心漢軍出爾反爾,他們幾乎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收拾好了細軟,在沙皇的帶頭之下,迅速的轉移到了彼得格勒去了。
得知這一消息之後,漢軍上下哭笑不得。
“毛熊人這是被我們給嚇跑了?”
“直接搬家了,不要莫思科了?”
對方選擇遷都的決定,老實說是有些出乎漢軍意料的。
不過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漢軍現在已經攻入了毛熊的核心地區了。
他們要是膽敢不遵守條約的規定的話,漢軍大可以放開手腳,繼續向西進攻就是了。
到時候不管毛熊沙皇跑到哪裏去了,如果不想坐視毛熊走向毀滅的話,他都必須要出麵滿足天朝的要求,否則就有他好看!
天朝跟毛熊的和談加上土雞對毛熊的宣戰,這一係列的事情將毛熊的精力全部消耗在了保衛自己的本土,完全沒有任何精力去進攻西邊的第二帝國。
這給了第二帝國極大的喘息空間!
威廉一世皇帝選擇舍命一搏,從東線抽調德軍的舉動,在東線沒有發生意外的情況下,可以說是大獲成功!
從帝國西北部地區登陸的英軍,在威廉一世帶領的近衛軍和東線的精銳德軍的反擊之下,被限製在了西北部沿海地區。
而他們從日德蘭半島試圖向波羅地海發起的進攻也被德軍的海軍擊退。
這場海戰中,德軍使用從天朝那邊購買到的水雷,在日德蘭海狹處布置了大量的水雷,使得闖入這裏的英軍艦隊損失慘重。
入侵的英軍艦隊中有三分之一的戰艦觸雷,其中有4艘直接被炸沉,另外還有多達六艘戰艦受了重傷,需要返迴港口休整。
而吃了大虧的英軍再也不敢輕易進入波羅地海,生怕再次遭到水雷的埋伏,此戰也讓水雷這種武器大放異彩,引起了全世界各國的強烈關注!
原本造價低廉,技術落後,不怎麽起眼的水雷,經此一役,立刻揚名世界,成為了令各國海軍聞風喪膽的存在!
而受到水雷的威懾,英軍不敢繼續強攻波羅地海,這使得波羅地海完全淪為了德軍的內海。
於是,在穩住了正麵的防線之後,德軍在海軍的掩護之下,從本土派遣了一支部隊從波羅地海發起進攻,在北石勒蘇益格地區登陸,協助退守日德蘭半島的德軍,三麵夾擊駐守在這裏的英軍。
英軍陡然間遭到進攻,猝不及防之下防線迅速就被對方突破,北石勒蘇益格很快就重新迴到了德軍的控製之下。
而受此鼓舞,德軍的士氣大振,他們也成功的收縮了自己的防線,擁有更多的兵力去進攻英軍。
於是,在持續一個多月的時間之內,英軍和德軍圍繞著第二帝國西北部地區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由於雙方都裝備了大量的火炮和機槍,這使得雙方在戰鬥中的傷亡都極為慘重!
短短一個月的戰鬥,雙方的傷亡加起來超過了20萬!
這巨大的傷亡數字,直接讓世人為之震驚!
也讓全世界見識到了現代戰爭的殘酷!
西歐,第二帝國首都柏霖。
第二帝國的皇帝威廉一世剛剛從前線的戰場上下來。
他的兒子腓特烈皇儲接替了他的職務,帶領第一軍團抵達了西線戰場,繼續跟英軍展開激戰。
這場慘烈的戰爭到現在都還沒有結束,盡管雙方都在戰爭中流盡了鮮血,卻都想爭這一口氣,不願意主動放棄。
跟後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不純粹是利益上麵的爭鬥,其實還事關各國王室之間的臉麵。
各國的王室成員彼此之間都非常熟悉,因為歐洲各國王室之間經常通婚,所以各國王室成員沾親帶故的現象很常見。
就像此時第二帝國第一軍團的司令腓特烈皇儲,他的妻子就是日不落維多利雅女王的女兒維多利亞公主。。
而他的兒子也就是威廉二世,在很小的時候就跟日不落帝國未來的皇帝喬治五世等人玩在了一起。
在他小的時候,他居住在日不落白金漢宮的時間比他居住在德意芷夏~宮的時間要長的多。
因此,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主角就是喬治五世跟威廉二世這對表兄弟之間的戰爭。
而沙皇尼古拉二世跟他們是表連襟的關係,這讓他們三國之間王室之間的關係就更加錯綜複雜了。
也正是因為要掙一個麵子,所以雙方都沒有後退的意思,德軍這邊將皇儲的第一軍團都派到了前線,而日不落那邊也不甘示弱,愛德華王儲帶著他的愛爾藍軍團在威廉港登陸,也親自抵達了前線跟他的姐姐的丈夫所率領的軍團對峙。
看起來雙方似乎還有一場惡戰要打,畢竟他們都已經把自己國內最精銳的部隊調上來了。
但是,一些聰明人卻從雙方的兵力調動中,敏銳的捕捉到了雙方試圖緩和局勢的意圖。
畢竟,現在坐鎮前線的可是這兩個帝國的王位繼承人,要是真的打的太激烈,威脅到了他們各自的安全的話,那造成的惡劣影響就太大了!
而且未來的王位繼承人必須要有足夠的聲望來繼承王位,在軍隊中刷取戰功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可是要是他們打輸了的話,那就不是刷聲望,而是送聲望了。
因此,在這兩個國家分別把王儲送上戰場的時候,他們的策略肯定都會趨向於保守。
未算勝先算敗,想要打贏戰爭,首先要做好防守工作。
可如果兩邊都立足於防守,不敢冒險的話,那局麵就僵持了下來,大規模的決戰肯定就打不起來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威廉一世在看到了日不落那邊的調動之後,心中立刻放心了下來,非常放心的把前線好失望大軍的指揮權交給了自己的兒子,而他則火急火燎的趕往了帝國首都柏霖,來處理柏霖這邊的事情。
“俾斯麥,東線那邊的情況如何了?”
最讓威廉一世放心不下的,其實還是毛熊那邊的戰況。
當高盧人和日不落人在西線對第二帝國發起大舉進攻的時候,德軍承受著非常巨大的軍事壓力。
若不是威廉一世橫下心來,將東線用來防備毛熊人的那支德軍全部抽調到西線去堵住漏洞的話,說不定第二帝國此時已經被協約國打成篩子了!
可是,將東線的軍隊抽調一空,讓自己的背後完全不設防,這樣的局麵始終難以讓人安心。
要是萬一毛熊人從背後突然捅他們一刀的話,那第二帝國是絕對受不了的!
“東線的戰況目前仍舊非常膠著,漢軍已經全麵翻越了烏拉爾山脈,攻入了毛熊在歐洲地區的領土上,而且在高加索一帶,漢軍開辟的第二戰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俄軍有十幾萬人在這裏被重重包圍!”
俾斯麥一直在跟進東歐那邊的戰況,畢竟當初邀請天朝出兵就是他出麵協調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天朝方麵對他們的要求配合的非常出色,甚至是有些超常發揮了。
“此外,土雞人的參戰讓我們的東線變得更加安全了,土雞人現在已經攻入了烏克藍,正在進攻烏克藍首府基甫,這裏如果被他們拿下的話,毛熊從東邊進攻我們的線路將會被切斷,我們受到的威脅就會大大降低了!”
俾斯麥感到有些慶幸,還好當初他們向天朝那邊發出了請求,讓天朝從東邊出兵去進攻毛熊。
如果天朝那邊沒有出兵的話,毛熊也不會被打的這麽慘,南邊的土雞也不會跳出來渾水摸魚。
土雞的參戰對於第二帝國而言非常有利,一旦他們蠶食掉毛熊在東歐的那些土地,尤其是跟第二帝國本土接壤的那部分土地的話,那麽土雞就自動變成了隔在毛熊和漢斯之間的緩衝帶了!
有了這個緩衝帶,毛熊如果想要進攻漢斯的話,首先就必須要越過土雞這一關。
所以表麵上看起來漢軍似乎是撤軍了,可如果對方想要進攻他們的首都的話,隨時都行!
所以,沙皇的心中還是沒有安全感!
“陛下,要不然遷都吧?”
毛熊的首都並不隻有莫思科一個,在彼得大帝時期,他們的首都就是彼得格勒。
後來保守派上台之後,將首都圈遷迴了莫思科。
日後毛熊的首都就在這兩個地方來迴交換,保守派主政的時候首都就在莫思科。
改革派主政的時候,首都就搬到沿海地區的彼得格勒。
所以此時有人提出強渡彼得格勒,誰也沒覺得有什麽吃驚和意外的。
彼得格勒對於毛熊而言可以說是一塊福地,當年的彼得大帝正是通過大北方戰爭擊敗了瑞典人,從對方的手中奪取了這裏,這才改變了毛熊沒有出海口的窘境。
然後他便強渡彼得格勒,通過向西歐那些強國派遣留學生學習對方的先進技術,一步步的帶領著毛熊走向強大。
後世的毛熊之所以能把土雞按在地上摩擦,並且向周圍大肆擴張,就是因為當年彼得大帝時期的改革。
而此時,亞曆山大三世所麵臨的危機比當年還要嚴重。
所以通過遷都彼得格勒,向整個毛熊乃至全天下人表明自己的決心和誌向,對於解決他現在威望下降的問題是有幫助的。
更何況,麵對近在咫尺的漢軍的威脅,選擇避其鋒芒,躲到更遠的地方安心發育,似乎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因此亞曆山大三世從善如流,直接接受了這個提議。
毛熊這邊的動作很快,似乎是擔心漢軍出爾反爾,他們幾乎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收拾好了細軟,在沙皇的帶頭之下,迅速的轉移到了彼得格勒去了。
得知這一消息之後,漢軍上下哭笑不得。
“毛熊人這是被我們給嚇跑了?”
“直接搬家了,不要莫思科了?”
對方選擇遷都的決定,老實說是有些出乎漢軍意料的。
不過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漢軍現在已經攻入了毛熊的核心地區了。
他們要是膽敢不遵守條約的規定的話,漢軍大可以放開手腳,繼續向西進攻就是了。
到時候不管毛熊沙皇跑到哪裏去了,如果不想坐視毛熊走向毀滅的話,他都必須要出麵滿足天朝的要求,否則就有他好看!
天朝跟毛熊的和談加上土雞對毛熊的宣戰,這一係列的事情將毛熊的精力全部消耗在了保衛自己的本土,完全沒有任何精力去進攻西邊的第二帝國。
這給了第二帝國極大的喘息空間!
威廉一世皇帝選擇舍命一搏,從東線抽調德軍的舉動,在東線沒有發生意外的情況下,可以說是大獲成功!
從帝國西北部地區登陸的英軍,在威廉一世帶領的近衛軍和東線的精銳德軍的反擊之下,被限製在了西北部沿海地區。
而他們從日德蘭半島試圖向波羅地海發起的進攻也被德軍的海軍擊退。
這場海戰中,德軍使用從天朝那邊購買到的水雷,在日德蘭海狹處布置了大量的水雷,使得闖入這裏的英軍艦隊損失慘重。
入侵的英軍艦隊中有三分之一的戰艦觸雷,其中有4艘直接被炸沉,另外還有多達六艘戰艦受了重傷,需要返迴港口休整。
而吃了大虧的英軍再也不敢輕易進入波羅地海,生怕再次遭到水雷的埋伏,此戰也讓水雷這種武器大放異彩,引起了全世界各國的強烈關注!
原本造價低廉,技術落後,不怎麽起眼的水雷,經此一役,立刻揚名世界,成為了令各國海軍聞風喪膽的存在!
而受到水雷的威懾,英軍不敢繼續強攻波羅地海,這使得波羅地海完全淪為了德軍的內海。
於是,在穩住了正麵的防線之後,德軍在海軍的掩護之下,從本土派遣了一支部隊從波羅地海發起進攻,在北石勒蘇益格地區登陸,協助退守日德蘭半島的德軍,三麵夾擊駐守在這裏的英軍。
英軍陡然間遭到進攻,猝不及防之下防線迅速就被對方突破,北石勒蘇益格很快就重新迴到了德軍的控製之下。
而受此鼓舞,德軍的士氣大振,他們也成功的收縮了自己的防線,擁有更多的兵力去進攻英軍。
於是,在持續一個多月的時間之內,英軍和德軍圍繞著第二帝國西北部地區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由於雙方都裝備了大量的火炮和機槍,這使得雙方在戰鬥中的傷亡都極為慘重!
短短一個月的戰鬥,雙方的傷亡加起來超過了20萬!
這巨大的傷亡數字,直接讓世人為之震驚!
也讓全世界見識到了現代戰爭的殘酷!
西歐,第二帝國首都柏霖。
第二帝國的皇帝威廉一世剛剛從前線的戰場上下來。
他的兒子腓特烈皇儲接替了他的職務,帶領第一軍團抵達了西線戰場,繼續跟英軍展開激戰。
這場慘烈的戰爭到現在都還沒有結束,盡管雙方都在戰爭中流盡了鮮血,卻都想爭這一口氣,不願意主動放棄。
跟後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不純粹是利益上麵的爭鬥,其實還事關各國王室之間的臉麵。
各國的王室成員彼此之間都非常熟悉,因為歐洲各國王室之間經常通婚,所以各國王室成員沾親帶故的現象很常見。
就像此時第二帝國第一軍團的司令腓特烈皇儲,他的妻子就是日不落維多利雅女王的女兒維多利亞公主。。
而他的兒子也就是威廉二世,在很小的時候就跟日不落帝國未來的皇帝喬治五世等人玩在了一起。
在他小的時候,他居住在日不落白金漢宮的時間比他居住在德意芷夏~宮的時間要長的多。
因此,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主角就是喬治五世跟威廉二世這對表兄弟之間的戰爭。
而沙皇尼古拉二世跟他們是表連襟的關係,這讓他們三國之間王室之間的關係就更加錯綜複雜了。
也正是因為要掙一個麵子,所以雙方都沒有後退的意思,德軍這邊將皇儲的第一軍團都派到了前線,而日不落那邊也不甘示弱,愛德華王儲帶著他的愛爾藍軍團在威廉港登陸,也親自抵達了前線跟他的姐姐的丈夫所率領的軍團對峙。
看起來雙方似乎還有一場惡戰要打,畢竟他們都已經把自己國內最精銳的部隊調上來了。
但是,一些聰明人卻從雙方的兵力調動中,敏銳的捕捉到了雙方試圖緩和局勢的意圖。
畢竟,現在坐鎮前線的可是這兩個帝國的王位繼承人,要是真的打的太激烈,威脅到了他們各自的安全的話,那造成的惡劣影響就太大了!
而且未來的王位繼承人必須要有足夠的聲望來繼承王位,在軍隊中刷取戰功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可是要是他們打輸了的話,那就不是刷聲望,而是送聲望了。
因此,在這兩個國家分別把王儲送上戰場的時候,他們的策略肯定都會趨向於保守。
未算勝先算敗,想要打贏戰爭,首先要做好防守工作。
可如果兩邊都立足於防守,不敢冒險的話,那局麵就僵持了下來,大規模的決戰肯定就打不起來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威廉一世在看到了日不落那邊的調動之後,心中立刻放心了下來,非常放心的把前線好失望大軍的指揮權交給了自己的兒子,而他則火急火燎的趕往了帝國首都柏霖,來處理柏霖這邊的事情。
“俾斯麥,東線那邊的情況如何了?”
最讓威廉一世放心不下的,其實還是毛熊那邊的戰況。
當高盧人和日不落人在西線對第二帝國發起大舉進攻的時候,德軍承受著非常巨大的軍事壓力。
若不是威廉一世橫下心來,將東線用來防備毛熊人的那支德軍全部抽調到西線去堵住漏洞的話,說不定第二帝國此時已經被協約國打成篩子了!
可是,將東線的軍隊抽調一空,讓自己的背後完全不設防,這樣的局麵始終難以讓人安心。
要是萬一毛熊人從背後突然捅他們一刀的話,那第二帝國是絕對受不了的!
“東線的戰況目前仍舊非常膠著,漢軍已經全麵翻越了烏拉爾山脈,攻入了毛熊在歐洲地區的領土上,而且在高加索一帶,漢軍開辟的第二戰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俄軍有十幾萬人在這裏被重重包圍!”
俾斯麥一直在跟進東歐那邊的戰況,畢竟當初邀請天朝出兵就是他出麵協調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天朝方麵對他們的要求配合的非常出色,甚至是有些超常發揮了。
“此外,土雞人的參戰讓我們的東線變得更加安全了,土雞人現在已經攻入了烏克藍,正在進攻烏克藍首府基甫,這裏如果被他們拿下的話,毛熊從東邊進攻我們的線路將會被切斷,我們受到的威脅就會大大降低了!”
俾斯麥感到有些慶幸,還好當初他們向天朝那邊發出了請求,讓天朝從東邊出兵去進攻毛熊。
如果天朝那邊沒有出兵的話,毛熊也不會被打的這麽慘,南邊的土雞也不會跳出來渾水摸魚。
土雞的參戰對於第二帝國而言非常有利,一旦他們蠶食掉毛熊在東歐的那些土地,尤其是跟第二帝國本土接壤的那部分土地的話,那麽土雞就自動變成了隔在毛熊和漢斯之間的緩衝帶了!
有了這個緩衝帶,毛熊如果想要進攻漢斯的話,首先就必須要越過土雞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