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公主駕到,光宅寺住持陶弘景趕忙率眾出迎。


    “阿彌陀佛,公主駕到,有失遠迎!”


    看著那麵容清矍、仙風道骨,卻頂著光頭、披著袈裟、口宣佛號的陶弘景,任元便感覺一陣不爽。


    “真道大師,打攪了。”永康公主又恢複了端莊,被夏侯攙扶著下了車,看著光宅寺的寺門道:“本宮心血來潮,想迴舊宅來看看。”


    “念舊是一種美德,公主快快請進。”陶弘景笑著相請。


    其實永康公主兩歲就搬去了皇宮,對這裏根本一無所知,所以隻能讓陶弘景頭前帶路,聽他講解道:


    “皇上將潛邸舍為寺廟後,又大興土木,修建了眼下這諸多寶殿,並鑄造了這尊高達,一丈八尺的無量壽佛佛像供奉於此。還詔鐫金像花跌,命周興嗣、陸倕等著名文人各製寺碑,真可謂禮佛至誠啊。”


    “這無量壽佛,是用來鎮壓東昏侯的頭的吧?”永康公主卻大煞風景道。


    “嗬嗬……”陶弘景尷尬一笑道:“準確的說是用佛法感化,助其消去戾氣。”


    “把人踩在腳底下,人的戾氣越來越重,還想感化人家?”公主哂笑道。


    “公主這話也有些道理。”陶弘景苦笑道:“但佛陀有三十二種殊勝的相貌特征,‘足下安平相’和‘足千輻輪相’便是其二。”


    “怎麽講?”蕭玉嬛饒有興致地問道。


    “前者即佛的雙足,足底平坦,沒有凹陷。象征著佛陀斷盡了一切不善之業,修行圓滿,能平等對待眾生,引導眾生走向解脫的平坦大道,不偏不倚。”陶弘景便解釋道。


    任元聽了差點沒笑出聲來,這不就是扁平足嗎?


    “哦哦,這樣啊,那後者呢?”蕭玉嬛又問道。


    “後者指佛的足底有千輻輪狀的紋路,代表佛陀以智慧之輪,摧破眾生的煩惱業障,度化眾生獲得解脫。”陶弘景便答道:“所以這是皇上和佛祖慈悲,在幫助東昏侯超脫呢。”


    “那現在他超脫了嗎?”蕭玉嬛一副天真爛漫的樣子。


    “超脫了。”陶弘景很肯定道:“現在已經重新投胎去了。”


    “那還真是善哉善哉。”蕭玉嬛點點頭,走進了金碧輝煌的正殿,隻見殿中端坐的,是一丈六寸高的石觀音像,而非佛祖造像。


    “佛祖呢?”蕭玉嬛奇怪問道。


    “佛祖不是在院子正中嗎?”陶弘景微笑道:“那尊一丈八的無量壽佛便是啊。”


    “佛祖外麵站著,觀音裏麵坐著,這觀音好大的架子啊。”蕭玉嬛口無遮攔道:“不怕倒反天罡?”


    “嗬嗬,好問題。”幸虧陶弘景平時沒少跟乖張的皇室打交道,不論蕭家人說出什麽話,他都不會破防。“一來,佛祖講眾生平等,當然也包括佛祖和菩薩,那麽觀音在裏在外,佛祖是坐是站,又有什麽關係呢?”


    頓一下,他笑吟吟的仰頭道:“再者,公主仔細看看,這觀音跟別處的有何不同?”


    蕭玉嬛便盯著那石觀音端詳道:“別處的觀音都是男的,這光宅寺的觀音怎麽是女相?”


    “公主沒看出來,這觀音像誰嗎?”陶弘景便笑問道。


    “你們看出來了嗎?”蕭玉嬛便問左右道。


    “有點像公主呢。”宮女們便小聲迴答道。


    “沒錯,因為公主酷似皇後。”陶弘景不再賣關子,恭聲道:“這尊觀音是皇上為了紀念郗皇後,特意命人按她的樣貌雕成的。”


    “還可以這樣嗎?”蕭玉嬛吃驚的望著觀音像。別說,還真跟她在夢中所見的阿母,有八九分相像。


    “以酷似帝後王公的尊容造佛像,在本朝雖然不多,但在北朝早就司空見慣,也沒聽說佛祖不開心。”陶弘景笑道:“我佛慈悲,願人人都成佛。”


    “還真是高風亮節呢。”蕭玉嬛讚一聲,便道:“那我可得拜一拜。”


    “理當如此。”陶弘景笑著,親手給公主奉香。


    公主雙手接過來,就著長明燈點燃,然後持香貼在額前,施禮再三。這才插上線香,跪地磕頭,低聲道:“母後若能聽到,請顯靈!”


    話音未落,便聽觀音底座下,傳來一聲沉悶的吼聲。


    “保護公主!”夏侯聞言大驚,趕緊帶手下一擁而上,把公主團團護在中間。


    “讓開!”蕭玉嬛卻斷然道:“有陶……大師在,誰能傷得了我?”


    “嗬嗬,正是。”陶弘景尷尬點頭道:“公主請放心,光宅寺絕對安全。”


    “本宮自然放心,但剛才那一聲是怎麽迴事?”蕭玉嬛小臉緊繃,目光嚴肅地看著陶弘景道:“莫非這觀音像下,也鎮著什麽東西?”


    “沒,沒。”陶弘景剛要矢口否認,觀音像下又傳來一聲悶吼。


    “……”受不了蕭玉嬛質疑的眼神,陶弘景終於在一聲聲的悶吼中改口道:


    “好吧。這觀音像的位置,原先有一口方井,你父皇廢掉東昏侯後不久,井水便開始翻騰,甚至有人看到井裏飛進了一條龍。”


    “這不好事嗎?說明我父皇要做皇帝了。”蕭玉嬛理所當然道。


    “現在看當然是這樣了。但當時井水一翻騰,你父皇身體就不好,耳邊還總有人鬼哭狼嚎,說自己死得好慘。當時請了高僧來看,說是齊朝皇帝的鬼魂在憤怒,想找皇上算賬。於是皇上依言在露天的井口上,建了一座寶殿,來鎮壓井中的鬼魂,自此宮裏終於安靜下來。”


    “然後又按照我母後的樣子,雕了這尊觀音像,壓在井上鎮壓鬼魂?”蕭玉嬛憤怒道:“把她當成什麽了,這是人幹的事嗎?!”


    說著便斷然下令道:“給我挪開!”


    “公主不可啊。”陶弘景跟僧人們趕忙阻攔,還有人想撲上去護住觀音雕像。


    卻被任元抽刀擋住了去路,隻聽他暴喝道:“誰敢再上前一步,以不敬論處!”


    “你……”和尚們激憤填膺,紛紛望向方丈,實指望他能不畏強權,攔上一攔。


    “算了,胳膊拗不過大腿,由著他們便是。”陶弘景卻一如既往地迅速滑跪。


    於是力大無窮的夏侯大妹子,挽起袖子上前,運起大神通‘拔山填海力’,雙臂肌肉暴漲,將那一丈六高的巨大觀音像緩緩推開。


    一口深不見底的方形水井便露出了真容,正應了陳靈之的那首詩:


    高堂深處藏,四壁磚石裝。水隱不見波,唯有影成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朝玄怪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南朝玄怪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