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兄妹
重生後皇朝中我指鹿為馬 作者:南久鳳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他暗自思忖之時,一陣“啪啪”的拍手聲從練武場的一側傳來。孟皓清循聲望去,隻見高箐箐邁著輕盈的步伐,緩緩走來。她身著一襲淡藍色的衣裙,身姿婀娜,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走到孟皓清麵前,她微微屈膝,穩穩地躬身一拜,聲音清脆地說道:“高箐箐參見孟大人。”
孟皓清連忙將手中的長槍放迴到兵器架上,目光溫和地看著高箐箐,說道:“不必行如此大禮,姑娘。隻是,我總覺得我們好像在哪見過,一時之間卻又想不起來。”其實,孟皓清第一次見到高箐箐的時候,就有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心中一直疑惑,總覺得在某個地方與她有過交集。
說著,孟皓清微微往後退了一步,他深知自己此刻一身臭汗,味道不佳,不想靠得太近而顯得失禮。高箐箐似乎察覺到了他的心思,輕輕笑了一下,眼神中帶著一絲羞澀與欣喜,說道:“原來孟大人還對小女有些印象,這真讓我倍感欣慰。我們初次見麵是在東都,那時您剛擔任探清府總督,府中處理事務繁忙,孟大人可有印象?”
孟皓清微微皺眉,陷入了迴憶之中。過了片刻,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光亮,恍然大悟地說道:“哎呦!你是當時的那個小姑娘?記得那時情況緊急,你身處險境,我恰巧路過,便出手相助了。沒想到,一晃這麽多年過去了。”
高箐箐微微點頭,臉上滿是感激之情,輕聲說道:“一直以來,都沒有合適的機會向您表達謝意。今日在此遇見,小女定要感謝當初孟大人的救命之恩。若無您的幫助,小女恐怕早已遭遇不測。這份恩情,小女銘記於心。”
孟皓清麵帶溫和的笑意,伸手指了指旁邊的石凳子,微微頷首,語氣親切地說道:“高姑娘,站著說話多有不便,我們坐下慢慢聊吧。”說罷,他率先邁步走向石凳,動作沉穩而自然。
高箐箐微微欠身,輕聲應道:“多謝孟大人。”隨後,她蓮步輕移,跟在孟皓清身後,二人麵對麵緩緩坐下。陽光柔和地灑在他們身上,為這靜謐的場景增添了幾分溫馨。
孟皓清微微眯起眼睛,仔細端詳著高箐箐,開口說道:“姑娘,細細想來,我們應該僅僅相隔一年未見而已。當日的情形著實緊張,生死攸關之際,我也無暇多顧。可如今看來,你的變化還真是不小啊。”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感慨,仿佛在迴憶著過去的點點滴滴。
高箐箐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眼神中帶著一絲好奇,問道:“孟大人,您覺得小女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何處呢?”她的聲音輕柔婉轉,如同黃鶯出穀。
孟皓清微微思索片刻,目光溫和地看著高箐箐,說道:“我記得當初見你時,你不過是個十幾歲的青澀少女,模樣尚顯稚嫩。可這才時隔一年,你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氣質也愈發溫婉大方,與往日相比,簡直判若兩人啊。”
高箐箐聽了孟皓清的誇獎,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喜悅之情,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宛如春日裏盛開的花朵。她微微低頭,略帶羞澀地說道:“多謝孟大人的誇獎,那年小女年方十四,如今也才十五歲而已。這一年裏,經曆了許多事情,或許正是這些經曆,讓小女有了些許變化吧。”
隨後,高箐箐微微坐直身子,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光芒,說道:“在過去的一年中,小女時刻不敢懈怠,發奮圖強,一心想著能夠進入東都,為大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也希望能再次見到您。無論將來是入朝為官,為朝廷出謀劃策,還是教書育人,培養更多的人才,小女都願意為之努力,隻是沒想到在花都見到了您”。
孟皓清聽著高箐箐的話,微微點頭,眼神中流露出讚賞之意。他沉吟片刻,說道:“我記得那日與你一起的,還有一位老者。當時情況緊急,我雖未與他交流,但能感覺到他對你關懷備至。不知那位老者,可是你的家父?”孟皓清迴想起當時的場景,那位老者雖然年事已高,但為了保護高箐箐,不惜放下尊嚴,想盡辦法,那神情分明有著老來得子的疼愛。
高箐箐聽到孟皓清提及自己的父親,眼神中閃過一絲黯然,臉上的笑容也漸漸消失。她微微低下頭,語氣中帶著一絲悲傷,說道:“那正是家父。可惜,半年前,家父身患重病,盡管四處求醫問藥,卻還是無力迴天,已經離開了人世。小女如今住在奇州,一年前,帶著家父前往東都,本是想著走訪親戚,同時也希望能在東都尋得良醫,為家父治病。可終究還是沒能留住他……”說到此處,她的聲音微微顫抖,眼中泛起了淚花。
孟皓清聽聞高箐箐的遭遇,臉上露出關切的神情,微微皺起眉頭,語氣中滿是擔憂地說道:“那高姑娘,如今你身邊可還有其他親人相伴?你年紀尚輕,涉世未深,若獨自一人生活,在這世間摸爬滾打,著實不太容易,難免會遇到些難以解決的困難。”他的目光中充滿了憐惜,仿佛在看著自己的晚輩一般。
高箐箐輕輕搖了搖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落寞,聲音略帶哽咽地說道:“沒有了,如今隻有一個嬸嬸在東都。她也多次來信,殷切地叫我去東都與她一同生活,好有個照應。可那奇州的老房子,承載著我與父親太多的迴憶,小女實在是舍不得離開。每當看到那熟悉的一磚一瓦,仿佛父親還在身邊,所以一直猶豫不決,至今仍留在奇州。”說到此處,她的眼眶微微泛紅,情緒有些激動。
孟皓清靜靜地聽著,微微頷首,陷入了沉思。他心中想著,這姑娘年紀輕輕就沒了父親,獨自一人在奇州,確實孤苦伶仃。片刻後,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高箐箐,說道:“這樣吧,姑娘,倘若你不嫌棄,我認你當妹妹如何?如此一來,你也算是有了兄長可以依靠。日後,你去東都與你嬸子一起居住,我在東都也能時常照應你們。待到你長大成人,有了足夠的能力,也可以在我探清府謀個差事,也好有個安身立命之所,你意下如何?”
高箐箐聽到孟皓清這番話,先是微微一愣,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後瞪大了雙眼,眼神中滿是驚喜與感動。她怎麽也沒想到,孟皓清會提出這樣的想法。片刻的愣神之後,她迅速起身,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磕了一個頭,說道:“尊兄在上,請受小妹一拜!從今往後,您就是我的兄長,小妹定當聽兄長的話。”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那是激動與感激交織的情感。
孟皓清見高箐箐如此,連忙快步上前,伸出雙手,輕輕扶起高箐箐。他看著高箐箐雙眼通紅,臉上還掛著未幹的淚痕,心中不禁有些心疼,溫和地說道:“好了,好了,快起來。那以後你就是我小妹了,有什麽困難,盡管跟兄長說,我定會為你排憂解難。咱們兄妹之間,就不必如此客氣了。”他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如同冬日裏的暖陽,溫暖著高箐箐的心。
孟皓清連忙將手中的長槍放迴到兵器架上,目光溫和地看著高箐箐,說道:“不必行如此大禮,姑娘。隻是,我總覺得我們好像在哪見過,一時之間卻又想不起來。”其實,孟皓清第一次見到高箐箐的時候,就有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心中一直疑惑,總覺得在某個地方與她有過交集。
說著,孟皓清微微往後退了一步,他深知自己此刻一身臭汗,味道不佳,不想靠得太近而顯得失禮。高箐箐似乎察覺到了他的心思,輕輕笑了一下,眼神中帶著一絲羞澀與欣喜,說道:“原來孟大人還對小女有些印象,這真讓我倍感欣慰。我們初次見麵是在東都,那時您剛擔任探清府總督,府中處理事務繁忙,孟大人可有印象?”
孟皓清微微皺眉,陷入了迴憶之中。過了片刻,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光亮,恍然大悟地說道:“哎呦!你是當時的那個小姑娘?記得那時情況緊急,你身處險境,我恰巧路過,便出手相助了。沒想到,一晃這麽多年過去了。”
高箐箐微微點頭,臉上滿是感激之情,輕聲說道:“一直以來,都沒有合適的機會向您表達謝意。今日在此遇見,小女定要感謝當初孟大人的救命之恩。若無您的幫助,小女恐怕早已遭遇不測。這份恩情,小女銘記於心。”
孟皓清麵帶溫和的笑意,伸手指了指旁邊的石凳子,微微頷首,語氣親切地說道:“高姑娘,站著說話多有不便,我們坐下慢慢聊吧。”說罷,他率先邁步走向石凳,動作沉穩而自然。
高箐箐微微欠身,輕聲應道:“多謝孟大人。”隨後,她蓮步輕移,跟在孟皓清身後,二人麵對麵緩緩坐下。陽光柔和地灑在他們身上,為這靜謐的場景增添了幾分溫馨。
孟皓清微微眯起眼睛,仔細端詳著高箐箐,開口說道:“姑娘,細細想來,我們應該僅僅相隔一年未見而已。當日的情形著實緊張,生死攸關之際,我也無暇多顧。可如今看來,你的變化還真是不小啊。”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感慨,仿佛在迴憶著過去的點點滴滴。
高箐箐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眼神中帶著一絲好奇,問道:“孟大人,您覺得小女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何處呢?”她的聲音輕柔婉轉,如同黃鶯出穀。
孟皓清微微思索片刻,目光溫和地看著高箐箐,說道:“我記得當初見你時,你不過是個十幾歲的青澀少女,模樣尚顯稚嫩。可這才時隔一年,你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氣質也愈發溫婉大方,與往日相比,簡直判若兩人啊。”
高箐箐聽了孟皓清的誇獎,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喜悅之情,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宛如春日裏盛開的花朵。她微微低頭,略帶羞澀地說道:“多謝孟大人的誇獎,那年小女年方十四,如今也才十五歲而已。這一年裏,經曆了許多事情,或許正是這些經曆,讓小女有了些許變化吧。”
隨後,高箐箐微微坐直身子,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光芒,說道:“在過去的一年中,小女時刻不敢懈怠,發奮圖強,一心想著能夠進入東都,為大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也希望能再次見到您。無論將來是入朝為官,為朝廷出謀劃策,還是教書育人,培養更多的人才,小女都願意為之努力,隻是沒想到在花都見到了您”。
孟皓清聽著高箐箐的話,微微點頭,眼神中流露出讚賞之意。他沉吟片刻,說道:“我記得那日與你一起的,還有一位老者。當時情況緊急,我雖未與他交流,但能感覺到他對你關懷備至。不知那位老者,可是你的家父?”孟皓清迴想起當時的場景,那位老者雖然年事已高,但為了保護高箐箐,不惜放下尊嚴,想盡辦法,那神情分明有著老來得子的疼愛。
高箐箐聽到孟皓清提及自己的父親,眼神中閃過一絲黯然,臉上的笑容也漸漸消失。她微微低下頭,語氣中帶著一絲悲傷,說道:“那正是家父。可惜,半年前,家父身患重病,盡管四處求醫問藥,卻還是無力迴天,已經離開了人世。小女如今住在奇州,一年前,帶著家父前往東都,本是想著走訪親戚,同時也希望能在東都尋得良醫,為家父治病。可終究還是沒能留住他……”說到此處,她的聲音微微顫抖,眼中泛起了淚花。
孟皓清聽聞高箐箐的遭遇,臉上露出關切的神情,微微皺起眉頭,語氣中滿是擔憂地說道:“那高姑娘,如今你身邊可還有其他親人相伴?你年紀尚輕,涉世未深,若獨自一人生活,在這世間摸爬滾打,著實不太容易,難免會遇到些難以解決的困難。”他的目光中充滿了憐惜,仿佛在看著自己的晚輩一般。
高箐箐輕輕搖了搖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落寞,聲音略帶哽咽地說道:“沒有了,如今隻有一個嬸嬸在東都。她也多次來信,殷切地叫我去東都與她一同生活,好有個照應。可那奇州的老房子,承載著我與父親太多的迴憶,小女實在是舍不得離開。每當看到那熟悉的一磚一瓦,仿佛父親還在身邊,所以一直猶豫不決,至今仍留在奇州。”說到此處,她的眼眶微微泛紅,情緒有些激動。
孟皓清靜靜地聽著,微微頷首,陷入了沉思。他心中想著,這姑娘年紀輕輕就沒了父親,獨自一人在奇州,確實孤苦伶仃。片刻後,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高箐箐,說道:“這樣吧,姑娘,倘若你不嫌棄,我認你當妹妹如何?如此一來,你也算是有了兄長可以依靠。日後,你去東都與你嬸子一起居住,我在東都也能時常照應你們。待到你長大成人,有了足夠的能力,也可以在我探清府謀個差事,也好有個安身立命之所,你意下如何?”
高箐箐聽到孟皓清這番話,先是微微一愣,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後瞪大了雙眼,眼神中滿是驚喜與感動。她怎麽也沒想到,孟皓清會提出這樣的想法。片刻的愣神之後,她迅速起身,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磕了一個頭,說道:“尊兄在上,請受小妹一拜!從今往後,您就是我的兄長,小妹定當聽兄長的話。”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那是激動與感激交織的情感。
孟皓清見高箐箐如此,連忙快步上前,伸出雙手,輕輕扶起高箐箐。他看著高箐箐雙眼通紅,臉上還掛著未幹的淚痕,心中不禁有些心疼,溫和地說道:“好了,好了,快起來。那以後你就是我小妹了,有什麽困難,盡管跟兄長說,我定會為你排憂解難。咱們兄妹之間,就不必如此客氣了。”他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如同冬日裏的暖陽,溫暖著高箐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