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作為大乾權力中心,來往的客商很多,當第一批不接受李家銀票的商人出現之後,李家發行的銀票就成了廢紙。
在葉小飛的命令下,李家所有商鋪都被迫關門歇業。
可兌換現銀的人依舊很多,李家沒銀子了。
這件事被通報到皇帝麵前,李家的主事人也被帶了迴來。
皇帝的應對方法很簡單,折算李家所有值錢的東西,玉器擺件,琉璃字畫,商鋪,土地,隻要能賣銀子的東西,都可以拿出來抵債。
有人收購最好,沒人收購,皇帝自己收購。
皇帝私庫的銀子很多,不介意拿出一部分換成資產。
葉小飛帶著宮裏幾個太監主持這件事,有人買,那就是高價,沒人買,那就用低於市場價的價格替皇帝收購。
李家所有資產很快變成皇帝的,鋪子裏貨物也被葉小飛拿出來降價抵銀子了。
最後,京城沒人來李家票號兌換銀子了,李家除了一堆變成廢紙的銀票之外,連一萬兩銀子都拿不出來。
李家人氣的牙根兒癢癢,他們在京城經營了三百年,積累的資產也不少,沒想到全被葉小飛霍霍了。
葉小飛才不管這些,禁軍堵門,許進不許出,然後迴去跟皇帝複命。
接下來的重點就是李家鑄假銀子的問題了。
京城李家的一眾高層全部被收押在天牢,沒人交代鑄造假銀子的事。
皇帝也不能一直這麽關著他們,以前是沒由頭,現在有了,皇帝可不會手軟。
革職,這是肯定的。
為了防止李家在族地造反,人暫時不能殺,不僅不殺,反而可以放迴去。
高層被關在天牢,所有家眷一起送迴老家。
先讓他們內部來一波狗咬狗,該指責的指責,該分的家要分。
等李家亂成一鍋粥,最後再收割。
朝堂上李家人空出來的職務都被皇帝安排人接手了。
然後需要處理的就是那八千萬兩假銀子。
假銀子是葉小飛從係統商城裏買的,材料是銅錫混合金屬。
整整八百萬斤,這個數目十分龐大。
假銀子,自然不可能被流出去,流出去對大乾絕對是個巨大的打擊。
可該怎麽處理成了問題。
本來在家待著的葉小飛接到傳召,一臉疑惑的進宮了。
剛到金鑾殿前廣場,負責傳召的太監指著排放在一起的一大片箱子道:
“侯爺,陛下讓您把這些箱子靠牆摞起來。”
葉小飛滿臉黑人問號,傳召我就為了這事兒?太扯了吧。
看到葉小飛臉色不善,太監立刻解釋,這些箱子太重了,禁軍需要大量人力才能完成堆疊。
而且越往高摞,動靜越大,所以想到了葉小飛。
葉小飛無奈,禁軍卸車沒問題,裝車也湊合,可要摞起來,還真有難度。
摞箱子的同時,葉小飛也在琢磨,皇帝打算怎麽處理這些東西,幾百萬斤可不是個小數目。
總不能就摞在金鑾殿前廣場吧,那樣就難看了。
收拾完箱子,天已經黑了,太監又來了,讓葉小飛去禦膳房陪皇帝吃飯。
吃飯的時候,葉小飛隨口問了句怎麽處理那些假銀子。
皇帝微微一笑,說了自己的打算。
皇帝經過深思熟慮以後,最終決定鑄造盔甲。
假銀子比真銀子硬,但沒有鐵那麽硬。
大乾有三十萬鎮北軍,二十萬平西軍,二十萬夷南軍,十萬海防軍,三十萬常備軍,十萬禁軍,五萬惠州駐軍。
再加上被六大世家控製的三十萬駐軍,足足一百六十五萬軍隊。
拋開被世家掌控的三十萬,皇帝還有一百二十五萬軍隊。
聽起來是不是很多,事實上確實不少。
可這一百二十五萬軍隊,真正有全身鐵甲的不足二十萬。
負責保衛京城的十萬禁軍,他們的盔甲是全鐵質。
京城附近的三十萬常備軍,五萬人一個大營,可隻有最精銳的十分之一有全身鐵甲。
鎮北軍,同樣如此,真正的帶甲之士不足一成,近半數士兵以皮甲為主,底層士兵更是隻有軍裝和少量皮甲,防護全靠盾牌。
平西軍,夷南軍,海防軍,也都差不多的情況。
原因就是鐵礦被壟斷。
世家與皇帝共治天下,世家手裏的鐵礦,優先賣給其他世家。
世家掌控三十萬軍隊就在朝堂和皇帝的爭鬥中不落下風,究其原因,還不是他們手裏的軍隊戰鬥力更強。
發生內戰,邊軍既要防範外敵,又要對內平叛,禁軍不能離開京城,常備軍的壓力可想而知。
所以,大乾看似兵強馬壯,百萬大軍在手,可邊疆卻始終處於防守狀態,沒有開疆擴土的能力。
鐵礦,糧草,戰馬,都被世家壟斷,開疆擴土何其困難。
李家雖然倒台了,可直接鎮壓就是發動內戰,世家會聯手。
隻有增強軍隊實力,皇帝收拾世家的底氣才更足。
這八百萬斤假銀子給了皇帝希望。
全部鑄造成盔甲,皇帝就有百萬帶甲之士。
世家要聯合造反?那就打。
葉小飛挑眉,還別說,真可以這麽幹,別管這些假銀子的原料是什麽,好歹是金屬,總比皮甲提供的防護力強點兒吧。
再者說,穿著金屬盔甲和穿著皮甲上戰場,己方士兵有沒有底氣先不說,對手心裏會打鼓是肯定的。
這樣一來,心理優勢不就有了。
還真別說,這批假銀子的用途,被皇帝發揮到了極致。
就連弄出這堆東西的葉小飛都沒想到還能這麽處理。
而且,有了這八百萬斤銅錫混合金屬,高家對大乾的鐵礦壟斷失去了威脅。
以皇帝手裏的鐵礦,鑄造兵器足夠,現在盔甲也有了。
歪打正著,也算將高家順帶收拾了一把。
假銀子就放在金鑾殿前廣場,工部拿走多少,就要交付多少套盔甲。
第一套盔甲成型之後,皇帝立即開始測試,還別說,質量相當不錯,都是劄甲,防禦力比皮甲強多了。
隨後開始正式製作。
工部,常備軍匠作營,禁軍匠作營。
三個地方全力開工,按照皇帝的要求,一個月之內,五千套全身劄甲,必須按時交付。
在葉小飛的命令下,李家所有商鋪都被迫關門歇業。
可兌換現銀的人依舊很多,李家沒銀子了。
這件事被通報到皇帝麵前,李家的主事人也被帶了迴來。
皇帝的應對方法很簡單,折算李家所有值錢的東西,玉器擺件,琉璃字畫,商鋪,土地,隻要能賣銀子的東西,都可以拿出來抵債。
有人收購最好,沒人收購,皇帝自己收購。
皇帝私庫的銀子很多,不介意拿出一部分換成資產。
葉小飛帶著宮裏幾個太監主持這件事,有人買,那就是高價,沒人買,那就用低於市場價的價格替皇帝收購。
李家所有資產很快變成皇帝的,鋪子裏貨物也被葉小飛拿出來降價抵銀子了。
最後,京城沒人來李家票號兌換銀子了,李家除了一堆變成廢紙的銀票之外,連一萬兩銀子都拿不出來。
李家人氣的牙根兒癢癢,他們在京城經營了三百年,積累的資產也不少,沒想到全被葉小飛霍霍了。
葉小飛才不管這些,禁軍堵門,許進不許出,然後迴去跟皇帝複命。
接下來的重點就是李家鑄假銀子的問題了。
京城李家的一眾高層全部被收押在天牢,沒人交代鑄造假銀子的事。
皇帝也不能一直這麽關著他們,以前是沒由頭,現在有了,皇帝可不會手軟。
革職,這是肯定的。
為了防止李家在族地造反,人暫時不能殺,不僅不殺,反而可以放迴去。
高層被關在天牢,所有家眷一起送迴老家。
先讓他們內部來一波狗咬狗,該指責的指責,該分的家要分。
等李家亂成一鍋粥,最後再收割。
朝堂上李家人空出來的職務都被皇帝安排人接手了。
然後需要處理的就是那八千萬兩假銀子。
假銀子是葉小飛從係統商城裏買的,材料是銅錫混合金屬。
整整八百萬斤,這個數目十分龐大。
假銀子,自然不可能被流出去,流出去對大乾絕對是個巨大的打擊。
可該怎麽處理成了問題。
本來在家待著的葉小飛接到傳召,一臉疑惑的進宮了。
剛到金鑾殿前廣場,負責傳召的太監指著排放在一起的一大片箱子道:
“侯爺,陛下讓您把這些箱子靠牆摞起來。”
葉小飛滿臉黑人問號,傳召我就為了這事兒?太扯了吧。
看到葉小飛臉色不善,太監立刻解釋,這些箱子太重了,禁軍需要大量人力才能完成堆疊。
而且越往高摞,動靜越大,所以想到了葉小飛。
葉小飛無奈,禁軍卸車沒問題,裝車也湊合,可要摞起來,還真有難度。
摞箱子的同時,葉小飛也在琢磨,皇帝打算怎麽處理這些東西,幾百萬斤可不是個小數目。
總不能就摞在金鑾殿前廣場吧,那樣就難看了。
收拾完箱子,天已經黑了,太監又來了,讓葉小飛去禦膳房陪皇帝吃飯。
吃飯的時候,葉小飛隨口問了句怎麽處理那些假銀子。
皇帝微微一笑,說了自己的打算。
皇帝經過深思熟慮以後,最終決定鑄造盔甲。
假銀子比真銀子硬,但沒有鐵那麽硬。
大乾有三十萬鎮北軍,二十萬平西軍,二十萬夷南軍,十萬海防軍,三十萬常備軍,十萬禁軍,五萬惠州駐軍。
再加上被六大世家控製的三十萬駐軍,足足一百六十五萬軍隊。
拋開被世家掌控的三十萬,皇帝還有一百二十五萬軍隊。
聽起來是不是很多,事實上確實不少。
可這一百二十五萬軍隊,真正有全身鐵甲的不足二十萬。
負責保衛京城的十萬禁軍,他們的盔甲是全鐵質。
京城附近的三十萬常備軍,五萬人一個大營,可隻有最精銳的十分之一有全身鐵甲。
鎮北軍,同樣如此,真正的帶甲之士不足一成,近半數士兵以皮甲為主,底層士兵更是隻有軍裝和少量皮甲,防護全靠盾牌。
平西軍,夷南軍,海防軍,也都差不多的情況。
原因就是鐵礦被壟斷。
世家與皇帝共治天下,世家手裏的鐵礦,優先賣給其他世家。
世家掌控三十萬軍隊就在朝堂和皇帝的爭鬥中不落下風,究其原因,還不是他們手裏的軍隊戰鬥力更強。
發生內戰,邊軍既要防範外敵,又要對內平叛,禁軍不能離開京城,常備軍的壓力可想而知。
所以,大乾看似兵強馬壯,百萬大軍在手,可邊疆卻始終處於防守狀態,沒有開疆擴土的能力。
鐵礦,糧草,戰馬,都被世家壟斷,開疆擴土何其困難。
李家雖然倒台了,可直接鎮壓就是發動內戰,世家會聯手。
隻有增強軍隊實力,皇帝收拾世家的底氣才更足。
這八百萬斤假銀子給了皇帝希望。
全部鑄造成盔甲,皇帝就有百萬帶甲之士。
世家要聯合造反?那就打。
葉小飛挑眉,還別說,真可以這麽幹,別管這些假銀子的原料是什麽,好歹是金屬,總比皮甲提供的防護力強點兒吧。
再者說,穿著金屬盔甲和穿著皮甲上戰場,己方士兵有沒有底氣先不說,對手心裏會打鼓是肯定的。
這樣一來,心理優勢不就有了。
還真別說,這批假銀子的用途,被皇帝發揮到了極致。
就連弄出這堆東西的葉小飛都沒想到還能這麽處理。
而且,有了這八百萬斤銅錫混合金屬,高家對大乾的鐵礦壟斷失去了威脅。
以皇帝手裏的鐵礦,鑄造兵器足夠,現在盔甲也有了。
歪打正著,也算將高家順帶收拾了一把。
假銀子就放在金鑾殿前廣場,工部拿走多少,就要交付多少套盔甲。
第一套盔甲成型之後,皇帝立即開始測試,還別說,質量相當不錯,都是劄甲,防禦力比皮甲強多了。
隨後開始正式製作。
工部,常備軍匠作營,禁軍匠作營。
三個地方全力開工,按照皇帝的要求,一個月之內,五千套全身劄甲,必須按時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