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飛開始練武,最高興的還得是皇帝,沒人會嫌棄自己的貼身保鏢實力強大。


    葉小飛的刀是好刀,皇帝很清楚,因為在城門口砍了一千多人都沒見他換過。


    找坐騎的事都過去這麽久了,始終沒有進展,倒是找到過幾匹好馬,試過負重六百斤奔襲,結果自然不用多說,一二裏地沒什麽問題,遠了就不行了。


    長兵器也沒什麽可送的,皇宮兵器庫不缺高品質的長兵器,每月送一次銀子,皇帝早就讓他去挑選過,可葉小飛看不上那些。


    最後就隻有弓了,聽說小飛開始練習射術,皇帝當即命人把宮裏兵器庫最好的弓給他送了過去。


    弓倒是平平無奇,可拉力少說也有幾百斤,這倒是比他從係統商城買的拉力大了不少。


    射出去的箭矢不僅遠,殺傷力也大了不少。


    葉小飛是貼身侍衛,皇帝賜了兵器,那就得帶著。


    隔天上朝的時候,葉小飛右邊腰間依舊掛著自己的雁翎刀,而左邊卻多了一把弓以及十支羽箭。


    皇帝很滿意,世家大臣就不開心了,以前隻是近身搏殺,猛是猛,可隻要速度快,逃跑不是什麽大問題。


    現在呢,這貨開發出遠程打擊能力了,這還怎麽玩兒?


    安穩了一段日子的朝堂又開始籌備活動了,春耕。


    皇帝每年春天要親自耕種,以示對農業的重視。具體來說,皇帝在春耕前會舉行隆重的典禮,包括迎神、奏樂、上香、行三跪九拜禮等儀式?。


    皇帝率領官員躬耕,其實就是皇帝親自駕車扶犁,親自耕種以鼓勵百姓。


    士農工商,農民的地位已經被抬到第二的高度,不管是皇帝還是世家貴族,亦或是豪門大戶,都願意維持這個傳統。


    而且封建王朝,糧食才是一切。


    大乾同樣有這個傳統,皇帝扶犁地,象征性的走個三五趟,其他王公大臣旁觀,等皇帝完活,就輪到他們了。


    這個典禮被稱為耕耤(ji)禮。


    大臣們不僅要自備拉犁的牲畜,工具也要自備。


    為了表現的更貼近百姓,一般都會選擇用牛當拉犁的牲畜。


    先農祭壇,這就是舉行耕耤禮的地方,而耕種的土地,就在祭壇旁邊。


    這塊土地的作物生長情況,也被視為當年農作物的收成標尺。


    這是曆朝曆代每年都要舉行一次的活動,沒什麽可商議的,朝臣提出,皇帝通過,農桑司配合禮部準備。


    皇帝倒沒覺得有什麽不對,可葉小飛感覺這群人憋著壞,因為有人不經意間偷偷看了他好幾次。


    憑葉小飛的敏銳感知,發現這種偷看輕而易舉。


    確定之後,葉小飛當場暗暗罵娘,這肯定是衝著他來的。


    皇帝用的牛是農桑司準備,負責人就是他老丈人,袁豐。


    耕種出問題,丟臉的是皇帝,受責罰的是他老丈人,甚至會威脅皇帝的安全。


    而他這個貼身侍衛,到時候救援不及,同樣會被責罰,什麽統領官職,侯爵爵位,都會被擼的一幹二淨。


    到了耕耤禮這天,葉小飛果然在世家大臣的眼神中看到了看好戲的意思。


    葉小飛迴應了一個不屑的表情,真當這幾天他是白混的。


    迎神、奏樂、上香、行三跪九拜大禮,皇帝帶頭,一眾朝臣跟隨,唯一站著的隻有葉小飛。


    他是侍衛,時刻警惕四周。


    皇帝舉行耕耤禮,來觀禮的不止是大臣,還有一些京城百姓。


    雖然被禁軍攔在外麵,可刺殺的手段很多,並不是隻有近身搏殺這一種,所以葉小飛很少跟著皇帝行禮。


    典禮來到最後一個環節,皇帝親耕。


    兩頭牛被拉出來,禁軍抬著一副犁跟在後麵。


    葉小飛看到那兩頭牛的時候就知道,世家針對他的手段就是這兩頭牛。


    這兩頭牛很壯,看的出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可關鍵就是這兩頭牛太壯了,而且是黃牛。


    人們都說老黃牛吃苦耐勞,性情溫順,可都下意識的忽略了‘老’這個關鍵字。


    初生牛犢不怕虎聽過嗎?這不僅僅是無知者無畏的一種體現,更是黃牛性情中的暴躁因子的體現。


    黃牛經過多年和人類共處,這才會變成吃苦耐勞,性情溫順的老黃牛。


    壯年期的黃牛,同樣有挑戰一切的勇氣,真當它們那一對牛角是白長的嗎。


    葉小飛快步來到袁豐身邊問道:


    “這牛是怎麽迴事?太壯了吧。”


    袁豐愣了一下反問道:


    “壯實一點不好嗎?這樣陛下會省很多力氣。”


    “好個錘子,誰選的?”


    葉小飛低喝一聲,袁豐也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小聲問道:


    “你擔心出事?是禮部官員選的。”


    葉小飛皺眉,點了點頭來到兩頭牛身邊,原本是兩個農桑司小吏負責牽牛,控製方向,此時正在裝配犁。


    葉小飛眯著眼看了看兩頭黃牛,隨手牽起了繩子。


    耕種這事兒吧,葉小飛真沒關注過,上輩子生活的年代,耕種的主力早就由拖拉機取代了牛,隻有一些不適合拖拉機的地方依舊在用牛當主力。


    可那是性情溫和的水牛,而不是黃牛。


    來到大乾之後,他好歹是皇帝身邊的人,賞賜的莊子也不用他親自耕種,更不會關注耕牛的事。


    也是這幾天才了解了一下,大乾有牛,可耕牛並不多,因為一頭合格的耕牛需要訓練好幾年的時間。


    隻是耕牛為什麽要訓練好幾年這個問題沒搞明白。


    真的見到耕牛之後,葉小飛終於明白為什麽會有這麽長時間的訓練期。


    鼻環,大乾的耕牛沒有鼻環,耕種的時候不聽話,農民根本沒辦法,隻能等牛自己安靜下來。


    此時此刻,控製牛前進的辦法隻有一根拴在牛頭上的繩子。


    這種情況下,牛要是不老實,根本沒人能拉住它們。


    耕地?不用牛角挑人就不錯了,耕個錘子的地啊。


    而且牛發脾氣的時候,是個人就知道躲,遭殃的除了牽著他們的人,還有在後麵限製他們行動的人。


    兩個小吏倒是無所謂,死就死了,可後麵的人是誰,是皇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封侯,九品到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蟲子阿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蟲子阿瘋並收藏開局封侯,九品到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