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機會來了
四合院:帶走隨身空間下鄉 作者:分乏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深知擒賊先擒王的道理,如果製服高亮這個活躍分子,可以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想到這些,李慶國開始采取行動。
為了樹立他在87號院子中的地位,他非常用心去做準備。
畢竟,想要算計他人就必須知己知彼,深入了解對方的信息,了解越詳盡越好。
不過李慶國也隻是以前認識高亮,並不了解他的具體工作或其他情況,但這並沒有難住他。
在南城區這一片,王大山也有不少熟人了。
一天,他外出散步時遇到了一個老相識。
對方見到他顯得有些意外,但仍故作熱情地打了招唿。
“老王啊,有空來看看?”
王大山看見他,眼中一亮。
這個姓李的人嘴巴快,喜歡閑聊,是個聞名的消息達人,簡直就是個搜集信息的好對象!王大山笑著答道:
“老李,我最近是迴來了,以後打算長住。”
老李臉上露出猶豫的表情。
他知道王大山搬迴來未必是個好事,但好奇心還是壓倒了一切:“你在外麵不是有自己的住所,怎麽突然又搬家了呢?”
“沒有,我兒子迴來沒地方住,我隻能給他們騰地方。”
王大山敷衍解釋道。
“為人父母真不容易啊。”
老李雖然嘴上誇獎著,心裏卻不信。
誰不知道王大山是什麽人?
除了他的大兒子,其他的孩子怎麽可能舍得這麽為父母考慮。
王大山也像是自嘲般感慨說:“當父母的,總想給孩子最好的嘛。”
“別扯遠了,我現在搬到15號院了,你有空可以來喝杯茶。”
老李聽聞先是一驚,隨後點頭道,“你們那院子的感情真好,怎麽也分不開。”
“其實也沒那麽誇張啦。”
王大山隨便附和。
他心中記著此行的目的,並不多聊就開始打聽些事,老李倒是不忌諱什麽,將各種內情都告訴他。
特別是關於張蒙的一些情況講得非常詳細。
得到需要的信息後,王大山滿意離開。
對付張蒙這件事並不難辦,幹脆找光天幫忙宣揚張蒙與15號院住戶的關係,特別是在張蒙上班的地方傳播開去,給對方施加壓力。
幾天後,單位同事看向張蒙的目光都不太對,不少人還帶上了口罩。
遇到領導時,組長特地帶他到較為安靜的地方說:
“張蒙同誌,過兩天組裏有個出差任務,需要你去執行一下。”
張蒙一頭霧水,“可是這任務不應該輪到我來做呀……”
“這是組裏的統一安排,請務必配合。”
經過一番解釋後,王大山這才發現,原來是廠裏的同僚們擔心住在“截胡院”
的自己染上壞習氣。
為了不讓名聲進一步受損,張蒙決定尋求一個人的幫助。
想到林永春可能幫自己處理此事。
來到林永春家門前禮貌敲門後進去求教。
“林四叔,在家吧!”
門後傳來迴答:“進來吧。”
林永春聽了事情後直接告訴他自己遭到了算計,建議他換個住處:“一旦名聲壞了就再也挽迴不了,還是盡早搬走吧。”
盡管張蒙心有不甘想要反擊,卻明白在時間精力上的懸殊劣勢。
最後隻能聽從林永春意見:“林四叔說得對。”
臨走前張蒙又問林永春何時收拾這些惹麻煩的鄰居。
而此時,林永春表示自己已經有了準備:“隻是時候未到。”
“那你打算什麽時候行動?”
張蒙追問道。
“時候成熟自然會見分曉。”
林永春深思地說。
“好的,謝謝您林四叔!”
張蒙帶著些許安慰的心情離開了。
方誌輝不由自主地歎了口氣:“對付他們並不容易。
上一次就是因為心急,反被算計,不得不來此地暫住。
等我對他們了解更深,還得等一個萬無一失的好機會。”
“如果有什麽能幫忙的,盡管說,我隨叫隨到。”
吳明認真地說道。
他的表情表明他不是客套,而是真心的。
方誌輝很高興有這樣的幫手,連連點頭。
有一個盟友確實是件好事。
第二天,吳明請了假,早早搬家。
鄰居們都勸他留下來,說是走人後房子就會被人搶走雲雲。
但吳明白心裏有數,跟鄰居道別之後就開車走了。
見吳明搬走後,其他人麵露憂色,他們意識到老住戶越來越少,那些機靈的人已經開始考慮其他出路。
而此時,方誌輝趁沒人注意,去了李家。
“李大爺,剛才那家夥我已經打發走了,怎麽樣?”
他向李家主人報功。
李大鵬放下茶杯,不慌不忙:“放心吧!說好的,隻要你能讓一家搬出去,減你一個月房租。
我說話算話。”
“可是……”
方誌輝顯得有些糾結,“蒙子這麽信任我,我這樣做真的合適嗎?”
李大鵬正色答道:“蒙子這小夥子太善良了,不適合住這裏。
早點讓他遠離這是非之地也算我為他好了。”
不知為何,李大鵬總覺得眼前的方誌輝有著趙中海的身影。
晃了一下眼眸,大概是自己的錯覺吧。
那個趙中海怕是再也沒法出來了。
送走了方誌輝,不久,院子中的另一個老人高大爺找上門來。
“李大爺,您這樣做不地道呀!”
高大爺開門見山。
“我不道在哪裏不地道呢?”
李大鵬不明所以。
“當初您不讓我接手這活兒,現在倒給方誌輝做了。”
李大鵬斜眼看著他:“他是新人總得給他點事兒鍛煉鍛煉吧?再說你是從哪兒知道的,是他告訴你的?”
“不用他告訴我,猜也能猜出來。”
高大爺得意地推了下眼鏡,“昨晚看見蒙子進了方誌輝的屋子,今天他就搬家,今天又特別找您聊天,這不是有貓膩才怪。”
聽了這番話,以高大爺的心思和能力,猜出這件事也屬正常。
李大鵬想了一會,便說:“好嘛,這個工作給你一份,隻要你趕走一戶人家就可以減半個月房租。”
“怎麽這次隻有半月啊?”
高大爺不解道。
上次明明是一個月!
“對於這麽簡單的差事,半月對您來說簡直就是白撿的。
知足吧!”
李大鵬擺擺手示意他離開,“不要再打擾老人家休息了。”
高大爺想了想也覺得不錯,於是興高采烈地走了。
以為高大爺這一輪行動會迅速搞定,沒想到半途殺出個程咬金。
高大爺還沒出招,在院裏計劃策略的下午突然看到街道小陳帶著一位中年女士來訪。
“小陳,您後麵這位是?”
小陳見到高大爺,顯然態度比對院子裏其他人好多了,因為他記得高家人雖然愛搗亂但從不做惡意勾當。
“這是我們新來的江主任。”
“江主任您好,這是我們的老居民閻老師。”
江主任禮貌地迴應了幾句,請高大爺通知院子裏的住戶集合。
劉海華聽到消息立刻挨家挨戶傳達,包括王大鵬也不放過去。
等到大家到齊,江主任開口:“各位,在你們百忙之中打擾一下……可能大家都已有所耳聞,我們這裏住的很多居民都來自原95號院。
當然我不是有意指責那邊的住戶,但這院的名聲極差,對我們街道形象非常不利。
所以現在我們需要重新開始,洗清過去的汙名,讓這裏的聲譽更上一層樓,這對於您個人、院裏,乃至街道都是有極大好處的。”
江主任說完掃視了一遍大家,接著講了更多具體細節。
其實,關於改善名譽這個問題,院子裏的人也不是沒有思考過。
畢竟生活條件改善,很多事情確實不用去做,專心搞好聲名也有其必要性和好處。
但要真正做成,得看大家是否配合才行。
你想名聲好,找人商量無異於透露自己的弱點。
一旦被人知道,下迴就可能被對方利用。
所以院子裏的人都不會輕易提及。
然而,如果某人真心希望改變,倒也並非不可能,畢竟這裏是他的地方。
於是大家都在有意無意間看向那個人。
王大鵬這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不對勁,笑著說:“你們看什麽呢,江主任說得挺好,大家鼓掌吧。”
隨即他率先鼓起掌來。
實際上截胡院對名聲已經不太在意了,因為這裏名聲差,房租才便宜。
如果名聲好了,王大鵬肯定要漲房租。
“啪啪啪……”
在王大鵬的帶動下,大家都鼓起掌來。
老租戶們也不得不附和,不鼓掌顯得不給江主任麵子。
劉海忠看到機會來了,上前道:“江主任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管理他們,讓他們守規矩,不出事。”
江主任白了他一眼,心想你還是管好自己吧!她清楚得很,劉海忠也是這裏的活躍分子之一。
無奈之下,她隻想得到的是承諾,可這些人的反應卻是虛以委蛇。
再次感慨這些人表麵配合、實際圓滑的樣子時,她感歎這裏確實難對付,隻能以後慢慢來。
她鼓勵大家說:“希望大家堅持本心,不要學這裏的人。”
然後又說了些鼓勵的話後打算離開。
劉海忠急忙說道:“江主任慢走,我送您。”
江主任一走,老租戶們仿佛吃了定心丸一樣鬆了一口氣,覺得有了江主任支持,截胡院的人或許會收斂。
想到這些,李慶國開始采取行動。
為了樹立他在87號院子中的地位,他非常用心去做準備。
畢竟,想要算計他人就必須知己知彼,深入了解對方的信息,了解越詳盡越好。
不過李慶國也隻是以前認識高亮,並不了解他的具體工作或其他情況,但這並沒有難住他。
在南城區這一片,王大山也有不少熟人了。
一天,他外出散步時遇到了一個老相識。
對方見到他顯得有些意外,但仍故作熱情地打了招唿。
“老王啊,有空來看看?”
王大山看見他,眼中一亮。
這個姓李的人嘴巴快,喜歡閑聊,是個聞名的消息達人,簡直就是個搜集信息的好對象!王大山笑著答道:
“老李,我最近是迴來了,以後打算長住。”
老李臉上露出猶豫的表情。
他知道王大山搬迴來未必是個好事,但好奇心還是壓倒了一切:“你在外麵不是有自己的住所,怎麽突然又搬家了呢?”
“沒有,我兒子迴來沒地方住,我隻能給他們騰地方。”
王大山敷衍解釋道。
“為人父母真不容易啊。”
老李雖然嘴上誇獎著,心裏卻不信。
誰不知道王大山是什麽人?
除了他的大兒子,其他的孩子怎麽可能舍得這麽為父母考慮。
王大山也像是自嘲般感慨說:“當父母的,總想給孩子最好的嘛。”
“別扯遠了,我現在搬到15號院了,你有空可以來喝杯茶。”
老李聽聞先是一驚,隨後點頭道,“你們那院子的感情真好,怎麽也分不開。”
“其實也沒那麽誇張啦。”
王大山隨便附和。
他心中記著此行的目的,並不多聊就開始打聽些事,老李倒是不忌諱什麽,將各種內情都告訴他。
特別是關於張蒙的一些情況講得非常詳細。
得到需要的信息後,王大山滿意離開。
對付張蒙這件事並不難辦,幹脆找光天幫忙宣揚張蒙與15號院住戶的關係,特別是在張蒙上班的地方傳播開去,給對方施加壓力。
幾天後,單位同事看向張蒙的目光都不太對,不少人還帶上了口罩。
遇到領導時,組長特地帶他到較為安靜的地方說:
“張蒙同誌,過兩天組裏有個出差任務,需要你去執行一下。”
張蒙一頭霧水,“可是這任務不應該輪到我來做呀……”
“這是組裏的統一安排,請務必配合。”
經過一番解釋後,王大山這才發現,原來是廠裏的同僚們擔心住在“截胡院”
的自己染上壞習氣。
為了不讓名聲進一步受損,張蒙決定尋求一個人的幫助。
想到林永春可能幫自己處理此事。
來到林永春家門前禮貌敲門後進去求教。
“林四叔,在家吧!”
門後傳來迴答:“進來吧。”
林永春聽了事情後直接告訴他自己遭到了算計,建議他換個住處:“一旦名聲壞了就再也挽迴不了,還是盡早搬走吧。”
盡管張蒙心有不甘想要反擊,卻明白在時間精力上的懸殊劣勢。
最後隻能聽從林永春意見:“林四叔說得對。”
臨走前張蒙又問林永春何時收拾這些惹麻煩的鄰居。
而此時,林永春表示自己已經有了準備:“隻是時候未到。”
“那你打算什麽時候行動?”
張蒙追問道。
“時候成熟自然會見分曉。”
林永春深思地說。
“好的,謝謝您林四叔!”
張蒙帶著些許安慰的心情離開了。
方誌輝不由自主地歎了口氣:“對付他們並不容易。
上一次就是因為心急,反被算計,不得不來此地暫住。
等我對他們了解更深,還得等一個萬無一失的好機會。”
“如果有什麽能幫忙的,盡管說,我隨叫隨到。”
吳明認真地說道。
他的表情表明他不是客套,而是真心的。
方誌輝很高興有這樣的幫手,連連點頭。
有一個盟友確實是件好事。
第二天,吳明請了假,早早搬家。
鄰居們都勸他留下來,說是走人後房子就會被人搶走雲雲。
但吳明白心裏有數,跟鄰居道別之後就開車走了。
見吳明搬走後,其他人麵露憂色,他們意識到老住戶越來越少,那些機靈的人已經開始考慮其他出路。
而此時,方誌輝趁沒人注意,去了李家。
“李大爺,剛才那家夥我已經打發走了,怎麽樣?”
他向李家主人報功。
李大鵬放下茶杯,不慌不忙:“放心吧!說好的,隻要你能讓一家搬出去,減你一個月房租。
我說話算話。”
“可是……”
方誌輝顯得有些糾結,“蒙子這麽信任我,我這樣做真的合適嗎?”
李大鵬正色答道:“蒙子這小夥子太善良了,不適合住這裏。
早點讓他遠離這是非之地也算我為他好了。”
不知為何,李大鵬總覺得眼前的方誌輝有著趙中海的身影。
晃了一下眼眸,大概是自己的錯覺吧。
那個趙中海怕是再也沒法出來了。
送走了方誌輝,不久,院子中的另一個老人高大爺找上門來。
“李大爺,您這樣做不地道呀!”
高大爺開門見山。
“我不道在哪裏不地道呢?”
李大鵬不明所以。
“當初您不讓我接手這活兒,現在倒給方誌輝做了。”
李大鵬斜眼看著他:“他是新人總得給他點事兒鍛煉鍛煉吧?再說你是從哪兒知道的,是他告訴你的?”
“不用他告訴我,猜也能猜出來。”
高大爺得意地推了下眼鏡,“昨晚看見蒙子進了方誌輝的屋子,今天他就搬家,今天又特別找您聊天,這不是有貓膩才怪。”
聽了這番話,以高大爺的心思和能力,猜出這件事也屬正常。
李大鵬想了一會,便說:“好嘛,這個工作給你一份,隻要你趕走一戶人家就可以減半個月房租。”
“怎麽這次隻有半月啊?”
高大爺不解道。
上次明明是一個月!
“對於這麽簡單的差事,半月對您來說簡直就是白撿的。
知足吧!”
李大鵬擺擺手示意他離開,“不要再打擾老人家休息了。”
高大爺想了想也覺得不錯,於是興高采烈地走了。
以為高大爺這一輪行動會迅速搞定,沒想到半途殺出個程咬金。
高大爺還沒出招,在院裏計劃策略的下午突然看到街道小陳帶著一位中年女士來訪。
“小陳,您後麵這位是?”
小陳見到高大爺,顯然態度比對院子裏其他人好多了,因為他記得高家人雖然愛搗亂但從不做惡意勾當。
“這是我們新來的江主任。”
“江主任您好,這是我們的老居民閻老師。”
江主任禮貌地迴應了幾句,請高大爺通知院子裏的住戶集合。
劉海華聽到消息立刻挨家挨戶傳達,包括王大鵬也不放過去。
等到大家到齊,江主任開口:“各位,在你們百忙之中打擾一下……可能大家都已有所耳聞,我們這裏住的很多居民都來自原95號院。
當然我不是有意指責那邊的住戶,但這院的名聲極差,對我們街道形象非常不利。
所以現在我們需要重新開始,洗清過去的汙名,讓這裏的聲譽更上一層樓,這對於您個人、院裏,乃至街道都是有極大好處的。”
江主任說完掃視了一遍大家,接著講了更多具體細節。
其實,關於改善名譽這個問題,院子裏的人也不是沒有思考過。
畢竟生活條件改善,很多事情確實不用去做,專心搞好聲名也有其必要性和好處。
但要真正做成,得看大家是否配合才行。
你想名聲好,找人商量無異於透露自己的弱點。
一旦被人知道,下迴就可能被對方利用。
所以院子裏的人都不會輕易提及。
然而,如果某人真心希望改變,倒也並非不可能,畢竟這裏是他的地方。
於是大家都在有意無意間看向那個人。
王大鵬這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不對勁,笑著說:“你們看什麽呢,江主任說得挺好,大家鼓掌吧。”
隨即他率先鼓起掌來。
實際上截胡院對名聲已經不太在意了,因為這裏名聲差,房租才便宜。
如果名聲好了,王大鵬肯定要漲房租。
“啪啪啪……”
在王大鵬的帶動下,大家都鼓起掌來。
老租戶們也不得不附和,不鼓掌顯得不給江主任麵子。
劉海忠看到機會來了,上前道:“江主任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管理他們,讓他們守規矩,不出事。”
江主任白了他一眼,心想你還是管好自己吧!她清楚得很,劉海忠也是這裏的活躍分子之一。
無奈之下,她隻想得到的是承諾,可這些人的反應卻是虛以委蛇。
再次感慨這些人表麵配合、實際圓滑的樣子時,她感歎這裏確實難對付,隻能以後慢慢來。
她鼓勵大家說:“希望大家堅持本心,不要學這裏的人。”
然後又說了些鼓勵的話後打算離開。
劉海忠急忙說道:“江主任慢走,我送您。”
江主任一走,老租戶們仿佛吃了定心丸一樣鬆了一口氣,覺得有了江主任支持,截胡院的人或許會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