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有利可圖
四合院:帶走隨身空間下鄉 作者:分乏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改革開放後形勢的好轉,為了尋求更好生活環境他便帶著全家迴到家鄉探望父親。
相對而言,孫建國則有著更加豐富的過去故事。
期間甚至還有牢獄之災的經曆,使得孫光遠一度懷疑自己舉家投奔父親是不是正確選擇。
盡管如此已沒有退路隻能盡力適應下去再說將來的計劃了。
李建國這邊恰巧遇到了剛從外麵迴來的錢大寶。
於是開口詢問找房情況:“大寶啊,最近租房進展怎麽樣啦?”
錢大寶翻了個白眼:這個問題真是明知故問!要是真找到了哪裏還能繼續忍受這個老舊院子的房子呢?但他依然強忍微笑答道:“還沒搞定呢……如果有合適的資源,您能幫忙介紹一下嗎一大爺。”
“我還真有條消息,”
李建國拍大腿好像靈機一動般。
“99號四合院,傻石柱同院的地方可以考慮下。”
說著還給出優惠,“隨你怎麽挑選房間,並贈送首月免租金待遇。”
錢大寶心有警惕,畢竟之前被王大鵬騙過太多次了。
“那棟屋子現在還是老陳管理吧?”
他對這一建議持有疑問。
對此,李建國內行地說起:“老陳早就把手上的房子轉給我啦!由於租戶問題所以成交價很公道。
不過如果同意接受我的建議幫我清理掉部分住戶,我還可以免除額外兩個月租金呢!”
這個提議似乎更讓錢寶慎重思考,因為其中涉及複雜的鄰裏關係。
他覺得需要權衡利弊再作決定。
最終是否答應合作以及如何應對其他難題還需進一步協商討論。
林大強並不甘心,一直等到房價漲到如今這個水平才開始驅趕租戶。
陳大明深知那些租戶將會麵臨多麽困苦的境地。
不過,這跟他又有什麽關係呢?
趙大海的提議是他無法拒絕的。
哪怕要自掏腰包免除一個月房租,他也得答應,隻為了讓女兒迴到身邊。
“趙大爺,說定了啊,到時候我把人趕走,您可不能反悔啊!”
陳大明說道。
“這一點你盡管放心,我趙大海向來言出必行,別人都叫我誠信大叔,從來沒違約過。”
陳大明最初有些懷疑,但細想之下,對方的確沒有食言過。
隻是他每次都巧妙引導別人先違約,進而獲得更多的好處。
但這次陳大明是真的有意合作,因此雙方順利達成了協議。
臨別時,趙大海要求陳大強給99號四合院的大爺一票。
對於這一點,陳大明痛快答應了,對他而言這隻是小事一件。
離開後,陳大強沒迴家,而是直接出門為女兒找個合適的地方住。
而就在王大海看著這對舊鄰即將重逢,自認為做了一件好事時,一個人卻擋住了他的去路。
“劉老師,有何貴幹?”
王大海問道。
戴眼鏡的劉天順推了推眼鏡,笑道:“王大爺,您剛剛是不是在跟陳大強討論免租金的事?”
王大海一聽就知道對方是在打如意算盤。
“老劉,你也想免租金?”
王大海似笑非笑地說。
畢竟劉天順還是租住在自己家裏的人。
“主要是想幫你解決問題。”
這些年,劉天順的臉皮倒是越來越厚了。
王大海心裏其實也不反對。
原本他就有計劃重新將一些原住戶請迴南鑼鼓巷,因此迴應道:“那您說怎麽辦,隻要幫上忙肯定想著你。”
劉天順聽完,明白了王大海的意圖。
“王大爺,要真能全院子的人都聽我的話都搬出去,就讓我免費住一段時間吧。”
劉天順雖然沒明說,王大海也能猜到意思——他是想讓王大海幫他省下一大筆錢。
那個院子裏有十幾戶人家,這老頭是想白住一年半載不成?
“劉大爺,你未免太貪了,這事是我給自己租客的福利。
你搞定一家就行,其他人的事交給別人處理。”
王大海說。
劉天順知道,這是王大海又要搞點什麽花樣。
但對於他來說,有利可圖就行了,於是應聲答道。
“那好辦,我先搞定一兩家再說。”
王大海也沒忘提醒,以後99號四合院選大爺的時候,還得投票支持他才行。
接下來,王大海分別找上了孫家兄弟和黃二毛。
“多虧您了,一大爺,我們正愁房子不夠用呢。”
黃二毛感激地說。
“對呀,多虧一大爺解了我們燃眉之急!”
孫小輝也表示感謝。
“何時行動呢,您一聲令下。”
哥哥孫曉華補充了一句。
王大海淡然道:“別著急,你們有空再行動就好。”
確實不急,等著許大明、林強等人住進去之後會更加熱鬧。
屆時這幾戶新人的入住,必然會讓不願離開的老住戶感到困擾。
到那時候,才是好戲開場的時候。
……
許大明動作麻利,進入99號四合院後找到了一個朋友聊天。
畢竟以前大家是 ** 坊了,這裏也有一些熟人。
雖因他是從外遷入的,大家以往刻意避免與他走得太近,但他依然能找到從前喝酒吃肉的一個老友。
進院聊天之際,他一邊與朋友閑談,一邊留意著院裏的環境。
最終鎖定了距離傻柱(紀文耀)家最近的一間正房,決定就定在這裏。
具體屋裏的現住戶願不願意搬家,那已不在他考慮範圍內了。
作為截胡四合院中“多才多藝”
的一人,他完全有本事趕走一個普通的住戶。
這一次為了能夠離閨女更近一點,謹慎起見,陳大明打算花錢雇些人表演一場。
恰好在此期間,這家男主人迴了家。
這是一個大約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在工廠工作多年,並且已經通過單位分到了一套新房。
但他之所以還住在這裏,主要因為這裏離上班地方更近,反而讓自己的父母住在廠子分配的新居。
他與朋友聊起了這個鄰居:
“紀哥,這位姓紀,名文耀。
他在這院子也待了些時日。”
陳大明心想,今天總算見到本尊了。
家裏有妻子和一個孩子,孩子正在讀小學,生活還算不錯。
宋大民和朋友聊天時聊到了收房租的事。
朋友笑著對宋大民說:“後院的老劉不知把房子賣給誰了。
相對而言,孫建國則有著更加豐富的過去故事。
期間甚至還有牢獄之災的經曆,使得孫光遠一度懷疑自己舉家投奔父親是不是正確選擇。
盡管如此已沒有退路隻能盡力適應下去再說將來的計劃了。
李建國這邊恰巧遇到了剛從外麵迴來的錢大寶。
於是開口詢問找房情況:“大寶啊,最近租房進展怎麽樣啦?”
錢大寶翻了個白眼:這個問題真是明知故問!要是真找到了哪裏還能繼續忍受這個老舊院子的房子呢?但他依然強忍微笑答道:“還沒搞定呢……如果有合適的資源,您能幫忙介紹一下嗎一大爺。”
“我還真有條消息,”
李建國拍大腿好像靈機一動般。
“99號四合院,傻石柱同院的地方可以考慮下。”
說著還給出優惠,“隨你怎麽挑選房間,並贈送首月免租金待遇。”
錢大寶心有警惕,畢竟之前被王大鵬騙過太多次了。
“那棟屋子現在還是老陳管理吧?”
他對這一建議持有疑問。
對此,李建國內行地說起:“老陳早就把手上的房子轉給我啦!由於租戶問題所以成交價很公道。
不過如果同意接受我的建議幫我清理掉部分住戶,我還可以免除額外兩個月租金呢!”
這個提議似乎更讓錢寶慎重思考,因為其中涉及複雜的鄰裏關係。
他覺得需要權衡利弊再作決定。
最終是否答應合作以及如何應對其他難題還需進一步協商討論。
林大強並不甘心,一直等到房價漲到如今這個水平才開始驅趕租戶。
陳大明深知那些租戶將會麵臨多麽困苦的境地。
不過,這跟他又有什麽關係呢?
趙大海的提議是他無法拒絕的。
哪怕要自掏腰包免除一個月房租,他也得答應,隻為了讓女兒迴到身邊。
“趙大爺,說定了啊,到時候我把人趕走,您可不能反悔啊!”
陳大明說道。
“這一點你盡管放心,我趙大海向來言出必行,別人都叫我誠信大叔,從來沒違約過。”
陳大明最初有些懷疑,但細想之下,對方的確沒有食言過。
隻是他每次都巧妙引導別人先違約,進而獲得更多的好處。
但這次陳大明是真的有意合作,因此雙方順利達成了協議。
臨別時,趙大海要求陳大強給99號四合院的大爺一票。
對於這一點,陳大明痛快答應了,對他而言這隻是小事一件。
離開後,陳大強沒迴家,而是直接出門為女兒找個合適的地方住。
而就在王大海看著這對舊鄰即將重逢,自認為做了一件好事時,一個人卻擋住了他的去路。
“劉老師,有何貴幹?”
王大海問道。
戴眼鏡的劉天順推了推眼鏡,笑道:“王大爺,您剛剛是不是在跟陳大強討論免租金的事?”
王大海一聽就知道對方是在打如意算盤。
“老劉,你也想免租金?”
王大海似笑非笑地說。
畢竟劉天順還是租住在自己家裏的人。
“主要是想幫你解決問題。”
這些年,劉天順的臉皮倒是越來越厚了。
王大海心裏其實也不反對。
原本他就有計劃重新將一些原住戶請迴南鑼鼓巷,因此迴應道:“那您說怎麽辦,隻要幫上忙肯定想著你。”
劉天順聽完,明白了王大海的意圖。
“王大爺,要真能全院子的人都聽我的話都搬出去,就讓我免費住一段時間吧。”
劉天順雖然沒明說,王大海也能猜到意思——他是想讓王大海幫他省下一大筆錢。
那個院子裏有十幾戶人家,這老頭是想白住一年半載不成?
“劉大爺,你未免太貪了,這事是我給自己租客的福利。
你搞定一家就行,其他人的事交給別人處理。”
王大海說。
劉天順知道,這是王大海又要搞點什麽花樣。
但對於他來說,有利可圖就行了,於是應聲答道。
“那好辦,我先搞定一兩家再說。”
王大海也沒忘提醒,以後99號四合院選大爺的時候,還得投票支持他才行。
接下來,王大海分別找上了孫家兄弟和黃二毛。
“多虧您了,一大爺,我們正愁房子不夠用呢。”
黃二毛感激地說。
“對呀,多虧一大爺解了我們燃眉之急!”
孫小輝也表示感謝。
“何時行動呢,您一聲令下。”
哥哥孫曉華補充了一句。
王大海淡然道:“別著急,你們有空再行動就好。”
確實不急,等著許大明、林強等人住進去之後會更加熱鬧。
屆時這幾戶新人的入住,必然會讓不願離開的老住戶感到困擾。
到那時候,才是好戲開場的時候。
……
許大明動作麻利,進入99號四合院後找到了一個朋友聊天。
畢竟以前大家是 ** 坊了,這裏也有一些熟人。
雖因他是從外遷入的,大家以往刻意避免與他走得太近,但他依然能找到從前喝酒吃肉的一個老友。
進院聊天之際,他一邊與朋友閑談,一邊留意著院裏的環境。
最終鎖定了距離傻柱(紀文耀)家最近的一間正房,決定就定在這裏。
具體屋裏的現住戶願不願意搬家,那已不在他考慮範圍內了。
作為截胡四合院中“多才多藝”
的一人,他完全有本事趕走一個普通的住戶。
這一次為了能夠離閨女更近一點,謹慎起見,陳大明打算花錢雇些人表演一場。
恰好在此期間,這家男主人迴了家。
這是一個大約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在工廠工作多年,並且已經通過單位分到了一套新房。
但他之所以還住在這裏,主要因為這裏離上班地方更近,反而讓自己的父母住在廠子分配的新居。
他與朋友聊起了這個鄰居:
“紀哥,這位姓紀,名文耀。
他在這院子也待了些時日。”
陳大明心想,今天總算見到本尊了。
家裏有妻子和一個孩子,孩子正在讀小學,生活還算不錯。
宋大民和朋友聊天時聊到了收房租的事。
朋友笑著對宋大民說:“後院的老劉不知把房子賣給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