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自尋煩惱
四合院:帶走隨身空間下鄉 作者:分乏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大爺,您過獎了。
就算一分兩份、甚至十份,還是您這邊的收入更豐富。”
劉國慶敷衍迴應著,繼續商業互吹模式。
等氛圍烘托夠了,陳天翔切入正題:“其實你們家的生意,利潤可以直接翻一倍你知道吧?”
陳天翔神秘地說。
“你是何意?”
劉國慶壓低了聲音問道。
“你們家現在搞的那些貨,以後完全能掌握,而且不用再跟許光明分享收益。”
陳天翔繼續解釋:“螺紋鋼市場需求很大,再加上你們公司已有了名氣,根本不必靠許光明跑客戶銷售。
你們完全可以單獨做這項買賣。”
劉國慶一聽覺得挺有道理,但他也沒表現出來讚同。
“一大爺,感謝您的美意,但如果這樣做,會不會不太好意思呢?”
他反問道。
陳天翔迴答不了這個道德問題,兩人就此分開。
迴家後劉國慶在準備涮羊肉時,不禁想著王大的話說的不錯——利潤真的直接翻倍將是多少錢!不小心,他還割傷了手指。
妻子看見後馬上過來幫著他包紮,並批評道:“你做事太粗心大意啦!”
劉國慶不在意手上的疼痛,問妻子道:“你說咱爸爸把生意甩開許光明 ** 運作怎麽樣呢?”
“許光明負責找買家,沒有他不行啊?”
媳婦不解地說。
“不
夫妻二人下定決心,加快了手中的工作。
不一會兒,全家圍坐在一起開始吃飯。
李建國因為未能見到一位重要的人物而感到些許遺憾,情緒也顯得不太高。
他一邊喝酒,一邊默默思索。
李光明提起了想要脫離目前的合作關係,自己 ** 經營的念頭。
“當初創業時大家都有投入,可現在這樣下去會影響發展。”
李建國麵露猶豫:“要是傳出去我們背棄合作夥伴……再說鋼材銷售一直都靠那位許經理,一旦把他踢開,生意可能會受影響。”
李光明卻不這麽看,他說道:“爸!現在鋼材緊俏是市場的因素,並非他個人的能力所致。”
他又接著勸說:“而且設身處地地想,如果許經理能夠獨占貨源,早就甩掉我們了。
他還留您幹什麽呢?”
“這……”
李建國仍然心存疑慮,畢竟穩定的收益也是不錯的選擇。
“光明啊,等賺足資本再擴大規模做個大企業老總,管幾百人豈不是更好?”
父親的話讓他眼前一亮,“好!那就這麽定了。”
最終,他們達成了共識。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父子倆行動起來。
李建國決定直接找到許經理表達自己的意願。
並不是直接表明單幹的想法,而是說已經累積了不少養老費用、不想繼續冒險奔波了。
提議解散公司,按現有賬目分配財產然後安享晚年。
但聰明如許經理,他並不相信這套理由,於是盡力挽留。
當發現無法說服李建國的時候,提出讓李建國引薦與工廠聯係的方法以便將來取貨方便些。
李建國有著其他計劃當然不會答應,最終兩人分道揚鑣。
不久後,許經理發現李建國背著自己又成立新的公司繼續經營同樣的業務。
頓時明白一切。
知道這個昔日朋友不願再與其分紅。
這種情況下放任不管顯然不符合許經理的一貫作風——你別想好過!他立刻動用舊日人脈通知一些長期合作的顧客改變采購渠道,使得很多原屬於他們的客戶轉投別處。
這讓新創的公司在競爭初期便遭遇了巨大阻力。
後來李建國遇到一個大的訂單機會,但對方擔心新成立的小公司信譽不佳不肯先支付全部金額,隻付少量保證金。
出於急於求成的心理,李建國選擇相信對方發貨。
結果,貨物發出後對方卻失去了聯係,李建國才察覺被設計了。
隨後報警處理,但由於當時的技術手段不足很難追迴損失的資金。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償還部分借款之後,公司運營資金所剩無幾。
眼看大半年的努力化為泡影,連兒子李光明也不願意繼續承擔這樣的風險選擇了離開。
李建國迴到依靠微薄養老金度日的生活,直到某天許經理重新出現,帶來新一輪合作的建議。
“四叔,要不再聯手做一票大的?”
他對這次的談判充滿信心,並且提供了一定股份給李建國作為交換。
“兩成幹股!”
這是李建國最後開出的價格底線。
……
就這樣,命運似乎又一次把這兩個人的命運緊密交織到了一起。
然而命運從不缺少驚喜,有時候這些變故往往就在最出乎意料之處悄然發生。
在一個不為人知的時刻,院子裏傳開了一個小道消息:說是陳偉民心懷嫉妒,因為趙大剛獨自幹事業而感到不滿,於是找人布下了陷阱來算計趙大剛,導致他失去了大量的財產。
最終,為了東山再起,不得不迴頭與陳偉民合作。
本來趙大剛就想與陳偉民合作,得知此事後直接去找了對方,並且氣憤難耐差點動了手。
但歲月已經讓他不再如從前勇猛,根本不是陳偉民的對手,隻得高聲叫嚷著要去報警。
然而,陳偉民在布局時就考慮過法律風險,他隻是無意中透露了一些關於趙大剛的信息給別人,全程並沒有參與任何欺詐行為。
所以即使真的報警也不怕查出什麽問題。
打鬥過程中,雙方都是有備而來、手下留情,互相拉扯防摔倒裝暈,打了半天身上竟無一絲淤傷。
到了公安機關那裏,這起事件也被當作普通的互毆案件處理。
要麽和解,要麽拘留一起,兩人顯然不願意自尋煩惱。
因此最後事情迴到了院子裏解決。
這個時候,院子老大劉大爺發揮了他的作用。
他讓自己的兒子通知大家到會商議此事。
老地方還是那張方桌前,劉大爺穩坐上席,哼哈二將左右環顧,隻是此次會議換了李明擔任副手。
這次主持會議的李明,心裏異常興奮,作為新人首次主持全體住戶大會,顯得格外緊張和重視,但同時他的盟友有些失算,竟然成為了調解的對象,場麵有點尷尬。
“砰”
就算一分兩份、甚至十份,還是您這邊的收入更豐富。”
劉國慶敷衍迴應著,繼續商業互吹模式。
等氛圍烘托夠了,陳天翔切入正題:“其實你們家的生意,利潤可以直接翻一倍你知道吧?”
陳天翔神秘地說。
“你是何意?”
劉國慶壓低了聲音問道。
“你們家現在搞的那些貨,以後完全能掌握,而且不用再跟許光明分享收益。”
陳天翔繼續解釋:“螺紋鋼市場需求很大,再加上你們公司已有了名氣,根本不必靠許光明跑客戶銷售。
你們完全可以單獨做這項買賣。”
劉國慶一聽覺得挺有道理,但他也沒表現出來讚同。
“一大爺,感謝您的美意,但如果這樣做,會不會不太好意思呢?”
他反問道。
陳天翔迴答不了這個道德問題,兩人就此分開。
迴家後劉國慶在準備涮羊肉時,不禁想著王大的話說的不錯——利潤真的直接翻倍將是多少錢!不小心,他還割傷了手指。
妻子看見後馬上過來幫著他包紮,並批評道:“你做事太粗心大意啦!”
劉國慶不在意手上的疼痛,問妻子道:“你說咱爸爸把生意甩開許光明 ** 運作怎麽樣呢?”
“許光明負責找買家,沒有他不行啊?”
媳婦不解地說。
“不
夫妻二人下定決心,加快了手中的工作。
不一會兒,全家圍坐在一起開始吃飯。
李建國因為未能見到一位重要的人物而感到些許遺憾,情緒也顯得不太高。
他一邊喝酒,一邊默默思索。
李光明提起了想要脫離目前的合作關係,自己 ** 經營的念頭。
“當初創業時大家都有投入,可現在這樣下去會影響發展。”
李建國麵露猶豫:“要是傳出去我們背棄合作夥伴……再說鋼材銷售一直都靠那位許經理,一旦把他踢開,生意可能會受影響。”
李光明卻不這麽看,他說道:“爸!現在鋼材緊俏是市場的因素,並非他個人的能力所致。”
他又接著勸說:“而且設身處地地想,如果許經理能夠獨占貨源,早就甩掉我們了。
他還留您幹什麽呢?”
“這……”
李建國仍然心存疑慮,畢竟穩定的收益也是不錯的選擇。
“光明啊,等賺足資本再擴大規模做個大企業老總,管幾百人豈不是更好?”
父親的話讓他眼前一亮,“好!那就這麽定了。”
最終,他們達成了共識。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父子倆行動起來。
李建國決定直接找到許經理表達自己的意願。
並不是直接表明單幹的想法,而是說已經累積了不少養老費用、不想繼續冒險奔波了。
提議解散公司,按現有賬目分配財產然後安享晚年。
但聰明如許經理,他並不相信這套理由,於是盡力挽留。
當發現無法說服李建國的時候,提出讓李建國引薦與工廠聯係的方法以便將來取貨方便些。
李建國有著其他計劃當然不會答應,最終兩人分道揚鑣。
不久後,許經理發現李建國背著自己又成立新的公司繼續經營同樣的業務。
頓時明白一切。
知道這個昔日朋友不願再與其分紅。
這種情況下放任不管顯然不符合許經理的一貫作風——你別想好過!他立刻動用舊日人脈通知一些長期合作的顧客改變采購渠道,使得很多原屬於他們的客戶轉投別處。
這讓新創的公司在競爭初期便遭遇了巨大阻力。
後來李建國遇到一個大的訂單機會,但對方擔心新成立的小公司信譽不佳不肯先支付全部金額,隻付少量保證金。
出於急於求成的心理,李建國選擇相信對方發貨。
結果,貨物發出後對方卻失去了聯係,李建國才察覺被設計了。
隨後報警處理,但由於當時的技術手段不足很難追迴損失的資金。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償還部分借款之後,公司運營資金所剩無幾。
眼看大半年的努力化為泡影,連兒子李光明也不願意繼續承擔這樣的風險選擇了離開。
李建國迴到依靠微薄養老金度日的生活,直到某天許經理重新出現,帶來新一輪合作的建議。
“四叔,要不再聯手做一票大的?”
他對這次的談判充滿信心,並且提供了一定股份給李建國作為交換。
“兩成幹股!”
這是李建國最後開出的價格底線。
……
就這樣,命運似乎又一次把這兩個人的命運緊密交織到了一起。
然而命運從不缺少驚喜,有時候這些變故往往就在最出乎意料之處悄然發生。
在一個不為人知的時刻,院子裏傳開了一個小道消息:說是陳偉民心懷嫉妒,因為趙大剛獨自幹事業而感到不滿,於是找人布下了陷阱來算計趙大剛,導致他失去了大量的財產。
最終,為了東山再起,不得不迴頭與陳偉民合作。
本來趙大剛就想與陳偉民合作,得知此事後直接去找了對方,並且氣憤難耐差點動了手。
但歲月已經讓他不再如從前勇猛,根本不是陳偉民的對手,隻得高聲叫嚷著要去報警。
然而,陳偉民在布局時就考慮過法律風險,他隻是無意中透露了一些關於趙大剛的信息給別人,全程並沒有參與任何欺詐行為。
所以即使真的報警也不怕查出什麽問題。
打鬥過程中,雙方都是有備而來、手下留情,互相拉扯防摔倒裝暈,打了半天身上竟無一絲淤傷。
到了公安機關那裏,這起事件也被當作普通的互毆案件處理。
要麽和解,要麽拘留一起,兩人顯然不願意自尋煩惱。
因此最後事情迴到了院子裏解決。
這個時候,院子老大劉大爺發揮了他的作用。
他讓自己的兒子通知大家到會商議此事。
老地方還是那張方桌前,劉大爺穩坐上席,哼哈二將左右環顧,隻是此次會議換了李明擔任副手。
這次主持會議的李明,心裏異常興奮,作為新人首次主持全體住戶大會,顯得格外緊張和重視,但同時他的盟友有些失算,竟然成為了調解的對象,場麵有點尷尬。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