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多好的機會
四合院:帶走隨身空間下鄉 作者:分乏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關鍵在於讓她心裏不斷起起伏伏,猜不透你會幹啥。”
“如果隻是簡單地對她好,別人早就知道你要什麽,心裏不會有漣漪。”
“那你該怎麽做?”
鄭興國聽得津津有味。
“比如說直說想跟她結婚生孩子。
這會讓對方驚慌失措。”
“從掌握這招之後,屢試不爽,百分百成功。”
“那你用了幾迴?”
“就那麽幾次,但每次都管用,百分之百吧!”
聽到這百分比,鄭興國有點失望:還以為老爸真是情聖,誰知道隻靠運氣。
看看老爹的樣子,鄭興國覺得有點丟臉,原來老爹也不過如此。
鄭大軍被看得心裏不太痛快。
男人不能在自己親兒子麵前說不行。
“別說是你們十兄弟了,這點自信我還是有的。”
但作為父親,他還是要提醒兒子:
“婁雯雯是那邊長大,環境不同,據說她們那裏的女孩子都較開放。
你要娶她要當心……”
鄭興國道:“放心,我知道分寸。”
然後鄭大軍給兒子講解一些現代社會的套路,讓兒子目瞪口呆。
這個年代,名聲很重要,變化很快,讓老一輩都不敢看。
接著他又分享了好多關於社會現象的知識,兒子眼睛都亮了,發現原來老爹的經曆遠不止他想象的那麽簡單。
這得吃了多少虧才有的總結經驗。
鄭興國點頭應允:“明白了,什麽人都要有個度,就算喜歡,也不能隨波逐流。”
雖然那個院子消息靈通,但他們自己的院子裏也有人脈背景的支持。
鄭大軍頗為得意:“這是我想盡辦法為你們打造的成長環境。”
他們的孩子明顯更早熟,並有法律意識的優勢,未來在學法方麵會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最後還是叮囑鄭興國,事業為重,多給自己選擇餘地,同時避免陷入情感泥沼。
搬進89號院後的閻伯海像老鼠掉進了米缸裏一樣,心情暢快了許多。
在四合院時,大家臉皮厚,他隻能長期蹲守卻毫無進展;現在到了新的環境,人與人的關係變得友好,哪怕帶來一點吃的都會熱情分享。
林鎮東、趙家兄弟他們,對雞毛蒜皮的事不以為然,但孫鎮民來者不拒,這讓他仿佛迴到多年前的感覺。
此時,123號院的居民們真是苦不堪言。
孫鎮民總是守在大門外,見人就詢問帶了什麽東西,並且立刻動手搜查,久而久之,大家都感到厭煩透頂。
為了一些小事和鄰居家或學校裏的老師翻臉真是太不值了,大家隻好忍氣吞聲。
但這隻是開始,等林鎮東一發力,你們就能感受到121號院子惡劣的居住環境有多糟。
不久後,黃二寶與吳大強又因為用水問題發生衝突,打了一架。
別看黃二寶已經上年紀了,但打架的本事還在,幾下就把吳大強製服了。
院子裏的人沒報警,而是選擇讓街坊鄰裏來評議是非。
令人意外的是,即便多數人都偏向吳大強,黃二寶卻能把責任合理推給對方,讓大家找不到毛病。
因為他早已計劃好,即便真到了要警察介入的地步也無所畏懼。
因此,不僅被揍得鼻青臉腫的吳大強要道歉賠罪,還得賠償黃二寶所謂的“手受傷醫藥費”
。
吳大強聽了這個決定直接暈倒,不過,即便如此,那錢還是要如數交給黃二寶。
接下來,林鎮東和其他人在123號院子裏施展了各種手段。
趙家兄弟和他的妻子幾乎把所有可能“索賠”
的事情都試了個遍,不過因為他們還要長期和鄰居相處,索賠金額相對合適些。
與此同時,許文廣的碰瓷技術也不含糊,而且他還陰險得很,不少人都栽過他手上,還找不出證據來指認他。
這樣的結果使鄰居們深感不安:想反擊卻找不出理由;不反擊心中鬱積不滿。
有些人甚至長了嘴角泡,不知道是否是被這些情況氣到。
再看121號院子,王大山帶領大家由小康之家滑向貧窮困境,但院子裏都不是軟腳蝦,雖然個個有本事,卻難有用武之地。
現在來到富裕一點的院子,怎麽能不用上從121號“四合學院”
中學到的手藝呢?改善生活的舉動完全在情理之中吧!
……
轉眼間,社會越來越開放,陳老三這些年也開始逐步投資做生意,小本起家,雖有產業,但仍需謹慎擴展。
家電零售業已經開始有所涉獵。
陳老三最近發現兒子長大成人了,可自己還沒完成收購隔壁院子的事。
畢竟老大已經二十歲快結婚了,新房最少要兩間廂房才合適。
他不能讓孩子受累啊!難道還要孩子們分居在外?這不成孝子了嗎?
無奈外麵房價飆升,居民想要搬出更困難。
前次買一個小院子,人家報價都是萬元起步。
這讓陳老三點心急如焚。
他深知要救這些居民於水火而不讓自己顯得居心叵測。
正當冥思苦索時,聽到隔壁張家婆說:“有戲看了!”
他瞬間振奮。
十歲的小兒子阿豪因練習武術身材矯健。
“阿豪快去抬張高腳凳過來,我要觀熱鬧。”
未待父親吩咐,機靈的小孩早已跑開。
不多時抱著兩個比他還高的高凳出現,輕快模樣頗具幽默感。
陳老三爬上椅子眺望過去。
原來賈老大的兒子要成親,請全院幫忙籌禮金。
多好的機會!
趁此風聲,其他人家必定動搬遷之念。
想到這陳老三不再圍觀,立即趕往隔壁院子商量大事。
迴望牆上的五個小崽,隻提醒一句“小心”
,然後疾步而去。
李大爺來到張家門口,見張奶奶站在那裏,他清了清嗓子,故意大聲道:“聽說你們家小強剛結婚了,可真是一樁喜事啊!”
張奶奶原本就打算通過此事收取一些份子錢,聽李大爺這樣一說,趕緊滿臉堆笑道:“全靠您這位大伯當初提醒我們換了房子,多虧您的指點。”
李大爺看張奶奶反應不錯,立即跟上話說:“我早就說了嘛,這孩子從小聰明懂事!隻要換一個好的環境,找個媳婦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如果隻是簡單地對她好,別人早就知道你要什麽,心裏不會有漣漪。”
“那你該怎麽做?”
鄭興國聽得津津有味。
“比如說直說想跟她結婚生孩子。
這會讓對方驚慌失措。”
“從掌握這招之後,屢試不爽,百分百成功。”
“那你用了幾迴?”
“就那麽幾次,但每次都管用,百分之百吧!”
聽到這百分比,鄭興國有點失望:還以為老爸真是情聖,誰知道隻靠運氣。
看看老爹的樣子,鄭興國覺得有點丟臉,原來老爹也不過如此。
鄭大軍被看得心裏不太痛快。
男人不能在自己親兒子麵前說不行。
“別說是你們十兄弟了,這點自信我還是有的。”
但作為父親,他還是要提醒兒子:
“婁雯雯是那邊長大,環境不同,據說她們那裏的女孩子都較開放。
你要娶她要當心……”
鄭興國道:“放心,我知道分寸。”
然後鄭大軍給兒子講解一些現代社會的套路,讓兒子目瞪口呆。
這個年代,名聲很重要,變化很快,讓老一輩都不敢看。
接著他又分享了好多關於社會現象的知識,兒子眼睛都亮了,發現原來老爹的經曆遠不止他想象的那麽簡單。
這得吃了多少虧才有的總結經驗。
鄭興國點頭應允:“明白了,什麽人都要有個度,就算喜歡,也不能隨波逐流。”
雖然那個院子消息靈通,但他們自己的院子裏也有人脈背景的支持。
鄭大軍頗為得意:“這是我想盡辦法為你們打造的成長環境。”
他們的孩子明顯更早熟,並有法律意識的優勢,未來在學法方麵會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最後還是叮囑鄭興國,事業為重,多給自己選擇餘地,同時避免陷入情感泥沼。
搬進89號院後的閻伯海像老鼠掉進了米缸裏一樣,心情暢快了許多。
在四合院時,大家臉皮厚,他隻能長期蹲守卻毫無進展;現在到了新的環境,人與人的關係變得友好,哪怕帶來一點吃的都會熱情分享。
林鎮東、趙家兄弟他們,對雞毛蒜皮的事不以為然,但孫鎮民來者不拒,這讓他仿佛迴到多年前的感覺。
此時,123號院的居民們真是苦不堪言。
孫鎮民總是守在大門外,見人就詢問帶了什麽東西,並且立刻動手搜查,久而久之,大家都感到厭煩透頂。
為了一些小事和鄰居家或學校裏的老師翻臉真是太不值了,大家隻好忍氣吞聲。
但這隻是開始,等林鎮東一發力,你們就能感受到121號院子惡劣的居住環境有多糟。
不久後,黃二寶與吳大強又因為用水問題發生衝突,打了一架。
別看黃二寶已經上年紀了,但打架的本事還在,幾下就把吳大強製服了。
院子裏的人沒報警,而是選擇讓街坊鄰裏來評議是非。
令人意外的是,即便多數人都偏向吳大強,黃二寶卻能把責任合理推給對方,讓大家找不到毛病。
因為他早已計劃好,即便真到了要警察介入的地步也無所畏懼。
因此,不僅被揍得鼻青臉腫的吳大強要道歉賠罪,還得賠償黃二寶所謂的“手受傷醫藥費”
。
吳大強聽了這個決定直接暈倒,不過,即便如此,那錢還是要如數交給黃二寶。
接下來,林鎮東和其他人在123號院子裏施展了各種手段。
趙家兄弟和他的妻子幾乎把所有可能“索賠”
的事情都試了個遍,不過因為他們還要長期和鄰居相處,索賠金額相對合適些。
與此同時,許文廣的碰瓷技術也不含糊,而且他還陰險得很,不少人都栽過他手上,還找不出證據來指認他。
這樣的結果使鄰居們深感不安:想反擊卻找不出理由;不反擊心中鬱積不滿。
有些人甚至長了嘴角泡,不知道是否是被這些情況氣到。
再看121號院子,王大山帶領大家由小康之家滑向貧窮困境,但院子裏都不是軟腳蝦,雖然個個有本事,卻難有用武之地。
現在來到富裕一點的院子,怎麽能不用上從121號“四合學院”
中學到的手藝呢?改善生活的舉動完全在情理之中吧!
……
轉眼間,社會越來越開放,陳老三這些年也開始逐步投資做生意,小本起家,雖有產業,但仍需謹慎擴展。
家電零售業已經開始有所涉獵。
陳老三最近發現兒子長大成人了,可自己還沒完成收購隔壁院子的事。
畢竟老大已經二十歲快結婚了,新房最少要兩間廂房才合適。
他不能讓孩子受累啊!難道還要孩子們分居在外?這不成孝子了嗎?
無奈外麵房價飆升,居民想要搬出更困難。
前次買一個小院子,人家報價都是萬元起步。
這讓陳老三點心急如焚。
他深知要救這些居民於水火而不讓自己顯得居心叵測。
正當冥思苦索時,聽到隔壁張家婆說:“有戲看了!”
他瞬間振奮。
十歲的小兒子阿豪因練習武術身材矯健。
“阿豪快去抬張高腳凳過來,我要觀熱鬧。”
未待父親吩咐,機靈的小孩早已跑開。
不多時抱著兩個比他還高的高凳出現,輕快模樣頗具幽默感。
陳老三爬上椅子眺望過去。
原來賈老大的兒子要成親,請全院幫忙籌禮金。
多好的機會!
趁此風聲,其他人家必定動搬遷之念。
想到這陳老三不再圍觀,立即趕往隔壁院子商量大事。
迴望牆上的五個小崽,隻提醒一句“小心”
,然後疾步而去。
李大爺來到張家門口,見張奶奶站在那裏,他清了清嗓子,故意大聲道:“聽說你們家小強剛結婚了,可真是一樁喜事啊!”
張奶奶原本就打算通過此事收取一些份子錢,聽李大爺這樣一說,趕緊滿臉堆笑道:“全靠您這位大伯當初提醒我們換了房子,多虧您的指點。”
李大爺看張奶奶反應不錯,立即跟上話說:“我早就說了嘛,這孩子從小聰明懂事!隻要換一個好的環境,找個媳婦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