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十四年,七月。


    瓦剌大軍突然南下,偷襲大明邊境。


    邊境軍隊毫無準備,戰敗消息頻頻傳到京師。


    朝會上。


    “瓦剌騎兵兵分四路,從四個方向偷襲大明邊境。


    第一路攻擊遼東,第二路攻擊甘肅,第三路攻擊宣府,第四路也先親自統領進攻大同。


    邊境岌岌可危,請陛下盡快發兵救援。”


    官員匯報完軍情,默默退下等待朱祁鎮決斷。


    “這可如何是好!”


    朱祁鎮心中慌亂不已,急忙求助最信任的王振。


    王振比朱祁鎮還急。


    他老家是蔚州,這些年來搜刮的財寶,大部分送迴了老家購置產業。


    而蔚州靠近大同,是瓦剌主攻方向,要是瓦剌攻破大同,蔚州肯定也要失守。


    到時候他的產業就完了。


    王振義正辭嚴開口:“陛下,一個個小的瓦剌,竟敢觸犯大明天威,陛下何不禦駕親征?”


    話音剛落,兵部尚書鄺埜立時出列委婉勸阻:


    “區區瓦剌,何須陛下禦駕親征,武將出征即可。”


    於謙沒那麽多彎彎繞,直言不諱:


    “瓦剌大軍來勢洶洶,陛下沒有戰爭經驗,戰爭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請陛下三思。”


    朱祁鎮才二十出頭,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聽到於謙貶低自己,心中很不高興。


    王振湊到朱祁鎮耳邊,趁機煽風點火:


    “先帝親征兀良哈大獲全勝,太宗五次北伐皆獲成功,太祖滅元建明戰功赫赫。


    陛下繼承曆代皇帝血脈,英明神武,隻需出現在戰場,就能嚇得也先抱頭鼠竄。


    這些文臣是怕你大獲全勝,他們撈不到功勞。”


    聽完王振的話,朱祁鎮備受鼓舞。


    頓時感覺有祖爺爺、太爺爺以及老爹光環加持。


    小小瓦剌算個屁!


    朱祁鎮拍案站起來,慷慨激昂地表示決心:


    “一個小小的瓦剌,也敢觸發大明天威,列祖列宗能做到的事,朕一樣可以做到。


    等朕禦駕親征,也先就知道何為王者之師!”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驚。


    你何德何能,敢和你祖爺爺、太爺爺他們並論。


    於謙是個直腸子,不吐不快:“陛下,太祖他……”


    “慎言。”


    鄺埜抓住於謙袖子,把於謙拉到身後。


    隨即拱手請戰:“陛下執意禦駕親征,臣作為兵部尚書請求隨軍出征,請陛下準許。”


    見鄺埜沒有反對親征,還主動請戰,朱祁鎮心情大好,同意鄺埜隨軍出征請求。


    接下來,武將紛紛請戰。


    這在朱祁鎮看來,是主動追隨他建功立業表現。


    實際上,武將們是怕朱祁鎮玩崩了,不得不請戰。


    一場朝會圓滿結束。


    朱祁鎮心滿意足迴宮準備出征。


    大臣們唉聲歎氣,久久不願離去。


    於謙憤憤不平:“尚書大人當時不該攔著我。”


    鄺埜搖頭歎息:


    “你啊,有大才,就是性格太耿直。禦駕親征,兇多吉少,我職責所在不得不去。


    我走之後,如有意外,京師就托付給你了。”


    話說完,潸然淚下。


    於謙也有些動情,紅著眼睛拱手躬身下拜:


    “請大人放心,於謙早已以身許國,國在則於謙在,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廷益高義。”


    鄺埜拱手迴拜。


    ……


    一晃幾天過去。


    朱祁鎮將組織軍隊任務交給王振。


    王振匆匆組織二十萬大軍,對外號稱五十萬,從北京誓師出發,揚言“不破瓦剌誓不還”。


    於謙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兵法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王振倒好,糧草未動,先把兵馬帶走了。


    糧草補給跟不上,戰爭還沒打就已經輸了。


    奈何大軍已經處在,於謙追上去來不及,隻能寫了一封信,快馬加鞭送給鄺埜。


    信中闡述了於謙的擔憂。


    鄺埜求見朱祁鎮,問他為什麽不等糧草齊備再走。


    朱祁鎮不知兵,把難題推給王振。


    可王振也不知兵啊。


    於是開始鬼扯:


    “大明二十萬精銳出征,也先隻有兩萬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也先。”


    朱祁鎮深以為然,誇獎王振真懂兵法。


    鄺埜苦勸無果。


    二十萬大軍繼續上路。


    沒過多久,天降大雨,道路泥濘不堪,行軍困難。


    八月初,軍隊抵達大同。


    各路敗報頻傳。


    “瓦剌大軍打進長城了!”


    “洋河的明軍全軍覆沒!!”


    “……”


    朱祁鎮聽到消息,一下慌了神。


    王振立馬提議:“現在撤迴北京還來得及。”


    武將們極力勸阻。


    哪有剛到前線就撤退的?


    鬧著玩呢!


    朱祁鎮不聽武將勸阻,強行通過王振提議。


    武將們一番合計,決定向南方撤退,經紫荊關迴北京。


    於是大軍來不及休整,按照這條路線撤退。


    撤退路線要經過蔚州。


    王振一想,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建議朱祁鎮先到蔚州暫避風頭,到他家做客。


    朱祁鎮又同意了。


    大軍撤到一半,突然臨時改道向蔚州前進。


    文臣武將無可奈何。


    ……


    與此同時。


    京城太廟之中。


    幾個太監正在打掃。


    太常寺卿跪地禱告,按照慣例為軍隊祈福。


    太廟供奉著大明曆代皇帝牌位,牆上掛著畫像。


    從左到右依次是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


    太常寺卿依次跪拜。


    剛拜完朱元璋畫像,畫像的眼睛動了一下。


    “眼花了嗎?”


    太常寺卿揉了揉眼睛,仔細盯著畫像。


    然後,他看到畫像上坐著的朱元璋突然站起來。


    不僅站起來,還走了出來。


    一個活靈活現,有血有肉的朱元璋站在太廟中。


    “鬼啊!”


    太常寺卿驚恐大喊,連滾帶爬跑出太廟。


    太監們跑得更快。


    “這裏是哪?”


    朱元璋有些迷糊。


    “這裏是六十年後的大明。”


    旁邊出現一個旋渦,劉循走了出來。


    旋渦隨之消失。


    “不信你看。”


    劉循指了指牆上畫像。


    第一張因為朱元璋走出來,上麵一片空白;第二張化成灰,朱元璋都認得出來。


    “朱棣!”


    朱元璋咬牙切齒。


    親眼看到朱棣畫像掛在太廟,緊隨自己後麵,事實勝於雄辯,除非這是假象。


    但朱元璋對劉循深信不疑。


    劉循嘴角一揚,“有什麽感想?”


    朱元璋迴答:“還是打得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盲盒店,開局老朱開出還魂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鎮豆腐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鎮豆腐腦並收藏諸天盲盒店,開局老朱開出還魂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