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壩林場最先上來的職工主要的工作就是搞衛生,清除積雪,清掃辦公樓,清掃地窨子,辦公大樓,然後每天接收一批設備。
“過幾天第一批解放牌汽車就要到了,到時候往壩上運物資的速度就更快了。”
吃飯的時候,於正來跟馮程聊著工作的事情。
馮程問道,“部裏給我們分配了多少大學生過來?”
於正來說,“東北林學院會來47個大學生,承德農專會來53個中專生,還有東北機械學院來23個學生。”
“除此之外,承德,圍場林業局也會抽調40個職工過來,加上對外招聘的,林場初期的人手估摸著能有200人左右。”
話是這樣說,但分配過來的學生,職工能有多少過來報到,這個就說不準了,就像武延生和閆祥利一樣,家裏有關係的,都是不太願意來塞罕壩這個苦寒之地的。
“那這些學生什麽時候到?”馮程問道。
於正來迴道:“按照部裏給的迴複,大概四月份,五月份這樣過來,當然,也有可能會晚一些。”
馮程點了點頭,迴道,“按照往年的情況,塞罕壩的土地大概會在四月中旬左右解凍,但今年氣溫格外的冷,可能要到五月份土地才會解凍,如果他們四月份能到那還好,能趕得上春季造林,如果到不了,那我們就得考慮人手的問題了。”
於正來說道:“這個不用擔心,我們塞罕壩是機械林場,是用機械造林的,我問過植苗機械廠的人,他們說,一台植苗一天能植苗200畝,我們買了十五台植苗機,都不用兩天,就能把今年的造林任務完成了。”
於正來很樂觀,在他看來,隻要試驗出在壩上種活樹的方法,那種樹就很簡單了,先不說機械的問題,就算沒有機械,他也不怕,大不了招人來搞嘛。
但馮程對此卻有著不同的意見:“局長,我覺得我們還是不要太樂觀了,這機械造林我們都不會,大學生來了還好,他們說不定會,但大學生要沒來,那就得靠我們自己摸索了,我們自己摸索,那效率肯定沒那麽快,機械這東西,會的話效率很快,要不會,那搞不好機械都沒法發動。”
“再一個,壩上這裏是個機械造林的地方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地方還是得用人工來種樹,我們如果不提前做好準備的話,我怕到時候會手忙腳亂的。”
“東北苗木運過來是需要時間的,如果沒法在短時間內把苗木種下去,出了問題,我怕沒法交代。”
“你考慮得很全麵,”於正來點頭認可了馮程的建議,“不過這事你確實不用擔心,壩上種樹優先選得還是你的苗圃育出來的樹苗,東北支援的苗木大部分會在壩下的大喚起林場種植,我們壩上這裏也就種五六萬棵這樣,五六萬棵樹苗,就算出了意外,趕工一下,還是能趕過來的。”
馮程聞言點了點頭,這事上年就說過了,當時還是李工提的建議,馮程也知道這事,但這畢竟隻是一個建議而已,能不能執行,要不要執行,這都不好說,畢竟塞罕壩機械林場很多部門都關注著,有人插手林場的工作也是有可能的。
接下來幾天,陸陸續續有職工上壩,從最初的十個人,慢慢加到30人,從圍場,承德調過來的職工基本上都到位了,剩下的一些就是在下麵做著物資調撥的工作。
第三天,卡車送了一批木材和玻璃上來,這是做門窗的材料,馮程會木工,不出意外的被安排去幹這個了。
趙金泉一行人不在壩上,馮程隻能拉上魏富貴和劉建黨一起幹這活了。
做門窗其實也不難,不考慮美觀的情況下,速度是很快的,有魏富貴和劉建黨打下手,馮程一天就能做好三四套門窗出來。
“馮程,你這手藝還是不錯的嗎,這窗戶做的不比家具廠差!”
於正來在辦公室裏逛了一圈,搖晃了下馮程做的門窗,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馮程說道:“我這哪能跟家具廠的比,人家師傅都是做了幾十年的老師傅了,我這才學了多久,還都是自學的。”
“你這說的就不對了,我雖然不會木工,但我知道,學這東西是要天賦的,有天賦的學兩年頂人家學幾十年,我看你就是有天賦的那種。”
馮程開玩笑道:“局長,我們林場不是有個多種經營科嗎,我看我們弄個家具廠算了,我做木工有天賦,我幹脆去做家具算了。”
“行了,說你胖你還喘上了,還家具廠,你就給我安心的在林業科待著吧,塞罕壩的造林任務都壓在你身上呢,還家具廠,就是辦鋼鐵廠也沒你的事。”
“那不是您說我有做木工的天賦的嗎!”
於正來聽出來馮程這是在開玩笑,但仔細一想,他又覺得馮程這話好像也是有道理的,塞罕壩機械林場現在不差錢,但這是剛建場,上級有撥款,後麵隨著規模的擴大,人員的增加,財政需求肯定是越來越大的,別的林場都是通過伐木賣木頭來賺錢,緩解林場的財政問題,但塞罕壩才剛成立,林區裏壓根就沒有成材的樹木,想要賣木頭,那起碼得要十年時間才行。
這期間是不是可以做個家具廠來緩解林場的財政問題呢?從別地的林業局購入木材,然後做成家具賣出去?
思索了一會,於正來覺得這個方法是可行的,但目前還不適合執行,一個是抽不出人手,林場剛成立,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種樹,造林,育苗,還有建設場部,至於家具廠和其他的什麽廠,隻能推後了。
馮程做了幾天的木工,後麵隨著壩上的人員增加,於正來又給他安排了兩個人過來幫忙,人手一加,速度就更快了,加上隋誌超,那大奎一行人迴來,工作速度那就更快了。
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辦公室的門窗全部都做好了,做好門窗後,接下來就是給每間辦公室弄一個壁爐了。
“壁爐不用弄那麽大,我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享受的,不要讓屋裏太冷就行了,畢竟柴火也是要錢的,弄的太大,消耗就太快了。”
開始做壁爐前,於正來就特意叮囑了一句。
“好的,我們明白了。”
“過幾天第一批解放牌汽車就要到了,到時候往壩上運物資的速度就更快了。”
吃飯的時候,於正來跟馮程聊著工作的事情。
馮程問道,“部裏給我們分配了多少大學生過來?”
於正來說,“東北林學院會來47個大學生,承德農專會來53個中專生,還有東北機械學院來23個學生。”
“除此之外,承德,圍場林業局也會抽調40個職工過來,加上對外招聘的,林場初期的人手估摸著能有200人左右。”
話是這樣說,但分配過來的學生,職工能有多少過來報到,這個就說不準了,就像武延生和閆祥利一樣,家裏有關係的,都是不太願意來塞罕壩這個苦寒之地的。
“那這些學生什麽時候到?”馮程問道。
於正來迴道:“按照部裏給的迴複,大概四月份,五月份這樣過來,當然,也有可能會晚一些。”
馮程點了點頭,迴道,“按照往年的情況,塞罕壩的土地大概會在四月中旬左右解凍,但今年氣溫格外的冷,可能要到五月份土地才會解凍,如果他們四月份能到那還好,能趕得上春季造林,如果到不了,那我們就得考慮人手的問題了。”
於正來說道:“這個不用擔心,我們塞罕壩是機械林場,是用機械造林的,我問過植苗機械廠的人,他們說,一台植苗一天能植苗200畝,我們買了十五台植苗機,都不用兩天,就能把今年的造林任務完成了。”
於正來很樂觀,在他看來,隻要試驗出在壩上種活樹的方法,那種樹就很簡單了,先不說機械的問題,就算沒有機械,他也不怕,大不了招人來搞嘛。
但馮程對此卻有著不同的意見:“局長,我覺得我們還是不要太樂觀了,這機械造林我們都不會,大學生來了還好,他們說不定會,但大學生要沒來,那就得靠我們自己摸索了,我們自己摸索,那效率肯定沒那麽快,機械這東西,會的話效率很快,要不會,那搞不好機械都沒法發動。”
“再一個,壩上這裏是個機械造林的地方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地方還是得用人工來種樹,我們如果不提前做好準備的話,我怕到時候會手忙腳亂的。”
“東北苗木運過來是需要時間的,如果沒法在短時間內把苗木種下去,出了問題,我怕沒法交代。”
“你考慮得很全麵,”於正來點頭認可了馮程的建議,“不過這事你確實不用擔心,壩上種樹優先選得還是你的苗圃育出來的樹苗,東北支援的苗木大部分會在壩下的大喚起林場種植,我們壩上這裏也就種五六萬棵這樣,五六萬棵樹苗,就算出了意外,趕工一下,還是能趕過來的。”
馮程聞言點了點頭,這事上年就說過了,當時還是李工提的建議,馮程也知道這事,但這畢竟隻是一個建議而已,能不能執行,要不要執行,這都不好說,畢竟塞罕壩機械林場很多部門都關注著,有人插手林場的工作也是有可能的。
接下來幾天,陸陸續續有職工上壩,從最初的十個人,慢慢加到30人,從圍場,承德調過來的職工基本上都到位了,剩下的一些就是在下麵做著物資調撥的工作。
第三天,卡車送了一批木材和玻璃上來,這是做門窗的材料,馮程會木工,不出意外的被安排去幹這個了。
趙金泉一行人不在壩上,馮程隻能拉上魏富貴和劉建黨一起幹這活了。
做門窗其實也不難,不考慮美觀的情況下,速度是很快的,有魏富貴和劉建黨打下手,馮程一天就能做好三四套門窗出來。
“馮程,你這手藝還是不錯的嗎,這窗戶做的不比家具廠差!”
於正來在辦公室裏逛了一圈,搖晃了下馮程做的門窗,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馮程說道:“我這哪能跟家具廠的比,人家師傅都是做了幾十年的老師傅了,我這才學了多久,還都是自學的。”
“你這說的就不對了,我雖然不會木工,但我知道,學這東西是要天賦的,有天賦的學兩年頂人家學幾十年,我看你就是有天賦的那種。”
馮程開玩笑道:“局長,我們林場不是有個多種經營科嗎,我看我們弄個家具廠算了,我做木工有天賦,我幹脆去做家具算了。”
“行了,說你胖你還喘上了,還家具廠,你就給我安心的在林業科待著吧,塞罕壩的造林任務都壓在你身上呢,還家具廠,就是辦鋼鐵廠也沒你的事。”
“那不是您說我有做木工的天賦的嗎!”
於正來聽出來馮程這是在開玩笑,但仔細一想,他又覺得馮程這話好像也是有道理的,塞罕壩機械林場現在不差錢,但這是剛建場,上級有撥款,後麵隨著規模的擴大,人員的增加,財政需求肯定是越來越大的,別的林場都是通過伐木賣木頭來賺錢,緩解林場的財政問題,但塞罕壩才剛成立,林區裏壓根就沒有成材的樹木,想要賣木頭,那起碼得要十年時間才行。
這期間是不是可以做個家具廠來緩解林場的財政問題呢?從別地的林業局購入木材,然後做成家具賣出去?
思索了一會,於正來覺得這個方法是可行的,但目前還不適合執行,一個是抽不出人手,林場剛成立,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種樹,造林,育苗,還有建設場部,至於家具廠和其他的什麽廠,隻能推後了。
馮程做了幾天的木工,後麵隨著壩上的人員增加,於正來又給他安排了兩個人過來幫忙,人手一加,速度就更快了,加上隋誌超,那大奎一行人迴來,工作速度那就更快了。
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辦公室的門窗全部都做好了,做好門窗後,接下來就是給每間辦公室弄一個壁爐了。
“壁爐不用弄那麽大,我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享受的,不要讓屋裏太冷就行了,畢竟柴火也是要錢的,弄的太大,消耗就太快了。”
開始做壁爐前,於正來就特意叮囑了一句。
“好的,我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