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別人當然很難,對淩遠來說有什麽問題嗎?商場就是他的,各個店鋪也是他的租客而已。”


    “不配合房東?下次續租就給你漲租金,國金中心的店鋪可不愁租客,況且5倍加班費,擱誰身上都願意。”


    “別人加班累死累活,你加班什麽都不做,還能拿4000塊?”


    “???一頓燒烤40萬?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麽貴的燒烤!”


    “他吃的到底是什麽神仙燒烤,一頓吃掉一輛車?”


    “聽說是米其林鐵板燒,法國藍龍、日本a5和牛、阿拉斯加帝王蟹這種頂級食材,還有酒……”


    “原來如此,那這一桌40萬,酒占了大頭啊。”


    “四萬小費是什麽概念?普通白領可能三個月工資才這麽多。”


    “淩總走到哪兒,哪兒的員工發財。”


    “果然是淩遠,一邊消費,一邊刺激經濟。”


    當網友還在議論紛紛時,下午四點整,星瀚集團總部會議室內,投資部門、戰略發展部、市場研究團隊等全部到場。


    會議室大屏幕上,赫然寫著四個字——“星瀚醫藥”。


    淩遠掃視眾人:“今天的會議,隻有一個主題——星瀚集團如果進入醫藥行業,該選擇哪個方向?”


    市場研究團隊負責人王彬站起身,按下遙控器,ppt翻頁,屏幕上顯示著一組市場數據。


    他開口道:“截至2015年,華國醫藥市場整體規模約1.3萬億華國幣,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2%左右。但行業內部結構分化嚴重,主要可以分為仿製藥、原料藥和創新藥三個核心板塊。”


    他翻頁,投影出一張市場占比圖。


    “第一,仿製藥,占比70%,長期以來是國內醫藥市場的主流。過去十幾年,由於專利壁壘較低,國內企業通過仿製國外專利到期的藥物,實現了快速增長。”


    “目前,國內有超過5000家仿製藥企業,低端仿製藥的淨利潤率已經下降至5%以下,部分品種甚至低於3%。市場向頭部企業集中,競爭激烈。”


    王彬頓了頓,繼續翻頁。


    “第二,原料藥,占比15%,華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國,市場份額全球第一,但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場,利潤率低。目前國內高端原料藥仍依賴進口,自給率不足20%。”


    “原料藥進入壁壘低,價格戰嚴重。”


    ppt翻頁,王彬深吸一口氣,環視會議室一周:“最後就是創新藥,占比15%,但市場潛力巨大。”


    “與仿製藥不同,創新藥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專利保護。” 他指著屏幕上關於全球藥品專利保護期的圖表,繼續說道:


    在美麗國和歐洲,創新藥的專利保護期為20年,但由於研發和審批周期動輒10~12年,實際市場獨占期通常隻有7~10年。


    在華國,創新藥專利同樣為20年,但由於目前國內政策鼓勵創新藥,審批加快,實際市場獨占期可達8~12年。


    這意味著,一款成功的創新藥,至少有8~10年的時間,完全不受競爭對手影響,可以保持超高的利潤率。


    他翻頁,屏幕上顯示一組全球暢銷創新藥的銷售數據。


    “創新藥之所以被稱為‘最賺錢的投資’,是因為一旦成功上市,其盈利能力遠超仿製藥。”


    去年,全球最暢銷的10款創新藥,年銷售額均超過50億美元,其中前三名突破100億美元。


    全球最暢銷的藥品‘修美樂’,去年銷售額高達180億美元,毛利率高達80%以上。


    一款成功的抗癌創新藥,全球市場銷售額普遍可達20億美元以上,而且價格穩定,不易受到政策幹預。


    他點開下一頁,列出華國創新藥市場的潛力:


    去年,國內創新藥市場僅占醫藥總市場的15%,但預計未來三年,將增長至30%,市場規模突破4000億。


    其中,抗癌藥、免疫治療藥物、罕見病藥物增長最快,單個重磅新藥市場容量百億到數百億不等。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成功推出一款創新藥,即使隻是國內市場,銷售額也能達到上百億級別。”


    他翻頁,屏幕上出現一張全球創新藥研發投入數據表。


    “但,高盈利意味著高成本。創新藥的研發,是資本市場最燒錢的遊戲之一。”


    他指著ppt上的圖表,逐一解析:


    從新藥靶點發現到上市,單個藥物成本在8億到15億美元之間,有的甚至更高。


    臨床試驗是最大支出:


    臨床i期(安全性測試):費用約5000萬~1億美元,成功率30%。


    臨床ii期(小規模療效驗證):費用約1~2億美元,成功率15%。


    臨床iii期(大規模療效驗證):費用約5~10億美元,成功率50%。


    最終新藥從實驗室到市場的成功率,僅有10%左右。


    ppt上,列出了部分跨國藥企去年的研發投入:


    輝瑞——研發投入78億美元


    羅氏——研發投入91億美元


    默沙東——研發投入66億美元


    恆瑞醫藥——研發投入11億華國幣


    百濟神州——研發投入7億華國幣


    “全球頂級創新藥企業的研發投入,占年營收的15%~25%。對於華國企業而言,研發投入剛起步,但未來,創新藥研發將成為資本市場最重要的賽道。”


    他翻頁,屏幕上出現一張關於國內創新藥企業盈利能力的數據圖表。


    以百濟神州為例,去年研發投入7億華國幣,收入僅710萬,完全依靠資本市場輸血。


    但如果產品成功上市,市值可以從40億飆升至上百億,如果產品突出,數百億或千億市值也不是沒可能。


    王彬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會眾人:“所以,創新藥的投資周期長,前期極度燒錢,失敗率高,但一旦成功,盈利能力極強。”


    “這是一場賭注極大的遊戲,能虧百億,成功了甚至能年賺百億美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2016,開局狂賺百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心飛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心飛揚並收藏重生2016,開局狂賺百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