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一群人,八百個心眼
世子兇猛,造反是真敢啊 作者:執筆時長兩年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雲滿臉不解地看著蕭浪。
後者一本正經地說道:“殿下若隻捐三萬兩,天下百姓會認為殿下摳門!畢竟您乃是親王。
若捐個十幾二十萬,乃至更多,百姓們就會覺得您是一代賢王!
屆時人心所向,殿下心心念念的東西,不就唾手可得了麽!”
聽到這話,秦雲眸中閃過一縷精光。
他也知道蕭浪是在忽悠自己多出錢,可,蕭浪說得並非沒有道理啊。
若想爭奪東宮之位,自然少不了天下人的認可。
而如今雲州災情,不就是自己收攏人心的大好時機麽。
當然,雲州受災百姓數十萬,區區十幾萬兩銀子,是不可能平複災情的。
但錢,還是要捐的。
至於主理賑災這份差事,絕對不能接下。
想到這,他便朝明帝開口道:“父皇,兒臣迴去之後,就將昔日父皇賞賜的金銀玉器賣掉,應該還能湊出十萬兩銀子來,然後兒臣再想想辦法,保證湊夠十五萬兩援助雲州!”
“好!不愧是朕平日裏對你如此寵愛,關鍵時刻,還是你靠得住!”
見明帝誇讚秦雲,其餘幾名皇子不免有些心急。
當即表示也捐十五萬兩。
明帝大手一揮,道:“朕身為一國之君,自然不會吝嗇什麽,從即日起,朕節衣縮食,捐出二十萬兩馳援雲州!”
見狀,蕭浪轉身朝諸位官員說道:“諸位同僚,現如今陛下與諸位殿下都已經捐錢了,你們若還哭窮,就說不過去了吧?”
“列位愛卿,災難當前,唯有責任,朕希望你們能以天下蒼生為己任,雲州百姓,亦是我大炎之子民呐!”
“陛下,臣,臣也捐三萬兩銀子,迴去之後就立即變賣家中值錢的東西。”
“陛下,臣隻能拿出一萬兩,實在是沒辦法了。”
“微臣俸祿微薄,還有一大家子人要養活,能拿得出手的,就隻有五千兩了。”
迫於壓力,其餘官員紛紛改口表態。
除了其餘幾名尚書令,以及另外幾名二品大員之外,其餘人所捐的銀子,多則五千兩,少的不過區區數百兩。
對此,明帝心中也很是無奈。
畢竟捐款捐多少,靠的是他們的覺悟。
身為皇帝,總不能強迫他們多捐一些吧?
若真是如此,日後這些家夥處理政務之時,不撂挑子才怪。
蕭浪朝陳子敬問道:“陳尚書,今日所得捐款,總數多少?”
從明帝表態要捐二十萬兩之後,陳子敬便在心裏默默計算了起來。
現在見蕭浪問起,他便說道:“總計一百三十萬六千二百兩銀子。”
說完,他麵色凝重道:“陛下,這點錢或許能解雲州的燃眉之急,但若想讓災民們安然度過災情,還遠遠不夠啊。”
賑災賑災,並非隻解決災民的溫飽就行。
還要令當地恢複耕作,百姓能自力更生,社會歸於安定,這才能算是完全度過災情。
而雲州幹旱將近半年,河道定然已經幹涸,若要從隔壁州縣鑿渠引流,區區一百來萬銀子是遠遠不夠的。
更別說雲州還有數十萬災民等著口糧填肚子呢。
這時,一名賊眉鼠眼的官員上前一步,道:“陛下,臣倒是有個主意,就是不知陛下肯不肯用。”
“哦?是什麽主意?你趕緊說來聽聽!”
“陛下,蕭大人雖是大理寺卿,但他為官之前坑蒙……哦不,是人緣極好,剩餘的銀子,何不由他來想辦法解決?”
“對對,陛下,蕭大人為人幹練,年少有為,定然能想到解決之法的。”
“蕭大人,雲州數十萬百姓就靠你了,你可不能推托啊。”
“說得不錯,陛下方才說了,災難當前唯有責任,有道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蕭大人的能力,咱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雲州之災情,就全靠蕭大人了!”
“諸位大人所言極是,臣附議!”
“臣也附議!”
眾人紛紛表態。
蕭浪嘴角抽了抽,滿臉黑線。
這幫狗東西,一個個心眼賊多,簡直太可惡了。
讓我想辦法?
除了把你們全抄家之外,我能想到什麽辦法?
難不成讓我把家底全掏出來賑災?
想屁吃呢,我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
況且賑災乃是朝廷的事,哪有全讓一人自掏腰包的道理。
他心中一陣腹誹。
秦雲眼珠子滴溜溜一轉,道:“父皇,兒臣也覺得,主理賑災之事,非蕭大人莫屬!”
明帝好奇問道:“何以見得?”
“父皇,蕭大人人脈廣泛,可謂是八麵玲瓏,隻要他振臂高揮,號召金陵城內的商賈大戶捐錢,大家必然紛紛響應,如此,不就有足夠的銀子賑災了麽?”
他剛說完,陳子敬便反駁道:“殿下此言差矣,蕭大人之前的為人,在座的都是有目共睹的。
說他人脈廣泛八麵玲瓏,這不糊弄鬼麽。
倒是殿下您,身為親王,身份尊貴,若您能親自出麵,定能感動城中各個有錢人。”
秦雲暗暗瞪了陳子敬一眼,朝明帝說道:“父皇,兒臣也很想出力,可是……咳咳咳……”
他話還沒說完,就猛烈咳嗽了起來。
咳喘了好半晌,才有氣無力地說道:“兒臣昨夜偶感風寒,如今身子抱恙,實無力擔此大任,還望父皇體恤。”
七皇子此時也開口道:“父皇,兒臣也認為得派一個身份尊貴之人主理賑災,方能彰顯朝廷對雲州災民的重視,兒臣倒是想請命,但是……咳咳咳……兒臣昨夜也偶感風寒……”
“父皇,咳咳……兒臣近日也偶感風寒……”
其餘皇子紛紛苦著臉開口。
明帝自然是知道他們這是在裝病,但也沒辦法啊,於是一張臉更加的黑了。
“陛下,蕭家乃是國之柱石,而蕭大人身為蕭家世子,身份也異常尊貴,臣以為,由蕭大人主理賑災一事,足夠令雲州百姓對朝廷感恩戴德了。”
“不錯,且蕭大人之前的風評不太好,正好借此機會,讓天下百姓看見他獨到的一麵,如此可謂是一舉兩得啊!”
“陛下,臣也覺得該讓蕭大人主理賑災一事!”
“臣附議!”
其餘人正想表態,蕭浪這時氣笑了,打斷說道:“行了,你們都別附議了,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過本世子也懶得與你們計較這些,不就主理賑災一事麽?我接下就是了!”
後者一本正經地說道:“殿下若隻捐三萬兩,天下百姓會認為殿下摳門!畢竟您乃是親王。
若捐個十幾二十萬,乃至更多,百姓們就會覺得您是一代賢王!
屆時人心所向,殿下心心念念的東西,不就唾手可得了麽!”
聽到這話,秦雲眸中閃過一縷精光。
他也知道蕭浪是在忽悠自己多出錢,可,蕭浪說得並非沒有道理啊。
若想爭奪東宮之位,自然少不了天下人的認可。
而如今雲州災情,不就是自己收攏人心的大好時機麽。
當然,雲州受災百姓數十萬,區區十幾萬兩銀子,是不可能平複災情的。
但錢,還是要捐的。
至於主理賑災這份差事,絕對不能接下。
想到這,他便朝明帝開口道:“父皇,兒臣迴去之後,就將昔日父皇賞賜的金銀玉器賣掉,應該還能湊出十萬兩銀子來,然後兒臣再想想辦法,保證湊夠十五萬兩援助雲州!”
“好!不愧是朕平日裏對你如此寵愛,關鍵時刻,還是你靠得住!”
見明帝誇讚秦雲,其餘幾名皇子不免有些心急。
當即表示也捐十五萬兩。
明帝大手一揮,道:“朕身為一國之君,自然不會吝嗇什麽,從即日起,朕節衣縮食,捐出二十萬兩馳援雲州!”
見狀,蕭浪轉身朝諸位官員說道:“諸位同僚,現如今陛下與諸位殿下都已經捐錢了,你們若還哭窮,就說不過去了吧?”
“列位愛卿,災難當前,唯有責任,朕希望你們能以天下蒼生為己任,雲州百姓,亦是我大炎之子民呐!”
“陛下,臣,臣也捐三萬兩銀子,迴去之後就立即變賣家中值錢的東西。”
“陛下,臣隻能拿出一萬兩,實在是沒辦法了。”
“微臣俸祿微薄,還有一大家子人要養活,能拿得出手的,就隻有五千兩了。”
迫於壓力,其餘官員紛紛改口表態。
除了其餘幾名尚書令,以及另外幾名二品大員之外,其餘人所捐的銀子,多則五千兩,少的不過區區數百兩。
對此,明帝心中也很是無奈。
畢竟捐款捐多少,靠的是他們的覺悟。
身為皇帝,總不能強迫他們多捐一些吧?
若真是如此,日後這些家夥處理政務之時,不撂挑子才怪。
蕭浪朝陳子敬問道:“陳尚書,今日所得捐款,總數多少?”
從明帝表態要捐二十萬兩之後,陳子敬便在心裏默默計算了起來。
現在見蕭浪問起,他便說道:“總計一百三十萬六千二百兩銀子。”
說完,他麵色凝重道:“陛下,這點錢或許能解雲州的燃眉之急,但若想讓災民們安然度過災情,還遠遠不夠啊。”
賑災賑災,並非隻解決災民的溫飽就行。
還要令當地恢複耕作,百姓能自力更生,社會歸於安定,這才能算是完全度過災情。
而雲州幹旱將近半年,河道定然已經幹涸,若要從隔壁州縣鑿渠引流,區區一百來萬銀子是遠遠不夠的。
更別說雲州還有數十萬災民等著口糧填肚子呢。
這時,一名賊眉鼠眼的官員上前一步,道:“陛下,臣倒是有個主意,就是不知陛下肯不肯用。”
“哦?是什麽主意?你趕緊說來聽聽!”
“陛下,蕭大人雖是大理寺卿,但他為官之前坑蒙……哦不,是人緣極好,剩餘的銀子,何不由他來想辦法解決?”
“對對,陛下,蕭大人為人幹練,年少有為,定然能想到解決之法的。”
“蕭大人,雲州數十萬百姓就靠你了,你可不能推托啊。”
“說得不錯,陛下方才說了,災難當前唯有責任,有道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蕭大人的能力,咱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雲州之災情,就全靠蕭大人了!”
“諸位大人所言極是,臣附議!”
“臣也附議!”
眾人紛紛表態。
蕭浪嘴角抽了抽,滿臉黑線。
這幫狗東西,一個個心眼賊多,簡直太可惡了。
讓我想辦法?
除了把你們全抄家之外,我能想到什麽辦法?
難不成讓我把家底全掏出來賑災?
想屁吃呢,我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
況且賑災乃是朝廷的事,哪有全讓一人自掏腰包的道理。
他心中一陣腹誹。
秦雲眼珠子滴溜溜一轉,道:“父皇,兒臣也覺得,主理賑災之事,非蕭大人莫屬!”
明帝好奇問道:“何以見得?”
“父皇,蕭大人人脈廣泛,可謂是八麵玲瓏,隻要他振臂高揮,號召金陵城內的商賈大戶捐錢,大家必然紛紛響應,如此,不就有足夠的銀子賑災了麽?”
他剛說完,陳子敬便反駁道:“殿下此言差矣,蕭大人之前的為人,在座的都是有目共睹的。
說他人脈廣泛八麵玲瓏,這不糊弄鬼麽。
倒是殿下您,身為親王,身份尊貴,若您能親自出麵,定能感動城中各個有錢人。”
秦雲暗暗瞪了陳子敬一眼,朝明帝說道:“父皇,兒臣也很想出力,可是……咳咳咳……”
他話還沒說完,就猛烈咳嗽了起來。
咳喘了好半晌,才有氣無力地說道:“兒臣昨夜偶感風寒,如今身子抱恙,實無力擔此大任,還望父皇體恤。”
七皇子此時也開口道:“父皇,兒臣也認為得派一個身份尊貴之人主理賑災,方能彰顯朝廷對雲州災民的重視,兒臣倒是想請命,但是……咳咳咳……兒臣昨夜也偶感風寒……”
“父皇,咳咳……兒臣近日也偶感風寒……”
其餘皇子紛紛苦著臉開口。
明帝自然是知道他們這是在裝病,但也沒辦法啊,於是一張臉更加的黑了。
“陛下,蕭家乃是國之柱石,而蕭大人身為蕭家世子,身份也異常尊貴,臣以為,由蕭大人主理賑災一事,足夠令雲州百姓對朝廷感恩戴德了。”
“不錯,且蕭大人之前的風評不太好,正好借此機會,讓天下百姓看見他獨到的一麵,如此可謂是一舉兩得啊!”
“陛下,臣也覺得該讓蕭大人主理賑災一事!”
“臣附議!”
其餘人正想表態,蕭浪這時氣笑了,打斷說道:“行了,你們都別附議了,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過本世子也懶得與你們計較這些,不就主理賑災一事麽?我接下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