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逸拖著疲憊又滿懷期待的身軀迴到小鎮,在經曆了王大師與張大師的重重考驗後,他雖身心俱疲,但眼神中的執著之光卻從未熄滅。這些日子,他一邊等待著兩位大師的答複,一邊在李大師處繼續研習基礎祝由術,每一個符文、每一句咒語,他都反複琢磨,力求融會貫通。
這日清晨,雲逸如往常一樣在院子中誦讀祝由術古籍,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書頁上,他的思緒卻飄向了遠方的雪姬。“雪姬,不知你在高原可好?我在這裏雖曆經磨難,卻也離心中的醫道更近了一步,隻盼有朝一日,我能學有所成,迴到你身邊。”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微微歎了口氣,合上書頁,起身活動了一下筋骨。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弟子匆匆跑來,興奮地說道:“雲逸師兄,師父有請,說是有貴客到訪,與你有關。”雲逸心中一怔,趕忙整理了一下衣衫,隨弟子快步走向正廳。
來到正廳,隻見一位白發蒼蒼卻精神矍鑠的老者正與李大師相談甚歡。老者目光深邃而睿智,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雲逸恭敬地行禮後,李大師笑著介紹道:“雲逸,這位便是隱居已久的趙老宗師,他在祝由術領域的造詣堪稱登峰造極。”
雲逸心中一驚,再次向趙老宗師深深行禮:“晚輩雲逸,拜見趙老宗師。久聞宗師大名,如雷貫耳。”
趙老宗師微微點頭,目光上下打量著雲逸,眼中露出一絲讚許:“你便是那個從藏秘高原而來,一心求學祝由術的年輕人?我聽聞你為拜師曆經諸多波折,且在考驗中表現出了非凡的毅力與悟性。”
雲逸心中忐忑,不知趙老宗師此番前來何意,但仍誠懇地迴答:“晚輩對祝由術心馳神往,雖出身不同,但堅信醫道無界。隻願能得大師們垂憐,傳授祝由術,以解蒼生之苦。”
趙老宗師微微一笑,轉頭看向李大師:“老李,你這弟子收得不錯。此子天資聰穎,記憶超群,更難得的是對祝由術的那份執著,實乃可造之材。”
李大師點頭稱是:“雲逸確實勤奮好學,隻是他非正統出身,在一些傳統的祝由術門派中難免遭遇阻礙。”
趙老宗師輕輕擺手:“門派之見,不應成為阻礙英才成長的絆腳石。我觀這年輕人,心懷大愛,又不懼艱難,若能得正確引導,必能將祝由術發揚光大。”
雲逸聽著兩位大師的對話,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他小心翼翼地問道:“趙老宗師,您的意思是……”
趙老宗師看著雲逸,眼中滿是慈愛:“雲逸,我有意收你為徒,將我畢生所學的祝由術傳授於你。你可願意?”
雲逸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欣喜若狂,當即跪地行拜師大禮:“弟子雲逸,拜見師父!能得師父垂青,是弟子此生莫大的榮幸。弟子定當刻苦鑽研,不辜負師父的期望。”
趙老宗師滿意地笑了笑,上前扶起雲逸:“好,好,好。從今日起,你便是我趙氏祝由術的傳人。我會將這門古老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你,但你也要做好吃苦的準備。”
雲逸堅定地迴答:“弟子不怕吃苦,隻要能學好祝由術,任何困難弟子都能克服。”
一旁的李大師也笑著說道:“雲逸,趙老宗師肯收你為徒,這可是天賜機緣。你定要珍惜,日後若有所成,莫要忘記今日之恩。”
雲逸連連點頭:“弟子明白,定會銘記師父和李大師的恩情。”
拜師儀式過後,雲逸便正式跟隨趙老宗師開始了深入的祝由術學習。趙老宗師的住所位於深山之中的一座幽靜山穀裏,四周環繞著奇花異草,彌漫著濃鬱的靈氣。山穀中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幾座小屋,其中一間便是趙老宗師的書房,裏麵擺滿了各種古老的醫書、符文典籍以及珍貴的藥材標本。
雲逸每天清晨都會早早地來到書房,等待師父傳授知識。趙老宗師的教學方式別具一格,他不僅會詳細講解祝由術的理論知識,還會親自示範符文的繪製技巧以及咒語的發音和運用。
“雲逸,你看這道符文,名為‘靈愈符’,它的線條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刻的陰陽五行之道。繪製時,需心平氣和,將自身的精神力凝聚於筆尖,每一筆都要精準有力,不能有絲毫偏差。”趙老宗師一邊說著,一邊拿起毛筆,蘸飽朱砂,在黃紙上流暢地繪製起來。隻見他的手如行雲流水般舞動,符文漸漸在紙上成形,散發著淡淡的紅光。
雲逸全神貫注地看著,眼睛一眨不眨,將師父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牢記在心。等趙老宗師繪製完畢,他才小心翼翼地拿起毛筆,嚐試著臨摹。起初,他的手有些顫抖,線條也不夠流暢,但他並不氣餒,一遍又一遍地練習。
“雲逸,不要心急,符文的繪製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能熟練掌握。你要用心去感受符文的力量,將自己的意念融入其中。”趙老宗師在一旁耐心地指導著。
在學習符文繪製的同時,雲逸也在努力背誦祝由術的咒語。這些咒語大多晦澀難懂,且發音極為拗口,但他憑借著超強的記憶力,逐字逐句地牢記在心。每天晚上,他都會在山穀中獨自練習咒語的發音,力求達到精準無誤。
“唵嘛呢叭咪吽,敕令靈符顯威靈,驅邪扶正保康寧……”雲逸的聲音在山穀中迴蕩,起初有些生硬,但隨著不斷地練習,咒語的發音越來越流暢,也漸漸有了一種神秘的韻律。
除了理論和技巧的學習,趙老宗師還注重培養雲逸的實戰經驗。他會帶著雲逸在山穀中尋找一些生病的小動物,讓雲逸運用祝由術為它們治療。
有一次,他們發現了一隻受傷的野兔,腿部被獵人的夾子夾傷,傷口已經感染化膿。趙老宗師看著雲逸說道:“雲逸,你來試試用祝由術為這隻野兔療傷。記住,要先穩定它的傷勢,再驅散傷口的邪氣,促進傷口愈合。”
雲逸深吸一口氣,靜下心來。他先在野兔周圍繪製了一道防護符文,防止外界邪氣幹擾。然後,他雙手結印,口中念念有詞,將一道治愈符文緩緩打入野兔的傷口。隻見符文光芒閃爍,野兔的傷口漸漸停止了化膿,開始慢慢愈合。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野兔的傷勢明顯好轉,它在雲逸腳邊蹦蹦跳跳,仿佛在表達感激之情。雲逸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在祝由術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學習祝由術的忙碌日子裏,雲逸也沒有忘記遠方的雪姬。每當夜深人靜,他獨自坐在小屋窗前,望著天上的明月,思念之情便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雪姬,你是我心中最亮的星。在這艱苦的學習過程中,每當我想要放棄時,隻要想到你,我就充滿了力量。我一定會學好祝由術,早日迴到你身邊。你現在是否也在思念著我呢?”雲逸拿出雪姬送給他的定情信物——一枚精致的玉佩,輕輕摩挲著,眼神中滿是溫柔與深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雲逸在祝由術上的造詣日益精深,但他也深知,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不僅要掌握各種祝由術的技能,還要深入理解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和文化內涵。
“師父,我在學習祝由術的過程中,發現它與中原的文化、哲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我該如何更好地理解這些內涵,以便更深入地領悟祝由術呢?”雲逸虛心地向趙老宗師請教。
趙老宗師微笑著迴答:“雲逸,你能意識到這一點,非常不錯。祝由術源於古老的中原文化,它與道家、儒家等思想相互交融。你需要多讀一些中原的經典古籍,如《道德經》《論語》等,從中汲取智慧,同時,要多觀察生活,感悟自然之道,因為祝由術也是對自然力量的一種運用與引導。”
雲逸牢記師父的教誨,開始廣泛涉獵中原的經典著作。他發現,這些書籍中的思想與祝由術的理念相互印證,讓他對祝由術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然而,隨著他在祝由術領域的深入探索,他也遇到了一些困惑。一些祝由術的禁忌和門派規矩讓他感到束縛,他不知道該如何在遵循傳統的同時,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
“師父,我在研究一些古老的祝由術案例時,發現有些方法雖然傳統有效,但似乎過於保守。我想嚐試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可又擔心違背了祝由術的禁忌。我該怎麽辦呢?”雲逸皺著眉頭,一臉困惑地問道。
趙老宗師沉思片刻,說道:“雲逸,祝由術的禁忌和規矩是為了保護這門技藝的純正性和安全性,但也並非一成不變。你在創新之前,必須要對祝由術的基本原理有透徹的理解,並且要經過反複的試驗和驗證。在不違背祝由術核心原則的前提下,可以適當探索新的方法,但一定要謹慎行事。”
雲逸聽了師父的話,心中豁然開朗。他知道,自己在祝由術的傳承與創新之路上,需要不斷地學習、思考和實踐。
在不斷鑽研祝由術的過程中,雲逸也結識了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他們有的是趙老宗師的其他弟子,有的是來自其他門派的年輕醫者。他們經常在一起交流祝由術的心得與體會,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有一次,雲逸與一位名叫林風的年輕醫者討論祝由術在治療疑難雜症方麵的應用。林風提出了一種新的符文組合方式,他認為這種組合可能會對一種罕見的病症有更好的療效。
“雲逸,你看這個符文組合,我是根據這種病症的病因和病理特點設計的。我覺得它可能會比傳統的治療方法更有效,但我還沒有實踐過,你覺得怎麽樣?”林風興奮地向雲逸展示著他的設計。
雲逸仔細研究了一番,說道:“林風,你的想法很有創意。但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分析這種符文組合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是否符合祝由術的原理。我建議我們先在一些模擬病例上進行試驗,看看效果如何。”
於是,他們兩人開始合作,對林風的符文組合進行深入研究和試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遇到了許多困難和挑戰,但通過不斷地調整和改進,他們終於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雲逸,這次試驗的成功多虧了你的幫助和建議。如果沒有你,我可能早就放棄了。”林風感激地說道。
雲逸笑著迴答:“林風,我們是朋友,也是同行,互相幫助是應該的。而且,通過這次合作,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隨著雲逸在祝由術領域的名聲逐漸傳開,也引來了一些人的嫉妒和質疑。有一些保守的祝由術師認為雲逸非正統出身,不應該得到如此多的關注和機會。他們開始在背後議論紛紛,甚至故意刁難雲逸。
“哼,那個從藏秘高原來的小子,憑什麽能得到趙老宗師的青睞?他學的祝由術肯定不正宗。”
“就是,他還到處搞創新,這不是在破壞祝由術的傳統嗎?”
麵對這些流言蜚語和刁難,雲逸心中有些委屈和無奈。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退縮,他堅信自己的道路是正確的。
“師父,有些人對我惡意中傷,我該如何應對?”雲逸向趙老宗師傾訴著自己的煩惱。
趙老宗師拍了拍雲逸的肩膀,安慰道:“雲逸,不要在意那些人的話。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一些阻力。隻要你堅守自己的信念,不斷努力,用事實說話,時間會證明一切的。”
雲逸點了點頭,他知道師父說得對。他將這些煩惱化作前進的動力,更加努力地學習和研究祝由術。
在趙老宗師的悉心教導下,雲逸在祝由術的學習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他不僅掌握了各種祝由術的技能和知識,還在傳承與創新方麵有了自己的見解。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不斷地完善自己。
“我雖然在祝由術上有了一些成績,但我不能驕傲自滿。我要繼續努力,成為像師父一樣的一代宗師。可是,我該如何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境界呢?又該如何在祝由術的世界裏,平衡好傳承與創新、門派關係以及與雪姬的愛情呢?”雲逸站在山穀的高處,望著遠方的山巒,心中充滿了疑問,未來的道路在他眼中既充滿了希望,又布滿了迷霧。
這日清晨,雲逸如往常一樣在院子中誦讀祝由術古籍,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書頁上,他的思緒卻飄向了遠方的雪姬。“雪姬,不知你在高原可好?我在這裏雖曆經磨難,卻也離心中的醫道更近了一步,隻盼有朝一日,我能學有所成,迴到你身邊。”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微微歎了口氣,合上書頁,起身活動了一下筋骨。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弟子匆匆跑來,興奮地說道:“雲逸師兄,師父有請,說是有貴客到訪,與你有關。”雲逸心中一怔,趕忙整理了一下衣衫,隨弟子快步走向正廳。
來到正廳,隻見一位白發蒼蒼卻精神矍鑠的老者正與李大師相談甚歡。老者目光深邃而睿智,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雲逸恭敬地行禮後,李大師笑著介紹道:“雲逸,這位便是隱居已久的趙老宗師,他在祝由術領域的造詣堪稱登峰造極。”
雲逸心中一驚,再次向趙老宗師深深行禮:“晚輩雲逸,拜見趙老宗師。久聞宗師大名,如雷貫耳。”
趙老宗師微微點頭,目光上下打量著雲逸,眼中露出一絲讚許:“你便是那個從藏秘高原而來,一心求學祝由術的年輕人?我聽聞你為拜師曆經諸多波折,且在考驗中表現出了非凡的毅力與悟性。”
雲逸心中忐忑,不知趙老宗師此番前來何意,但仍誠懇地迴答:“晚輩對祝由術心馳神往,雖出身不同,但堅信醫道無界。隻願能得大師們垂憐,傳授祝由術,以解蒼生之苦。”
趙老宗師微微一笑,轉頭看向李大師:“老李,你這弟子收得不錯。此子天資聰穎,記憶超群,更難得的是對祝由術的那份執著,實乃可造之材。”
李大師點頭稱是:“雲逸確實勤奮好學,隻是他非正統出身,在一些傳統的祝由術門派中難免遭遇阻礙。”
趙老宗師輕輕擺手:“門派之見,不應成為阻礙英才成長的絆腳石。我觀這年輕人,心懷大愛,又不懼艱難,若能得正確引導,必能將祝由術發揚光大。”
雲逸聽著兩位大師的對話,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他小心翼翼地問道:“趙老宗師,您的意思是……”
趙老宗師看著雲逸,眼中滿是慈愛:“雲逸,我有意收你為徒,將我畢生所學的祝由術傳授於你。你可願意?”
雲逸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欣喜若狂,當即跪地行拜師大禮:“弟子雲逸,拜見師父!能得師父垂青,是弟子此生莫大的榮幸。弟子定當刻苦鑽研,不辜負師父的期望。”
趙老宗師滿意地笑了笑,上前扶起雲逸:“好,好,好。從今日起,你便是我趙氏祝由術的傳人。我會將這門古老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你,但你也要做好吃苦的準備。”
雲逸堅定地迴答:“弟子不怕吃苦,隻要能學好祝由術,任何困難弟子都能克服。”
一旁的李大師也笑著說道:“雲逸,趙老宗師肯收你為徒,這可是天賜機緣。你定要珍惜,日後若有所成,莫要忘記今日之恩。”
雲逸連連點頭:“弟子明白,定會銘記師父和李大師的恩情。”
拜師儀式過後,雲逸便正式跟隨趙老宗師開始了深入的祝由術學習。趙老宗師的住所位於深山之中的一座幽靜山穀裏,四周環繞著奇花異草,彌漫著濃鬱的靈氣。山穀中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幾座小屋,其中一間便是趙老宗師的書房,裏麵擺滿了各種古老的醫書、符文典籍以及珍貴的藥材標本。
雲逸每天清晨都會早早地來到書房,等待師父傳授知識。趙老宗師的教學方式別具一格,他不僅會詳細講解祝由術的理論知識,還會親自示範符文的繪製技巧以及咒語的發音和運用。
“雲逸,你看這道符文,名為‘靈愈符’,它的線條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刻的陰陽五行之道。繪製時,需心平氣和,將自身的精神力凝聚於筆尖,每一筆都要精準有力,不能有絲毫偏差。”趙老宗師一邊說著,一邊拿起毛筆,蘸飽朱砂,在黃紙上流暢地繪製起來。隻見他的手如行雲流水般舞動,符文漸漸在紙上成形,散發著淡淡的紅光。
雲逸全神貫注地看著,眼睛一眨不眨,將師父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牢記在心。等趙老宗師繪製完畢,他才小心翼翼地拿起毛筆,嚐試著臨摹。起初,他的手有些顫抖,線條也不夠流暢,但他並不氣餒,一遍又一遍地練習。
“雲逸,不要心急,符文的繪製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能熟練掌握。你要用心去感受符文的力量,將自己的意念融入其中。”趙老宗師在一旁耐心地指導著。
在學習符文繪製的同時,雲逸也在努力背誦祝由術的咒語。這些咒語大多晦澀難懂,且發音極為拗口,但他憑借著超強的記憶力,逐字逐句地牢記在心。每天晚上,他都會在山穀中獨自練習咒語的發音,力求達到精準無誤。
“唵嘛呢叭咪吽,敕令靈符顯威靈,驅邪扶正保康寧……”雲逸的聲音在山穀中迴蕩,起初有些生硬,但隨著不斷地練習,咒語的發音越來越流暢,也漸漸有了一種神秘的韻律。
除了理論和技巧的學習,趙老宗師還注重培養雲逸的實戰經驗。他會帶著雲逸在山穀中尋找一些生病的小動物,讓雲逸運用祝由術為它們治療。
有一次,他們發現了一隻受傷的野兔,腿部被獵人的夾子夾傷,傷口已經感染化膿。趙老宗師看著雲逸說道:“雲逸,你來試試用祝由術為這隻野兔療傷。記住,要先穩定它的傷勢,再驅散傷口的邪氣,促進傷口愈合。”
雲逸深吸一口氣,靜下心來。他先在野兔周圍繪製了一道防護符文,防止外界邪氣幹擾。然後,他雙手結印,口中念念有詞,將一道治愈符文緩緩打入野兔的傷口。隻見符文光芒閃爍,野兔的傷口漸漸停止了化膿,開始慢慢愈合。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野兔的傷勢明顯好轉,它在雲逸腳邊蹦蹦跳跳,仿佛在表達感激之情。雲逸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在祝由術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學習祝由術的忙碌日子裏,雲逸也沒有忘記遠方的雪姬。每當夜深人靜,他獨自坐在小屋窗前,望著天上的明月,思念之情便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雪姬,你是我心中最亮的星。在這艱苦的學習過程中,每當我想要放棄時,隻要想到你,我就充滿了力量。我一定會學好祝由術,早日迴到你身邊。你現在是否也在思念著我呢?”雲逸拿出雪姬送給他的定情信物——一枚精致的玉佩,輕輕摩挲著,眼神中滿是溫柔與深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雲逸在祝由術上的造詣日益精深,但他也深知,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不僅要掌握各種祝由術的技能,還要深入理解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和文化內涵。
“師父,我在學習祝由術的過程中,發現它與中原的文化、哲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我該如何更好地理解這些內涵,以便更深入地領悟祝由術呢?”雲逸虛心地向趙老宗師請教。
趙老宗師微笑著迴答:“雲逸,你能意識到這一點,非常不錯。祝由術源於古老的中原文化,它與道家、儒家等思想相互交融。你需要多讀一些中原的經典古籍,如《道德經》《論語》等,從中汲取智慧,同時,要多觀察生活,感悟自然之道,因為祝由術也是對自然力量的一種運用與引導。”
雲逸牢記師父的教誨,開始廣泛涉獵中原的經典著作。他發現,這些書籍中的思想與祝由術的理念相互印證,讓他對祝由術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然而,隨著他在祝由術領域的深入探索,他也遇到了一些困惑。一些祝由術的禁忌和門派規矩讓他感到束縛,他不知道該如何在遵循傳統的同時,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
“師父,我在研究一些古老的祝由術案例時,發現有些方法雖然傳統有效,但似乎過於保守。我想嚐試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可又擔心違背了祝由術的禁忌。我該怎麽辦呢?”雲逸皺著眉頭,一臉困惑地問道。
趙老宗師沉思片刻,說道:“雲逸,祝由術的禁忌和規矩是為了保護這門技藝的純正性和安全性,但也並非一成不變。你在創新之前,必須要對祝由術的基本原理有透徹的理解,並且要經過反複的試驗和驗證。在不違背祝由術核心原則的前提下,可以適當探索新的方法,但一定要謹慎行事。”
雲逸聽了師父的話,心中豁然開朗。他知道,自己在祝由術的傳承與創新之路上,需要不斷地學習、思考和實踐。
在不斷鑽研祝由術的過程中,雲逸也結識了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他們有的是趙老宗師的其他弟子,有的是來自其他門派的年輕醫者。他們經常在一起交流祝由術的心得與體會,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有一次,雲逸與一位名叫林風的年輕醫者討論祝由術在治療疑難雜症方麵的應用。林風提出了一種新的符文組合方式,他認為這種組合可能會對一種罕見的病症有更好的療效。
“雲逸,你看這個符文組合,我是根據這種病症的病因和病理特點設計的。我覺得它可能會比傳統的治療方法更有效,但我還沒有實踐過,你覺得怎麽樣?”林風興奮地向雲逸展示著他的設計。
雲逸仔細研究了一番,說道:“林風,你的想法很有創意。但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分析這種符文組合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是否符合祝由術的原理。我建議我們先在一些模擬病例上進行試驗,看看效果如何。”
於是,他們兩人開始合作,對林風的符文組合進行深入研究和試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遇到了許多困難和挑戰,但通過不斷地調整和改進,他們終於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雲逸,這次試驗的成功多虧了你的幫助和建議。如果沒有你,我可能早就放棄了。”林風感激地說道。
雲逸笑著迴答:“林風,我們是朋友,也是同行,互相幫助是應該的。而且,通過這次合作,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隨著雲逸在祝由術領域的名聲逐漸傳開,也引來了一些人的嫉妒和質疑。有一些保守的祝由術師認為雲逸非正統出身,不應該得到如此多的關注和機會。他們開始在背後議論紛紛,甚至故意刁難雲逸。
“哼,那個從藏秘高原來的小子,憑什麽能得到趙老宗師的青睞?他學的祝由術肯定不正宗。”
“就是,他還到處搞創新,這不是在破壞祝由術的傳統嗎?”
麵對這些流言蜚語和刁難,雲逸心中有些委屈和無奈。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退縮,他堅信自己的道路是正確的。
“師父,有些人對我惡意中傷,我該如何應對?”雲逸向趙老宗師傾訴著自己的煩惱。
趙老宗師拍了拍雲逸的肩膀,安慰道:“雲逸,不要在意那些人的話。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一些阻力。隻要你堅守自己的信念,不斷努力,用事實說話,時間會證明一切的。”
雲逸點了點頭,他知道師父說得對。他將這些煩惱化作前進的動力,更加努力地學習和研究祝由術。
在趙老宗師的悉心教導下,雲逸在祝由術的學習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他不僅掌握了各種祝由術的技能和知識,還在傳承與創新方麵有了自己的見解。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不斷地完善自己。
“我雖然在祝由術上有了一些成績,但我不能驕傲自滿。我要繼續努力,成為像師父一樣的一代宗師。可是,我該如何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境界呢?又該如何在祝由術的世界裏,平衡好傳承與創新、門派關係以及與雪姬的愛情呢?”雲逸站在山穀的高處,望著遠方的山巒,心中充滿了疑問,未來的道路在他眼中既充滿了希望,又布滿了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