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報奇聞錄
大晉王朝,繁華的都城洛京,表麵上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權貴們在朝堂之上勾心鬥角,民間百姓雖勉強維持生計,卻也不乏對生活中趣味之事的追求。顧浩然身為侯爺,雖出身貴族,卻無半點架子,與太後的侄孫關係也並未讓他沉迷於奢靡生活。他飽讀詩書,心懷天下,渴望能為這看似平靜實則腐朽的世道帶來一絲改變。而他的夫人林悅然,聰慧過人,心思細膩,憑借著在貴婦圈中的好人緣,時常能獲取一些不為人知的消息。
衛陽,作為太子慕容軒的心腹,身手矯健,智謀過人。太子慕容軒心懷壯誌,欲革新朝綱,便派衛陽尋找可靠之人創辦一份小報,以此為契機,傳播民間的聲音,揭露權貴的惡行,同時也為百姓帶來一些生活中的樂趣。衛陽多方打聽後,鎖定了顧浩然夫婦。
一日午後,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進顧府的書房,顧浩然正對著一張宣紙,思索著如何撰寫一篇針砭時弊的文章。林悅然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來,手中拿著一碟新鮮的點心,“夫君,先歇一歇,嚐嚐我新做的桂花糕。”
顧浩然放下手中的毛筆,微笑著接過桂花糕,“還是夫人最懂我。隻是這朝堂之事日益複雜,百姓生活艱難,我這文章卻總是難以盡述心中所想。”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通報聲,“衛公子到!”
顧浩然和林悅然起身相迎,衛陽走進書房,抱拳行禮,“顧侯爺,林夫人,打擾了。今日前來,是奉太子殿下之命,有要事相商。”
顧浩然請衛陽坐下,“衛公子請說,若有能為太子殿下效力之處,我顧浩然定當義不容辭。”
衛陽便將太子欲創辦小報之事娓娓道來,“太子殿下心係天下,想通過創辦一份小報,一方麵揭露權貴的腐敗行徑,另一方麵也為百姓增添些生活樂趣,讓大家在艱難的日子裏也能尋得一絲歡笑。聽聞侯爺文采斐然,夫人又善於交際,太子殿下希望二位能參與其中。”
顧浩然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此事意義重大,隻是朝堂局勢複雜,我們參與其中,怕是會招來不少麻煩。”
林悅然卻眼睛一亮,拉著顧浩然的手說道:“夫君,這是個好機會。我們若能借此為百姓發聲,揭露那些權貴的惡行,也算是做了件大好事。而且,增添生活樂趣這一點也很有意思,我們可以發掘很多好玩的事情分享給大家。”
顧浩然看著林悅然堅定的眼神,又想到天下百姓的困苦,終於點頭,“好,既如此,我們便試試。”
於是,顧浩然、林悅然與衛陽開始了小報的籌備工作。他們給小報取名為《樂聞小報》,寓意著傳播快樂與奇聞。
顧浩然負責撰寫文章,他不僅將權貴們貪汙受賄、欺壓百姓的惡行一一記錄下來,還開始留心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林悅然則充分發揮自己的交際能力,穿梭於洛京的大街小巷、茶樓酒肆、貴婦的聚會之中。
一日,林悅然從貴婦們的茶會上迴來,興奮地對顧浩然說:“夫君,我今日聽聞一件趣事。城西的李裁縫,手藝精湛,卻因為拒絕給一位權貴的小妾做衣服,那小妾竟派人去他店裏搗亂。結果李裁縫憑借著自己的巧嘴,把那小妾派去的人說得啞口無言,最後隻能灰溜溜地走了。”
顧浩然聽後,哈哈大笑,“這李裁縫倒是有趣,此事可寫進小報中,也讓大家看看,平民百姓也不是好欺負的。”
於是,顧浩然將這件事詳細地寫進了小報裏,還配上了一些幽默的評論。
與此同時,他們為了讓小報更具特色,決定去尋找優質的紙張。聽聞城東的宣紙坊製作的宣紙質量上乘,且坊主是個有故事的人,顧浩然和林悅然便一同前往。
來到宣紙坊,隻見古色古香的店鋪裏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宣紙。坊主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正專注地檢查著一張宣紙。
顧浩然上前拱手道:“老人家,聽聞您這宣紙坊的宣紙品質絕佳,我們想采購一些用於製作小報。”
老者抬起頭,上下打量了他們一番,“製作小報?不知你們的小報都寫些什麽內容?”
林悅然笑著說:“我們的小報,既會揭露權貴的惡行,也會分享民間的奇聞趣事,給大家帶來一些歡樂。”
老者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好,我這宣紙便賣給你們。不瞞你們說,我這坊裏也藏著不少故事呢。前些日子,有個權貴家的公子來我這,非要我把祖傳的製紙秘方賣給他,我沒答應,他便百般刁難。還好有位寒門書生路過,幫我解了圍。”
顧浩然和林悅然一聽,來了興趣,“老人家,能否詳細說說?這可是個不錯的素材。”
老者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地說了一遍。原來,那書生飽讀詩書,口才極佳,引經據典,將那權貴公子說得麵紅耳赤,最後隻能悻悻離去。
顧浩然趕緊拿出紙筆記錄下來,林悅然則在一旁補充一些細節。
隨著《樂聞小報》第一期的發行,裏麵有趣的故事和對權貴的批判立刻引起了洛京百姓的關注。大家爭相傳閱,茶餘飯後都在討論小報上的內容。
“你看那李裁縫,真是厲害,把那小妾的人都給懟迴去了。”
“還有那宣紙坊的事,那書生也是個有膽有識的人。”
而權貴們則對這份小報恨之入骨,他們覺得這是在抹黑他們的形象,於是開始想辦法打壓。
一日,衛陽匆匆來到顧府,神色凝重,“顧侯爺,林夫人,不好了。那些權貴們開始行動了,他們派人去印刷廠搗亂,還威脅印刷工人不許再印我們的小報。”
顧浩然皺起眉頭,“這些權貴真是不擇手段。我們不能讓他們得逞,得想個辦法。”
林悅然思索片刻後說道:“我有個主意。我們可以找一些可靠的人,自己來印刷小報。而且,我們可以擴大情報收集的範圍,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提供有趣的故事和權貴的惡行。”
衛陽點頭,“林夫人說得對。我這就去安排人手,保護好印刷場所。”
於是,他們開始秘密地組織一些信任的人,建立了一個小型的印刷點。顧浩然和林悅然也更加積極地收集情報。
林悅然通過自己的關係,結識了一位說書人。這說書人走南闖北,知道不少奇聞軼事。
“林夫人,我給你說個事。前幾日我在外地,聽說有個地方的縣令,特別喜歡吃葡萄,為了能天天吃到新鮮的葡萄,竟讓百姓們每天從千裏之外運送葡萄過來,勞民傷財。”
林悅然眼睛一亮,“這可是個大新聞,您再給我詳細說說。”
說書人便將那縣令的惡行詳細地描述了一番,林悅然趕緊記錄下來,迴去後交給顧浩然。
顧浩然將此事寫進了小報裏,還配上了一首打油詩諷刺那縣令:“縣令愛葡如命根,百姓千裏送酸魂。如此貪官不懲治,天下何能得安穩。”
隨著小報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們也遇到了更多的困難。權貴們不僅繼續搗亂,還開始威脅一些提供情報的人。
有一天,一位給他們提供過權貴貪汙證據的商人偷偷找到顧浩然,神色慌張,“顧侯爺,我不能再給你們提供證據了。那些權貴們已經威脅到我的家人了,我實在是害怕。”
顧浩然拍了拍商人的肩膀,“我理解你的難處。你放心,我們不會讓你的家人受到傷害。這樣,你先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等我們把這些權貴扳倒了,再通知你。”
商人感激地看了顧浩然一眼,“顧侯爺,您是個好人。我這裏還有一份賬本,是他們貪汙的鐵證,就交給您了。”
顧浩然接過賬本,心中既感動又憤怒。感動於商人的信任,憤怒於權貴們的囂張。
他將此事告訴了林悅然和衛陽,林悅然氣憤地說:“這些權貴真是太過分了,連普通商人都不放過。我們一定要把他們的罪行全部揭露出來。”
衛陽也點頭,“太子殿下也在朝堂上為我們說話,我們不能退縮。”
於是,顧浩然將這份賬本上的內容詳細地整理出來,寫進了小報裏。這一期的小報發行後,引起了更大的轟動。百姓們的憤怒達到了頂點,紛紛要求朝廷嚴懲這些權貴。
太子慕容軒借此機會,在朝堂上對權貴們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列舉了他們的種種罪行。在百姓的壓力和太子的堅持下,朝廷終於開始徹查這些權貴。
隨著調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權貴被繩之以法,他們的財產被沒收,官職被革除。洛京的百姓們歡唿雀躍,紛紛稱讚《樂聞小報》為他們出了一口惡氣。
而《樂聞小報》也並沒有因此而停下腳步。顧浩然和林悅然繼續在民間尋找好玩的事情和有意義的故事,將它們寫進小報裏。
他們還增加了一些互動環節,比如讓百姓們投稿分享自己的生活趣事,或者對一些社會現象發表看法。
有一次,一位年輕的學子投稿說:“我在街頭看到一位賣藝的老人,他的二胡拉得如泣如訴,我便停下腳步聆聽。一曲罷,我掏出身上僅有的幾個銅板給了他,他卻拒絕了,說他賣藝不為錢,隻為了讓更多的人聽到他的音樂。我深受感動,覺得這世間還是有很多美好的東西。”
顧浩然和林悅然看了這篇投稿後,非常感動,將它刊登在了小報上,還寫了一篇評論,鼓勵大家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樂聞小報》的影響力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洛京,還傳播到了大晉的各個地方。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小報,參與到其中。
顧浩然和林悅然也成為了百姓們心中的英雄,他們用自己的筆和智慧,為百姓們帶來了歡樂,也為這個腐朽的王朝帶來了一絲希望。
“夫君,你看,我們的小報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林悅然看著正在閱讀小報的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顧浩然攬過林悅然的肩膀,“這都是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以後,我們還要繼續努力,讓《樂聞小報》成為大晉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衛陽,依然默默地守護在他們身邊,和他們一起為了大晉王朝的美好未來而努力奮鬥。
在《樂聞小報》的影響下,大晉王朝的風氣逐漸開始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社會問題,為了公平和正義而發聲。顧浩然、林悅然和衛陽的故事,也成為了大晉王朝一段傳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追求真理,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時光悠悠,顧浩然和林悅然的頭發漸漸染上了白霜,但他們的眼神依然堅定。他們看著《樂聞小報》在年輕人的手中傳承下去,心中充滿了欣慰。
“悅然,我們這一生,也算沒有白活。”顧浩然握著林悅然的手,感慨地說道。
林悅然微笑著點頭,“是啊,夫君。希望這份小報能一直辦下去,為大晉的百姓帶來更多的歡樂和希望。”
大晉王朝,繁華的都城洛京,表麵上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權貴們在朝堂之上勾心鬥角,民間百姓雖勉強維持生計,卻也不乏對生活中趣味之事的追求。顧浩然身為侯爺,雖出身貴族,卻無半點架子,與太後的侄孫關係也並未讓他沉迷於奢靡生活。他飽讀詩書,心懷天下,渴望能為這看似平靜實則腐朽的世道帶來一絲改變。而他的夫人林悅然,聰慧過人,心思細膩,憑借著在貴婦圈中的好人緣,時常能獲取一些不為人知的消息。
衛陽,作為太子慕容軒的心腹,身手矯健,智謀過人。太子慕容軒心懷壯誌,欲革新朝綱,便派衛陽尋找可靠之人創辦一份小報,以此為契機,傳播民間的聲音,揭露權貴的惡行,同時也為百姓帶來一些生活中的樂趣。衛陽多方打聽後,鎖定了顧浩然夫婦。
一日午後,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進顧府的書房,顧浩然正對著一張宣紙,思索著如何撰寫一篇針砭時弊的文章。林悅然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來,手中拿著一碟新鮮的點心,“夫君,先歇一歇,嚐嚐我新做的桂花糕。”
顧浩然放下手中的毛筆,微笑著接過桂花糕,“還是夫人最懂我。隻是這朝堂之事日益複雜,百姓生活艱難,我這文章卻總是難以盡述心中所想。”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通報聲,“衛公子到!”
顧浩然和林悅然起身相迎,衛陽走進書房,抱拳行禮,“顧侯爺,林夫人,打擾了。今日前來,是奉太子殿下之命,有要事相商。”
顧浩然請衛陽坐下,“衛公子請說,若有能為太子殿下效力之處,我顧浩然定當義不容辭。”
衛陽便將太子欲創辦小報之事娓娓道來,“太子殿下心係天下,想通過創辦一份小報,一方麵揭露權貴的腐敗行徑,另一方麵也為百姓增添些生活樂趣,讓大家在艱難的日子裏也能尋得一絲歡笑。聽聞侯爺文采斐然,夫人又善於交際,太子殿下希望二位能參與其中。”
顧浩然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此事意義重大,隻是朝堂局勢複雜,我們參與其中,怕是會招來不少麻煩。”
林悅然卻眼睛一亮,拉著顧浩然的手說道:“夫君,這是個好機會。我們若能借此為百姓發聲,揭露那些權貴的惡行,也算是做了件大好事。而且,增添生活樂趣這一點也很有意思,我們可以發掘很多好玩的事情分享給大家。”
顧浩然看著林悅然堅定的眼神,又想到天下百姓的困苦,終於點頭,“好,既如此,我們便試試。”
於是,顧浩然、林悅然與衛陽開始了小報的籌備工作。他們給小報取名為《樂聞小報》,寓意著傳播快樂與奇聞。
顧浩然負責撰寫文章,他不僅將權貴們貪汙受賄、欺壓百姓的惡行一一記錄下來,還開始留心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林悅然則充分發揮自己的交際能力,穿梭於洛京的大街小巷、茶樓酒肆、貴婦的聚會之中。
一日,林悅然從貴婦們的茶會上迴來,興奮地對顧浩然說:“夫君,我今日聽聞一件趣事。城西的李裁縫,手藝精湛,卻因為拒絕給一位權貴的小妾做衣服,那小妾竟派人去他店裏搗亂。結果李裁縫憑借著自己的巧嘴,把那小妾派去的人說得啞口無言,最後隻能灰溜溜地走了。”
顧浩然聽後,哈哈大笑,“這李裁縫倒是有趣,此事可寫進小報中,也讓大家看看,平民百姓也不是好欺負的。”
於是,顧浩然將這件事詳細地寫進了小報裏,還配上了一些幽默的評論。
與此同時,他們為了讓小報更具特色,決定去尋找優質的紙張。聽聞城東的宣紙坊製作的宣紙質量上乘,且坊主是個有故事的人,顧浩然和林悅然便一同前往。
來到宣紙坊,隻見古色古香的店鋪裏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宣紙。坊主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正專注地檢查著一張宣紙。
顧浩然上前拱手道:“老人家,聽聞您這宣紙坊的宣紙品質絕佳,我們想采購一些用於製作小報。”
老者抬起頭,上下打量了他們一番,“製作小報?不知你們的小報都寫些什麽內容?”
林悅然笑著說:“我們的小報,既會揭露權貴的惡行,也會分享民間的奇聞趣事,給大家帶來一些歡樂。”
老者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好,我這宣紙便賣給你們。不瞞你們說,我這坊裏也藏著不少故事呢。前些日子,有個權貴家的公子來我這,非要我把祖傳的製紙秘方賣給他,我沒答應,他便百般刁難。還好有位寒門書生路過,幫我解了圍。”
顧浩然和林悅然一聽,來了興趣,“老人家,能否詳細說說?這可是個不錯的素材。”
老者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地說了一遍。原來,那書生飽讀詩書,口才極佳,引經據典,將那權貴公子說得麵紅耳赤,最後隻能悻悻離去。
顧浩然趕緊拿出紙筆記錄下來,林悅然則在一旁補充一些細節。
隨著《樂聞小報》第一期的發行,裏麵有趣的故事和對權貴的批判立刻引起了洛京百姓的關注。大家爭相傳閱,茶餘飯後都在討論小報上的內容。
“你看那李裁縫,真是厲害,把那小妾的人都給懟迴去了。”
“還有那宣紙坊的事,那書生也是個有膽有識的人。”
而權貴們則對這份小報恨之入骨,他們覺得這是在抹黑他們的形象,於是開始想辦法打壓。
一日,衛陽匆匆來到顧府,神色凝重,“顧侯爺,林夫人,不好了。那些權貴們開始行動了,他們派人去印刷廠搗亂,還威脅印刷工人不許再印我們的小報。”
顧浩然皺起眉頭,“這些權貴真是不擇手段。我們不能讓他們得逞,得想個辦法。”
林悅然思索片刻後說道:“我有個主意。我們可以找一些可靠的人,自己來印刷小報。而且,我們可以擴大情報收集的範圍,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提供有趣的故事和權貴的惡行。”
衛陽點頭,“林夫人說得對。我這就去安排人手,保護好印刷場所。”
於是,他們開始秘密地組織一些信任的人,建立了一個小型的印刷點。顧浩然和林悅然也更加積極地收集情報。
林悅然通過自己的關係,結識了一位說書人。這說書人走南闖北,知道不少奇聞軼事。
“林夫人,我給你說個事。前幾日我在外地,聽說有個地方的縣令,特別喜歡吃葡萄,為了能天天吃到新鮮的葡萄,竟讓百姓們每天從千裏之外運送葡萄過來,勞民傷財。”
林悅然眼睛一亮,“這可是個大新聞,您再給我詳細說說。”
說書人便將那縣令的惡行詳細地描述了一番,林悅然趕緊記錄下來,迴去後交給顧浩然。
顧浩然將此事寫進了小報裏,還配上了一首打油詩諷刺那縣令:“縣令愛葡如命根,百姓千裏送酸魂。如此貪官不懲治,天下何能得安穩。”
隨著小報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們也遇到了更多的困難。權貴們不僅繼續搗亂,還開始威脅一些提供情報的人。
有一天,一位給他們提供過權貴貪汙證據的商人偷偷找到顧浩然,神色慌張,“顧侯爺,我不能再給你們提供證據了。那些權貴們已經威脅到我的家人了,我實在是害怕。”
顧浩然拍了拍商人的肩膀,“我理解你的難處。你放心,我們不會讓你的家人受到傷害。這樣,你先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等我們把這些權貴扳倒了,再通知你。”
商人感激地看了顧浩然一眼,“顧侯爺,您是個好人。我這裏還有一份賬本,是他們貪汙的鐵證,就交給您了。”
顧浩然接過賬本,心中既感動又憤怒。感動於商人的信任,憤怒於權貴們的囂張。
他將此事告訴了林悅然和衛陽,林悅然氣憤地說:“這些權貴真是太過分了,連普通商人都不放過。我們一定要把他們的罪行全部揭露出來。”
衛陽也點頭,“太子殿下也在朝堂上為我們說話,我們不能退縮。”
於是,顧浩然將這份賬本上的內容詳細地整理出來,寫進了小報裏。這一期的小報發行後,引起了更大的轟動。百姓們的憤怒達到了頂點,紛紛要求朝廷嚴懲這些權貴。
太子慕容軒借此機會,在朝堂上對權貴們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列舉了他們的種種罪行。在百姓的壓力和太子的堅持下,朝廷終於開始徹查這些權貴。
隨著調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權貴被繩之以法,他們的財產被沒收,官職被革除。洛京的百姓們歡唿雀躍,紛紛稱讚《樂聞小報》為他們出了一口惡氣。
而《樂聞小報》也並沒有因此而停下腳步。顧浩然和林悅然繼續在民間尋找好玩的事情和有意義的故事,將它們寫進小報裏。
他們還增加了一些互動環節,比如讓百姓們投稿分享自己的生活趣事,或者對一些社會現象發表看法。
有一次,一位年輕的學子投稿說:“我在街頭看到一位賣藝的老人,他的二胡拉得如泣如訴,我便停下腳步聆聽。一曲罷,我掏出身上僅有的幾個銅板給了他,他卻拒絕了,說他賣藝不為錢,隻為了讓更多的人聽到他的音樂。我深受感動,覺得這世間還是有很多美好的東西。”
顧浩然和林悅然看了這篇投稿後,非常感動,將它刊登在了小報上,還寫了一篇評論,鼓勵大家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樂聞小報》的影響力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洛京,還傳播到了大晉的各個地方。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小報,參與到其中。
顧浩然和林悅然也成為了百姓們心中的英雄,他們用自己的筆和智慧,為百姓們帶來了歡樂,也為這個腐朽的王朝帶來了一絲希望。
“夫君,你看,我們的小報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林悅然看著正在閱讀小報的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顧浩然攬過林悅然的肩膀,“這都是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以後,我們還要繼續努力,讓《樂聞小報》成為大晉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衛陽,依然默默地守護在他們身邊,和他們一起為了大晉王朝的美好未來而努力奮鬥。
在《樂聞小報》的影響下,大晉王朝的風氣逐漸開始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社會問題,為了公平和正義而發聲。顧浩然、林悅然和衛陽的故事,也成為了大晉王朝一段傳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追求真理,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時光悠悠,顧浩然和林悅然的頭發漸漸染上了白霜,但他們的眼神依然堅定。他們看著《樂聞小報》在年輕人的手中傳承下去,心中充滿了欣慰。
“悅然,我們這一生,也算沒有白活。”顧浩然握著林悅然的手,感慨地說道。
林悅然微笑著點頭,“是啊,夫君。希望這份小報能一直辦下去,為大晉的百姓帶來更多的歡樂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