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通風報信
科舉:啟稟皇上,狀元郎又發瘋了 作者:一隻綠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的心裏產生了危機感。
這樣的事,李泉並不是第一次遇到。
之前往上升遷的胡侍講便是這樣。
明明這人坐到侍講這個位置時,他已經在這個位子上坐了一年了。
可往上升的,卻不是他。
每次一同前來,被先行喊進去的,必然是姓胡的。
這樣的事,經曆一次就夠了。
現在連沈舟這個毛都沒有長齊的小子,也要走在他的前麵嗎?
李泉很難咽下這口氣。
一想到連沈舟這個才進翰林院沒一年的都要爬到他頭上,他便如鯁在喉。
難受得緊。
李泉在偏殿裏坐立不安,走來走去。
心煩意亂間,瞥見了牆上掛著的字畫。
上麵的落款,是賀辰飛的表字。
單字一個鳴。
李泉眼睛一轉,心裏忽然就有了些主意。
這邊。
沈舟進來行禮後,便一直站立一旁,沒有說話。
皇上正在批閱奏折。
安靜的殿內,甚至能聽到上麵傳來的一些細碎的毛筆在紙上摩擦的聲音。
沈舟不時看看地麵,不時看看旁邊站著的劉公公。
沒一會,便注意到劉公公離開了殿內。
不知過了多久,劉公公又走了迴來。
緊接著,沈舟便聽到了茶碗被放置在桌麵上發出的輕微磕碰聲。
劉公公再次迴到了自己的崗位上站著。
沈舟無聊地這看那看。
但也隻是眼珠子在轉,站得還是十分規矩的。
很快,他聽到了茶碗被端起的聲音。
隨之而來的,便是輕微的吞咽聲。
沈舟舔了舔嘴唇。
暗道他們這些近臣雖然能跟在皇上身邊參與一些政事,但苦是一點沒少吃。
這一站便是半個時辰起步,期間為了維持形象,還不能吃多了喝多了。
不然出了什麽醜事,仕途這條路,也走到頭了。
沈舟還以為皇上放下茶碗之後,會繼續批閱奏折。
可沒想到,茶碗放下的那一刻,上麵傳來了聲音。
“愛卿可收到朕讓人送過去的銀子了?”
沈舟連忙往裏走了幾步,拱手道:“迴皇上,臣已經收到了,多謝皇上。”
“收到就好。”
趙驁揉了揉手腕,沉聲道:“這兩三年來,天災發生頻繁,各地收成略有縮減,賑災銀糧也在逐年遞增。”
“朕讓欽天監那邊看了,說今年將會風調雨順,足以能夠好好休養生息,將大乾的氣運調整過來。”
“偏偏北邊那又傳來密報,說安分了幾年的韃靼去年便有些不對勁,洪將軍想趁著對麵還沒有準備,先發製人。”
他看向沈舟,“愛卿覺得朕該如何選擇?”
沈舟並沒有立刻迴答。
皇上的話裏說得很明白了。
因為天災發生頻繁,導致國庫現在可能有些吃力了。
需要豐年來填補空缺。
可大乾休養生息需要時間。
然而北方那邊恰恰就看中了他們這一點。
想要趁虛而入。
現在怕是在準備,等時機一到,給予他們重重一擊。
到時候,他們內憂外患,顧此失彼,日子一長,肯定要自亂陣腳,無暇顧及北麵。
口子一旦被攻破,可就是他們進來肆虐揮霍的時候了。
沈舟想了很多,但也不過是兩三個唿吸間,他便開口了。
“皇上,臣覺得,洪將軍說得不錯,我們應該先發製人。”
趙驁看著沈舟,讓他繼續說。
“臣猜想,他們若要動手的話,將會選擇在下半年動手。”
“那時糧足馬肥,他們做好了充足準備攻打,這一打,必然要爭出個輸贏。”
沈舟侃侃而談,神色認真,語氣溫和。
讓人很容易就隨著他的話往裏想。
“皇上,不管消息是否屬實,我方虛弱是必然的。”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不能去賭對方會不會動手,什麽時候會動手。”
“對於我們來說,此時進攻便是我們最大的防守。”
趙驁眉目冷冽低沉,五指隨著沈舟的話在腿上來迴敲擊著。
時快時慢。
他思索著沈舟的話,道:“愛卿可知,這一打,要消耗我大乾多少銀糧?”
沈舟點頭,抬眼與皇上的眼神對視。
即使皇上神色有些嚴肅,他還是繼續開了口。
“這會他們正在休整保養,孕育種子,是我們最好反擊的時刻,錯過了這次機會,等他們攻打過來,我方損失的銀糧將要更多。”
趙驁皺眉,“如果是消息有誤呢?”
沈舟知道皇上其實心裏並不是不懂。
隻是他身為帝王,需要考慮很多東西。
他作為臣子,便是要在關鍵時刻,給皇上答疑解惑。
他垂下眼,神色平靜。
“皇上,臣說過一句話,不知道您還記不記得。”
說是問皇上還記不記得,話音落下的那一瞬,沈舟自己便給出了迴答。
“臣說過,要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未知,不管消息有沒有誤,我們也不要去賭對方的善良。”
“我們局勢是定了的,既然對方有這般心思,想來也是知道我們這邊的情況,如此,我們再猶豫,便是給他們機會了。”
趙驁眼裏閃過一道厲色,“愛卿說得有理。”
他話鋒一轉,忽然道:“愛卿說他們知道我們這邊的情況...如何得知呢?”
在皇上說出問題之時,沈舟其實就有懷疑了。
怎麽會就這麽巧,在他們情況不好的時候,對麵就有了不對勁,想要攻打他們的意思。
明顯就是有人在通風報信,透露他們大乾的情況。
聞言,沈舟語氣堅決。
“迴皇上,臣想,必然是有人在暗處使壞,給那邊通信。”
“啪!”
趙驁眉目一凜,手掌重重拍打在案上,語氣冷然。
“愛卿所想,也是朕所想。”
他盯著沈舟,又看向一旁的劉公公,“今日所言,若有消息傳了出去,朕可就不留情麵了。”
劉詹猛地跪下,“皇上放心,奴婢對您忠心耿耿,不會往外傳的,否則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沈舟頓了頓。
-
劉公公這誓,發得可太狠了。
他這跟在後麵的,可不好說得太差了。
想了想,他拱手道:“迴皇上,臣也一樣。”
趙驁看著底下一跪一站,一惶惶一平靜的兩人。
沉思片刻,讓劉詹起來。
“朕自是信你們。”
沈舟低著頭,掩去了聽到皇上說這句話時,微微扯動的嘴角。
他跟著劉詹開口。
“多謝皇上。”
劉詹起身,一動不動地站立一旁。
趙驁輕輕敲擊了下案桌,似乎下了什麽決定。
“朕聽愛卿的。”
他看向劉詹,讓他拿信紙出來,準備磨墨。
當著沈舟的麵,皇上直接動筆蓋章,派人快馬加鞭,把信送往洪將軍那。
在這一過程中,沈舟一直低著頭,視線虛無。
若是旁人在此,怕是要驚唿一聲皇上竟會如此信任他。
不過聽了他一席話,就下了這般重大的決定。
按理來說,這等事情,定是要把幾位尚書喊過來一起商討。
可皇上沒有。
隻聽了他寥寥幾句,便決定了先下手為強。
一場大戰隨即爆發。
沈舟能猜到,若是這個消息傳了出去。
他在眾人眼中,地位定然要不一般。
這是他想要的,卻又不是他想要的。
若是皇上先前沒說那番話,他倒也願意相信皇上是信了他。
但很顯然,先前皇上說的,若消息傳了出去,不留情麵的話,才是皇上心裏真正的想法。
沈舟從來都沒有小瞧過皇上。
能當帝王的人,心思向來是深。
別的沈舟沒有切身接觸過。
光看史書,也難以想象出一個活生生,帶著情緒和想法的帝王。
但很顯然,上麵端坐著的男人。
並不是任人擺布的帝王,也不是毫無想法的帝王。
沈舟是不信自己區區幾句話,就能讓皇上下此決定的。
尤其是皇上先前說的,關於銀糧不足的事。
更讓沈舟覺得。
皇上說出這些話之前,怕是心中早有決定。
不然,沈舟不信自己真有這般大的能耐,能讓皇上聽信自己的話。
尤其是,聽信他這樣一個二十剛到,卻還未及冠,算不上成年人的一番話。
閱曆不足,是沈舟的缺陷。
即使他是六元狀元。
他說的話,在很大程度上,都要被有心人冠上一個不成熟,太天真的名頭。
沈舟心裏其實挺搖擺的。
皇上難不成這是要營造很是寵信他的假象嗎?
給誰看呢......
沈舟想著,想著,卻不由想罵一句狗皇帝。
心思這般多,也不怕過勞而亡。
劉詹恨不得自己不在場。
在密信被送出去後,大殿就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安靜中。
他能隱隱感覺到一絲不對。
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皇上。
仿佛毫不猶豫,就相信了沈舟說的那些話。
北邊的一場大戰,說開打,就開打了。
糧草未定,調兵未定。
密信就出門了。
甚至都沒有把戶部尚書喊過來問一問。
就說了句,聽沈侍講說的。
這樣的待遇,想來,也是沒幾人了。
趙驁又在紙上寫了什麽,才放下筆。
他看向沈舟。
語氣並不如先前那般的嚴肅和冷冽。
平靜的樣子,倒是顯得溫和多了。
“愛卿與李侍講來的路上,都說什麽了?”
沈舟心頭一跳。
若不是他那會注意著周圍,怕都要懷疑皇上是不是派了人監視他們。
沈舟緩了下,眼睛滴溜溜轉了下。
“迴皇上,李侍講給微臣解惑了。”
“解惑?”
上方傳來的聲音有些好奇,“解什麽惑了,說來給朕聽聽。”
沈舟笑了笑。
先前他還想著沒有由頭說這個事呢。
現在機會可不就是送上來了。
為了確保每一句話都傳送到皇上耳邊。
沈舟語速平緩,聲量卻不小。
“前兩日,臣聽人說,有人為了鄉試考官一事,想要請微臣幫個忙,在您這邊推舉一下。”
他語氣一定,“臣很堅決的就拒絕了,讓人幫忙傳話,說不會插手此事,也不會幫任何人說話。”
趙驁聽著,眉頭微微上挑,嘴角掛著抹似笑非笑。
他沒有出聲,繼續聽沈舟往下說。
沈舟心思轉了又轉,借著說這件事,想要驗證一下自己心裏的想法。
他道:“李侍講與臣說,說翰林那邊,在傳臣不會幫大家任何事的閑話。”
“又說臣不應該這般強硬地拒絕他們,說現在隻是在翰林院這般名聲有損。”
“說不準今日,或者明日,這番話就要傳到吏部,傳到戶部,傳到所有能傳到的地方,到時候,臣的名聲,可就壞了。”
趙驁輕拍了下案桌,淡聲道:“愛卿的名聲不會這般容易損壞。”
沈舟很是認同地點了點頭。
“皇上說的極是,臣也是這樣迴的,臣還說臣不在乎,也不在意。”
“可李侍講不信,臣便問李侍講,若是他的話,會如何處理此事。”
“李侍講說,會等他們上門說出請求之後,先道明不幫的原因,然後經過口口相傳,讓大家都知道他不是不幫,而是不能幫。”
趙驁點頭,笑了下,“李侍講說的,倒是大家慣愛的手段。”
雖有笑意,但語氣裏含著一絲道不明的冷意。
沈舟聽著,頓了頓,才又開口。
“李侍講這樣說,固然能讓大家心裏頭的怨氣少一些,可臣未覺得臣的方法未必不對。”
“嗯,愛卿的方法更加直接了當,就是招恨一些。”
沈舟忽視那一絲不知是嘲諷,還是安慰的笑意,繼續說自己的。
“李侍講說往後臣若是有什麽不懂的,可以去詢問他。”
“臣覺得李侍講對付這樣的事情,可能比臣要老練一些,便點頭應下了。”
“聽他的作甚。”
趙驁神色平靜。
“朕倒喜歡愛卿的方法,幹脆利落,鐵麵無私。”
沈舟拱手,“多謝皇上誇讚。”
趙驁揚眉,沒說話。
沈舟笑道:“說起來,李侍講還與臣說,說皇上不會聽臣說這些細碎閑話,說您日理萬機,不會理這些事的。”
趙驁盯著沈舟,眼神裏的考量一滑而過。
“愛卿這是跟李侍講鬧了矛盾?”
沈舟搖頭,“並沒有。”
說著,他還有些驚訝。
“皇上為何這樣問?”
“是嗎?”
趙驁並沒有迴答問題,而是說:“李愛卿也沒有說錯,朕確實不愛聽這些閑言碎語,但若是愛卿說的,朕還是會聽兩句的。”
這樣的事,李泉並不是第一次遇到。
之前往上升遷的胡侍講便是這樣。
明明這人坐到侍講這個位置時,他已經在這個位子上坐了一年了。
可往上升的,卻不是他。
每次一同前來,被先行喊進去的,必然是姓胡的。
這樣的事,經曆一次就夠了。
現在連沈舟這個毛都沒有長齊的小子,也要走在他的前麵嗎?
李泉很難咽下這口氣。
一想到連沈舟這個才進翰林院沒一年的都要爬到他頭上,他便如鯁在喉。
難受得緊。
李泉在偏殿裏坐立不安,走來走去。
心煩意亂間,瞥見了牆上掛著的字畫。
上麵的落款,是賀辰飛的表字。
單字一個鳴。
李泉眼睛一轉,心裏忽然就有了些主意。
這邊。
沈舟進來行禮後,便一直站立一旁,沒有說話。
皇上正在批閱奏折。
安靜的殿內,甚至能聽到上麵傳來的一些細碎的毛筆在紙上摩擦的聲音。
沈舟不時看看地麵,不時看看旁邊站著的劉公公。
沒一會,便注意到劉公公離開了殿內。
不知過了多久,劉公公又走了迴來。
緊接著,沈舟便聽到了茶碗被放置在桌麵上發出的輕微磕碰聲。
劉公公再次迴到了自己的崗位上站著。
沈舟無聊地這看那看。
但也隻是眼珠子在轉,站得還是十分規矩的。
很快,他聽到了茶碗被端起的聲音。
隨之而來的,便是輕微的吞咽聲。
沈舟舔了舔嘴唇。
暗道他們這些近臣雖然能跟在皇上身邊參與一些政事,但苦是一點沒少吃。
這一站便是半個時辰起步,期間為了維持形象,還不能吃多了喝多了。
不然出了什麽醜事,仕途這條路,也走到頭了。
沈舟還以為皇上放下茶碗之後,會繼續批閱奏折。
可沒想到,茶碗放下的那一刻,上麵傳來了聲音。
“愛卿可收到朕讓人送過去的銀子了?”
沈舟連忙往裏走了幾步,拱手道:“迴皇上,臣已經收到了,多謝皇上。”
“收到就好。”
趙驁揉了揉手腕,沉聲道:“這兩三年來,天災發生頻繁,各地收成略有縮減,賑災銀糧也在逐年遞增。”
“朕讓欽天監那邊看了,說今年將會風調雨順,足以能夠好好休養生息,將大乾的氣運調整過來。”
“偏偏北邊那又傳來密報,說安分了幾年的韃靼去年便有些不對勁,洪將軍想趁著對麵還沒有準備,先發製人。”
他看向沈舟,“愛卿覺得朕該如何選擇?”
沈舟並沒有立刻迴答。
皇上的話裏說得很明白了。
因為天災發生頻繁,導致國庫現在可能有些吃力了。
需要豐年來填補空缺。
可大乾休養生息需要時間。
然而北方那邊恰恰就看中了他們這一點。
想要趁虛而入。
現在怕是在準備,等時機一到,給予他們重重一擊。
到時候,他們內憂外患,顧此失彼,日子一長,肯定要自亂陣腳,無暇顧及北麵。
口子一旦被攻破,可就是他們進來肆虐揮霍的時候了。
沈舟想了很多,但也不過是兩三個唿吸間,他便開口了。
“皇上,臣覺得,洪將軍說得不錯,我們應該先發製人。”
趙驁看著沈舟,讓他繼續說。
“臣猜想,他們若要動手的話,將會選擇在下半年動手。”
“那時糧足馬肥,他們做好了充足準備攻打,這一打,必然要爭出個輸贏。”
沈舟侃侃而談,神色認真,語氣溫和。
讓人很容易就隨著他的話往裏想。
“皇上,不管消息是否屬實,我方虛弱是必然的。”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不能去賭對方會不會動手,什麽時候會動手。”
“對於我們來說,此時進攻便是我們最大的防守。”
趙驁眉目冷冽低沉,五指隨著沈舟的話在腿上來迴敲擊著。
時快時慢。
他思索著沈舟的話,道:“愛卿可知,這一打,要消耗我大乾多少銀糧?”
沈舟點頭,抬眼與皇上的眼神對視。
即使皇上神色有些嚴肅,他還是繼續開了口。
“這會他們正在休整保養,孕育種子,是我們最好反擊的時刻,錯過了這次機會,等他們攻打過來,我方損失的銀糧將要更多。”
趙驁皺眉,“如果是消息有誤呢?”
沈舟知道皇上其實心裏並不是不懂。
隻是他身為帝王,需要考慮很多東西。
他作為臣子,便是要在關鍵時刻,給皇上答疑解惑。
他垂下眼,神色平靜。
“皇上,臣說過一句話,不知道您還記不記得。”
說是問皇上還記不記得,話音落下的那一瞬,沈舟自己便給出了迴答。
“臣說過,要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未知,不管消息有沒有誤,我們也不要去賭對方的善良。”
“我們局勢是定了的,既然對方有這般心思,想來也是知道我們這邊的情況,如此,我們再猶豫,便是給他們機會了。”
趙驁眼裏閃過一道厲色,“愛卿說得有理。”
他話鋒一轉,忽然道:“愛卿說他們知道我們這邊的情況...如何得知呢?”
在皇上說出問題之時,沈舟其實就有懷疑了。
怎麽會就這麽巧,在他們情況不好的時候,對麵就有了不對勁,想要攻打他們的意思。
明顯就是有人在通風報信,透露他們大乾的情況。
聞言,沈舟語氣堅決。
“迴皇上,臣想,必然是有人在暗處使壞,給那邊通信。”
“啪!”
趙驁眉目一凜,手掌重重拍打在案上,語氣冷然。
“愛卿所想,也是朕所想。”
他盯著沈舟,又看向一旁的劉公公,“今日所言,若有消息傳了出去,朕可就不留情麵了。”
劉詹猛地跪下,“皇上放心,奴婢對您忠心耿耿,不會往外傳的,否則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沈舟頓了頓。
-
劉公公這誓,發得可太狠了。
他這跟在後麵的,可不好說得太差了。
想了想,他拱手道:“迴皇上,臣也一樣。”
趙驁看著底下一跪一站,一惶惶一平靜的兩人。
沉思片刻,讓劉詹起來。
“朕自是信你們。”
沈舟低著頭,掩去了聽到皇上說這句話時,微微扯動的嘴角。
他跟著劉詹開口。
“多謝皇上。”
劉詹起身,一動不動地站立一旁。
趙驁輕輕敲擊了下案桌,似乎下了什麽決定。
“朕聽愛卿的。”
他看向劉詹,讓他拿信紙出來,準備磨墨。
當著沈舟的麵,皇上直接動筆蓋章,派人快馬加鞭,把信送往洪將軍那。
在這一過程中,沈舟一直低著頭,視線虛無。
若是旁人在此,怕是要驚唿一聲皇上竟會如此信任他。
不過聽了他一席話,就下了這般重大的決定。
按理來說,這等事情,定是要把幾位尚書喊過來一起商討。
可皇上沒有。
隻聽了他寥寥幾句,便決定了先下手為強。
一場大戰隨即爆發。
沈舟能猜到,若是這個消息傳了出去。
他在眾人眼中,地位定然要不一般。
這是他想要的,卻又不是他想要的。
若是皇上先前沒說那番話,他倒也願意相信皇上是信了他。
但很顯然,先前皇上說的,若消息傳了出去,不留情麵的話,才是皇上心裏真正的想法。
沈舟從來都沒有小瞧過皇上。
能當帝王的人,心思向來是深。
別的沈舟沒有切身接觸過。
光看史書,也難以想象出一個活生生,帶著情緒和想法的帝王。
但很顯然,上麵端坐著的男人。
並不是任人擺布的帝王,也不是毫無想法的帝王。
沈舟是不信自己區區幾句話,就能讓皇上下此決定的。
尤其是皇上先前說的,關於銀糧不足的事。
更讓沈舟覺得。
皇上說出這些話之前,怕是心中早有決定。
不然,沈舟不信自己真有這般大的能耐,能讓皇上聽信自己的話。
尤其是,聽信他這樣一個二十剛到,卻還未及冠,算不上成年人的一番話。
閱曆不足,是沈舟的缺陷。
即使他是六元狀元。
他說的話,在很大程度上,都要被有心人冠上一個不成熟,太天真的名頭。
沈舟心裏其實挺搖擺的。
皇上難不成這是要營造很是寵信他的假象嗎?
給誰看呢......
沈舟想著,想著,卻不由想罵一句狗皇帝。
心思這般多,也不怕過勞而亡。
劉詹恨不得自己不在場。
在密信被送出去後,大殿就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安靜中。
他能隱隱感覺到一絲不對。
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皇上。
仿佛毫不猶豫,就相信了沈舟說的那些話。
北邊的一場大戰,說開打,就開打了。
糧草未定,調兵未定。
密信就出門了。
甚至都沒有把戶部尚書喊過來問一問。
就說了句,聽沈侍講說的。
這樣的待遇,想來,也是沒幾人了。
趙驁又在紙上寫了什麽,才放下筆。
他看向沈舟。
語氣並不如先前那般的嚴肅和冷冽。
平靜的樣子,倒是顯得溫和多了。
“愛卿與李侍講來的路上,都說什麽了?”
沈舟心頭一跳。
若不是他那會注意著周圍,怕都要懷疑皇上是不是派了人監視他們。
沈舟緩了下,眼睛滴溜溜轉了下。
“迴皇上,李侍講給微臣解惑了。”
“解惑?”
上方傳來的聲音有些好奇,“解什麽惑了,說來給朕聽聽。”
沈舟笑了笑。
先前他還想著沒有由頭說這個事呢。
現在機會可不就是送上來了。
為了確保每一句話都傳送到皇上耳邊。
沈舟語速平緩,聲量卻不小。
“前兩日,臣聽人說,有人為了鄉試考官一事,想要請微臣幫個忙,在您這邊推舉一下。”
他語氣一定,“臣很堅決的就拒絕了,讓人幫忙傳話,說不會插手此事,也不會幫任何人說話。”
趙驁聽著,眉頭微微上挑,嘴角掛著抹似笑非笑。
他沒有出聲,繼續聽沈舟往下說。
沈舟心思轉了又轉,借著說這件事,想要驗證一下自己心裏的想法。
他道:“李侍講與臣說,說翰林那邊,在傳臣不會幫大家任何事的閑話。”
“又說臣不應該這般強硬地拒絕他們,說現在隻是在翰林院這般名聲有損。”
“說不準今日,或者明日,這番話就要傳到吏部,傳到戶部,傳到所有能傳到的地方,到時候,臣的名聲,可就壞了。”
趙驁輕拍了下案桌,淡聲道:“愛卿的名聲不會這般容易損壞。”
沈舟很是認同地點了點頭。
“皇上說的極是,臣也是這樣迴的,臣還說臣不在乎,也不在意。”
“可李侍講不信,臣便問李侍講,若是他的話,會如何處理此事。”
“李侍講說,會等他們上門說出請求之後,先道明不幫的原因,然後經過口口相傳,讓大家都知道他不是不幫,而是不能幫。”
趙驁點頭,笑了下,“李侍講說的,倒是大家慣愛的手段。”
雖有笑意,但語氣裏含著一絲道不明的冷意。
沈舟聽著,頓了頓,才又開口。
“李侍講這樣說,固然能讓大家心裏頭的怨氣少一些,可臣未覺得臣的方法未必不對。”
“嗯,愛卿的方法更加直接了當,就是招恨一些。”
沈舟忽視那一絲不知是嘲諷,還是安慰的笑意,繼續說自己的。
“李侍講說往後臣若是有什麽不懂的,可以去詢問他。”
“臣覺得李侍講對付這樣的事情,可能比臣要老練一些,便點頭應下了。”
“聽他的作甚。”
趙驁神色平靜。
“朕倒喜歡愛卿的方法,幹脆利落,鐵麵無私。”
沈舟拱手,“多謝皇上誇讚。”
趙驁揚眉,沒說話。
沈舟笑道:“說起來,李侍講還與臣說,說皇上不會聽臣說這些細碎閑話,說您日理萬機,不會理這些事的。”
趙驁盯著沈舟,眼神裏的考量一滑而過。
“愛卿這是跟李侍講鬧了矛盾?”
沈舟搖頭,“並沒有。”
說著,他還有些驚訝。
“皇上為何這樣問?”
“是嗎?”
趙驁並沒有迴答問題,而是說:“李愛卿也沒有說錯,朕確實不愛聽這些閑言碎語,但若是愛卿說的,朕還是會聽兩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