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閱卷
科舉:啟稟皇上,狀元郎又發瘋了 作者:一隻綠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鄉試閱卷流程很複雜。
交卷時要檢查卷上的名字與考生本人是否一致,以防有人替考。
答卷交上去後,首先會經過一次檢查,檢查是否有留白汙卷這些。
沒問題後,會將每五十份答卷裝入箱子裏,送到彌封官那。
彌封官會將考生的信息部分折疊,用空白紙覆蓋彌封,然後給考卷編號,加蓋騎縫章。
期間會檢查答卷上麵是否有折痕,針眼這些痕跡,防止考生與考官私下作弊。
彌封編號後,會將答卷送到謄錄所那,由謄錄官安排謄錄手進行抄寫。
墨卷是考生的原卷,而朱卷,則是謄錄手用朱筆謄錄的卷子。
朱卷上的編號是早就弄好的,按照墨卷上的編號對應謄錄。
謄錄之後,還要對讀。
墨卷和朱卷會一起送到對讀官那,由著對讀生進行校對。
在這些流程中,所有經手過試卷的人,在卷上都會留下信息。
彌封官,謄錄官,對讀官等,都要在朱卷上簽字蓋章。
而謄錄手,對讀生的名字和籍貫,也會在墨卷背麵上標注。
若是哪一關卡出現問題,誰就要出來背負責任。
核對好的墨卷和朱卷,會交到外收掌那,由其再複核一遍。
確認沒問題後,會把墨卷和朱卷分開,將朱卷分批送到提調堂那登記再核。
最後由監臨官一一蓋印,分揀裝箱,送到閱卷場所處,也就是內簾那。
由內收掌分送到各個閱卷人員那評閱。
到這時,才是真正閱卷的時刻。
放榜時間是有規定的,所以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卷子評閱完。
時間緊,任務重。
一般而言,考官會更加看重第一場。
不過,也有的考官會把三場的卷子都認真看一遍。
然而,這樣的考官,很少。
畢竟卷子太多,每個評卷人員每日都要評閱三十份答卷上下,有的,則要更多。
在時間和精力都有限的情況下,很難做到兩全。
但這並不是說第二場和第三場不重要了。
若是交了白卷,汙卷,破卷,就算第一場考得再好,那後麵也是沒戲了。
第一場要好,第二場和第三場也要通順正常,這樣,才有機會上榜。
同樣的,若是第一場沒考好,那就算是第二場和第三場考得再好,也不會有戲。
在很大程度上來說,考卷的好壞受考官個人的主觀因素影響很大。
所以常常在考試前,便會有考生去打聽考官的閱卷喜好,企圖自己的卷子能讓考官眼前一亮。
沈舟自然也是讓呂長青去打聽過的。
鄉試主考官一正一副,正考官是戶部郎中,蕭川。
副主考官是工部員外郎宋博瞻。
蕭川為人剛正,年紀有些大,經過自己的努力,才往上走到了戶部郎中的位置。
因著受過太多不公之事,所以他在這方麵看得很重。
這是考生們都能打聽到的事。
而副主考官宋博瞻為人圓滑,文采很好,當年還是探花郎出身,今年三十不到,一看就是有前途之人。
兩人的性子完全不同。
蕭川的閱卷喜好很好猜,這不是他第一次當科舉考試的考官。
但是宋博瞻的閱卷喜好,至今還未有人知道。
這次鄉試是他第一次當考官閱卷,而這人又是慣會掩藏自己喜好的人,所以呂長青沒打聽到,其他考生也沒能打聽出來。
但有蕭川在,沈舟也不用怕什麽,便就按照自己的習慣去做題。
閱卷正在緊密地進行著。
每日裏,主副考官和同考官坐在一處,同考官不能迴房間閱卷。
每日同考官所評閱的卷子,都是主考官按照一定數量分卷成堆後,由著同考官抽簽隨機分配,防止有考官打人情分。
卷子的去取權衡,主要在主考官身上。
同考官的作用,主要是找出好卷子推薦給主副考官。
若是同考官看中一張卷子,便會在卷上寫個取字,若是主副考官也看中了,則會在該卷上寫個“中”字。
未被取中的卷子,則稱為落卷。
落卷中要寫明落選的原因,畢竟放榜後,考生在十天內可以去領取自己的卷子。
若是有優秀考生的卷子未被取中,一旦查出來,涉及的考官們都得治罪。
主考官有調閱副主考官未取中卷子的權力,如果主考官有責任心,還會查看落卷。
從中甄別出優劣,以免有真才實學的學子落選。
這日,蕭川正忙得頭也不抬。
宋博瞻起身捶了捶坐了大半天的腰,看了眼正在卷上寫著什麽的蕭川,端起茶壺給自己倒了杯清茶。
連續幾日閱卷,他現在沾床就睡,連個夢都沒做過。
倒是這人,現在還能看得這般仔細。
宋博瞻搖頭,蕭川這樣,他倒也不好偷懶。
一杯茶喝完,便又坐了下去,看起了卷子。
這些天來,能讓他眼前一亮的卷子很少。
但至少是有,宋博瞻倒也高興。
朝廷能有真才實學的賢能湧入,這是個好事。
前陣子,皇上大怒,整治了不少官員。
現在還有不少位子是空著的。
這些考生,倒也遇到了時候。
皇上現在,最缺的,就是賢才能人了。
當然,這也是他們這些官員的機會。
宋博瞻眼睛微眯,看著桌麵上的卷子,拿起毛筆,開始寫評語。
也不知蘇榆那家夥交代的那人,考得如何。
若是沒考上,看這家夥還在他麵前炫耀不。
小三元啊......
他倒要看看,能有多厲害。
日子一天天過去,隨著離鄉試放榜的日子越近,考生們便也不像剛考完鄉試那會那般輕鬆。
這些天,沈舟跟顧錦也逛了不少景點,山爬了,雖然爬到半路,顧錦就嚷著不爬,沈舟便尋了個地方畫畫。
寺廟也去了,還求了幾個平安符,家裏的小孩每人一個。
後麵顧錦說什麽,他也不出門了,每日就癱在竹榻上,累壞了。
好不容易歇了兩日,顧錦不知從哪聯係到了柳承書,幾人又出門逛了逛。
柳承書最後也受不住顧錦的精力了,顧錦再約,也是擺手,跟沈舟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
顧錦撇嘴,看著那兩個正癱坐在椅子上不動彈的兩人,道:“再玩兩日,等快放榜,我也不出門了。”
他這還不是為了緩解內心深處的緊張嗎?
誰知道這兩人好像一點也不緊張一樣。
倒是顯得他很不自信。
沈舟搖頭,慢悠悠開口,“你都爬了幾迴山了,沒一迴到頂的,去了能看到日出還是日落?”
淨曬太陽去了,他都感覺自己黑了一個度。
交卷時要檢查卷上的名字與考生本人是否一致,以防有人替考。
答卷交上去後,首先會經過一次檢查,檢查是否有留白汙卷這些。
沒問題後,會將每五十份答卷裝入箱子裏,送到彌封官那。
彌封官會將考生的信息部分折疊,用空白紙覆蓋彌封,然後給考卷編號,加蓋騎縫章。
期間會檢查答卷上麵是否有折痕,針眼這些痕跡,防止考生與考官私下作弊。
彌封編號後,會將答卷送到謄錄所那,由謄錄官安排謄錄手進行抄寫。
墨卷是考生的原卷,而朱卷,則是謄錄手用朱筆謄錄的卷子。
朱卷上的編號是早就弄好的,按照墨卷上的編號對應謄錄。
謄錄之後,還要對讀。
墨卷和朱卷會一起送到對讀官那,由著對讀生進行校對。
在這些流程中,所有經手過試卷的人,在卷上都會留下信息。
彌封官,謄錄官,對讀官等,都要在朱卷上簽字蓋章。
而謄錄手,對讀生的名字和籍貫,也會在墨卷背麵上標注。
若是哪一關卡出現問題,誰就要出來背負責任。
核對好的墨卷和朱卷,會交到外收掌那,由其再複核一遍。
確認沒問題後,會把墨卷和朱卷分開,將朱卷分批送到提調堂那登記再核。
最後由監臨官一一蓋印,分揀裝箱,送到閱卷場所處,也就是內簾那。
由內收掌分送到各個閱卷人員那評閱。
到這時,才是真正閱卷的時刻。
放榜時間是有規定的,所以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卷子評閱完。
時間緊,任務重。
一般而言,考官會更加看重第一場。
不過,也有的考官會把三場的卷子都認真看一遍。
然而,這樣的考官,很少。
畢竟卷子太多,每個評卷人員每日都要評閱三十份答卷上下,有的,則要更多。
在時間和精力都有限的情況下,很難做到兩全。
但這並不是說第二場和第三場不重要了。
若是交了白卷,汙卷,破卷,就算第一場考得再好,那後麵也是沒戲了。
第一場要好,第二場和第三場也要通順正常,這樣,才有機會上榜。
同樣的,若是第一場沒考好,那就算是第二場和第三場考得再好,也不會有戲。
在很大程度上來說,考卷的好壞受考官個人的主觀因素影響很大。
所以常常在考試前,便會有考生去打聽考官的閱卷喜好,企圖自己的卷子能讓考官眼前一亮。
沈舟自然也是讓呂長青去打聽過的。
鄉試主考官一正一副,正考官是戶部郎中,蕭川。
副主考官是工部員外郎宋博瞻。
蕭川為人剛正,年紀有些大,經過自己的努力,才往上走到了戶部郎中的位置。
因著受過太多不公之事,所以他在這方麵看得很重。
這是考生們都能打聽到的事。
而副主考官宋博瞻為人圓滑,文采很好,當年還是探花郎出身,今年三十不到,一看就是有前途之人。
兩人的性子完全不同。
蕭川的閱卷喜好很好猜,這不是他第一次當科舉考試的考官。
但是宋博瞻的閱卷喜好,至今還未有人知道。
這次鄉試是他第一次當考官閱卷,而這人又是慣會掩藏自己喜好的人,所以呂長青沒打聽到,其他考生也沒能打聽出來。
但有蕭川在,沈舟也不用怕什麽,便就按照自己的習慣去做題。
閱卷正在緊密地進行著。
每日裏,主副考官和同考官坐在一處,同考官不能迴房間閱卷。
每日同考官所評閱的卷子,都是主考官按照一定數量分卷成堆後,由著同考官抽簽隨機分配,防止有考官打人情分。
卷子的去取權衡,主要在主考官身上。
同考官的作用,主要是找出好卷子推薦給主副考官。
若是同考官看中一張卷子,便會在卷上寫個取字,若是主副考官也看中了,則會在該卷上寫個“中”字。
未被取中的卷子,則稱為落卷。
落卷中要寫明落選的原因,畢竟放榜後,考生在十天內可以去領取自己的卷子。
若是有優秀考生的卷子未被取中,一旦查出來,涉及的考官們都得治罪。
主考官有調閱副主考官未取中卷子的權力,如果主考官有責任心,還會查看落卷。
從中甄別出優劣,以免有真才實學的學子落選。
這日,蕭川正忙得頭也不抬。
宋博瞻起身捶了捶坐了大半天的腰,看了眼正在卷上寫著什麽的蕭川,端起茶壺給自己倒了杯清茶。
連續幾日閱卷,他現在沾床就睡,連個夢都沒做過。
倒是這人,現在還能看得這般仔細。
宋博瞻搖頭,蕭川這樣,他倒也不好偷懶。
一杯茶喝完,便又坐了下去,看起了卷子。
這些天來,能讓他眼前一亮的卷子很少。
但至少是有,宋博瞻倒也高興。
朝廷能有真才實學的賢能湧入,這是個好事。
前陣子,皇上大怒,整治了不少官員。
現在還有不少位子是空著的。
這些考生,倒也遇到了時候。
皇上現在,最缺的,就是賢才能人了。
當然,這也是他們這些官員的機會。
宋博瞻眼睛微眯,看著桌麵上的卷子,拿起毛筆,開始寫評語。
也不知蘇榆那家夥交代的那人,考得如何。
若是沒考上,看這家夥還在他麵前炫耀不。
小三元啊......
他倒要看看,能有多厲害。
日子一天天過去,隨著離鄉試放榜的日子越近,考生們便也不像剛考完鄉試那會那般輕鬆。
這些天,沈舟跟顧錦也逛了不少景點,山爬了,雖然爬到半路,顧錦就嚷著不爬,沈舟便尋了個地方畫畫。
寺廟也去了,還求了幾個平安符,家裏的小孩每人一個。
後麵顧錦說什麽,他也不出門了,每日就癱在竹榻上,累壞了。
好不容易歇了兩日,顧錦不知從哪聯係到了柳承書,幾人又出門逛了逛。
柳承書最後也受不住顧錦的精力了,顧錦再約,也是擺手,跟沈舟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
顧錦撇嘴,看著那兩個正癱坐在椅子上不動彈的兩人,道:“再玩兩日,等快放榜,我也不出門了。”
他這還不是為了緩解內心深處的緊張嗎?
誰知道這兩人好像一點也不緊張一樣。
倒是顯得他很不自信。
沈舟搖頭,慢悠悠開口,“你都爬了幾迴山了,沒一迴到頂的,去了能看到日出還是日落?”
淨曬太陽去了,他都感覺自己黑了一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