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 章 熟人
歲歲和外公外婆在洞裏不知不覺間已經轉悠了好幾個小時,時間轉眼來到了下午 3 到 4 點。
此時的山裏,盡管已是四月,但空氣中依舊彌漫著絲絲涼意。
歲歲和外公外婆在山洞裏轉的有些累了,順便歇歇腳、恢複一下體力。
他們拿出隨身攜帶的飯團,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填飽肚子之後,外公走出洞外彎下腰去,將那些散落的幹柴一根根撿起來,並十分熟練地用繩子把它們捆綁在一起。
外婆畢竟年事已高,歲歲看著外婆略顯蹣跚的動作,心中不由得一陣心疼。
她趕忙走上前去說道:“外婆,讓我來背這個重的吧!”
然而,外婆卻輕輕拍開歲歲伸過來的手,微笑著說道:“傻孩子,這個可重著呢,自然是由外婆來背啦。你還隻是個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如果現在就承受這麽重的壓力,以後會長不高的喲!外婆可不想看到我的寶貝孫女因為這點小事影響了身高發育呀,所以絕對不會讓你來背的。”
話音剛落,外婆便細心地挑選出一些相對較輕的柴火放在歲歲那稚嫩的背上,然後自己則背起了那捆沉重的柴火。
就這樣,祖孫三人相互攙扶著,緩緩走著。走在最前麵的外公背著柴火,後麵跟著那兩頭慢悠悠走著的老黃牛,一行人慢慢地朝著家的方向前進。
山間那條小路猶如一條蜿蜒盤旋的巨蟒,崎嶇不平且充滿坎坷。
道路兩側的樹木高大而繁茂,它們的枝葉相互交錯,宛如一把把天然的大傘,遮擋住了部分陽光,隻讓那細碎的光線透過樹葉的縫隙灑落下來,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如同夢幻般美麗。
歲歲她們沿著這條小路緩緩前行,沒走出多遠,外公外婆和歲歲正準備靠著路砍歇息一下。
剛剛把柴火放好便遇到了一兩個同樣朝著山的那邊走去的熟人。
這裏的人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座大山之中,彼此之間的關係十分親近。即便隻是偶爾在路上碰見,那種熱絡勁兒也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就在這時,隻見一個身著樸素衣裳的婦人從對麵快步走來。
她的步伐輕盈而矯健,遠遠地就高高揚起手臂,扯著嗓子大聲唿喊起來:“哎呀呀,老姐姐喲,瞧瞧你們,這是背著柴火準備迴家了嗎!我剛才正好路過你們家門口,尋思著進去討口涼水解解渴,誰知道你們家大門緊閉著呢。”
說話間,婦人已經走到了跟前,由於一路快走趕著迴家,此時正微微喘著粗氣,但她的目光卻一刻也沒有離開過歲歲,眼神裏充滿了好奇與探究。
外婆聞聲停住腳步,臉上立刻綻放出和藹可親的笑容,連忙應聲道:“可不是嘛,今天天氣好,我就領著我這外孫女一家子上山來溜達溜達,順便看看能不能拾點幹柴迴去燒火做飯。妹子啊,看你這樣子,是剛上街買東西迴來吧?”外婆邊說邊輕輕地拍了拍歲歲的肩膀,仿佛是在驕傲地向這位熟人道明歲歲的身份。
“歲歲,快過來叫姨婆呀。”外婆微笑著向歲歲招手示意,眼中滿含期待和慈愛。
歲歲乖巧地走到外婆身邊,怯生生地抬起頭看向那位陌生的老婦人,輕聲叫道:“姨婆好。”聲音清脆悅耳,宛如黃鶯出穀。
“哎呀,乖孩子!”老婦人滿臉欣喜地應道,她仔細端詳著歲歲,不住地點頭誇讚,“這小姑娘長得可真好啊,白白淨淨的,眉眼如畫,簡直就是個小仙女下凡。”
老婦人一邊說著,一邊轉頭看向外婆,不禁感慨起來:“老姐姐,你瞧瞧,小英的女兒都已經長這麽大啦!想當年,小英自己還是個紮著羊角辮兒的小丫頭片子呢,整天跟在我們屁股後麵跑。這時間呐,過得可真是太快了,仿佛隻是一眨眼的功夫,她的孩子都這般大了。唉,歲月不饒人喲,咱們也都老嘍。”說罷,老婦人輕輕歎了口氣,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對往昔時光的懷念與無奈。
歲歲靜靜地站在外婆身旁,聽到大人談論起媽媽小時候的事情,心中充滿了好奇,但又不好意思插嘴詢問,隻能抿著小嘴,偶爾露出一抹羞澀的笑容。
她偷偷抬眼望去,隻見外婆那張布滿皺紋的臉龐猶如被歲月刻下深深印記的樹皮,每一道紋路都訴說著過往的滄桑;然而,外婆那明亮而溫暖的目光卻始終未變,如同冬日裏的暖陽般柔和、慈祥。
外婆似乎感受到了歲歲的注視,她微微低頭,溫柔地拉起歲歲的小手,輕輕地拍了拍,然後笑著對婦人說道:“可不是嘛,孩子們長得快得很呢,咱們能不老嗎?不過啊,隻要看到這些小家夥們一天天地健康成長,咱們做長輩的心裏頭也就踏實、高興啦。”說完,外婆寵溺地摸了摸歲歲的頭發。
三人又互相問候了一番家長裏短,聊得不亦樂乎,隨後才依依不舍地揮手作別。
歲歲牽著外婆的手,祖孫倆緩緩地沿著蜿蜒的小路繼續朝家中走去。
此時,夕陽如同一幅金色的畫卷,將餘暉輕輕地灑落在她們身上,映照出長長的身影,身影還帶著背簍裏的柴火——兩道高大而慈祥,另一道則嬌小。就連旁邊跟著的那老黃牛,也被勾勒出一幅溫暖的剪影。這畫麵仿佛為這個仍有些寒冷的春日增添了幾縷脈脈溫情。
一路上,歲歲那雙充滿好奇的大眼睛不停地四處張望,她的小腦袋瓜裏裝滿了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
忽然,她抬起頭,眨巴著眼睛看向外婆,問道:“外婆,剛剛另一個老人家我應該怎麽稱唿呀?還有哦,外婆,她們都是一直住在山裏嗎?山裏到底是什麽樣的景象啊?和我們這裏的山一樣嗎……好看嗎?”
聽到歲歲連珠炮似的發問,外婆不禁微微一笑,她放慢了腳步,蹲下身子,溫柔地撫摸著歲歲的頭發,輕聲迴答道:“寶貝兒,那位老人家是你的劉姨婆喲。她家就坐落在咱們從前住的老屋後麵那片茂密的林子邊上呢。他們一家可是世世代代都在那片大山裏生活、紮根啦。隻不過後來咱們搬到這邊來了而已。”說完,外婆背著柴火前行,歲歲跟在後麵,繼續慢悠悠地走著,嘴裏氣喘籲籲還念叨著關於大山裏的那些事兒。
稍作停頓後,外婆繼續說道:“孩子啊,在這大山的另一邊呐,還有著熱熱鬧鬧的集市呢!那裏有著許許多多咱們這邊山裏根本就見不著的新奇玩意兒。還有每逢年過節之時,周邊十裏八村的人們都會興高采烈地來到我們這邊的小鎮上來采購各種年貨。”
說到這裏,外婆的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笑容,似乎那些熱鬧的場景正一一浮現在眼前。“尤其是到了過年的時候呀,那就更別提有多熱鬧啦!到處都是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的景象。一到趕集日呀,咱們這條通往鎮子的大路上簡直是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們或是肩挑背扛著大包小包的貨物,或是三五成群地結伴而行,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
“外婆,她們那邊有集市,為什麽她們不去她們那邊買啊。”歲歲又是好奇的問。
歲歲和外公外婆在洞裏不知不覺間已經轉悠了好幾個小時,時間轉眼來到了下午 3 到 4 點。
此時的山裏,盡管已是四月,但空氣中依舊彌漫著絲絲涼意。
歲歲和外公外婆在山洞裏轉的有些累了,順便歇歇腳、恢複一下體力。
他們拿出隨身攜帶的飯團,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填飽肚子之後,外公走出洞外彎下腰去,將那些散落的幹柴一根根撿起來,並十分熟練地用繩子把它們捆綁在一起。
外婆畢竟年事已高,歲歲看著外婆略顯蹣跚的動作,心中不由得一陣心疼。
她趕忙走上前去說道:“外婆,讓我來背這個重的吧!”
然而,外婆卻輕輕拍開歲歲伸過來的手,微笑著說道:“傻孩子,這個可重著呢,自然是由外婆來背啦。你還隻是個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如果現在就承受這麽重的壓力,以後會長不高的喲!外婆可不想看到我的寶貝孫女因為這點小事影響了身高發育呀,所以絕對不會讓你來背的。”
話音剛落,外婆便細心地挑選出一些相對較輕的柴火放在歲歲那稚嫩的背上,然後自己則背起了那捆沉重的柴火。
就這樣,祖孫三人相互攙扶著,緩緩走著。走在最前麵的外公背著柴火,後麵跟著那兩頭慢悠悠走著的老黃牛,一行人慢慢地朝著家的方向前進。
山間那條小路猶如一條蜿蜒盤旋的巨蟒,崎嶇不平且充滿坎坷。
道路兩側的樹木高大而繁茂,它們的枝葉相互交錯,宛如一把把天然的大傘,遮擋住了部分陽光,隻讓那細碎的光線透過樹葉的縫隙灑落下來,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如同夢幻般美麗。
歲歲她們沿著這條小路緩緩前行,沒走出多遠,外公外婆和歲歲正準備靠著路砍歇息一下。
剛剛把柴火放好便遇到了一兩個同樣朝著山的那邊走去的熟人。
這裏的人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座大山之中,彼此之間的關係十分親近。即便隻是偶爾在路上碰見,那種熱絡勁兒也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就在這時,隻見一個身著樸素衣裳的婦人從對麵快步走來。
她的步伐輕盈而矯健,遠遠地就高高揚起手臂,扯著嗓子大聲唿喊起來:“哎呀呀,老姐姐喲,瞧瞧你們,這是背著柴火準備迴家了嗎!我剛才正好路過你們家門口,尋思著進去討口涼水解解渴,誰知道你們家大門緊閉著呢。”
說話間,婦人已經走到了跟前,由於一路快走趕著迴家,此時正微微喘著粗氣,但她的目光卻一刻也沒有離開過歲歲,眼神裏充滿了好奇與探究。
外婆聞聲停住腳步,臉上立刻綻放出和藹可親的笑容,連忙應聲道:“可不是嘛,今天天氣好,我就領著我這外孫女一家子上山來溜達溜達,順便看看能不能拾點幹柴迴去燒火做飯。妹子啊,看你這樣子,是剛上街買東西迴來吧?”外婆邊說邊輕輕地拍了拍歲歲的肩膀,仿佛是在驕傲地向這位熟人道明歲歲的身份。
“歲歲,快過來叫姨婆呀。”外婆微笑著向歲歲招手示意,眼中滿含期待和慈愛。
歲歲乖巧地走到外婆身邊,怯生生地抬起頭看向那位陌生的老婦人,輕聲叫道:“姨婆好。”聲音清脆悅耳,宛如黃鶯出穀。
“哎呀,乖孩子!”老婦人滿臉欣喜地應道,她仔細端詳著歲歲,不住地點頭誇讚,“這小姑娘長得可真好啊,白白淨淨的,眉眼如畫,簡直就是個小仙女下凡。”
老婦人一邊說著,一邊轉頭看向外婆,不禁感慨起來:“老姐姐,你瞧瞧,小英的女兒都已經長這麽大啦!想當年,小英自己還是個紮著羊角辮兒的小丫頭片子呢,整天跟在我們屁股後麵跑。這時間呐,過得可真是太快了,仿佛隻是一眨眼的功夫,她的孩子都這般大了。唉,歲月不饒人喲,咱們也都老嘍。”說罷,老婦人輕輕歎了口氣,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對往昔時光的懷念與無奈。
歲歲靜靜地站在外婆身旁,聽到大人談論起媽媽小時候的事情,心中充滿了好奇,但又不好意思插嘴詢問,隻能抿著小嘴,偶爾露出一抹羞澀的笑容。
她偷偷抬眼望去,隻見外婆那張布滿皺紋的臉龐猶如被歲月刻下深深印記的樹皮,每一道紋路都訴說著過往的滄桑;然而,外婆那明亮而溫暖的目光卻始終未變,如同冬日裏的暖陽般柔和、慈祥。
外婆似乎感受到了歲歲的注視,她微微低頭,溫柔地拉起歲歲的小手,輕輕地拍了拍,然後笑著對婦人說道:“可不是嘛,孩子們長得快得很呢,咱們能不老嗎?不過啊,隻要看到這些小家夥們一天天地健康成長,咱們做長輩的心裏頭也就踏實、高興啦。”說完,外婆寵溺地摸了摸歲歲的頭發。
三人又互相問候了一番家長裏短,聊得不亦樂乎,隨後才依依不舍地揮手作別。
歲歲牽著外婆的手,祖孫倆緩緩地沿著蜿蜒的小路繼續朝家中走去。
此時,夕陽如同一幅金色的畫卷,將餘暉輕輕地灑落在她們身上,映照出長長的身影,身影還帶著背簍裏的柴火——兩道高大而慈祥,另一道則嬌小。就連旁邊跟著的那老黃牛,也被勾勒出一幅溫暖的剪影。這畫麵仿佛為這個仍有些寒冷的春日增添了幾縷脈脈溫情。
一路上,歲歲那雙充滿好奇的大眼睛不停地四處張望,她的小腦袋瓜裏裝滿了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
忽然,她抬起頭,眨巴著眼睛看向外婆,問道:“外婆,剛剛另一個老人家我應該怎麽稱唿呀?還有哦,外婆,她們都是一直住在山裏嗎?山裏到底是什麽樣的景象啊?和我們這裏的山一樣嗎……好看嗎?”
聽到歲歲連珠炮似的發問,外婆不禁微微一笑,她放慢了腳步,蹲下身子,溫柔地撫摸著歲歲的頭發,輕聲迴答道:“寶貝兒,那位老人家是你的劉姨婆喲。她家就坐落在咱們從前住的老屋後麵那片茂密的林子邊上呢。他們一家可是世世代代都在那片大山裏生活、紮根啦。隻不過後來咱們搬到這邊來了而已。”說完,外婆背著柴火前行,歲歲跟在後麵,繼續慢悠悠地走著,嘴裏氣喘籲籲還念叨著關於大山裏的那些事兒。
稍作停頓後,外婆繼續說道:“孩子啊,在這大山的另一邊呐,還有著熱熱鬧鬧的集市呢!那裏有著許許多多咱們這邊山裏根本就見不著的新奇玩意兒。還有每逢年過節之時,周邊十裏八村的人們都會興高采烈地來到我們這邊的小鎮上來采購各種年貨。”
說到這裏,外婆的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笑容,似乎那些熱鬧的場景正一一浮現在眼前。“尤其是到了過年的時候呀,那就更別提有多熱鬧啦!到處都是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的景象。一到趕集日呀,咱們這條通往鎮子的大路上簡直是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們或是肩挑背扛著大包小包的貨物,或是三五成群地結伴而行,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
“外婆,她們那邊有集市,為什麽她們不去她們那邊買啊。”歲歲又是好奇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