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兩周就要放假過年了,但是白珍並沒有感覺到那種喜悅。她發現真的像小時候大人們說的,孩子們喜歡過年,大人害怕過年。
白珍還在想著過年大概會花多少錢,周末早上她起來想著一月社保還沒有交,就登上去稅務的公眾號,查詢並準備繳納。結果一看除了一月要交,還要補交去年7-12月的單位要交的金額。因為深圳這邊的社保又調整了繳費基數。
白珍的社保已經自己交了十年左右了。她是深戶,現在都是自己交了,相當個人和企業要交的都是自己交。
每個月交其實一年下來也要一萬多保費。這個和自己投保商業保險的費用其實是差不多的。
之前有時候忙忘了,當月就沒及時交,有時候是兩個月或者三個月一起交的。但是現在她聽說如果當月沒交,可能會斷保。所以現在特別記得,在月初就交了。
上個月一個晚上,藍月突然也在問白珍交社保的問題,她們是城鄉居民社保,就是農合那種。一年幾百保費。她也說比去年的漲了。社保一直在漲,大家都是有微詞的。身邊有的人還說都不想交社保了,或者說隻想交醫療部分。
很多人半信半疑到他們退休還能拿到社保的退休金嘛?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孩子上學、買房買車按揭需要社保,才不得不交的。
不過白珍一直覺得社保還是要交的,畢竟在中國生活,順應趨勢,不然寸步難行。辦很多事都會問到有沒有社保。從小白苗就對社保比較認可,這也影響了白珍和白梅。
藍月的那種社保隻能住院報銷用,平時門診是報銷不了的,她一般不舒服都在外麵的藥店或私人門診拿藥。以前在白苗單位住,還可以去衛生所拿點藥,便宜很多。現在他們家搬到街上了,就隻能在藥店或者私人門診看病了。
阿刁和藍月都是比較容易感冒咳嗽的那種。他們很少去醫院看病。去年過年的時候,藍月說她鎖骨那裏疼,還是在白珍的要求下才去的醫院。
當時去到當地的人民醫院,雖然看上去建築也還算高大上,但是裏麵的服務太差了。導診的就坐在那裏,有人問就懶懶地迴答一下。不像深圳的醫院裏導診這麽熱情,而且導診除了護士還有保安、誌願者。但是貴港沒有。那些人坐在那個中庭裏,你實在不懂就去問一下。
建築的動線設計也不合理,一進去,就是一個轉彎的樓梯,很多人就這樣上樓去了。垂直電梯往裏走,指引做的不好。
當時白珍準備要幫藍月掛號,掛號的地方說先要掃碼,生成一個健康碼之類的東西,然後才能掃碼掛號。那裏的自助掛號機形同虛設,當地人還不習慣。尤其老人不習慣掃碼。
如果沒有年輕人跟著,老人看病還是很困難。那些掛號處的人都是一刀切,非常死板。白珍就跑到諮詢台問了下。掃碼後還要填寫個人信息,不是直接就連接上微信的個人信息。如果是老人,又老花眼,還要填寫一堆身份證信息,地址,電話什麽的,確實很浪費時間。
然後諮詢人員都是那種要死不活的樣子,讓人看了很不舒服。畢竟這裏不是廣東,服務質量不敢恭維。
終於白珍幫藍月弄好了,健康碼出來,然後微信公眾號裏也可以選擇科室掛號,等出來了內容,再選擇醫生。隨後就出來了分診號。藍月看到這個操作過程說太複雜了,如果自己來都不會操作。
白珍看到雖然出來了掛號的信息,但是沒有顯示在幾層樓。然後又問了諮詢人員,才說上四樓。藍月的腿腳沒有以前好了。白珍就帶著她去垂直電梯那裏等候。那邊已經排長隊了。
六個電梯,隻有一兩個可以用,看病的人都在那裏排長隊,電梯裏有一個工作人員在負責按電梯,每次限製人數上去。確實很浪費時間,有點浪費人力,想學那種寫字樓電梯的操作,但是這裏是醫院,救人性命需要爭分奪秒。
很多等電梯的都是老人。但是無奈都在那裏等。性急的藍月說不等了吧,走樓梯還快一點。而且電梯運行速度也很慢。雖然這是當地唯一一家三甲醫院,但是感覺這硬件設施和服務素質還是不行。
隨後她們走樓梯去到了四樓。還好等候的人不多。等到了藍月,醫生給她開了ct的單子。白珍在微信公眾號上幫她交了費,兩人就去了影像科那裏等待。又是走樓梯下去的二樓。白珍提醒藍月等下拍ct金屬的東西都要摘下來。
藍月就在那裏把耳環、項鏈、戒指等都取下來,放進包裏。在那個單子裏還提醒內衣搭扣如果是金屬的也要取下來內衣。於是白珍有陪著藍月去廁所脫了內衣。
這時剛好輪到藍月進去了。她進門前和白珍說有點緊張,因為之前白苗就是照ct發現問題的。白珍安慰她沒事的,進去按醫生說的躺下,不用太緊張,隻是照一下鎖骨,看看情況而已。
藍月進去後,白珍也跟進去看看要不要幫忙拿東西出來,等她就緒後,白珍才出來。她在那裏坐著等候。幾分鍾後,藍月就出來了。白珍又陪著她去廁所穿上內衣,戴迴那些首飾。
藍月說來醫院好耽誤事情的,就是讓你檢查這,檢查那。白珍說可是不檢查清楚怎麽知道什麽問題導致的疼痛?這個很快出結果的。
果然等藍月整理好衣物出來,報告單已經可以取了。白珍 拿著報告看了下,提示是關節炎導致的。
她們把報告單給了醫生,那個骨科的醫生看了下,就開了一種藏藥的藥膏,給藍月貼。說要盡量避免吃嘌呤高的食物,還讓白珍拍一下他貼在桌子上的打印出來的一張紙,上麵寫有大概哪些食物。
白珍拍下來了,發給了藍月的微信。裏麵有提到骨頭湯、豆類,這些都是之前藍月他們經常煮來吃的。她在中年後就迷信吃素,經常會煮豆粥,就是放五穀雜糧進去煮,或者各種顏色的豆混在一起煮的粥。
白珍因為腸胃不太好,不喜歡吃太多豆,容易脹氣。她有時候迴娘家,藍月給她盛豆粥,她吃的很少。吃這個肚子很快飽,還容易打嗝脹氣。
之前白珍、白梅在網上給家裏定菜,經常會點基圍蝦之類,因為小朋友喜歡吃。現在看來海鮮也不能多吃。藍月恍然大悟說之前,白梅在網上買了那種冰凍的白蝦,小朋友也不喜歡吃,她覺得浪費,煮了後, 都是她在吃。好像有幾天她是覺得那個鎖骨有些痛。
一段時間不吃蝦,似乎就沒有那麽痛。醫生隨後就問她平時有沒有痛風?藍月說不懂有沒有。因為之前她也沒有留意過,隻是最近發現脖子那裏骨頭不舒服才注意到。
白珍也覺得以前他們家都沒聽說過誰痛風。她也是在公司體檢中發現,現在很多人都有高尿酸、痛風的問題。看來可能和大家生活條件好了,攝入的蛋白質過多吧。還有的男生喜歡喝啤酒吃海鮮,就更容易發生痛風了。
白梅老公是山東的,他非常喜歡吃飯的時候喝啤酒。即使吃海鮮的時候也這麽喝。不過他不喝白酒。現在不知道他會被會痛風?以前黃憶就說過,怎麽能啤酒配海鮮呢?
黃憶就比較注意,他不怎麽喝酒。現在隨著年齡增長,更加注意飲食健康。他本來腎就不太好,吃得清淡,海鮮也比較少吃。
黃憶的父母家裏吃飯也是很清淡,冬天他們為了方便,基本都是燙菜,然後用自製的醬料蘸一下就吃。很少炒菜,油放的比較少。他們家的飲食就是那種讓你七成飽沒有什麽食欲的飯菜。
藍月不喜歡吃這種方式做的飯菜,她還是喜歡吃炒的菜,看上去青菜綠油油的比較有食欲。
白珍和黃憶知道兩邊老人的生活習慣大不相同,而且他們很難聊到一起,一般也不安排兩家一起活動。不像其他朋友的兩家老人會安排在一起吃年夜飯或者旅遊。他們幾乎沒有。
在白苗還在世時候,他們兩家有一起吃過一年的年夜飯。之後就沒有了。可能就是大家的習俗和認知不一樣,在一起話不是很投機。雙方尤其兩邊的媽媽,兩個人好像性格不是很合,當然她們不會當麵開撕,可能都憋在心裏,迴家了再在那裏複盤,覺得不爽。
藍月就表現明顯一些。那頓年夜飯,白苗做了羊肉湯還比較受歡迎,都喝完了。黃憶母親是做火鍋,全部都是燙菜吃,由於藍月不吃辣椒的,醬料她都不合口味。但是她表現比較明顯,嫌棄那些醬料。
這讓黃憶母親有些不悅。不過大家都還是笑臉相迎,畢竟過年。這也是中國人的含蓄文化,表麵看上去一團和氣,其實內心真實想法一般不說出來。一旦說出來,很可能就會翻臉了。
之後兩家沒有再一起吃過年夜飯。其實在深圳很多家庭過年很少在家裏吃,都會定好年夜飯出去吃。但是在廣西的可能大家還沒有那個消費習慣。如果能出去吃,就少了很多麻煩,也可以解決口味和習慣的問題。
去年,黃憶他們家這邊親戚在初六的時候就說幾家親戚一起去外麵吃。雖然味道不一定好,但是氛圍好。幾家親戚輪流做東,就在外麵吃飯。
雖然東西也就一般,大家圍坐一起可以聊聊。飯前他們還打打牌或者看電視,白珍夫妻倆不怎麽會打牌,他們就陪著父母去附近的公園玩,拍照。
可能父母習慣了午睡,到了中午,他們就迴親戚家的房子休息一下。而白珍和黃憶就走路到附近的購物中心逛。
兩人沒想到這邊的購物中心的品牌和深圳的也差不多。他們也走累了。看到這邊也有瑞幸咖啡。他們倆剛好有優惠券,就去排隊買咖啡,這裏的咖啡店雖然在五樓,可是生意很好。大部分人都是因為在微信公眾號領取了優惠券,才過來喝咖啡的。
白珍覺得星巴克咖啡似乎冷的好喝,瑞幸的熱咖啡好喝一些,黃憶說他喝不出來,都是苦苦的。隻是這裏可以坐一下,消磨下時間。現在距離晚上五點半吃飯時間還有一個小時,從這邊走路去吃飯的餐廳大概十五分鍾。
兩人發現這邊年輕人很多都是外地迴來過年的,才迴來消費這些。更奇怪的是彩票居然開在購物中心五樓,還人滿為患,都在排隊刮那種刮刮卡。聽說一張也要十塊二十塊,有的人買了好幾張,坐在那裏刮。估計可能可以中獎一些小錢吧。
白珍沒玩過這種刮刮卡,感覺很燒錢。商場裏賣衣服的樓層人不多,但是有飲品和餐飲的樓層都很多人。
這個購物中心應該是當地規模最大的,停車場都停滿了車。白珍他們坐在那個咖啡店一邊玩手機,一邊喝咖啡。黃憶在那裏玩手機遊戲,有些沒完沒了。白珍在那裏看微信公眾號裏的文章。
就這樣,兩人看到時間過了五點才開始往吃飯的店裏走去。路上看到這邊還有很多地沒有開發,有的是工地還在建設。兩人一路走過去都沒有見到幾個人。走了十來分鍾,就到了那個吃飯的地方,其實也是很偏的,但是裝修比較豪華,都是包房。
夫妻倆算是第一批到的。他們進了那個包房,在裏麵看電視。過了一會,公公婆婆他們才趕到。隨後大部隊都到了。
其實這個家庭聚會更多是公公婆婆的兄弟姐妹聚會。年輕人們其實不是很親近,大家一年或者幾年才見一次。白珍相對比較熟的就是黃憶的表弟了,其他人都不算太熟。
這頓飯還發生了小插曲,當時說好了五點半吃飯。就差小姨那家人還沒到,他們說今天去桂平了,現在在迴來路上,有些塞車快到了。黃憶母親是二姐,就在電話說明知道今天家族怎麽還出遠門?
大家就開始有些抱怨,認為這個小姨不把這個事情當迴事。那個大舅作為大哥臉色特別難看,估計他也想要發飆了。這些老人平時都習慣五點到五點半就吃飯了。
現在他們饑腸轆轆在等著。已經過了六點半了。大家就說要不先喝自己家燉的羊肉湯吧。那個大舅媽是拿著自己家砂鍋過來的,他們家自己燉的羊肉湯。
於是大家很快把湯瓜分完了。到了晚上七點多,天已經黑了。這時候小姨一家才姍姍來遲。他們還帶了很多青菜過來,說是他們自己在那邊租了一百多畝地,做了個農家樂,請人種菜,讓別人去消費。
這樣才化解了大家等待的不滿。那個大舅大舅媽就開始發話,讓他們下次不要這樣,大家餓著肚子等他們。
白珍還在想著過年大概會花多少錢,周末早上她起來想著一月社保還沒有交,就登上去稅務的公眾號,查詢並準備繳納。結果一看除了一月要交,還要補交去年7-12月的單位要交的金額。因為深圳這邊的社保又調整了繳費基數。
白珍的社保已經自己交了十年左右了。她是深戶,現在都是自己交了,相當個人和企業要交的都是自己交。
每個月交其實一年下來也要一萬多保費。這個和自己投保商業保險的費用其實是差不多的。
之前有時候忙忘了,當月就沒及時交,有時候是兩個月或者三個月一起交的。但是現在她聽說如果當月沒交,可能會斷保。所以現在特別記得,在月初就交了。
上個月一個晚上,藍月突然也在問白珍交社保的問題,她們是城鄉居民社保,就是農合那種。一年幾百保費。她也說比去年的漲了。社保一直在漲,大家都是有微詞的。身邊有的人還說都不想交社保了,或者說隻想交醫療部分。
很多人半信半疑到他們退休還能拿到社保的退休金嘛?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孩子上學、買房買車按揭需要社保,才不得不交的。
不過白珍一直覺得社保還是要交的,畢竟在中國生活,順應趨勢,不然寸步難行。辦很多事都會問到有沒有社保。從小白苗就對社保比較認可,這也影響了白珍和白梅。
藍月的那種社保隻能住院報銷用,平時門診是報銷不了的,她一般不舒服都在外麵的藥店或私人門診拿藥。以前在白苗單位住,還可以去衛生所拿點藥,便宜很多。現在他們家搬到街上了,就隻能在藥店或者私人門診看病了。
阿刁和藍月都是比較容易感冒咳嗽的那種。他們很少去醫院看病。去年過年的時候,藍月說她鎖骨那裏疼,還是在白珍的要求下才去的醫院。
當時去到當地的人民醫院,雖然看上去建築也還算高大上,但是裏麵的服務太差了。導診的就坐在那裏,有人問就懶懶地迴答一下。不像深圳的醫院裏導診這麽熱情,而且導診除了護士還有保安、誌願者。但是貴港沒有。那些人坐在那個中庭裏,你實在不懂就去問一下。
建築的動線設計也不合理,一進去,就是一個轉彎的樓梯,很多人就這樣上樓去了。垂直電梯往裏走,指引做的不好。
當時白珍準備要幫藍月掛號,掛號的地方說先要掃碼,生成一個健康碼之類的東西,然後才能掃碼掛號。那裏的自助掛號機形同虛設,當地人還不習慣。尤其老人不習慣掃碼。
如果沒有年輕人跟著,老人看病還是很困難。那些掛號處的人都是一刀切,非常死板。白珍就跑到諮詢台問了下。掃碼後還要填寫個人信息,不是直接就連接上微信的個人信息。如果是老人,又老花眼,還要填寫一堆身份證信息,地址,電話什麽的,確實很浪費時間。
然後諮詢人員都是那種要死不活的樣子,讓人看了很不舒服。畢竟這裏不是廣東,服務質量不敢恭維。
終於白珍幫藍月弄好了,健康碼出來,然後微信公眾號裏也可以選擇科室掛號,等出來了內容,再選擇醫生。隨後就出來了分診號。藍月看到這個操作過程說太複雜了,如果自己來都不會操作。
白珍看到雖然出來了掛號的信息,但是沒有顯示在幾層樓。然後又問了諮詢人員,才說上四樓。藍月的腿腳沒有以前好了。白珍就帶著她去垂直電梯那裏等候。那邊已經排長隊了。
六個電梯,隻有一兩個可以用,看病的人都在那裏排長隊,電梯裏有一個工作人員在負責按電梯,每次限製人數上去。確實很浪費時間,有點浪費人力,想學那種寫字樓電梯的操作,但是這裏是醫院,救人性命需要爭分奪秒。
很多等電梯的都是老人。但是無奈都在那裏等。性急的藍月說不等了吧,走樓梯還快一點。而且電梯運行速度也很慢。雖然這是當地唯一一家三甲醫院,但是感覺這硬件設施和服務素質還是不行。
隨後她們走樓梯去到了四樓。還好等候的人不多。等到了藍月,醫生給她開了ct的單子。白珍在微信公眾號上幫她交了費,兩人就去了影像科那裏等待。又是走樓梯下去的二樓。白珍提醒藍月等下拍ct金屬的東西都要摘下來。
藍月就在那裏把耳環、項鏈、戒指等都取下來,放進包裏。在那個單子裏還提醒內衣搭扣如果是金屬的也要取下來內衣。於是白珍有陪著藍月去廁所脫了內衣。
這時剛好輪到藍月進去了。她進門前和白珍說有點緊張,因為之前白苗就是照ct發現問題的。白珍安慰她沒事的,進去按醫生說的躺下,不用太緊張,隻是照一下鎖骨,看看情況而已。
藍月進去後,白珍也跟進去看看要不要幫忙拿東西出來,等她就緒後,白珍才出來。她在那裏坐著等候。幾分鍾後,藍月就出來了。白珍又陪著她去廁所穿上內衣,戴迴那些首飾。
藍月說來醫院好耽誤事情的,就是讓你檢查這,檢查那。白珍說可是不檢查清楚怎麽知道什麽問題導致的疼痛?這個很快出結果的。
果然等藍月整理好衣物出來,報告單已經可以取了。白珍 拿著報告看了下,提示是關節炎導致的。
她們把報告單給了醫生,那個骨科的醫生看了下,就開了一種藏藥的藥膏,給藍月貼。說要盡量避免吃嘌呤高的食物,還讓白珍拍一下他貼在桌子上的打印出來的一張紙,上麵寫有大概哪些食物。
白珍拍下來了,發給了藍月的微信。裏麵有提到骨頭湯、豆類,這些都是之前藍月他們經常煮來吃的。她在中年後就迷信吃素,經常會煮豆粥,就是放五穀雜糧進去煮,或者各種顏色的豆混在一起煮的粥。
白珍因為腸胃不太好,不喜歡吃太多豆,容易脹氣。她有時候迴娘家,藍月給她盛豆粥,她吃的很少。吃這個肚子很快飽,還容易打嗝脹氣。
之前白珍、白梅在網上給家裏定菜,經常會點基圍蝦之類,因為小朋友喜歡吃。現在看來海鮮也不能多吃。藍月恍然大悟說之前,白梅在網上買了那種冰凍的白蝦,小朋友也不喜歡吃,她覺得浪費,煮了後, 都是她在吃。好像有幾天她是覺得那個鎖骨有些痛。
一段時間不吃蝦,似乎就沒有那麽痛。醫生隨後就問她平時有沒有痛風?藍月說不懂有沒有。因為之前她也沒有留意過,隻是最近發現脖子那裏骨頭不舒服才注意到。
白珍也覺得以前他們家都沒聽說過誰痛風。她也是在公司體檢中發現,現在很多人都有高尿酸、痛風的問題。看來可能和大家生活條件好了,攝入的蛋白質過多吧。還有的男生喜歡喝啤酒吃海鮮,就更容易發生痛風了。
白梅老公是山東的,他非常喜歡吃飯的時候喝啤酒。即使吃海鮮的時候也這麽喝。不過他不喝白酒。現在不知道他會被會痛風?以前黃憶就說過,怎麽能啤酒配海鮮呢?
黃憶就比較注意,他不怎麽喝酒。現在隨著年齡增長,更加注意飲食健康。他本來腎就不太好,吃得清淡,海鮮也比較少吃。
黃憶的父母家裏吃飯也是很清淡,冬天他們為了方便,基本都是燙菜,然後用自製的醬料蘸一下就吃。很少炒菜,油放的比較少。他們家的飲食就是那種讓你七成飽沒有什麽食欲的飯菜。
藍月不喜歡吃這種方式做的飯菜,她還是喜歡吃炒的菜,看上去青菜綠油油的比較有食欲。
白珍和黃憶知道兩邊老人的生活習慣大不相同,而且他們很難聊到一起,一般也不安排兩家一起活動。不像其他朋友的兩家老人會安排在一起吃年夜飯或者旅遊。他們幾乎沒有。
在白苗還在世時候,他們兩家有一起吃過一年的年夜飯。之後就沒有了。可能就是大家的習俗和認知不一樣,在一起話不是很投機。雙方尤其兩邊的媽媽,兩個人好像性格不是很合,當然她們不會當麵開撕,可能都憋在心裏,迴家了再在那裏複盤,覺得不爽。
藍月就表現明顯一些。那頓年夜飯,白苗做了羊肉湯還比較受歡迎,都喝完了。黃憶母親是做火鍋,全部都是燙菜吃,由於藍月不吃辣椒的,醬料她都不合口味。但是她表現比較明顯,嫌棄那些醬料。
這讓黃憶母親有些不悅。不過大家都還是笑臉相迎,畢竟過年。這也是中國人的含蓄文化,表麵看上去一團和氣,其實內心真實想法一般不說出來。一旦說出來,很可能就會翻臉了。
之後兩家沒有再一起吃過年夜飯。其實在深圳很多家庭過年很少在家裏吃,都會定好年夜飯出去吃。但是在廣西的可能大家還沒有那個消費習慣。如果能出去吃,就少了很多麻煩,也可以解決口味和習慣的問題。
去年,黃憶他們家這邊親戚在初六的時候就說幾家親戚一起去外麵吃。雖然味道不一定好,但是氛圍好。幾家親戚輪流做東,就在外麵吃飯。
雖然東西也就一般,大家圍坐一起可以聊聊。飯前他們還打打牌或者看電視,白珍夫妻倆不怎麽會打牌,他們就陪著父母去附近的公園玩,拍照。
可能父母習慣了午睡,到了中午,他們就迴親戚家的房子休息一下。而白珍和黃憶就走路到附近的購物中心逛。
兩人沒想到這邊的購物中心的品牌和深圳的也差不多。他們也走累了。看到這邊也有瑞幸咖啡。他們倆剛好有優惠券,就去排隊買咖啡,這裏的咖啡店雖然在五樓,可是生意很好。大部分人都是因為在微信公眾號領取了優惠券,才過來喝咖啡的。
白珍覺得星巴克咖啡似乎冷的好喝,瑞幸的熱咖啡好喝一些,黃憶說他喝不出來,都是苦苦的。隻是這裏可以坐一下,消磨下時間。現在距離晚上五點半吃飯時間還有一個小時,從這邊走路去吃飯的餐廳大概十五分鍾。
兩人發現這邊年輕人很多都是外地迴來過年的,才迴來消費這些。更奇怪的是彩票居然開在購物中心五樓,還人滿為患,都在排隊刮那種刮刮卡。聽說一張也要十塊二十塊,有的人買了好幾張,坐在那裏刮。估計可能可以中獎一些小錢吧。
白珍沒玩過這種刮刮卡,感覺很燒錢。商場裏賣衣服的樓層人不多,但是有飲品和餐飲的樓層都很多人。
這個購物中心應該是當地規模最大的,停車場都停滿了車。白珍他們坐在那個咖啡店一邊玩手機,一邊喝咖啡。黃憶在那裏玩手機遊戲,有些沒完沒了。白珍在那裏看微信公眾號裏的文章。
就這樣,兩人看到時間過了五點才開始往吃飯的店裏走去。路上看到這邊還有很多地沒有開發,有的是工地還在建設。兩人一路走過去都沒有見到幾個人。走了十來分鍾,就到了那個吃飯的地方,其實也是很偏的,但是裝修比較豪華,都是包房。
夫妻倆算是第一批到的。他們進了那個包房,在裏麵看電視。過了一會,公公婆婆他們才趕到。隨後大部隊都到了。
其實這個家庭聚會更多是公公婆婆的兄弟姐妹聚會。年輕人們其實不是很親近,大家一年或者幾年才見一次。白珍相對比較熟的就是黃憶的表弟了,其他人都不算太熟。
這頓飯還發生了小插曲,當時說好了五點半吃飯。就差小姨那家人還沒到,他們說今天去桂平了,現在在迴來路上,有些塞車快到了。黃憶母親是二姐,就在電話說明知道今天家族怎麽還出遠門?
大家就開始有些抱怨,認為這個小姨不把這個事情當迴事。那個大舅作為大哥臉色特別難看,估計他也想要發飆了。這些老人平時都習慣五點到五點半就吃飯了。
現在他們饑腸轆轆在等著。已經過了六點半了。大家就說要不先喝自己家燉的羊肉湯吧。那個大舅媽是拿著自己家砂鍋過來的,他們家自己燉的羊肉湯。
於是大家很快把湯瓜分完了。到了晚上七點多,天已經黑了。這時候小姨一家才姍姍來遲。他們還帶了很多青菜過來,說是他們自己在那邊租了一百多畝地,做了個農家樂,請人種菜,讓別人去消費。
這樣才化解了大家等待的不滿。那個大舅大舅媽就開始發話,讓他們下次不要這樣,大家餓著肚子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