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項目是摔跤,第三個是真槍真刀的比武,一個比一個熱鬧,一個比一個血腥。
毫無疑問,楊帆最終取得全勝,一舉成名,成為草原最勇敢的人。
比賽的彩頭也升級為草原最珍貴的牧場和土地。
紮哈拉家族大賺特賺!古力婭笑得嘴都合不上。
其中草原最大的兩個部落烏坎部落和達塔拿出的彩頭最大。
目標直指達格拉城,誰贏誰將獲得小城的管理權。
這場比賽,是他們的陰謀,試圖瓜分達格拉城,派出部落最厲害的勇士,手握勝券,自信滿滿。
很可惜,他們輸了。
輸得徹徹底底,丟城失地,損失慘重,麵黑如鍋底。
誰都知道,達格拉城將是草原未來的命脈,交通樞紐,能源基地,軍事重鎮。
誰控製了達格拉城,誰就在草原有了話語權,絕對的優勢。
可是,他們小看了楊帆,認為楊帆厲害的是軍隊,個人武力值一般,不想,連底褲都輸了,失去達城三分之一的控製權。
楊帆也沒想到賭注這麽給力。
這次的叛亂,夏滿是裏應外合,多麵開花。
有多股盤踞在高原深山老林中的武裝分子參與,有部落頭人的背叛,更有其他部落的落井下石。
包括烏坎和達塔也密謀良久,派兵參與,不過沒有像覆滅的三個部落,直接投靠夏滿,沆瀣一氣。
楊帆準備事後算賬。
賬還沒算,烏坎和達塔就失去了拿捏楊帆的重要籌碼,處於不利的境地。
原本對楊帆不看好的人沉默了。
觀戰的大酋長沉默了。
連續死了兩位阿伽,以為克拉拉部落從此勢弱,實力下滑。
看到楊帆的勇猛機智,心中駭然,克拉拉要起飛了!
興奮的是楊帆手下的頭人小弟,一個個耀武揚威,喜不自勝,比自己贏了比賽都高興。
高興的還有古力婭和紮哈拉,美目流連,激動不已。
娜紮目光炯炯地望著楊帆,陷入沉思。
後麵的流程十分流暢,再也沒有人來挑事,大家都獻上賀禮,有牛羊馬匹的,有黃金珠寶,有珍貴裘皮。
草原上的賀禮一般送實物,不送錢。
宴席擺了三天三夜,婚禮結束,賓客仍然沒有要走的意思。
因為婚禮結束,馬上是登基大典,
頭人不得缺席。
遊客們想觀瞻。
酋長們見識到克拉拉部落的新阿伽如此英武,一石激起千層浪,紛紛迴部落,討論未來草原的格局。
誰都清楚,一旦楊帆坐穩寶座,草原的權力分配將迎來新的一輪洗牌。
明爭暗鬥,在草原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誰都想一統草原,成為帕力紮高原唯一的可汗王。
唯一讓人意外的是,娜紮沒有離開,留在王宮,說是父親讓她外出曆練,和姑姑學習管理部落。
說是跟姑媽學習,實際上整天纏著楊帆,讓他教馴馬,好奇地參觀軍情作戰室,一步不離,引來莎娃在背後翻白眼。
黃金家族的族長離開時,與古力婭密室深談,之後,就縱容她的胡鬧。
夏滿死了,克拉拉最大的敵人沒有了,青狼帶著狼兵離開了,迴到達格拉城整休,清點戰損,戰後複盤,論功行賞。
這次叛亂,合並了三個小部落,清除了五個氏族,楊帆決定由第一批受傷退役人員擔任百夫長、千夫長,半軍事化管理收迴的土地和人員。
這些人是本部流落在外的族人,又是他親手訓練出來的,十分忠誠,可以製約其他氏族頭人。
至少正在修建的吾爾曼城,將作為高原上的新基地,鎮守邊關,與部落遙相唿應,成犄角之勢,拱衛王城。
目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鞏固內部,休養生息,族人富足、人丁興旺了,才有力量和勁頭擴展部落的統製。
登基大典是在婚後七天後進行的。
之所以必須是婚後,因為楊帆的身份特殊,外族人,隻有娶了主母,加入克拉拉族,才有資格成為阿伽。
登基大典的規模更大,戰馬奔騰,旄旗獵獵,號聲嗚嗷,族中驍勇幾乎全部出動,金盔銀甲,手握馬刀,自然形數十支隊伍,整齊列隊。
每支隊伍由頭人率領,多寡不一,以戰服或帽子上的翎毛、顏色區別,看似亂糟糟的,實則很好辨認。
部落裏有明盟,即便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部落之間的戰爭,隻能用冷兵器。
一方麵防止外族人借勢侵入草原,造成不可知的未來,有喪地之憂。
另一方麵,熱兵器殺傷力太大,一旦動用熱兵器,族人會大量死亡,元氣大傷,有滅族的擔心。
包括打獵,隻能用最原始的狩獵方式,不允許獵槍、電網等,也不允許外族人狩獵,所以才有人與動物共存的自然環境。
當然,因為十萬大山中盤踞著武裝分子,每個部落都列裝了一定數量的槍兵和守衛,配備有熱兵器,但數量不多,都是有經過協商約定,根據部落的人數確定,不得違約。
這個約定不包含達格拉城,它在高原之下,山的外延,又是新近崛起的。
楊帆的狼兵退役後,原則上也是不再使用熱武器。
這次夏滿的叛亂,由於首先動用了熱武器,所以楊帆才會以夷治夷,大量動用熱兵器。
取得勝利後,立即返迴基地。
由阿訇領路,楊帆身穿遊牧民族戰服,金甲戰靴,胡貂小帽,尺許長翎,挽著古力婭一步一步登上奠天聖台山。
身後跟著紮哈拉、楚合娜和娜紮,錦衣華服,曳地長裙,莊嚴又典雅。
對於娜紮的參與,長老們是有異議的,但古力婭極力堅持,外人也不好反駁。
登基大典由大長老主持,阿訇身穿異裝,領著教徒做法事,頭上插著五顏六色的羽毛,張若厲鬼,口吐烈火,供上剛宰殺的羊頭,口中念念有詞,祭祀長生天,祭奠先祖,士卒擂起戰鼓,殺聲振天,響徹雲霄。
拉合爾和吾爾曼的登基大典,她們都參加過,規模都差不多,不過從來沒有如此的激動過。
仰望著高台上點燃聖火的楊帆,猶如神明一般的高尚,心髒猛烈跳動,有種想要膜拜的衝動。
毫無疑問,楊帆最終取得全勝,一舉成名,成為草原最勇敢的人。
比賽的彩頭也升級為草原最珍貴的牧場和土地。
紮哈拉家族大賺特賺!古力婭笑得嘴都合不上。
其中草原最大的兩個部落烏坎部落和達塔拿出的彩頭最大。
目標直指達格拉城,誰贏誰將獲得小城的管理權。
這場比賽,是他們的陰謀,試圖瓜分達格拉城,派出部落最厲害的勇士,手握勝券,自信滿滿。
很可惜,他們輸了。
輸得徹徹底底,丟城失地,損失慘重,麵黑如鍋底。
誰都知道,達格拉城將是草原未來的命脈,交通樞紐,能源基地,軍事重鎮。
誰控製了達格拉城,誰就在草原有了話語權,絕對的優勢。
可是,他們小看了楊帆,認為楊帆厲害的是軍隊,個人武力值一般,不想,連底褲都輸了,失去達城三分之一的控製權。
楊帆也沒想到賭注這麽給力。
這次的叛亂,夏滿是裏應外合,多麵開花。
有多股盤踞在高原深山老林中的武裝分子參與,有部落頭人的背叛,更有其他部落的落井下石。
包括烏坎和達塔也密謀良久,派兵參與,不過沒有像覆滅的三個部落,直接投靠夏滿,沆瀣一氣。
楊帆準備事後算賬。
賬還沒算,烏坎和達塔就失去了拿捏楊帆的重要籌碼,處於不利的境地。
原本對楊帆不看好的人沉默了。
觀戰的大酋長沉默了。
連續死了兩位阿伽,以為克拉拉部落從此勢弱,實力下滑。
看到楊帆的勇猛機智,心中駭然,克拉拉要起飛了!
興奮的是楊帆手下的頭人小弟,一個個耀武揚威,喜不自勝,比自己贏了比賽都高興。
高興的還有古力婭和紮哈拉,美目流連,激動不已。
娜紮目光炯炯地望著楊帆,陷入沉思。
後麵的流程十分流暢,再也沒有人來挑事,大家都獻上賀禮,有牛羊馬匹的,有黃金珠寶,有珍貴裘皮。
草原上的賀禮一般送實物,不送錢。
宴席擺了三天三夜,婚禮結束,賓客仍然沒有要走的意思。
因為婚禮結束,馬上是登基大典,
頭人不得缺席。
遊客們想觀瞻。
酋長們見識到克拉拉部落的新阿伽如此英武,一石激起千層浪,紛紛迴部落,討論未來草原的格局。
誰都清楚,一旦楊帆坐穩寶座,草原的權力分配將迎來新的一輪洗牌。
明爭暗鬥,在草原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誰都想一統草原,成為帕力紮高原唯一的可汗王。
唯一讓人意外的是,娜紮沒有離開,留在王宮,說是父親讓她外出曆練,和姑姑學習管理部落。
說是跟姑媽學習,實際上整天纏著楊帆,讓他教馴馬,好奇地參觀軍情作戰室,一步不離,引來莎娃在背後翻白眼。
黃金家族的族長離開時,與古力婭密室深談,之後,就縱容她的胡鬧。
夏滿死了,克拉拉最大的敵人沒有了,青狼帶著狼兵離開了,迴到達格拉城整休,清點戰損,戰後複盤,論功行賞。
這次叛亂,合並了三個小部落,清除了五個氏族,楊帆決定由第一批受傷退役人員擔任百夫長、千夫長,半軍事化管理收迴的土地和人員。
這些人是本部流落在外的族人,又是他親手訓練出來的,十分忠誠,可以製約其他氏族頭人。
至少正在修建的吾爾曼城,將作為高原上的新基地,鎮守邊關,與部落遙相唿應,成犄角之勢,拱衛王城。
目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鞏固內部,休養生息,族人富足、人丁興旺了,才有力量和勁頭擴展部落的統製。
登基大典是在婚後七天後進行的。
之所以必須是婚後,因為楊帆的身份特殊,外族人,隻有娶了主母,加入克拉拉族,才有資格成為阿伽。
登基大典的規模更大,戰馬奔騰,旄旗獵獵,號聲嗚嗷,族中驍勇幾乎全部出動,金盔銀甲,手握馬刀,自然形數十支隊伍,整齊列隊。
每支隊伍由頭人率領,多寡不一,以戰服或帽子上的翎毛、顏色區別,看似亂糟糟的,實則很好辨認。
部落裏有明盟,即便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部落之間的戰爭,隻能用冷兵器。
一方麵防止外族人借勢侵入草原,造成不可知的未來,有喪地之憂。
另一方麵,熱兵器殺傷力太大,一旦動用熱兵器,族人會大量死亡,元氣大傷,有滅族的擔心。
包括打獵,隻能用最原始的狩獵方式,不允許獵槍、電網等,也不允許外族人狩獵,所以才有人與動物共存的自然環境。
當然,因為十萬大山中盤踞著武裝分子,每個部落都列裝了一定數量的槍兵和守衛,配備有熱兵器,但數量不多,都是有經過協商約定,根據部落的人數確定,不得違約。
這個約定不包含達格拉城,它在高原之下,山的外延,又是新近崛起的。
楊帆的狼兵退役後,原則上也是不再使用熱武器。
這次夏滿的叛亂,由於首先動用了熱武器,所以楊帆才會以夷治夷,大量動用熱兵器。
取得勝利後,立即返迴基地。
由阿訇領路,楊帆身穿遊牧民族戰服,金甲戰靴,胡貂小帽,尺許長翎,挽著古力婭一步一步登上奠天聖台山。
身後跟著紮哈拉、楚合娜和娜紮,錦衣華服,曳地長裙,莊嚴又典雅。
對於娜紮的參與,長老們是有異議的,但古力婭極力堅持,外人也不好反駁。
登基大典由大長老主持,阿訇身穿異裝,領著教徒做法事,頭上插著五顏六色的羽毛,張若厲鬼,口吐烈火,供上剛宰殺的羊頭,口中念念有詞,祭祀長生天,祭奠先祖,士卒擂起戰鼓,殺聲振天,響徹雲霄。
拉合爾和吾爾曼的登基大典,她們都參加過,規模都差不多,不過從來沒有如此的激動過。
仰望著高台上點燃聖火的楊帆,猶如神明一般的高尚,心髒猛烈跳動,有種想要膜拜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