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進了!】


    【漂亮!】


    【好一個雙鬼拍門!】


    【慕尼黑1860追迴一個!】


    【這段時間他們在前場的逼搶產生了作用!】


    【讓勒沃庫森的向前傳遞變得困難!】


    【然後通過定位球的設計!】


    【穆帥後點把球往前送!】


    【前點兩名進攻球員同時爭頂!】


    【最終進球的是席爾瓦吧!】


    【現在比分2:1!】


    【有機會!】


    進球後的安德烈-席爾瓦從門將手裏搶過皮球,一邊往中圈跑,一邊朝著穆帥舉手怒吼。


    兩人雖然是新賽季才開始合作,但席爾瓦卻能讀懂穆帥的足球。


    這是一種心靈上的感應。


    進球後的席爾瓦沒有和穆帥慶祝,因為他們要抓緊時間,在體能消耗殆盡前將比分扳平。


    場下的科爾內爾看到進球後,沒有以往那種瘋狂的奔跑或者咆哮,而是雙拳緊緊握牢,給自己鼓勵。


    他壓力太大,太緊張了。


    如果人盯人戰術失敗,可能會給球隊帶來大潰敗,那將會是一場血淋淋的屠殺。


    作為球隊主教練,他承受的壓力,並不比場上的球員少。


    另一邊的哈維-阿隆索則有些困擾地撓了撓頭。


    按照他事先預想的劇本,1860會在大舉壓上後暴露出更多空間。


    而這些空間會被他們一一利用。


    但是,在對方改為人盯人後,球隊向前的推進能力喪失了。


    即便是加快了一腳出球,試圖尋找到向前的路線。


    由於這套體係中球員之間距離比較近,沒有拉開空間,這就導致無法充分利用球場的寬度。


    但是,阿隆索卻始終相信球員會在這樣體係下尋找到機會。


    畢竟紙麵實力擺在那裏。


    比賽繼續,勒沃庫森開球。


    慕尼黑1860繼續采取人盯人戰術,勒沃庫森也很快在後場建立起傳球結構。


    中路矩形結構的四人小組,能讓球在後場隨心所欲地傳遞。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球也隻能在後場進行傳遞,根本無法向前滲透。


    中路受阻,維爾茨開始迴撤接應,想在中場組織起新的控球體係。


    但是,中衛紮爾格的貼身緊逼,讓維爾茨在接球後無法完成轉身,隻能把球再往迴傳,重新組織。


    進攻無法推進,傳球空間越來越小,勒沃庫森球員開始感受到自己的脖子開始被對手捏緊,一股窒息感讓他們的神經開始高度緊張。


    同樣緊張的還有科爾內爾。


    別看現在他們搶得兇,實力的差距讓每一次上搶都是冒著極大的風險。


    一旦勒沃庫森的後場球員開始頻繁地輪換跑位,又或者是某個點的球員利用個人能力擺脫防守,那麽隻能祈禱對方射不進了。


    幸運的是,勒沃庫森的中後場球員站位都比較固定,沒有進行頻繁換位。


    而且他們非常依賴這套傳球體係,球員都在努力維持著體係的良好運轉。


    除了中路維爾茨迴撤接應外,右中衛奧迪隆也可以拿球進行中轉過渡。


    但加雷在這一側的積極防守,也讓勒沃庫森這條傳球線路失效。


    沒有人數優勢下的勒沃庫森,向前推進越發困難,而且丟球風險在增加。


    第70分鍾,遲遲無法推進的勒沃庫森開始有些心急,右中衛奧迪隆接到維爾茨的迴傳球後,嚐試直塞找希克。


    但穆帥快速迴撤,讓希克無法舒舒服服接球,隻能在停球後快速交給身邊的維爾茨。


    維爾茨此時也被盯防,隻能迴傳。


    這一迴傳,慕尼黑1868順勢壓了上去,迫使他們根本沒有多餘的觀察時間,就倉促把球傳給身邊的隊友。


    紮卡在後腰位置接球後,察覺1860的球員集中在中路,右側的空間完全出來了。


    這是因為對手體能開始下滑的表現,也是他們在等的機會。


    紮卡快速轉移到邊路,試圖抓住這個機會,找到向前傳球的路線。


    但是,1860左後衛施泰因哈特突然全力衝刺,撲向弗林蓬。


    藍獅隊長沒有一刻猶豫。


    他非常清楚,自己一旦遠離防守位置,要麽把球斷下,要麽把人放倒。


    弗林蓬突然發現上搶的施泰因哈特,立刻緊張起來。


    更要命的是,紮卡為了加快節奏,沒有穿隊友腳下,而是傳身前。


    弗林蓬再上搶時,已經發現對手要比自己更快碰到球。


    為了破壞對方拿球,弗林蓬隻能通過滑鏟方式來幹擾。


    果然,施泰因哈特雖然先一步碰到皮球,但下一秒就被弗林蓬鏟出邊線,化解險情。


    就在勒沃庫森球員長舒一口氣時,施泰因哈特已經在場外,雙手把球舉過頭頂,奮力一扔。


    快發界外球。


    皮球落在大禁區左側,而一道藍白色的身影也出現在這裏。


    9號?


    穆帥!


    與此同時,中衛約塔旦緊隨其後。


    雖然落後穆帥半個身位,可一旦對方停球,他就能利用這個空隙立刻貼上去。


    當前流量值100!


    穆帥一直在關注自己的流量值,以目前的數值和防守情況,他根本不可能在停球後能擺脫對方的防守。


    如果強行內切,有可能因為躺球過大導致球出底線。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控球後往禁區外帶,控球等待隊友接應。


    但是,也就是在這瞬間,一個大膽的念頭在他腦海中形成。


    不能停,不能帶,不能突,那麽直接射門總可以了吧。


    霎時間,“奇兵”的名場麵卡片在快速轉動,發出耀眼的光芒。


    穆帥立刻感到一股奇妙的感覺流遍全身,然後心隨意動,左腳輕輕把球一推。


    整個動作靈巧瀟灑,隱蔽性高。


    在側後方追趕的約塔旦被打得有些措手不及。


    就射門了?


    沒有角度,


    而且力量也非常輕,


    當我們的門將是擺設嗎?


    當他迴頭看向球門方向時,眼前的一幕讓他愣住了。


    隻見門將赫拉德茨基站在原地,雙腿彎曲,壓低身體左傾,想伸手去夠皮球。


    但是由於身體沒有及時扭轉,導致他的左手沒能攔住皮球,眼睜睜看著球朝球門遠角滾去。


    別進,別進,別進!!!


    此刻勒沃庫森上到球員教練,下到球迷工作人員,心髒緊張地噗噗直跳,祈禱這慢吞吞滾向球門的球不要進網。


    而此時的穆帥眼睛盯著皮球,但已經舉起右手在慶祝了。


    “奇兵”因果之下,必進!


    當!


    皮球擊中球門立柱內側,彈入球網,伴隨而來的,是主場球迷的抱頭歎息。


    【看看後點……好球!!!!!】


    【啊!!!!!!!!!!】


    【球進了!】


    【又是穆帥!】


    【他在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地方!】


    【用最簡單輕巧的射門方式!】


    【攻破了勒沃庫森的球門!】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現在比分2:2!】


    【雙方又迴到同一起跑線!】


    就在皮球入網的瞬間,主場球迷怒了。


    雖然穆帥沒有進行過激的慶祝動作,但他射門後那個自信的舉手,讓人又愛又恨。


    球迷們紛紛朝球場內投擲垃圾,


    可樂、啤酒和煙花棒這些殺傷性強的東西,也一並扔了進來。


    經驗豐富的穆帥早就迴到球場內,避免被誤傷。


    “隊長,傳得好!”


    穆帥和施泰因哈特擁抱在一起,其餘隊友也都紛紛圍了上來。


    稍微晚一點到的德雷塞爾擠不進去,就直接跳到上方。


    看著瘋狂慶祝的1860球員,勒沃庫森球員一點辦法也沒有。


    誰能想到,那個黑頭發小子,居然在角度非常小的情況射門。


    普通人不是應該先把球控製,然後等待隊友接應嗎?


    這家夥的腦子裏到底裝的是什麽,動作一點都讓人猜不透。


    此刻,科爾內爾也是放下心中的石頭,緊緊擁抱許布爾。


    這些小家夥們終於在體能耗盡前,把比分給追平了。


    接下來,就是換人加強防守。


    舒爾茨換下加雷,球隊重新迴歸四後衛,


    蒂姆-裏德換下斯塔尼列維奇,加強中場的防守。


    阿隆索一看對方這個換人,就知道他們本場比賽要保住這辛苦追迴來的1分。


    因為他們也沒有體能再進行之前那種壓迫感極強的人盯人防守。


    那麽,他們的傳球體係又能再次發揮威力。


    勒沃庫森也快速完成換人。


    赫洛熱克換下弗林蓬,加強禁區內爭頂,


    安德裏希換下帕拉西奧斯,解放紮卡的進攻能力。


    但是,眾誌成城的慕尼黑1860用頑強的防守,一次次阻擋勒沃庫森的進攻。


    上半場活躍的維爾茨,也因為體能的下滑和蒂姆-裏德野蠻防守,無法對防線構成威脅。


    而他們的邊路傳中,也無法越過兩名高大中衛的防守。


    麵對1860的低位防守,阿隆索向維爾茨傳達指示,讓他通過迴撤來調動對手的防守。


    第78分鍾,維爾茨迴撤接應,把蒂姆-裏德的防守給拉了出來。


    然後他快速把球傳給安德裏希,利用蒂姆-裏德身後的空間完成向前的傳遞。


    希克在前端接到隊友直塞後,沒有選擇帶球,而是又快速把球迴做。


    維爾茨迴撤後的突然前插接應,成為勒沃庫森這次破解1860低位防守的點睛之筆。


    在他靈活的跑位下,勒沃庫森打穿了對方中場防線,在前場形成4v4的局麵。


    中衛弗拉特不得不放棄自己的防守位置,壓出禁區對維爾茨進行上搶。


    他知道自己根本阻擋不了靈活的維爾茨,所以打算用犯規來破壞對手的推進。


    豈料維爾茨早就猜中他的心思,在弗拉特上搶的瞬間,他就立刻把球傳到他身後的空當。


    【維爾茨直塞!】


    【這是機會!】


    【希克將球一扣!】


    【中路防守人很多!】


    【橫傳!】


    【打門!】


    【被門將用腳化解!】


    【外圍也沒有了!】


    【好險啊!】


    【博尼費斯沒能將球打進!】


    【勒沃庫森錯過一個可以將比分反超的機會!】


    科爾內爾再次進行換人調整,用奎林-莫爾換下德雷塞爾。


    “你上去告訴蒂姆,對麵那個10號再迴撤,不要管他,防守位置一定不要被帶亂!”


    奎林-莫爾點點頭,上場後快速把話帶給蒂姆-裏德。


    第80分鍾,勒沃庫森卷土重來,維爾茨繼續故技重施。


    這一次,以蒂姆-裏德和奎林-莫爾組成的雙後腰並沒有動,而是配合鋒線三人,把維爾茨夾在中路。


    眼看對方不上道,維爾茨先是把球迴傳給紮卡,然後通過位置的輪轉,讓希克和格裏馬爾多同時出現在左側,在邊路快速形成人數優勢。


    由於1860陣型收得比較靠後,紮卡在後腰位置上可以輕鬆把球轉移到左側。


    希克把球分給邊線附近的格裏馬爾多,


    後者又立刻將球直塞給拉邊的博尼費斯。


    然後,又是在前場自由度非常高的維爾茨來到肋部接應,和博尼費斯連續的一腳配合傳遞,滲透了1860的防線。


    【維爾茨來了!】


    【進入禁區裏了!】


    【扣過防守!】


    【一腳打門!!!】


    【哎呀!】


    【這是擊中了遠門柱!】


    【慕尼黑1860再次被幸運女神光顧!】


    【逃過一劫!】


    【在他們放棄人盯人防守後!】


    【阿隆索的球隊滲透的辦法實在是太多了!】


    【加上體能的下滑!】


    【麵對勒沃庫森前場進攻手的頻繁換位!】


    【防守球員在對位防守上出現猶豫!】


    【給了勒沃庫森進攻機會!】


    連續兩次進攻都欠缺運氣,場下的阿隆索也是著急地跳起來。


    平局對於漫長的聯賽來說,或許構不成影響。


    但勒沃庫森是在完全掌握比賽局麵的情況下,加上接連錯失進球機會,這會讓他們覺得這個平局難以接受。


    眼看地位防守也無法攔截勒沃庫森的進攻,科爾內爾做出最後一次換人調整。


    諾伊德爾克換下奧斯卡-羅梅羅,中場由技術型轉為工兵型。


    莫爾加拉換下紮爾格,利用前者的靈活來限製對方前鋒。


    比賽開始後,勒沃庫森的進攻還在繼續。


    他們幾次的傳球滲透,都能輕而易舉滲透1860防線。


    但是隨著1860擺出5後衛的大巴陣,勒沃庫森前鋒在突破中場後就很難創造射門機會。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雙方的博弈還在繼續,都在堅持中忍耐。


    比賽來到第88分鍾,勒沃庫森再次抓住了1860體能不濟的失誤,把球快速轉移到左路,並發起進攻。


    格裏馬爾多的直塞給到前插的博尼費斯。


    後者先是左腳扣球,以為擺脫了莫爾加拉的防守。


    殊不知在他射門瞬間,莫爾加拉轉身放鏟,將球擋了出去。


    皮球飛到禁區外,被諾伊德爾克控下,然後忍耐已久的1860三叉戟,彈射起步,往勒沃庫森半場前插。


    由於對手陣型過於前壓,導致中後場脫節,諾伊德爾克非常輕鬆推過半場,並把球直塞給前端的穆帥。


    然而就在這時,維爾茨再次以驚人的速度迴防,對穆帥進行單對單。


    兩名德甲的少年天才,再一次展開直接對話。


    所有人都期待會是一場速度的較量,再不濟也是穆帥用盤帶來突破維爾茨的防守。


    可意外的是,穆帥突然停止推進,左腳將球向後拉,轉身似乎要往迴帶。


    維爾茨見狀立刻撲了過去,對他進行幹擾。


    殊不知就在兩人身體對抗的瞬間,背對防守穆帥又突然用右腳拉球轉身,以一個原地360°轉圈擺脫了維爾茨的防守。


    “臥槽,圓神啟動,完美地擺脫!”


    “難道這是失傳已久的古典前腰的踢法?”


    “我是不是眼花,擱著完實況足球?”


    “這是安東尼眼中的自己!”


    在網友的一陣驚唿之下,擺脫防守的穆帥將球分到邊路。


    施泰因哈特正在套邊瘋狂前插,然後下底傳中,把球傳到禁區左側穆帥身前。


    此刻的穆帥,右腳站穩後,做出側身擺動左腿的動作。


    主場球迷齊刷刷站了起來,屏住唿吸。


    這一幕,竟是如此熟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流量型前鋒,複興慕尼黑186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井很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井很瘦並收藏流量型前鋒,複興慕尼黑186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