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說,獲獎了嗎?”
“不知道啊,1905電影網直播卡得不行。”
“唉,可惜咱們雜誌社窮得一批,連現場駐場記者都不舍得派。”
一家娛樂小報內,幾個編輯歎著氣。
新聞講究時效性,等他們弄清楚徐銘獲獎與否時,恐怕別的媒體都公布完了。
正在此時,另一個埋頭玩手機的編輯喊道:“獲獎了,徐銘拿下最佳新人獎。”
“哪個報社發得那麽快?”同事驚訝道。
“不是,徐銘自己發了圍脖,有他跟獎杯還有頒獎人江文的合影。”那編輯道。
眾人頓時麵麵相覷。
然後趕忙掏出手機翻到徐銘的圍脖。
【徐銘:感謝大家和評委們的認可,小徐的第一個獎杯,希望今後再接再厲。】
下麵就是他和獎杯以及江文的合照。
一時間,辦公室內眾編輯沉默。
他們突然有種被新時代拋棄的感覺。
原來圍脖還能這麽玩?
……
而在徐銘的圍脖下。
眾多網友也是異常活躍。
以前都是等著央視審核播放,或者第二天的重播。
比如這屆百花獎,下午五點開始,央視六公主要到7:35才會首播。
哪像現在似的,又是視頻直播,又是圍脖當事人視角。
網友們跟編輯們的感慨一樣。
原來圍脖還能這麽玩啊。
當自拍和電影節、獎杯、明星結合在一起,帶給網友的衝擊力是改變認知的。
目前圍脖主流玩法,要麽是精致的照片,要麽是文字輸出。
盡管也有人分享生活,但如徐銘這種隨時隨地分享,還是很少見。
“實話說,之前對徐銘不太感冒,他的歌、他的電影我都看過,就是談不上喜歡,但今天看了他發的圍脖,不知不覺就點了關注。”
“同上,就感覺跟他的距離不像跟其他明星那麽遠,像是鄰居一樣,樓底下碰見寒暄。”
“歡迎加入我們啟銘星,我們很多人粉上他的原因都是覺得他跟其他明星比起來,足夠真實。”
本來是路人網友和粉絲的互動。
誰料下一刻,徐銘本尊冷不丁迴了第一條評論——【徐銘:感謝關注】。
我去,頒獎典禮還有空迴網友。
而正在1905電影網觀看視頻直播的網友,也敏銳地看到徐銘扣手機的畫麵,瞬間截屏。
又掀起一陣波瀾。
……
百花獎。
徐銘收起手機,為台上王嘉和許睛榮獲最佳女配鼓掌。
雙黃蛋還是來了。
他剛感慨完,突然迴過味兒,壓低聲音道:“江叔叔,該不會到最佳男演員獎還特麽雙黃蛋吧?”
“不太可能,你聲勢那麽大,真頒雙黃蛋,兩邊都不討好。”江文搖頭道。
“那就行。”徐銘鬆口氣。
要是同時頒給他和陳琨兩個人,那他可就要撂挑子了。
費勁巴拉拿了一半的獎,算怎麽迴事?
女配角頒完,跟著就是男配獎。
讓蘇友朋憑借《風聲》拿了,也算打破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紀錄。
是第一位憑反派角色獲獎的港台演員。
徐銘在台下也沒閑著,拿手機哢嚓哢嚓拍著照。
江文實在看不下去,說道:“你這比記者都能拍,不知道以為你是混到第一排的觀眾。”
“咱們跟觀眾有區別嗎?不對,應該是您跟觀眾有區別嗎?”徐銘隨口道。
嗆得江文說不出話,對方好歹能拿獎。
他這次來純粹就是走個過場。
緊跟著他看到對方鼓搗起手機,湊過去看了一眼,頓時一愣:“你這往網上發呢?”
“昂,我給網友直播呢。”徐銘笑道。
這會兒功夫他又漲了十數萬,粉絲總數達到580萬大關。
別看比起之前漲得不多,但每一個都是在向極限擴張。
圍脖活躍用戶就那麽多,大部分人是不喜歡點關注,或者幹脆就不關注娛樂明星。
徐銘吸納的粉絲大部分是本來就關注娛樂圈的群體,這部分群體吸納完,剩下那些不關注的人想吸納,自然難度加倍。
畢竟這年頭的圍脖粉絲講究活粉,而不是後來的僵屍粉。
江文撓撓頭,他突然覺著自己是不是有點跟不上時代了。
一旁葛尤頗有同感道:“我剛才也是問這孩子幹嘛呢,他跟我解釋,我都沒鬧明白。”
“我明白,不就圍脖嘛。”江文嘴硬道。
他雖然沒有認證的圍脖賬號,但並不是不用。
說著拿出手機,找到徐銘的圍脖,看到對方那誇張的粉絲數,以及活躍的評論區。
腦海中逬現出火花來。
“你這圍脖底下活躍度那麽高,是不是以後還能幫忙打個廣告,宣傳下電影什麽的?”江文問道。
五百萬人關注的賬號,換算到電視台領域,可以媲美當紅節目的影響力了。
“當然,不然我費那麽多心思經營什麽?您就把它當成是對外的宣傳包裝渠道,無非是藝人從節目表演變到了圍脖上表演。”
徐銘頓了頓,看著若有所思的江文提醒道:“但您這咖位我就不建議了,好處不多,是非不少。”
對方早就過了需要靠流量維持自身地位的時候。
而且電影演員確實要減少曝光率,在觀眾眼裏保持一定神秘感。
前世多少名演員,諸如黃博、鄧朝之類。
演技跟以前大差不差,可迴過頭拍電影卻不如以前受到觀眾認可。
歸根究底就在於,角色得不到觀眾信服了。
人家一看你,就想起綜藝上的形象,太影響代入。
好在徐銘一直控製著曝光的頻率,立的人設也多是接地氣這種不破壞形象的類型。
兩人說話的功夫。
最佳編劇、最佳導演都頒完了,《唐山大地震》連拿兩獎,馮大炮可謂意氣風發。
到了最佳女主角,場上氣氛明顯一變。
不同於影帝獎,徐銘直接壓了陳琨一頭。
影後獎,李趙之爭依舊如火如荼,經過重複投票事件曝光,貌似爭得更厲害了。
兩人算是同時期藝人,趙巴特98年《還珠》躥紅,李兵兵00年《少年包青天》被觀眾所知。
現在資源上同樣產生了競爭。
“恭喜《花木蘭》趙巴特。”
頒獎人一聲喊,結果揭曉。
鏡頭掃過李兵兵,後者麵色如常地鼓掌。
隻不過趙巴特因孕缺席,根本不在場,由陳琨登台代領了。
徐銘一邊為影後揭曉鼓掌,一邊心中突突地跳起來。
努力那麽久,終於要到收獲的時候了。
(本章完)
“不知道啊,1905電影網直播卡得不行。”
“唉,可惜咱們雜誌社窮得一批,連現場駐場記者都不舍得派。”
一家娛樂小報內,幾個編輯歎著氣。
新聞講究時效性,等他們弄清楚徐銘獲獎與否時,恐怕別的媒體都公布完了。
正在此時,另一個埋頭玩手機的編輯喊道:“獲獎了,徐銘拿下最佳新人獎。”
“哪個報社發得那麽快?”同事驚訝道。
“不是,徐銘自己發了圍脖,有他跟獎杯還有頒獎人江文的合影。”那編輯道。
眾人頓時麵麵相覷。
然後趕忙掏出手機翻到徐銘的圍脖。
【徐銘:感謝大家和評委們的認可,小徐的第一個獎杯,希望今後再接再厲。】
下麵就是他和獎杯以及江文的合照。
一時間,辦公室內眾編輯沉默。
他們突然有種被新時代拋棄的感覺。
原來圍脖還能這麽玩?
……
而在徐銘的圍脖下。
眾多網友也是異常活躍。
以前都是等著央視審核播放,或者第二天的重播。
比如這屆百花獎,下午五點開始,央視六公主要到7:35才會首播。
哪像現在似的,又是視頻直播,又是圍脖當事人視角。
網友們跟編輯們的感慨一樣。
原來圍脖還能這麽玩啊。
當自拍和電影節、獎杯、明星結合在一起,帶給網友的衝擊力是改變認知的。
目前圍脖主流玩法,要麽是精致的照片,要麽是文字輸出。
盡管也有人分享生活,但如徐銘這種隨時隨地分享,還是很少見。
“實話說,之前對徐銘不太感冒,他的歌、他的電影我都看過,就是談不上喜歡,但今天看了他發的圍脖,不知不覺就點了關注。”
“同上,就感覺跟他的距離不像跟其他明星那麽遠,像是鄰居一樣,樓底下碰見寒暄。”
“歡迎加入我們啟銘星,我們很多人粉上他的原因都是覺得他跟其他明星比起來,足夠真實。”
本來是路人網友和粉絲的互動。
誰料下一刻,徐銘本尊冷不丁迴了第一條評論——【徐銘:感謝關注】。
我去,頒獎典禮還有空迴網友。
而正在1905電影網觀看視頻直播的網友,也敏銳地看到徐銘扣手機的畫麵,瞬間截屏。
又掀起一陣波瀾。
……
百花獎。
徐銘收起手機,為台上王嘉和許睛榮獲最佳女配鼓掌。
雙黃蛋還是來了。
他剛感慨完,突然迴過味兒,壓低聲音道:“江叔叔,該不會到最佳男演員獎還特麽雙黃蛋吧?”
“不太可能,你聲勢那麽大,真頒雙黃蛋,兩邊都不討好。”江文搖頭道。
“那就行。”徐銘鬆口氣。
要是同時頒給他和陳琨兩個人,那他可就要撂挑子了。
費勁巴拉拿了一半的獎,算怎麽迴事?
女配角頒完,跟著就是男配獎。
讓蘇友朋憑借《風聲》拿了,也算打破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紀錄。
是第一位憑反派角色獲獎的港台演員。
徐銘在台下也沒閑著,拿手機哢嚓哢嚓拍著照。
江文實在看不下去,說道:“你這比記者都能拍,不知道以為你是混到第一排的觀眾。”
“咱們跟觀眾有區別嗎?不對,應該是您跟觀眾有區別嗎?”徐銘隨口道。
嗆得江文說不出話,對方好歹能拿獎。
他這次來純粹就是走個過場。
緊跟著他看到對方鼓搗起手機,湊過去看了一眼,頓時一愣:“你這往網上發呢?”
“昂,我給網友直播呢。”徐銘笑道。
這會兒功夫他又漲了十數萬,粉絲總數達到580萬大關。
別看比起之前漲得不多,但每一個都是在向極限擴張。
圍脖活躍用戶就那麽多,大部分人是不喜歡點關注,或者幹脆就不關注娛樂明星。
徐銘吸納的粉絲大部分是本來就關注娛樂圈的群體,這部分群體吸納完,剩下那些不關注的人想吸納,自然難度加倍。
畢竟這年頭的圍脖粉絲講究活粉,而不是後來的僵屍粉。
江文撓撓頭,他突然覺著自己是不是有點跟不上時代了。
一旁葛尤頗有同感道:“我剛才也是問這孩子幹嘛呢,他跟我解釋,我都沒鬧明白。”
“我明白,不就圍脖嘛。”江文嘴硬道。
他雖然沒有認證的圍脖賬號,但並不是不用。
說著拿出手機,找到徐銘的圍脖,看到對方那誇張的粉絲數,以及活躍的評論區。
腦海中逬現出火花來。
“你這圍脖底下活躍度那麽高,是不是以後還能幫忙打個廣告,宣傳下電影什麽的?”江文問道。
五百萬人關注的賬號,換算到電視台領域,可以媲美當紅節目的影響力了。
“當然,不然我費那麽多心思經營什麽?您就把它當成是對外的宣傳包裝渠道,無非是藝人從節目表演變到了圍脖上表演。”
徐銘頓了頓,看著若有所思的江文提醒道:“但您這咖位我就不建議了,好處不多,是非不少。”
對方早就過了需要靠流量維持自身地位的時候。
而且電影演員確實要減少曝光率,在觀眾眼裏保持一定神秘感。
前世多少名演員,諸如黃博、鄧朝之類。
演技跟以前大差不差,可迴過頭拍電影卻不如以前受到觀眾認可。
歸根究底就在於,角色得不到觀眾信服了。
人家一看你,就想起綜藝上的形象,太影響代入。
好在徐銘一直控製著曝光的頻率,立的人設也多是接地氣這種不破壞形象的類型。
兩人說話的功夫。
最佳編劇、最佳導演都頒完了,《唐山大地震》連拿兩獎,馮大炮可謂意氣風發。
到了最佳女主角,場上氣氛明顯一變。
不同於影帝獎,徐銘直接壓了陳琨一頭。
影後獎,李趙之爭依舊如火如荼,經過重複投票事件曝光,貌似爭得更厲害了。
兩人算是同時期藝人,趙巴特98年《還珠》躥紅,李兵兵00年《少年包青天》被觀眾所知。
現在資源上同樣產生了競爭。
“恭喜《花木蘭》趙巴特。”
頒獎人一聲喊,結果揭曉。
鏡頭掃過李兵兵,後者麵色如常地鼓掌。
隻不過趙巴特因孕缺席,根本不在場,由陳琨登台代領了。
徐銘一邊為影後揭曉鼓掌,一邊心中突突地跳起來。
努力那麽久,終於要到收獲的時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