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組長,你的解決方案很好,但要想做到這一點,非常困難。”


    前麵說過,在這個年代,咱們家的超算完全依賴進口,自主研發幾乎處於空白狀態。


    國外的電腦公司,不可能會好心為咱們把漢字塞進電腦,投入重金擴大電腦內存。


    “所以,咱們現在的選擇隻有一個……那就是另辟蹊徑!”


    說到這裏,李墨從粉筆盒裏拿起一支粉筆,轉身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


    “大家請看,咱們的漢字的確數量龐大,但你們發現沒有,每一個漢字,都是由最基本的字根組成;”


    “那麽,我們如果從這方麵入手,是不是可以將複雜的問題簡化?”


    聽到李總師說到這裏,台下眾人紛紛露出恍然大悟的欣喜表情。


    對呀!


    這不就是《說文解字》一書當中,提到的‘獨體為文,合體為字’的觀點嘛!


    既然一整個字很難輸入電腦,那如果把這個字拆分成與拉丁字母差不多的字根呢?


    實際上,李墨說的事情,是在原本的曆史時空之中,王勇民大佬就是用這個方法,成功將漢字輸入電腦的!


    李墨看到台下眾人頓悟的表情,頗感欣慰,麵帶微笑,進一步說道:“字典中錄入的漢字差不多是1.2萬餘個,而字根,就125個;”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將125個字根,與拉丁字母相同的方式存進電腦,到時,我們隻需輸入筆畫,大家思考一下,漢字是不是就顯示出來了?”


    苗小苗眾人臉上欣喜已經變成了帶著興奮的躍躍欲試。


    李總師寫在黑板上的幾個漢字很有代表性,拆解成字根,剛好125個!


    反過來看,這125字根,又囊括了所有漢字!


    能行的,絕對能夠寫入電腦係統!


    李墨悄悄歎了口氣:‘唉,以後無數年輕網民痛罵的對象,不再是王勇民大佬,估計是我們了……’


    實際上,在這個時候,王勇民大佬‘漢字寫入電腦係統’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重大成果,隻是還沒有正式普及使用。


    李墨也是記錯了時間,把五筆輸入法普及開的時間,記成了王勇民大佬最終完成漢字寫入電腦係統的時間,還以為這會兒王勇民大佬還沒展開相關的研究呢……


    他要早知道那位大佬的研究已經取得重大成果,早就直接安排人去找對方了!


    說起來,這事兒也不能怪李墨。


    這個年代信息傳播很慢,而王勇民大佬的研究又是私底下秘密進行,李墨上哪兒知道去?


    ……


    說完了輸入法的問題,李墨又說起計算機的發展方向。


    “1965年到1972年,咱們東大的數個計算所先後推出一係列的計算機產品。”


    “比如1965年中科院計算所推出的109乙機,華北計算所研製的108機、108乙機,哈軍工推出的441b晶體管計算機……等等。”


    “那麽這一階段,我們已經都知道,屬於晶體管計算機研製階段。”


    “現在,計算機的研發進入了第二階段,也就是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研製階段。”


    “比如1973年帝都大學與帝都有線電廠等數家單位共同研發、算力每秒可達100萬次的大型通用計算機,清北大學聯合另外數家單位研發的djs-130小型計算機……”


    “而中小規模計算機研製階段,目前已經進入到了尾聲。”


    “那麽下一階段的計算機研發,會是什麽樣子?搞清楚這一點,對於我們東大未來的計算機發展,可是有著極大的助力作用!”


    李墨暫停片刻,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台下苗小苗眾人思考並消化他說的內容。


    大約兩分鍾過後,清了清嗓子,繼續往下講。


    “現在是中小規模計算機研製階段,那麽在不久的未來,計算機、尤其是超算的發展方向,定然是朝著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方向發展。”


    “而現在,這一苗頭其實早就已經凸顯了出來……”


    “就比如咱們東大現在不少單位采用z80、x86以及6502芯片研製計算機……”


    “找到了研發方向,我希望大家在解決漢字輸入法的問題之後,能夠進一步的解決硬件、軟件支持、組件生產等等一係列製約東大計算機發展的問題。”


    “我不希望‘玻璃房子’這種極具侮辱性的東西存在!”


    “而打破西方對我們的歧視,就靠今天在座的諸位了!”


    李墨看著台下在座的每一個人,他們,年紀最大的不過才29歲,工作組組長苗小苗,今年才22歲,多麽年輕啊……


    這個世界屬於年輕人!


    他們朝氣澎湃,充滿無限可能!


    在原本的曆史時空中,1980年以後,選擇計算機專業的人越來越多,從明年也就是1983年開始,咱們東大在計算機研發這塊,發展的線開始迅速上揚,‘曙光一號’項目,就是在這一時期提出並上馬,在九十年代初期研發出來的!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咱們研發‘曙光一號’的團隊,平均年齡30歲,也都是一群年輕的科研工作者!


    咱們東大今天的某些年輕人,明明有那麽多事情可做,然而這一小部分人,在現實生活中過得非常不如意、甚至是慘淡。


    這群人,也就隻能在網絡上找找存在感。


    造成了網紅當道,騙子橫行,造核彈的還不如賣茶葉蛋的,簡直可惜、可悲、可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78,黃金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俗世入紅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俗世入紅塵並收藏1978,黃金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