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俗話說的好,放東西容易,找東西難。


    元友起身,打算找他那幾本陳年老書,那是翻箱倒櫃,差點把家都翻個底兒朝天,終於滿頭大汗,在一個箱子底下,找到了用牛皮紙袋子裝著的古書。


    元友沒顧得上把滿地狼藉的東西收拾迴去,一屁股坐地上翻了起來。


    其中有一本看起來不算厚,紙頁呈黃褐色,上麵還有被蟲蟻咬過的痕跡,裏麵還有被水泡過的印子。


    這本書並沒有名字,看起來像是個手寫本。元友翻了幾頁,畫的都是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這手寫本子他記得,是八幾年的時候,在一個市場裏拿糧票換的。


    那人說是河南老家牛棚的牆裏發現的,當時是用油布包著的。


    元友知道什麽是牛棚,所以他當時翻看完這本子,就猜測寫這筆記之人,一定是個道士,生活在牛棚裏,把這東西藏了起來。


    這本子裏的內容,當時他也真假難辨,因為裏麵記載的一些東西稍有怪誕,但還是能看的出來,很多都是跟道教有關。


    他迴過神來,又繼續翻了下去。


    本子裏寫的有些雜亂,有的他能看懂,有的太隨性,毫無章法,他一頁一頁認真仔細研讀,想從其中尋到一些有用的內容。


    手寫本並不是很厚,前麵並沒有他想要找的,當他翻到一半時,有一頁上麵的圖案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好多個圓點,但是細看又不是純圓的,像是噴濺出去的斑點,朝著一個方位,這些斑點下麵畫著一個大圈,圈是由二十八個小半圓圖形圍繞而成,圈的中間寫個雷字,


    旁邊還寫著亂七八糟的道家術語,這一處,那一處,寫的相當隨便。


    什麽“寸尖火”,“通魅”,“真陽涎”,“童子眉”,“雷池”...,...,“困飛影”,“雷劈木”...。


    然後還有一小行字跡,他打算一會看,因為他想起在哪見過這個圖案了。


    他從地上站起,走到寫字台前坐了下去。


    把剛才扔在寫字台上的那張紙拿了過來,那是秦士甲留給店老板的那張。他把紙撫平後,跟這手寫本上的圖案對比起來。


    元友心想,怪不得看著眼熟,這紙上的圖案跟那本上的圖案幾乎一樣,唯獨兩個地方不相同。


    一個是圈中間的東西,紙上是個六邊形的東西,而本上的是個雷字,還有紙上除了圖案,還寫著幾個字兒,讀不明白是啥意思,但他此刻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元友將視線從紙上移到了手寫本上,他認真的去讀那行小字。


    不一會看完了,他總算明白為什麽這一頁畫的如此亂了,因為,這上麵的畫和一些東西,都是這個人的猜測和他的所見所聞。


    唯獨沒有具體說明這個圈是由什麽組成的,因為這個道士也不知道,全靠猜的。


    那些小字講述的是一件事情。


    大概意思是,他在山林中目睹了一位高人在殺一隻恐怖的“飛影”。


    元友不明白什麽是“飛影”,他又接著看了下去。


    本上寫道,飛影相當兇悍,而且速度驚人,殺飛影的那個人道行了得,用了一些方法,幾下便困住了飛影,並且用手中的東西殺掉了飛影。


    他本想去結識高人,結果這個時候,從遠處又出來一隻飛影,高人追飛影跑入了深山。


    他也追了過去,但是追丟了,原來的地方也找不到了,於是他想把看到的,困住飛影的方法畫出來,最後在根據他的猜測,來確定這位高人所用的陣法,他給這個陣法起名叫“雷池”。


    元友看完後,又想起秦士甲留下的紙上,為何跟這本上的幾乎一樣,他沉思起來。


    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倆個人都是目睹了這種陣法,憑自己的記憶畫的。


    還有一種可能,手寫本的道士他猜對了這個陣法,秦士甲畫的也是正確的陣法,所以才會一樣。


    那麽這陣法,跟馭魂樁又有什麽關係?


    元友有些不解,難道是可以困住所有怨魂?他低頭又向手寫本看去。


    本上寫的那些字眼,元友倒是知道。


    什麽是“真陽涎”,“童子眉”,“寸尖火”。


    道教裏認為,人體有三個地方陽氣比較重。


    一是舌尖血,又叫真陽涎,專治惡鬼。


    二是食指血,又叫童子眉,增加陽氣,畫符時威力也很大。


    三是心頭血,又叫寸尖火,雖然是至陽之血,但通常是當做藥引子或者直接當藥用的,不過這算是傳說裏的用法,元友並不知道真假,畢竟如果取了心頭血,哪還有不死的。


    還有“通魅”,是沾了“童子眉”的古代銅錢。


    而“雷池”本是古代的一個地名,但這裏肯定不是地名,應該是不能跨雷池一步的意思,那道士給這個陣法起的名字,紙頁旁邊標注到了圈上,那麽那個圈可能就是雷池。


    “飛影”竟然也有標注而且還是畫出來的,元友覺著肯定不是什麽善類,因為那畫像,是個尖牙利齒,寬嘴裂縫,凸眼如鈴的玩意兒。


    元友看著這畫像,覺著飛影大概是個兇神惡煞的神怪吧。


    最後是“雷劈木”,就是雷劈過的特定的木頭。


    元友心裏琢磨,這個道士寫出這麽多道教術語,難道是布陣所需?他還是有些不明白。


    圈是法陣,中間是陣眼,人在陣眼操控,那麽這些不規則的圓點是什麽東西?各種帶陽氣的血?


    他忽然停住了,又默念了幾次,“血,血,血!”


    一連三個血,讓他突然想到了什麽。


    那些點狀物是噴出去的血,可為什麽要畫出來,而不是直接描述出來,如果代表是血的話,跟整體圖的比例來說,顯的過於巨大了些吧,要說是個人畫畫手法問題,但是他和秦士甲畫的為何一樣?


    有一種可能,就是如實所畫,但他們都不知道那是什麽?也許他們都認為是血,至於什麽血,他們不知道,所以提供各類血,作為參考。


    總之,寫這本筆記的人,肯定深諳道教的東西,他應該也做過實驗吧,心頭血也做過嗎?


    會不會是這樣,就是這些血都不是,他隻能猜測會不會是心頭血。


    可是不管是哪的血,都是一個人身上的,有區別也並不大啊!元友被繞暈了,感覺有些上頭燒腦。


    他突然笑了,他發現自己是不是想的太多太複雜了,又突然想到那秦士甲隻給個圖,如果沒有這手寫本,任誰能知道那紙上畫的是什麽。


    他輕歎一口氣,從椅子上坐起,在地上的包裹裏又尋找一樣東西,那是一些銅錢,裝在一個袋子,數量不少。


    這些銅錢可都是真貨,80年代,他去陝西的村子裏,收了很多這種銅錢,非常便宜。


    當時老農民家裏,老人留下的老褲腰上,都會滿滿的串著很多這種銅錢,還有一部分是他們在地裏鋤地挖出來的,孩子們時常拿這些銅錢,做毛毽底子用。反正多的是,他去收來的用途,是要做五帝錢,十帝錢。


    還有他供桌上的鬼穀子雕像,也是那個時候收的,元家曆代供奉的祖師爺就是鬼穀子。


    元友把銅錢袋子拿到寫字台上,倒出了一些,從中捏起一枚乾隆通寶,看了看手寫本上的圖。


    他想象了一下,那小半圓圖案,很有可能就是這銅錢插到地上的樣子,畢竟這種做法,其實元友知道。


    比如能截住陰氣的金剛牆,就是這樣把銅錢豎插到地上的。


    銅錢經萬人手,陽氣十足,擺個什麽陣法的確很適合。


    圖案上組成圓圈的半圓小圖案,一共二十八枚,他琢磨,這應該是對應二十八星宿吧。


    古人觀星時,將整個夜空分為二十八個星區,稱之為“二十八宿”,又將這二十八宿按方位分為東、南、西、北四宮,每宮七宿,分別將各宮所屬七宿連綴定義為一種動物,四宮七宿分別為東方青龍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


    二十八星宿有“天之四靈,以正四方”的威力。


    這種銅錢所布成的陣圈,理論上是用28枚銅錢,劃定出一個小的“二十八宿”,威力流轉,銅錢又屬陽,如果是沾上童子眉的話,就是一圈人造陽境線。


    陽境線是充滿陽氣的邊界,而要困住的東西如果是陰氣比較重,那麽絕對不敢出去,所以雷池就是這個意思吧!


    那麽這個陣法,到底是困東西的,還是破馭魂樁的呢?


    可能是元友先入為主的關係,他覺得這個雷池就是用來困住那些怨魂的。


    但如果是光困住怨魂,是不是有些簡單,這雖然和道教裏的金剛牆的有點類似,但自己還是有些參悟不透,可是時間緊迫,隻能走一步看一步,等以後得了空,好好研究。


    接下來,就要看雷池陣的陣眼了。


    元友知道,一個陣的運行和能量來源,主要看陣眼,而陣眼中擺放什麽法器,那是很有講究的。


    手寫本上畫的圈陣,陣中寫著雷字,又提到過“雷劈木”,所以他猜測,陣眼的法器,應該就是“雷劈木”。


    元友倒是有這麽一塊陳年不動的老木頭,他默默的抬眼看了一下架子那邊。


    然後收迴目光,繼續翻了翻這手寫本。


    後半部分並沒有他想要的內容,然後他將手寫本放在了一邊。


    接著拿起另外一本古書,這是一本真正的古書,內容都是些萬宗符咒,書名叫做《靈諱玉鑒》。


    這書是明朝的孤本,是當年馬真人送給他父親的。元友外逃流浪的時候,一直帶在身上。


    元家這一派,靠的就是畫符,可惜到現在,元家的很多本事也沒完全的傳下來。


    元友的這些本事,基礎是父親打下的,後來都是靠看這類古書學習的。


    這本書很厚,全是各種符咒,明朝是個道教興盛的時代,所以那會留下來的真東西,都是些很厲害的,可是現在的人,有沒有本事看的懂,學的會,那就是另外一迴事兒了,元友有底子,陣法不熟,但是畫符行家。


    他翻找到一種陰符,叫泄怨符,是用屬陰的材料畫的,可以泄惡鬼的怨氣,倒是也用的上。


    書翻的差不多了,又找了幾個相同的符咒之後,他又翻開了另外一本。


    這本古書叫《元丙誌》,是哪個朝代的真不知道,裏麵的內容,是一些陣法和打樁布眼的,隻可惜這本書被毀壞了多半部分。


    但是有一絲幸運的是,馭魂樁在這本書裏有記載。


    元友知道馭魂樁,就是從這本書裏看到的,隻是以前並沒有太在意。


    元友這迴仔細的翻看,他發現關於馭魂樁的內容隻有一部分了,特別是怎麽卸除馭魂樁,隻有那麽幾個字,後麵的書頁損毀沒有了。


    他雖有一點鬱悶,但也從中尋到了一點點有用的東西,在根據自己的一些猜測和經驗,他有了一點計劃想法。


    然後他又往前翻找了一下,翻到了一個陣法,叫“地火陣”。


    這是一種以赤硝為原料的陣法,成本很高,可以化解怨氣,先讓惡鬼成為普通野鬼,再超度。


    書上寫的方法是,用通魅布區域的小七關困之,再以符經反複泄其怨氣,最多一個時辰會讓怨氣殆盡。


    元友看完這些書後,又忍不住苦笑了一下。


    他一個人擱這兒紙上談兵一晚上,步驟都得現學,他想想一陣心煩,怪自己學識太淺。


    但是想要有把握,就必須先有實踐才行,他決定,先測試好那幾個陣法,再組合一下方法,成功了的話,那燒烤店的問題就有希望了。


    他想著,明天去燒烤店,把門頭上麵的挑釁之物和引魂的線粉都卸掉。


    然後找個地方,把陣都實驗一遍,迴頭再去解決。


    元友發現時間還尚早,便開始製定方案,書寫陰符,但突然又想起什麽,站起身來,往架子那邊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聽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孛岩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孛岩出並收藏聽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