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你倒是聽得清清楚楚了——你個奸猾、狡詐的老家夥!”
張一的心中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地,恨恨笑罵他道。
“哈哈哈哈哈!”
朱信和朱禮、張順九三個人,也一齊哈哈大笑了起來道。
—————分——割——線—————
次日清晨,“七星廳”內。
“諸位安好——不知顧大爺匆匆喚我前來,是為何故呢?”
張一滿臉憔悴之色地大步走了進來,一邊落座在了西麵的首位,一邊向著眾人,拱手說道:“若說是為了財務之事,那便該請諸位,移步到我們‘玄一庫’那裏;如若不是,又何需在下到場呢?”
“張先生,辛苦了。”
顧懷氏連忙含笑說道:“既然顧大爺明知張先生正忙著湊齊禮金,卻仍然請您過來,那就一定,是非您不可的。據說,顧大爺正在‘太生居’內,和公子議事,少時即到,咱們稍後,便知詳情了。”
“唉!好吧,那在下,就趁機偷一會兒懶吧!”
張一長歎一聲道,說著,這才頗為詫異地發現了,那坐在對麵第二位置的鐵鳳凰道:“咿,鐵總管?!少見、少見哪——今日,大家總算是齊全了呀!”
“張先生安好。”
鐵鳳凰微笑拱手道:“顧大爺今日再三有命,屬下不敢不從。”
“哦?這麽隆重?!看來,顧大爺定是有要事宣布了。”
張一依次看了東、西兩側,按序而坐的鐵鳳凰、顧懷氏、流蘇,和朱信、朱福、朱禮一眼,訝異說道。
“嗯哼——諸位,久等了。”
便聽顧子謙一聲咳嗽,走進廳內,坐在了東麵的首位上,沉聲說道:“既然人已到齊,那麽......”
“請問顧大爺,公子和顧二爺,為何缺席呢?”
朱福看向正北的主位和妻子下手的空位,冒冒失失道。
“哦,公子正在前往‘福雲居’,就今日咱們正待商榷之事,請求獨孤姑娘的首肯去了;”
顧子謙淡淡說道:“顧二爺告了病假,福總管不必等他了。”
“呀,顧二爺生病了?!嚴不嚴重,可曾請趙太......”
朱福甚是關切地衝口問道。但言猶未盡,便被鐵鳳凰銳利的目光所製止。同時,坐在他下手的朱禮,也是悄悄兒地拽了拽他的衣袖,暗示他莫再多嘴。
“公子和獨孤姑娘昨日在孫府的經曆,各位,想必都聽說了吧?”
顧子謙置若罔聞地,詢問眾人道。
“是。”
朱信連忙含笑說道:“公子尚未迴府,咱們在孫府的眼線,便已傳話兒迴來,說是獨孤姑娘狠狠地打壓了孫小姐的氣焰,公子也已對她明言,此生無需再見了。”
“我看這位含笑小姐呀,也太自不量力了!”
朱禮也附和笑道:“畢竟咱們獨孤姑娘的驚世文采,早已傳遍天下,她明知如此,卻還是要以石擊卵、迎難而上,真是愚蠢之極呀!”
“可是,獨孤姑娘也一樣敗在了比武一節上,文、武相對,兩下兒也就扯平了。”
鐵鳳凰卻是十分遺憾道:“他們未必有多丟人,咱們,也未必有多光彩呀!”
“鐵總管無需氣惱。獨孤姑娘的實力,顧某心中有數兒,必是她心存仁厚,有意相讓的。”
顧子謙微微一笑道:“管家,那你稍後就吩咐下去,一定要借助孫府的奴仆之口,將這件事情,按照我的說法兒,大肆宣揚出去,讓渤海國所有的人,包括咱們府的上、下人等,都盡知詳情。”
“但是......強行自圓其說,隻怕很難令人信服哇,顧大爺!”
縱是那鐵鳳凰平日裏再怎麽圓融、見機,但隻要是涉及到武功方麵的事情,就忍不住正直無私道。
“這個嘛,咱們稍後再議。”
顧子謙不慌、不忙道:“公子昨日迴府之後,便即向我提出,今日就要帶著聘金,在獨孤姑娘的護衛之下,啟程返迴洛陽......”
“今日?!那怎麽可能啊?!”
張一氣急說道:“就算是我們幾個人,不眠不休、夜以繼日地操持,最少,也得有個......五、六天的緩衝吧?!是吧,顧二夫人?”
“張先生莫急——顧某當時,也是這樣答複公子的,而公子,並沒有固執己見。”
顧子謙接茬兒說道:“不過,公子隨後又提出,希望能在三日之內,和獨孤姑娘一起,親自主持完畢,府內所有孩子的婚禮之後,再行啟程。顧某思慮再三,覺得此舉,也確有道理在內,於是,就向公子提出了幾個條件。隻要獨孤姑娘稍後能夠答應,諸位也無異議的話,後天,婚禮便可如期舉行了。”
“顧大爺,此事不妥吧?!”
朱信震驚說道:“因為之前公子有命,所以,有關婚禮的一切事宜,早已準備停當。別說是後天,就算是今天成禮,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隻一點兒,老太爺和老夫人的遺命......”
“是啊,顧大爺,老夫人親自提點過小婦人,必須在新婦入府,立威、站穩之後,方可讓這些孩子們,依禮完婚。”
顧懷氏遲疑說道:“這內中的道理所在,咱們都是心知肚明的——請問顧大爺,為何還要違背此命,執意順從公子呢?”
“流蘇,你對於未來這場叛亂的爆發日期,近來有無修正的見解呢?”
顧子謙不答反問道。
“顧大爺,請恕罪——您是知道的,我家流蘇,從來不述贅語。”
顧懷氏見顧流蘇仍舊自顧垂首讀書,聞若惘聞,就連忙替她賠笑說道:“關於這一節,她早已迴複過您,據近幾個月來的消息總匯,尤其是安祿山最近的異動,她的預判,已經從年初推測的年底左右,改為了三個月後的十月月底左右,如若咱們的聘金早日下達,或可稍有提前,相反,亦會稍有延遲,但無論如何,都拖延不到冬月的下旬。”
“哦,流蘇姑娘和鐵總管的性情,咱們早就習以為常了,顧二夫人無須介懷。”
顧子謙頷首說道:“關於流蘇的修正,我這兩日,也曾對大家分別說過。那麽,諸位有沒有想過,公子這一去、一迴,再怎麽爭分奪秒、快馬揚鞭,最早,也得是十月中旬,方能迴府——此節,也是必須保證的,否則,恐有險情。再等迎娶獨孤姑娘進門兒、立威之後,戰局早已爆發,屆時,國難當頭,請問各位的姻親,還能正常履行婚約嗎?難不成,咱們的孩子,還真要等到數載之後,局麵穩定了,再行成婚嗎?!那薪火,又如何相傳呢?”
“是啊,顧大爺所言甚是。這一來、一去的,途中大部分的路程,都在那安賊的管轄範圍之內,而反旗一旦豎起,這些地方,必是首當其中的戰火聚集之地,就連咱們渤海國的南方交界之處,也隻怕會遭受到池魚之殃啊。這不也正是咱們朱府,此次北遷的主要原因嗎?”
朱信連連點頭道:“不過,好在獨孤姑娘啊,正在咱們府內,所以,老夫人的遺命和成婚這兩件事情,隻需稍作折中,便可兩全,並不相悖!”
“哦?管家的意思是說——讓獨孤姑娘提前立威?”
顧懷氏眼神兒一亮道。
“是啊,果真能如此的話,那咱們,也就無話可說了。”
張一和朱禮等人麵麵相覷著,紛紛點頭說道:“隻是,區區數日之內,這‘威’,又該如何立法兒呢?”
“嗯,諸位的所慮,也正是顧某的所思。因此,這才請大家前來,商量這‘立威’的辦法。”
顧子謙一下子步入了正題道:“獨孤姑娘的文采,確確鑿鑿、毋庸置疑,衛國公府的雀屏大會和孫府的鴻門宴,都是力證。雖然武功一節,本是無關緊要之事,但顧某也曾親身體驗,稱得上是高深莫測、登峰造極......”
“顧大爺此話,是否言過其實了呀?隻怕鐵總管的心中,多有不服哇。”
張一賠笑說道:“何況,僅有文、武之才,也還是遠遠不足的......”
“不錯,縱是文、武全能,也並不能代表,有仁德、多智謀、通籌算,知人、善任,懂得進退與平衡之道——而這幾點,卻是身為咱們的當家主婦,必不可少的品質。”
顧子謙深深頷首說道:“獨孤姑娘的仁德,從她數次不求迴報地相救公子,以及昨日對孫小姐的委屈求全一節,已經充分證明了。不過,其餘的部分嘛,顧某也是不甚了了,是以,這次的考量,並不僅僅是為了震懾中饋、平服外屬,同時,也是為了能讓顧某和在座的各位,得到一個驗證。”
“那......若是並不過關呢?”
朱信遲疑問道。
“唉!一來呢,公子非她莫娶;二來,獨孤姑娘,也確實已經是人中翹楚了。”
顧子謙歎息說道:“所以,明日的考量,若是有幾分不如意的地方,咱們隻能設法兒加以掩飾,然後,再以巧補拙、以武服人吧!隻是大家心中有數兒,日後啊,少不了要比現在更加操勞,須得盯緊了新婦,時時提點、勤以輔弼了。”
“那所謂的‘手下容情、假意落敗’,屬下和大家一樣,自是可以從命。”
鐵鳳凰傲然一笑道:“但‘以巧補拙,以武服人’這一提法兒,恐怕是顧大爺用詞不當了吧?”
“嗬嗬嗬......,當與不當,咱們明日便知。”
顧子謙莞爾一笑道:“不過,我勸鐵總管哪,切莫大意輕敵~!屆時,估計詐敗的人,是她,而非你......”
“那可不行,明日,獨孤姑娘非贏不可!”
顧懷氏急忙插話兒說道:“聽說,獨孤姑娘對那匹飛雪很是喜愛,鐵總管和管家,不妨針對這一點兒,稍加利用和安排。”
“好啊!我鐵鳳凰,一定想方設法兒,誠心誠意地領教,獨孤姑娘的蓋世武學!”
鐵鳳凰眉峰一挑道。
“嗯,那明天,咱們就拭目以待吧!”
顧子謙信心滿滿道:“不過,武功隻是壓軸的末尾一節,首當其衝的,應是籌算一關。”
“是。咱們財神府邸的新婦,籌算和賬簿上的功底,雖不必太高,但至少也應達至中等水平。”
顧懷氏十分讚同道。
“那如何出題、如何考量,就全憑顧二夫人和張一先生做主了。”
顧子謙側手擺向顧懷氏和張一說道。
“張先生,您看呢?”
顧懷氏詢問張一說道。
“這還不簡單嗎?!咱們這裏呀,多的是算盤!”
張一嗬嗬一笑道:“隻是你、我二人,不摸已久,這一次,可要陪著順九和獨孤姑娘,溫習、溫習了——不過,萬一獨孤姑娘,壓根兒就不通此術呢?現學就未免太遲了,指法兒生疏,難以遮掩哪!”
“這個,張先生不必多慮。昨日我問過北燕了,她說獨孤姑娘自幼師訓極嚴,功課眾多,無所不學,書、術皆通。”
顧懷氏抿嘴一笑道:“左右咱們的要求也並不高,能算、會看即可,大不了,如同顧大爺所說,稍加放水、陪襯就好。流蘇可做評判。”
“如此甚好。”
顧子謙頷首說道:“明日,地點就定在七星廳內。到時候兒,要把門、窗大開,院門也開著,院子裏頭再搭上涼棚,兩邊兒的牆外,多架上幾具梯子,告訴府內外的上、下人等,凡無要務在身的,皆可前來旁觀。”
“是,顧大爺,老奴(小人)知道了。”
朱信和朱禮、朱福父子三人,一同領命說道。
“那賬簿和心算,如何考量呢?還有,顧大爺之前提到的那些,智謀、進退和平衡之道,以及識人、自知之明,又該如何出題呢?”
張一續道。
“賬簿和心算,也都好說。盡量找些簡單的題目,既不費時,也不費力。”
顧懷氏沉吟說道:“至於其它的嘛,一時之間,著實難以辨得真切,頂多,隻是驚鴻一瞥罷了......”
“可問題是,難就難在了,這‘一瞥’之上啊!”
張一情急說道:“恰如顧大爺所說,隻有這一環節,並非是為了愚人耳目,而是考量給咱們這幾個人看的,若是難見真章兒,不是白費力氣了嗎?”
張一的心中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地,恨恨笑罵他道。
“哈哈哈哈哈!”
朱信和朱禮、張順九三個人,也一齊哈哈大笑了起來道。
—————分——割——線—————
次日清晨,“七星廳”內。
“諸位安好——不知顧大爺匆匆喚我前來,是為何故呢?”
張一滿臉憔悴之色地大步走了進來,一邊落座在了西麵的首位,一邊向著眾人,拱手說道:“若說是為了財務之事,那便該請諸位,移步到我們‘玄一庫’那裏;如若不是,又何需在下到場呢?”
“張先生,辛苦了。”
顧懷氏連忙含笑說道:“既然顧大爺明知張先生正忙著湊齊禮金,卻仍然請您過來,那就一定,是非您不可的。據說,顧大爺正在‘太生居’內,和公子議事,少時即到,咱們稍後,便知詳情了。”
“唉!好吧,那在下,就趁機偷一會兒懶吧!”
張一長歎一聲道,說著,這才頗為詫異地發現了,那坐在對麵第二位置的鐵鳳凰道:“咿,鐵總管?!少見、少見哪——今日,大家總算是齊全了呀!”
“張先生安好。”
鐵鳳凰微笑拱手道:“顧大爺今日再三有命,屬下不敢不從。”
“哦?這麽隆重?!看來,顧大爺定是有要事宣布了。”
張一依次看了東、西兩側,按序而坐的鐵鳳凰、顧懷氏、流蘇,和朱信、朱福、朱禮一眼,訝異說道。
“嗯哼——諸位,久等了。”
便聽顧子謙一聲咳嗽,走進廳內,坐在了東麵的首位上,沉聲說道:“既然人已到齊,那麽......”
“請問顧大爺,公子和顧二爺,為何缺席呢?”
朱福看向正北的主位和妻子下手的空位,冒冒失失道。
“哦,公子正在前往‘福雲居’,就今日咱們正待商榷之事,請求獨孤姑娘的首肯去了;”
顧子謙淡淡說道:“顧二爺告了病假,福總管不必等他了。”
“呀,顧二爺生病了?!嚴不嚴重,可曾請趙太......”
朱福甚是關切地衝口問道。但言猶未盡,便被鐵鳳凰銳利的目光所製止。同時,坐在他下手的朱禮,也是悄悄兒地拽了拽他的衣袖,暗示他莫再多嘴。
“公子和獨孤姑娘昨日在孫府的經曆,各位,想必都聽說了吧?”
顧子謙置若罔聞地,詢問眾人道。
“是。”
朱信連忙含笑說道:“公子尚未迴府,咱們在孫府的眼線,便已傳話兒迴來,說是獨孤姑娘狠狠地打壓了孫小姐的氣焰,公子也已對她明言,此生無需再見了。”
“我看這位含笑小姐呀,也太自不量力了!”
朱禮也附和笑道:“畢竟咱們獨孤姑娘的驚世文采,早已傳遍天下,她明知如此,卻還是要以石擊卵、迎難而上,真是愚蠢之極呀!”
“可是,獨孤姑娘也一樣敗在了比武一節上,文、武相對,兩下兒也就扯平了。”
鐵鳳凰卻是十分遺憾道:“他們未必有多丟人,咱們,也未必有多光彩呀!”
“鐵總管無需氣惱。獨孤姑娘的實力,顧某心中有數兒,必是她心存仁厚,有意相讓的。”
顧子謙微微一笑道:“管家,那你稍後就吩咐下去,一定要借助孫府的奴仆之口,將這件事情,按照我的說法兒,大肆宣揚出去,讓渤海國所有的人,包括咱們府的上、下人等,都盡知詳情。”
“但是......強行自圓其說,隻怕很難令人信服哇,顧大爺!”
縱是那鐵鳳凰平日裏再怎麽圓融、見機,但隻要是涉及到武功方麵的事情,就忍不住正直無私道。
“這個嘛,咱們稍後再議。”
顧子謙不慌、不忙道:“公子昨日迴府之後,便即向我提出,今日就要帶著聘金,在獨孤姑娘的護衛之下,啟程返迴洛陽......”
“今日?!那怎麽可能啊?!”
張一氣急說道:“就算是我們幾個人,不眠不休、夜以繼日地操持,最少,也得有個......五、六天的緩衝吧?!是吧,顧二夫人?”
“張先生莫急——顧某當時,也是這樣答複公子的,而公子,並沒有固執己見。”
顧子謙接茬兒說道:“不過,公子隨後又提出,希望能在三日之內,和獨孤姑娘一起,親自主持完畢,府內所有孩子的婚禮之後,再行啟程。顧某思慮再三,覺得此舉,也確有道理在內,於是,就向公子提出了幾個條件。隻要獨孤姑娘稍後能夠答應,諸位也無異議的話,後天,婚禮便可如期舉行了。”
“顧大爺,此事不妥吧?!”
朱信震驚說道:“因為之前公子有命,所以,有關婚禮的一切事宜,早已準備停當。別說是後天,就算是今天成禮,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隻一點兒,老太爺和老夫人的遺命......”
“是啊,顧大爺,老夫人親自提點過小婦人,必須在新婦入府,立威、站穩之後,方可讓這些孩子們,依禮完婚。”
顧懷氏遲疑說道:“這內中的道理所在,咱們都是心知肚明的——請問顧大爺,為何還要違背此命,執意順從公子呢?”
“流蘇,你對於未來這場叛亂的爆發日期,近來有無修正的見解呢?”
顧子謙不答反問道。
“顧大爺,請恕罪——您是知道的,我家流蘇,從來不述贅語。”
顧懷氏見顧流蘇仍舊自顧垂首讀書,聞若惘聞,就連忙替她賠笑說道:“關於這一節,她早已迴複過您,據近幾個月來的消息總匯,尤其是安祿山最近的異動,她的預判,已經從年初推測的年底左右,改為了三個月後的十月月底左右,如若咱們的聘金早日下達,或可稍有提前,相反,亦會稍有延遲,但無論如何,都拖延不到冬月的下旬。”
“哦,流蘇姑娘和鐵總管的性情,咱們早就習以為常了,顧二夫人無須介懷。”
顧子謙頷首說道:“關於流蘇的修正,我這兩日,也曾對大家分別說過。那麽,諸位有沒有想過,公子這一去、一迴,再怎麽爭分奪秒、快馬揚鞭,最早,也得是十月中旬,方能迴府——此節,也是必須保證的,否則,恐有險情。再等迎娶獨孤姑娘進門兒、立威之後,戰局早已爆發,屆時,國難當頭,請問各位的姻親,還能正常履行婚約嗎?難不成,咱們的孩子,還真要等到數載之後,局麵穩定了,再行成婚嗎?!那薪火,又如何相傳呢?”
“是啊,顧大爺所言甚是。這一來、一去的,途中大部分的路程,都在那安賊的管轄範圍之內,而反旗一旦豎起,這些地方,必是首當其中的戰火聚集之地,就連咱們渤海國的南方交界之處,也隻怕會遭受到池魚之殃啊。這不也正是咱們朱府,此次北遷的主要原因嗎?”
朱信連連點頭道:“不過,好在獨孤姑娘啊,正在咱們府內,所以,老夫人的遺命和成婚這兩件事情,隻需稍作折中,便可兩全,並不相悖!”
“哦?管家的意思是說——讓獨孤姑娘提前立威?”
顧懷氏眼神兒一亮道。
“是啊,果真能如此的話,那咱們,也就無話可說了。”
張一和朱禮等人麵麵相覷著,紛紛點頭說道:“隻是,區區數日之內,這‘威’,又該如何立法兒呢?”
“嗯,諸位的所慮,也正是顧某的所思。因此,這才請大家前來,商量這‘立威’的辦法。”
顧子謙一下子步入了正題道:“獨孤姑娘的文采,確確鑿鑿、毋庸置疑,衛國公府的雀屏大會和孫府的鴻門宴,都是力證。雖然武功一節,本是無關緊要之事,但顧某也曾親身體驗,稱得上是高深莫測、登峰造極......”
“顧大爺此話,是否言過其實了呀?隻怕鐵總管的心中,多有不服哇。”
張一賠笑說道:“何況,僅有文、武之才,也還是遠遠不足的......”
“不錯,縱是文、武全能,也並不能代表,有仁德、多智謀、通籌算,知人、善任,懂得進退與平衡之道——而這幾點,卻是身為咱們的當家主婦,必不可少的品質。”
顧子謙深深頷首說道:“獨孤姑娘的仁德,從她數次不求迴報地相救公子,以及昨日對孫小姐的委屈求全一節,已經充分證明了。不過,其餘的部分嘛,顧某也是不甚了了,是以,這次的考量,並不僅僅是為了震懾中饋、平服外屬,同時,也是為了能讓顧某和在座的各位,得到一個驗證。”
“那......若是並不過關呢?”
朱信遲疑問道。
“唉!一來呢,公子非她莫娶;二來,獨孤姑娘,也確實已經是人中翹楚了。”
顧子謙歎息說道:“所以,明日的考量,若是有幾分不如意的地方,咱們隻能設法兒加以掩飾,然後,再以巧補拙、以武服人吧!隻是大家心中有數兒,日後啊,少不了要比現在更加操勞,須得盯緊了新婦,時時提點、勤以輔弼了。”
“那所謂的‘手下容情、假意落敗’,屬下和大家一樣,自是可以從命。”
鐵鳳凰傲然一笑道:“但‘以巧補拙,以武服人’這一提法兒,恐怕是顧大爺用詞不當了吧?”
“嗬嗬嗬......,當與不當,咱們明日便知。”
顧子謙莞爾一笑道:“不過,我勸鐵總管哪,切莫大意輕敵~!屆時,估計詐敗的人,是她,而非你......”
“那可不行,明日,獨孤姑娘非贏不可!”
顧懷氏急忙插話兒說道:“聽說,獨孤姑娘對那匹飛雪很是喜愛,鐵總管和管家,不妨針對這一點兒,稍加利用和安排。”
“好啊!我鐵鳳凰,一定想方設法兒,誠心誠意地領教,獨孤姑娘的蓋世武學!”
鐵鳳凰眉峰一挑道。
“嗯,那明天,咱們就拭目以待吧!”
顧子謙信心滿滿道:“不過,武功隻是壓軸的末尾一節,首當其衝的,應是籌算一關。”
“是。咱們財神府邸的新婦,籌算和賬簿上的功底,雖不必太高,但至少也應達至中等水平。”
顧懷氏十分讚同道。
“那如何出題、如何考量,就全憑顧二夫人和張一先生做主了。”
顧子謙側手擺向顧懷氏和張一說道。
“張先生,您看呢?”
顧懷氏詢問張一說道。
“這還不簡單嗎?!咱們這裏呀,多的是算盤!”
張一嗬嗬一笑道:“隻是你、我二人,不摸已久,這一次,可要陪著順九和獨孤姑娘,溫習、溫習了——不過,萬一獨孤姑娘,壓根兒就不通此術呢?現學就未免太遲了,指法兒生疏,難以遮掩哪!”
“這個,張先生不必多慮。昨日我問過北燕了,她說獨孤姑娘自幼師訓極嚴,功課眾多,無所不學,書、術皆通。”
顧懷氏抿嘴一笑道:“左右咱們的要求也並不高,能算、會看即可,大不了,如同顧大爺所說,稍加放水、陪襯就好。流蘇可做評判。”
“如此甚好。”
顧子謙頷首說道:“明日,地點就定在七星廳內。到時候兒,要把門、窗大開,院門也開著,院子裏頭再搭上涼棚,兩邊兒的牆外,多架上幾具梯子,告訴府內外的上、下人等,凡無要務在身的,皆可前來旁觀。”
“是,顧大爺,老奴(小人)知道了。”
朱信和朱禮、朱福父子三人,一同領命說道。
“那賬簿和心算,如何考量呢?還有,顧大爺之前提到的那些,智謀、進退和平衡之道,以及識人、自知之明,又該如何出題呢?”
張一續道。
“賬簿和心算,也都好說。盡量找些簡單的題目,既不費時,也不費力。”
顧懷氏沉吟說道:“至於其它的嘛,一時之間,著實難以辨得真切,頂多,隻是驚鴻一瞥罷了......”
“可問題是,難就難在了,這‘一瞥’之上啊!”
張一情急說道:“恰如顧大爺所說,隻有這一環節,並非是為了愚人耳目,而是考量給咱們這幾個人看的,若是難見真章兒,不是白費力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