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公心懷天下,為國為民當真是令人敬佩。”
項清蓮強忍著內心對王寧的鄙視和厭惡,昧著良心誇讚:“鎮國公府後繼有人了!”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王寧坦然接受誇讚,話鋒一轉:“雖然我很想無償將製鹽之法獻給朝廷,但為了東楚國的未來發展,我堅決不能這麽做。”
“小公爺說的是子貢贖人,子路受牛的典故吧!”
項清蓮怪異地看著王寧,已經看出王寧準備討要好處了。
“這個世界也有子貢贖人的典故?”
王寧臉色微變,試探道:“難道這裏也有孔夫子和儒學?”
“廢話!”
項驍鄙視地白了王寧一眼:“本宮這種不愛讀書的人都知道孔聖人,儒學更是天下讀書人的必學經典和科舉的重要內容,朝中大臣幾乎都是儒家門生。”
“那你們可知道孔夫子的詳情履曆,我們這世界也有春秋戰國嗎?”
王寧咽了咽口水,心裏有些發毛:“東楚國明明是個不曾在華夏曆史中出現的朝代,怎麽還會有孔夫子和儒學?”
“這……”
向來不愛讀書的項驍求助地看向項清蓮。
“我不知道小公爺所謂的春秋戰國是什麽,而孔夫子和儒學傳承已久,沒人知道這些東西的詳細,來源也無從考證。”
項清蓮如實迴應,拉迴主題:“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討論學問,小公爺還是說說獻出製鹽之法的條件吧?”
“有孔夫子和儒學卻又無法考證根源,這到底是什麽情況?”
王寧暗暗嘀咕,隨即看著項清蓮:“我要以交易的方式將製鹽之法上交朝廷。”
“放肆!”
項驍怒喝一聲,不滿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將製鹽之法獻給朝廷,朝廷自然會給你嘉獎,可你身為臣子卻要與朝廷交易就是大逆不道了。”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王寧無所謂地撇嘴。
“你竟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用在何種地方,果然是個無知的憨子。”
項驍第一時間發出嘲諷。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不想做的事情,沒人能逼迫我;我不想要的東西,就算丟掉也不會給別人。”
王寧邪魅一笑,傲然道:“既然是我研究出的製鹽之法,那就算是朝廷也休想強取豪奪。”
“長姐,太傅等人教我這句話的意思不是這樣的啊。”
項驍微微一愣,茫然地看向項清蓮,暗暗嘀咕:“比起太傅等人解釋,我怎麽更傾向王寧的說法?”
“莫要聽他胡說!”
項清蓮果斷搖頭,眉頭緊鎖地看著王寧。
“公主殿下不用這麽看我。”
麵對項清蓮的目光,王寧絲毫不懼:“我能為了拒絕尚公主而給自己一刀,那真逼急了我,我大不了自刎歸天!”
“放心,朝廷還不至於做出強取豪奪的事情。”
見識過王寧的剛烈手段,項清蓮並沒有以權壓人,展顏一笑:“不知道小公爺要如何交易?”
“我擁有製鹽之法的專利……”
“什麽是專利?”
沒等王寧說完話,項驍就疑惑地將其打斷。
“專利就是某個東西的發明創造者對此物擁有的專屬權利。”
王寧有些頭疼地介紹:“總之,朝廷想從我手中獲得製鹽之法就需要以交易的方式得到製鹽之法的專利,比如專利轉讓,專利入股和專利招標,你們可以自行決定采取哪種交易方式。”
“你也不是讀書人怎麽搞出這麽多彎彎繞?”
項驍有些抓狂地攥著拳頭,恨不得上去錘王寧一頓。
“還請小公爺說說三種交易方式的具體情況?”
項清蓮倒是冷靜,細鹽太過重要,隻要有條件就能談。
“專利轉讓是朝廷一次性支付一百萬兩白銀從我手中買斷製鹽之法,從此以後製鹽之法隻屬於朝廷,它和你們後期賺多少錢都與我再無關係。”
“嘶嘶!”
聽到這話,院子裏的幾個人全都倒吸一口涼氣。
“你瘋了!”
項驍率先反應過來,激動地喊道:“萬兩黃金也不過才十萬兩白銀,你張嘴就要一百萬兩白銀,你怎麽不去搶劫啊?”
“涉及食鹽的生意可比搶劫更暴利。”
王寧滿不在乎地迴應。
“小公爺還是說說其他交易方式吧。”
項清蓮勉強一笑,她很清楚如今的朝廷缺錢,真要湊出一百萬兩,滿朝官員就都得喝西北風。
“第二種方式是專利入股,朝廷先支付我十萬兩白銀充當訂金,然後再將以後細鹽銷售的利潤分我一成。”
王寧嘴角微翹,介紹道:“既然是入股合作,那以後關於製鹽之法的改進或者銷售經營遇到問題,我都會幫忙解決。”
“十萬兩倒是不多。”
項驍鬆了口氣,有了之前的對比,他下意識的覺得入股還比較能接受。
項清蓮則是臉色凝重地皺起眉頭,她清楚食鹽生意的巨大利潤,如今朝廷經營的官鹽和征收私鹽的鹽稅占據朝廷總稅收的三分之一。
如果細鹽徹底取代粗鹽,那每年給王寧一成利潤就已經不止一百萬兩,更何況這還是個長期交易,王寧能獲得的財富將會多到難以計算。
“至於說專利招標,就是我將製鹽之法公開拍賣。”
不給項清蓮思考的機會,王寧繼續介紹:“想必那些世家豪門乃至其他諸國都很願意花費巨資獲得這種製鹽之法,而且我肯定他們願意拿出比朝廷更多的錢來競拍。”
“絕不能公開招標。”
項清蓮和王興國異口同聲地表態,他們都很清楚此等利器一旦落入他人之手一定會給朝廷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單單以後要花錢從他人手中購買細鹽就足夠讓朝廷肉疼了。
“我可以代表朝廷以專利入股的方式與你交易。”
項清蓮顧不上深思熟慮,死死地盯著王寧:“製鹽之法絕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此時項清蓮有些理解王寧之前為何不願意獻出製鹽之法了,因為她現在已經對王寧動了殺心。
如果王寧敢將製鹽之法泄露出去,那就算對不起鎮國公府,項清蓮乃至楚皇都一定會將王寧暗中除掉,以絕後患!
項清蓮強忍著內心對王寧的鄙視和厭惡,昧著良心誇讚:“鎮國公府後繼有人了!”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王寧坦然接受誇讚,話鋒一轉:“雖然我很想無償將製鹽之法獻給朝廷,但為了東楚國的未來發展,我堅決不能這麽做。”
“小公爺說的是子貢贖人,子路受牛的典故吧!”
項清蓮怪異地看著王寧,已經看出王寧準備討要好處了。
“這個世界也有子貢贖人的典故?”
王寧臉色微變,試探道:“難道這裏也有孔夫子和儒學?”
“廢話!”
項驍鄙視地白了王寧一眼:“本宮這種不愛讀書的人都知道孔聖人,儒學更是天下讀書人的必學經典和科舉的重要內容,朝中大臣幾乎都是儒家門生。”
“那你們可知道孔夫子的詳情履曆,我們這世界也有春秋戰國嗎?”
王寧咽了咽口水,心裏有些發毛:“東楚國明明是個不曾在華夏曆史中出現的朝代,怎麽還會有孔夫子和儒學?”
“這……”
向來不愛讀書的項驍求助地看向項清蓮。
“我不知道小公爺所謂的春秋戰國是什麽,而孔夫子和儒學傳承已久,沒人知道這些東西的詳細,來源也無從考證。”
項清蓮如實迴應,拉迴主題:“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討論學問,小公爺還是說說獻出製鹽之法的條件吧?”
“有孔夫子和儒學卻又無法考證根源,這到底是什麽情況?”
王寧暗暗嘀咕,隨即看著項清蓮:“我要以交易的方式將製鹽之法上交朝廷。”
“放肆!”
項驍怒喝一聲,不滿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將製鹽之法獻給朝廷,朝廷自然會給你嘉獎,可你身為臣子卻要與朝廷交易就是大逆不道了。”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王寧無所謂地撇嘴。
“你竟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用在何種地方,果然是個無知的憨子。”
項驍第一時間發出嘲諷。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不想做的事情,沒人能逼迫我;我不想要的東西,就算丟掉也不會給別人。”
王寧邪魅一笑,傲然道:“既然是我研究出的製鹽之法,那就算是朝廷也休想強取豪奪。”
“長姐,太傅等人教我這句話的意思不是這樣的啊。”
項驍微微一愣,茫然地看向項清蓮,暗暗嘀咕:“比起太傅等人解釋,我怎麽更傾向王寧的說法?”
“莫要聽他胡說!”
項清蓮果斷搖頭,眉頭緊鎖地看著王寧。
“公主殿下不用這麽看我。”
麵對項清蓮的目光,王寧絲毫不懼:“我能為了拒絕尚公主而給自己一刀,那真逼急了我,我大不了自刎歸天!”
“放心,朝廷還不至於做出強取豪奪的事情。”
見識過王寧的剛烈手段,項清蓮並沒有以權壓人,展顏一笑:“不知道小公爺要如何交易?”
“我擁有製鹽之法的專利……”
“什麽是專利?”
沒等王寧說完話,項驍就疑惑地將其打斷。
“專利就是某個東西的發明創造者對此物擁有的專屬權利。”
王寧有些頭疼地介紹:“總之,朝廷想從我手中獲得製鹽之法就需要以交易的方式得到製鹽之法的專利,比如專利轉讓,專利入股和專利招標,你們可以自行決定采取哪種交易方式。”
“你也不是讀書人怎麽搞出這麽多彎彎繞?”
項驍有些抓狂地攥著拳頭,恨不得上去錘王寧一頓。
“還請小公爺說說三種交易方式的具體情況?”
項清蓮倒是冷靜,細鹽太過重要,隻要有條件就能談。
“專利轉讓是朝廷一次性支付一百萬兩白銀從我手中買斷製鹽之法,從此以後製鹽之法隻屬於朝廷,它和你們後期賺多少錢都與我再無關係。”
“嘶嘶!”
聽到這話,院子裏的幾個人全都倒吸一口涼氣。
“你瘋了!”
項驍率先反應過來,激動地喊道:“萬兩黃金也不過才十萬兩白銀,你張嘴就要一百萬兩白銀,你怎麽不去搶劫啊?”
“涉及食鹽的生意可比搶劫更暴利。”
王寧滿不在乎地迴應。
“小公爺還是說說其他交易方式吧。”
項清蓮勉強一笑,她很清楚如今的朝廷缺錢,真要湊出一百萬兩,滿朝官員就都得喝西北風。
“第二種方式是專利入股,朝廷先支付我十萬兩白銀充當訂金,然後再將以後細鹽銷售的利潤分我一成。”
王寧嘴角微翹,介紹道:“既然是入股合作,那以後關於製鹽之法的改進或者銷售經營遇到問題,我都會幫忙解決。”
“十萬兩倒是不多。”
項驍鬆了口氣,有了之前的對比,他下意識的覺得入股還比較能接受。
項清蓮則是臉色凝重地皺起眉頭,她清楚食鹽生意的巨大利潤,如今朝廷經營的官鹽和征收私鹽的鹽稅占據朝廷總稅收的三分之一。
如果細鹽徹底取代粗鹽,那每年給王寧一成利潤就已經不止一百萬兩,更何況這還是個長期交易,王寧能獲得的財富將會多到難以計算。
“至於說專利招標,就是我將製鹽之法公開拍賣。”
不給項清蓮思考的機會,王寧繼續介紹:“想必那些世家豪門乃至其他諸國都很願意花費巨資獲得這種製鹽之法,而且我肯定他們願意拿出比朝廷更多的錢來競拍。”
“絕不能公開招標。”
項清蓮和王興國異口同聲地表態,他們都很清楚此等利器一旦落入他人之手一定會給朝廷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單單以後要花錢從他人手中購買細鹽就足夠讓朝廷肉疼了。
“我可以代表朝廷以專利入股的方式與你交易。”
項清蓮顧不上深思熟慮,死死地盯著王寧:“製鹽之法絕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此時項清蓮有些理解王寧之前為何不願意獻出製鹽之法了,因為她現在已經對王寧動了殺心。
如果王寧敢將製鹽之法泄露出去,那就算對不起鎮國公府,項清蓮乃至楚皇都一定會將王寧暗中除掉,以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