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聽說過他?(二章合並)
素手提燈,渡世間萬鬼 作者:雪夜提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搞錯發布時間了,重新修改過,兩章合並一章,分割線後是新章節)
在國公府吃過晚飯,沈夫人興致勃勃地拉著沈臨鶴和南榮嫿商議成婚的事宜。
沈士則在旁邊一邊喝著茶,一邊含笑地看著他們,偶爾插幾句話。
相較於沈夫人和沈臨鶴的積極,南榮嫿冷靜得多,她隻附和地點點頭,畢竟對京中成婚的習俗一點兒都不了解。
她心中還在琢磨勾玉的事。
這勾玉到底什麽來頭?既然對沈臨鶴有用,說明他出生之後魂魄是不穩的,需要勾玉來為他定魄。
可為何南榮嫿一出生,他便不再需要勾玉了呢?
而且,這勾玉竟有一對,一個在靈安寺的前主持手中,另一個卻是在前太後容婉的手中。
容婉曾說過,她的那個勾玉是傳世寶物,旁的一句話都沒說,或許她壓根不知這勾玉的作用。
而靈安寺的前主持便不同了,他明顯知道關於勾玉的事,還能一眼看出沈臨鶴魂魄不安穩,應是個厲害的人物。
可這兩枚勾玉又是如何到了他們手中呢?
沈臨鶴看到南榮嫿心不在焉的樣子,忙上前問道:
“怎麽了,若是累我先送你迴宅子吧?”
自從南榮嫿沒了異能,雖外表看不出什麽問題,但總是覺得身體疲累。
就連宮中太醫都看不出什麽來,隻開了補氣血的藥,說要靜養。
南榮嫿搖了搖頭,微笑說道:
“無事。”
沈夫人一臉心疼,坐到南榮嫿身邊牽起她的手。
此去縉國所發生之事,沈臨鶴隻大略給她講了講,但南榮嫿因此沒了異能,她怎能猜不出此行兇險?
沈夫人皺著眉,輕歎了口氣:
“原本耶律祁一事是與嫿兒你無關的,我明白,你往縉國走這一遭完全是為了臨鶴、為了沈家。
欠縉國先皇的是沈家,與耶律祁有仇的也是沈家,可…最後卻讓你受了傷。
你這一身異能,我…我…”
南榮嫿看著沈夫人眼中有了淚意,忙安慰道:
“此事您不必掛懷,我並不是因為耶律祁才沒了異能的。”
南榮嫿頓了頓,低聲道:
“早晚會有這一劫。”
沈夫人不知南榮嫿為何有此一說,她握著南榮嫿纖弱的手隻覺得心疼。
“嫿兒放心,你以後是我們沈家的媳婦兒,就是我與士則的女兒!
沒了異能不怕,我、士則和臨鶴定會好好護你的!我們一家人以後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南榮嫿忽地鼻頭一酸,如若她隻是一個普通女子,如若沈臨鶴沒有那些命數,他們此生…應該會很幸福吧…
南榮嫿壓下淚意,揚起唇角對沈夫人笑了笑,點頭應下。
-
早春夜晚的魁首道上,沈臨鶴與南榮嫿慢慢往六合巷的宅子走去。
李未遲登基後,延續了自慶啟帝時起沒有宵禁的傳統,除此之外,鼓勵百姓夜間在魁首道兩側擺攤子,且朝堂不收市金。
由此,如今的京中夜間比以往要熱鬧不少,魁首道兩邊盡是大聲吆喝招攬客人的小商販。
商鋪前的各色燈籠映照著兩人腳下的石板路,身邊有行人不斷來往,一派繁華安寧的景象。
“方才見你心不在焉,是在想勾玉的事?”
沈臨鶴偏頭看向南榮嫿,暖黃色的燈光衝淡了南榮嫿周身的清冷,少了些高高在上,多了一絲煙火氣。
南榮嫿點頭稱是,“你應該也想到了,勾玉從你身上滑落的那一日是我的生辰。”
沈臨鶴輕聲一笑,說道:
“看來我們真是有前世的緣分,說不定我這輩子就是來等著你的,你來了這世上,我的魂魄就穩了。”
南榮嫿嘴角一勾,不置可否,“我現在思考的是,那兩枚勾玉的由來。”
沈臨鶴一聽,神色也認真起來。
思索片刻,他緩緩說道:
“靈安寺前住持已經圓寂多年了,關於他贈我的那枚勾玉,還得問問慧明方丈,看他那有沒有線索。
隻不過慧明方丈此人亦是神秘,他先前去往太郯山,昨日才剛剛迴來,而你又沒了異能,我們若去尋他幫忙,還需多加小心。”
南榮嫿點點頭,十分認可。
沈臨鶴繼續說道:
“至於先太後容婉手中的那枚勾玉,須得查一查是否是慶啟帝賞賜或者他國進貢,亦或是官員的賀禮,若不是,那便是容家祖輩傳下來的。”
“容家…”南榮嫿低聲喃喃,若有所思。
沈臨鶴負手而行,道邊燈火將他側臉籠上了暖意。
他為南榮嫿解釋道:
“這容家說起來亦是十分傳奇,這片土地上的掌權者幾經更迭,可容家卻是屹立不倒。
相傳千年前,有一遊方術士在經過容府大門時直言誰若得容家女兒,誰便可得天下。
當時天下正亂,各方勢力割據,大仗小仗不斷,可僵持許久誰都沒有真正成為一統天下的掌權人。
這遊方術士的話雖傳遍了各地,可大家都是一笑置之,誰都沒有當真,因著這容家隻是小小商賈之家,名不見經傳且上不得台麵。
偏偏當時一個小勢力的頭目信了這話,帶著聘禮便上了容家的門。
因著這事他得了不少恥笑,可他不以為意,對新進門的夫人十分體貼照料。
沒想到從那之後,他勢力發展迅速,短短五年便成了一方霸主。
再五年,他一統周邊數個國家成立了景國。”
南榮嫿一下頓住了,停在原地有些呆愣地看著沈臨鶴。
沈臨鶴轉過頭來疑惑問道:
“怎麽了?”
南榮嫿想起小半妖夢境中的那個男子,緩緩問道:
“景國的皇室…姓景?”
沈臨鶴不知所以,點了點頭,“是,姓景。”
景國,景柘…
早春的夜晚涼意重,一陣風吹來,南榮嫿不自覺打了個哆嗦。
沈臨鶴見狀趕忙將身上的大氅扯下披到了南榮嫿身上。
隻到沈臨鶴膝蓋的大氅長及南榮嫿腳踝,一股裹挾著熟悉氣息的暖意瞬間將她包裹,南榮嫿長長喟歎一聲,輕笑道:
“沒想到有一天我會跟別的女子一般嬌弱。”
沈臨鶴勾唇一笑,眸中燈火璀璨,“如此,我才有機會照顧你啊!”
南榮嫿感受著胸腔中的一顆心跳動得越發強烈,她的目光凝在沈臨鶴臉上不舍得挪開。
許久許久以前,他們也是如此溫柔地看著彼此吧…
——————————分隔線————————————
翌日,皇宮的天渠閣內,沈臨鶴與南榮嫿在一排排的書架前駐足。
天渠閣是宮中盛放珍藏典籍書冊的地方,其中不乏從不外傳的曆史傳記。
沈臨鶴與李未遲說了一聲要來查閱太郯山有關的線索,李未遲便允了,但派了他如今的近侍公公厲忠一同前來。
說得好聽是讓厲忠來幫忙,但沈臨鶴怎能不知,其實是讓他來監視罷了。
天渠閣內的書冊分門別類地放在書架上,一目了然。
沈臨鶴背著手,在厲忠的注視下悠哉悠哉地在書架間來迴踱步。
一會兒碰碰這本書,一會兒翻翻那本書,好似在街邊的小商鋪上挑選商品。
厲忠十分不耐,語氣毫無起伏道:
“沈少卿,您要找的關於太郯山的書應是在左手第二個書架上,那處全是與大慶國地理風貌有關的書。”
沈臨鶴裝作一副恍然模樣,重重點了點頭,說道:
“厲公公竟然如此了解,莫非以前進過天渠閣?”
厲忠這可不敢認,天渠閣可是宮中機密之處,日夜有士兵把守,若想進來需得經聖上應允。
厲忠臉上不見恭敬之色,垂著眸子說道:
“那自是沒有,隻是書架上均有標記,沈少卿略略抬頭一看便能看得到。”
沈臨鶴表情一愣,趕忙抬頭去看書架,好似這才發現書架上的標記。
“原是如此,幸虧聖上要叫厲公公來幫忙,若非公公,我還不知何時才能尋到關於太郯山的書冊。
既如此,厲公公便按照聖上的吩咐,來同我一道找找吧?”
雖是問話,可沈臨鶴壓根不給厲忠迴答的機會,而是抬步就往左手第二個書架處走去。
厲忠無法,聖上當著他們的麵吩咐讓他來幫沈臨鶴,若他此時拒絕便是不遵聖上命令,可要重重受罰的。
厲忠往一旁的南榮嫿看去,見她自打進了天渠閣便一直站在牆邊欣賞掛在牆上的一幅畫作,目光專注,想來十分喜歡。
估計她隻是陪沈臨鶴走這一遭,於是厲忠便隨著沈臨鶴去另一側尋與太郯山有關的書冊了。
南榮嫿見厲忠終於走開,最後瞥了一眼牆上的掛畫,那一粗一細的線條在她的眼中實在是…談不上美觀。
她輕手輕腳,一個轉身便鑽入了兩排書架之間。
厲忠見沈臨鶴在書架前來來迴迴地搜尋,在他快要耐不住催促的時候,見沈臨鶴終於驚喜地喊道:
“找到了!”
而後從書架高處抽出來一本厚厚的書冊。
厲忠裝作無意瞥了一眼,見那書冊確實與大慶國的山川地貌有關,他這才放下心來,準備再去盯一會兒南榮嫿。
可腳步剛抬卻猛地被沈臨鶴扯了迴去,厲忠腳下不穩差點摔倒。
“勞煩厲公公幫我磨墨,天渠閣的典藏不能外借,我隻好在此謄抄一份了。”
厲忠擰了擰眉,不過他確實推拒不了,聖上特意叮囑過,若沈臨鶴有需要可以謄抄典籍,不可將其帶走。
天渠閣中備了全套的筆墨紙硯,厲忠一邊十分不願地磨著墨,一邊聽著另一頭南榮嫿的動靜,不過一點翻動書頁的聲音和腳步聲都沒有,想來還在賞畫。
沈臨鶴自然不給厲忠閑著的機會,一會兒讓他磨墨,一會兒讓他翻書,每次厲忠要溜走時,沈臨鶴總能精準地給他安排差事,把他牢牢地釘在此處。
終於,眼看即將午時,沈臨鶴伸了個懶腰,然後慢慢悠悠將書冊收好放迴了書架上。
“今日便到這吧,可別耽誤厲公公吃午飯呢!”沈臨鶴十分‘好心’地說道。
厲忠撇了撇嘴,一句話都沒說,往南榮嫿那處走去。
可那幅掛畫前哪還有南榮嫿的身影?
厲忠心裏一驚,暗道不好,此處珍藏典籍頗多,內裏還有些皇室秘辛,可別被那女子瞧了去!
可他剛轉個彎,便見另一側的牆壁掛畫前,女子正安安靜靜地昂頭賞畫。
貌似十分投入,直到沈臨鶴喊她,她才迴過神來。
厲忠鬆了口氣,他往那掛畫處瞥了一眼,見畫中是一幅山林景色。
厲忠不懂畫,掃了一眼便挪開了視線。
隻有沈臨鶴看見那幅畫時愣了一下,而後看向畫的落款——
景柘。
這畫中景色他十分熟悉,分明是先前在小半妖的夢境中去過的那座妖山。
“喲,這畫不錯,若好好賞鑒一番可得不少時辰,不若我帶迴府慢慢欣賞,改日再將其帶迴來。”沈臨鶴厚著臉皮就要去取畫。
厲忠一看,忙阻止道:
“沈少卿,天渠閣中的東西是不可帶出去的!”
沈臨鶴一瞪眼,虎著聲音道:
“少誆我,分明是典藏書冊不可帶出!這畫隻是掛起來裝飾用的,如同角落的花瓶,牆邊的香爐,本官沒有違抗天渠閣禁令,為何不可帶出去?!”
厲忠被沈臨鶴周身的威壓驚得一愣,就這片刻的愣怔,沈臨鶴已將牆上的掛畫取下。
他一副氣唿唿的模樣往天渠閣外走,南榮嫿見狀趕忙跟在後麵,她連放在門口圈椅上的滾毛披風都來不及穿,抱著便出了門。
厲忠瞅了一眼光禿禿的牆壁,又轉頭朝沈臨鶴和南榮嫿離開的方向望過去,心中罵聲不停,卻再不好阻止。
沈臨鶴一路疾走,臉色也並不好看。
南榮嫿抱著披風,跟在他身後小跑著。
直到上了宮門外國公府的馬車,沈臨鶴才恢複了尋常神色,忙打量南榮嫿道:
“讓你跟了一路,累嗎?”
南榮嫿搖了搖頭,將懷中卷成一團的披風交到沈臨鶴手中。
沈臨鶴接過,掀開披風一角便看到了裏頭藏著的書冊,足有七八本。
“凡是涉及容氏的書冊都在此處了。”南榮嫿輕笑道。
沈臨鶴也笑出聲來,“任誰都沒想到會有人這麽大膽,直接從玉渠閣將書帶了出來。”
他說完,沒聽到南榮嫿的迴應,抬眸看去,見南榮嫿的目光凝在他身側的畫卷上。
沈臨鶴嘴角的笑意淺淡了一些,他伸手將畫卷打開,山林景色重又映入二人眼前。
沈臨鶴的目光落在落款上,那人的字跡竟與他的字跡有幾分相似。
“這人姓景,是皇姓,但景國曆任皇帝中沒有叫‘柘’的,想來是個沒什麽地位的皇子吧。”
說完,他神色好奇地看向南榮嫿,問道:
“你聽說過他?”
在國公府吃過晚飯,沈夫人興致勃勃地拉著沈臨鶴和南榮嫿商議成婚的事宜。
沈士則在旁邊一邊喝著茶,一邊含笑地看著他們,偶爾插幾句話。
相較於沈夫人和沈臨鶴的積極,南榮嫿冷靜得多,她隻附和地點點頭,畢竟對京中成婚的習俗一點兒都不了解。
她心中還在琢磨勾玉的事。
這勾玉到底什麽來頭?既然對沈臨鶴有用,說明他出生之後魂魄是不穩的,需要勾玉來為他定魄。
可為何南榮嫿一出生,他便不再需要勾玉了呢?
而且,這勾玉竟有一對,一個在靈安寺的前主持手中,另一個卻是在前太後容婉的手中。
容婉曾說過,她的那個勾玉是傳世寶物,旁的一句話都沒說,或許她壓根不知這勾玉的作用。
而靈安寺的前主持便不同了,他明顯知道關於勾玉的事,還能一眼看出沈臨鶴魂魄不安穩,應是個厲害的人物。
可這兩枚勾玉又是如何到了他們手中呢?
沈臨鶴看到南榮嫿心不在焉的樣子,忙上前問道:
“怎麽了,若是累我先送你迴宅子吧?”
自從南榮嫿沒了異能,雖外表看不出什麽問題,但總是覺得身體疲累。
就連宮中太醫都看不出什麽來,隻開了補氣血的藥,說要靜養。
南榮嫿搖了搖頭,微笑說道:
“無事。”
沈夫人一臉心疼,坐到南榮嫿身邊牽起她的手。
此去縉國所發生之事,沈臨鶴隻大略給她講了講,但南榮嫿因此沒了異能,她怎能猜不出此行兇險?
沈夫人皺著眉,輕歎了口氣:
“原本耶律祁一事是與嫿兒你無關的,我明白,你往縉國走這一遭完全是為了臨鶴、為了沈家。
欠縉國先皇的是沈家,與耶律祁有仇的也是沈家,可…最後卻讓你受了傷。
你這一身異能,我…我…”
南榮嫿看著沈夫人眼中有了淚意,忙安慰道:
“此事您不必掛懷,我並不是因為耶律祁才沒了異能的。”
南榮嫿頓了頓,低聲道:
“早晚會有這一劫。”
沈夫人不知南榮嫿為何有此一說,她握著南榮嫿纖弱的手隻覺得心疼。
“嫿兒放心,你以後是我們沈家的媳婦兒,就是我與士則的女兒!
沒了異能不怕,我、士則和臨鶴定會好好護你的!我們一家人以後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南榮嫿忽地鼻頭一酸,如若她隻是一個普通女子,如若沈臨鶴沒有那些命數,他們此生…應該會很幸福吧…
南榮嫿壓下淚意,揚起唇角對沈夫人笑了笑,點頭應下。
-
早春夜晚的魁首道上,沈臨鶴與南榮嫿慢慢往六合巷的宅子走去。
李未遲登基後,延續了自慶啟帝時起沒有宵禁的傳統,除此之外,鼓勵百姓夜間在魁首道兩側擺攤子,且朝堂不收市金。
由此,如今的京中夜間比以往要熱鬧不少,魁首道兩邊盡是大聲吆喝招攬客人的小商販。
商鋪前的各色燈籠映照著兩人腳下的石板路,身邊有行人不斷來往,一派繁華安寧的景象。
“方才見你心不在焉,是在想勾玉的事?”
沈臨鶴偏頭看向南榮嫿,暖黃色的燈光衝淡了南榮嫿周身的清冷,少了些高高在上,多了一絲煙火氣。
南榮嫿點頭稱是,“你應該也想到了,勾玉從你身上滑落的那一日是我的生辰。”
沈臨鶴輕聲一笑,說道:
“看來我們真是有前世的緣分,說不定我這輩子就是來等著你的,你來了這世上,我的魂魄就穩了。”
南榮嫿嘴角一勾,不置可否,“我現在思考的是,那兩枚勾玉的由來。”
沈臨鶴一聽,神色也認真起來。
思索片刻,他緩緩說道:
“靈安寺前住持已經圓寂多年了,關於他贈我的那枚勾玉,還得問問慧明方丈,看他那有沒有線索。
隻不過慧明方丈此人亦是神秘,他先前去往太郯山,昨日才剛剛迴來,而你又沒了異能,我們若去尋他幫忙,還需多加小心。”
南榮嫿點點頭,十分認可。
沈臨鶴繼續說道:
“至於先太後容婉手中的那枚勾玉,須得查一查是否是慶啟帝賞賜或者他國進貢,亦或是官員的賀禮,若不是,那便是容家祖輩傳下來的。”
“容家…”南榮嫿低聲喃喃,若有所思。
沈臨鶴負手而行,道邊燈火將他側臉籠上了暖意。
他為南榮嫿解釋道:
“這容家說起來亦是十分傳奇,這片土地上的掌權者幾經更迭,可容家卻是屹立不倒。
相傳千年前,有一遊方術士在經過容府大門時直言誰若得容家女兒,誰便可得天下。
當時天下正亂,各方勢力割據,大仗小仗不斷,可僵持許久誰都沒有真正成為一統天下的掌權人。
這遊方術士的話雖傳遍了各地,可大家都是一笑置之,誰都沒有當真,因著這容家隻是小小商賈之家,名不見經傳且上不得台麵。
偏偏當時一個小勢力的頭目信了這話,帶著聘禮便上了容家的門。
因著這事他得了不少恥笑,可他不以為意,對新進門的夫人十分體貼照料。
沒想到從那之後,他勢力發展迅速,短短五年便成了一方霸主。
再五年,他一統周邊數個國家成立了景國。”
南榮嫿一下頓住了,停在原地有些呆愣地看著沈臨鶴。
沈臨鶴轉過頭來疑惑問道:
“怎麽了?”
南榮嫿想起小半妖夢境中的那個男子,緩緩問道:
“景國的皇室…姓景?”
沈臨鶴不知所以,點了點頭,“是,姓景。”
景國,景柘…
早春的夜晚涼意重,一陣風吹來,南榮嫿不自覺打了個哆嗦。
沈臨鶴見狀趕忙將身上的大氅扯下披到了南榮嫿身上。
隻到沈臨鶴膝蓋的大氅長及南榮嫿腳踝,一股裹挾著熟悉氣息的暖意瞬間將她包裹,南榮嫿長長喟歎一聲,輕笑道:
“沒想到有一天我會跟別的女子一般嬌弱。”
沈臨鶴勾唇一笑,眸中燈火璀璨,“如此,我才有機會照顧你啊!”
南榮嫿感受著胸腔中的一顆心跳動得越發強烈,她的目光凝在沈臨鶴臉上不舍得挪開。
許久許久以前,他們也是如此溫柔地看著彼此吧…
——————————分隔線————————————
翌日,皇宮的天渠閣內,沈臨鶴與南榮嫿在一排排的書架前駐足。
天渠閣是宮中盛放珍藏典籍書冊的地方,其中不乏從不外傳的曆史傳記。
沈臨鶴與李未遲說了一聲要來查閱太郯山有關的線索,李未遲便允了,但派了他如今的近侍公公厲忠一同前來。
說得好聽是讓厲忠來幫忙,但沈臨鶴怎能不知,其實是讓他來監視罷了。
天渠閣內的書冊分門別類地放在書架上,一目了然。
沈臨鶴背著手,在厲忠的注視下悠哉悠哉地在書架間來迴踱步。
一會兒碰碰這本書,一會兒翻翻那本書,好似在街邊的小商鋪上挑選商品。
厲忠十分不耐,語氣毫無起伏道:
“沈少卿,您要找的關於太郯山的書應是在左手第二個書架上,那處全是與大慶國地理風貌有關的書。”
沈臨鶴裝作一副恍然模樣,重重點了點頭,說道:
“厲公公竟然如此了解,莫非以前進過天渠閣?”
厲忠這可不敢認,天渠閣可是宮中機密之處,日夜有士兵把守,若想進來需得經聖上應允。
厲忠臉上不見恭敬之色,垂著眸子說道:
“那自是沒有,隻是書架上均有標記,沈少卿略略抬頭一看便能看得到。”
沈臨鶴表情一愣,趕忙抬頭去看書架,好似這才發現書架上的標記。
“原是如此,幸虧聖上要叫厲公公來幫忙,若非公公,我還不知何時才能尋到關於太郯山的書冊。
既如此,厲公公便按照聖上的吩咐,來同我一道找找吧?”
雖是問話,可沈臨鶴壓根不給厲忠迴答的機會,而是抬步就往左手第二個書架處走去。
厲忠無法,聖上當著他們的麵吩咐讓他來幫沈臨鶴,若他此時拒絕便是不遵聖上命令,可要重重受罰的。
厲忠往一旁的南榮嫿看去,見她自打進了天渠閣便一直站在牆邊欣賞掛在牆上的一幅畫作,目光專注,想來十分喜歡。
估計她隻是陪沈臨鶴走這一遭,於是厲忠便隨著沈臨鶴去另一側尋與太郯山有關的書冊了。
南榮嫿見厲忠終於走開,最後瞥了一眼牆上的掛畫,那一粗一細的線條在她的眼中實在是…談不上美觀。
她輕手輕腳,一個轉身便鑽入了兩排書架之間。
厲忠見沈臨鶴在書架前來來迴迴地搜尋,在他快要耐不住催促的時候,見沈臨鶴終於驚喜地喊道:
“找到了!”
而後從書架高處抽出來一本厚厚的書冊。
厲忠裝作無意瞥了一眼,見那書冊確實與大慶國的山川地貌有關,他這才放下心來,準備再去盯一會兒南榮嫿。
可腳步剛抬卻猛地被沈臨鶴扯了迴去,厲忠腳下不穩差點摔倒。
“勞煩厲公公幫我磨墨,天渠閣的典藏不能外借,我隻好在此謄抄一份了。”
厲忠擰了擰眉,不過他確實推拒不了,聖上特意叮囑過,若沈臨鶴有需要可以謄抄典籍,不可將其帶走。
天渠閣中備了全套的筆墨紙硯,厲忠一邊十分不願地磨著墨,一邊聽著另一頭南榮嫿的動靜,不過一點翻動書頁的聲音和腳步聲都沒有,想來還在賞畫。
沈臨鶴自然不給厲忠閑著的機會,一會兒讓他磨墨,一會兒讓他翻書,每次厲忠要溜走時,沈臨鶴總能精準地給他安排差事,把他牢牢地釘在此處。
終於,眼看即將午時,沈臨鶴伸了個懶腰,然後慢慢悠悠將書冊收好放迴了書架上。
“今日便到這吧,可別耽誤厲公公吃午飯呢!”沈臨鶴十分‘好心’地說道。
厲忠撇了撇嘴,一句話都沒說,往南榮嫿那處走去。
可那幅掛畫前哪還有南榮嫿的身影?
厲忠心裏一驚,暗道不好,此處珍藏典籍頗多,內裏還有些皇室秘辛,可別被那女子瞧了去!
可他剛轉個彎,便見另一側的牆壁掛畫前,女子正安安靜靜地昂頭賞畫。
貌似十分投入,直到沈臨鶴喊她,她才迴過神來。
厲忠鬆了口氣,他往那掛畫處瞥了一眼,見畫中是一幅山林景色。
厲忠不懂畫,掃了一眼便挪開了視線。
隻有沈臨鶴看見那幅畫時愣了一下,而後看向畫的落款——
景柘。
這畫中景色他十分熟悉,分明是先前在小半妖的夢境中去過的那座妖山。
“喲,這畫不錯,若好好賞鑒一番可得不少時辰,不若我帶迴府慢慢欣賞,改日再將其帶迴來。”沈臨鶴厚著臉皮就要去取畫。
厲忠一看,忙阻止道:
“沈少卿,天渠閣中的東西是不可帶出去的!”
沈臨鶴一瞪眼,虎著聲音道:
“少誆我,分明是典藏書冊不可帶出!這畫隻是掛起來裝飾用的,如同角落的花瓶,牆邊的香爐,本官沒有違抗天渠閣禁令,為何不可帶出去?!”
厲忠被沈臨鶴周身的威壓驚得一愣,就這片刻的愣怔,沈臨鶴已將牆上的掛畫取下。
他一副氣唿唿的模樣往天渠閣外走,南榮嫿見狀趕忙跟在後麵,她連放在門口圈椅上的滾毛披風都來不及穿,抱著便出了門。
厲忠瞅了一眼光禿禿的牆壁,又轉頭朝沈臨鶴和南榮嫿離開的方向望過去,心中罵聲不停,卻再不好阻止。
沈臨鶴一路疾走,臉色也並不好看。
南榮嫿抱著披風,跟在他身後小跑著。
直到上了宮門外國公府的馬車,沈臨鶴才恢複了尋常神色,忙打量南榮嫿道:
“讓你跟了一路,累嗎?”
南榮嫿搖了搖頭,將懷中卷成一團的披風交到沈臨鶴手中。
沈臨鶴接過,掀開披風一角便看到了裏頭藏著的書冊,足有七八本。
“凡是涉及容氏的書冊都在此處了。”南榮嫿輕笑道。
沈臨鶴也笑出聲來,“任誰都沒想到會有人這麽大膽,直接從玉渠閣將書帶了出來。”
他說完,沒聽到南榮嫿的迴應,抬眸看去,見南榮嫿的目光凝在他身側的畫卷上。
沈臨鶴嘴角的笑意淺淡了一些,他伸手將畫卷打開,山林景色重又映入二人眼前。
沈臨鶴的目光落在落款上,那人的字跡竟與他的字跡有幾分相似。
“這人姓景,是皇姓,但景國曆任皇帝中沒有叫‘柘’的,想來是個沒什麽地位的皇子吧。”
說完,他神色好奇地看向南榮嫿,問道:
“你聽說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