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添妝
素手提燈,渡世間萬鬼 作者:雪夜提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是因著安平郡主的話,沈臨鶴開始十分認真地籌備起婚事來,事無巨細,樣樣經過他手。
再加上李未遲登基後,對白熙慧生前黨羽徹底清查,朝中一番動蕩,六部皆有涉及,京中但凡都有些品階的官員都忙得腳不沾地。
沈臨鶴亦是如此,甚至前幾日都未曾迴過國公府。
先帝在位這麽多年,白熙慧暗自培養勢力,這不查不知道,一查令李未遲心驚不已。
白熙慧曾以李夢甜的名義在京中錢莊裏立了戶,戶頭上竟有足足三萬兩黃金!
要知道,東平寒月作為國師時,一直是她把控著國庫鑰匙,白熙慧就算統領後宮,也絕無可能從國庫中悄悄運出這麽多金子。
而順藤摸瓜,令李未遲更加不可置信的是每月月初,總有人往這戶頭存一筆巨額的銀錢。
每個月銀錢並不固定,有時多有時少,但少時也有個百兩黃金了。
不過這個月戶頭上卻並未收到匯入,想來是對方知道了白熙慧和李夢甜的死訊。
李未遲自登基後便從廣華殿搬入了博陽宮。
此刻,博陽宮偏殿內,李未遲坐於上首,沈臨鶴、杜縉與劉巡分坐於殿中兩側的椅子上。
“也不知是誰往李夢甜的戶頭上匯金子,按照以往,這戶頭上每月初二會多一筆入賬,可白熙慧和李夢甜一死,接著就停了,那人的消息倒是靈通!”
劉巡灌了一口茶,蹙著眉說道。
他京中人脈廣,人又機敏,這事交給他來查最合適不過了。
劉巡繼續道:
“而且啊,那人真是藏得隱蔽,每個月往李夢甜的戶頭上匯金子得經過好幾個錢莊,且有時分開數筆匯入,我們的人挨個核對了好久才查到源頭,竟是從南邊一個小漁村的錢莊裏匯出的。”
“小漁村?”杜縉一臉驚訝道,“小漁村還有錢莊?”
劉巡使勁點了點頭,“我也納悶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竟會有錢莊,而且我們的人查過了,經那錢莊流入流出的銀錢還不少呢!”
李未遲沉吟片刻問道:
“那小漁村可有名字?”
劉巡搖了搖頭,“那地方小得連輿圖上都沒有記載,整個村子隻有幾十戶人家,且都神神秘秘的,壓根不與外界接觸。”
杜縉摸了摸下巴,好奇道:
“可這麽一個偏遠的小地方,怎會與先貴妃有關係呢?”
“哦對了!”劉巡忽地想起什麽來,衝無精打采的沈臨鶴說道,“那地方離南榮姑娘的族地不遠呢,約莫騎馬也就一個時辰。”
眼皮耷拉著的沈臨鶴一下子驚醒,抬起眉眼來問道:
“什麽?南榮族地?”
杜縉輕哼一聲,“你瞧你這掉了魂兒的樣子,莫不是昨夜一宿沒睡吧?”
杜縉本是打趣,沒想到沈臨鶴伸出兩根手指懶洋洋地比劃道:
“兩宿。”
杜縉瞪大了眼,一臉納悶,“倒是聽聞近些日子禦史台、刑部和大理寺聯合審查舊案,可你們大理寺不是有大名鼎鼎的陸寺正,還有一個後起之秀叫…叫柳什麽聞的,怎麽衡大人還不放過你這個準新郎官?”
沈臨鶴歎了口氣,“非也非也,我這是擬了兩日的聘禮單子。”
說完,沈臨鶴打了個哈欠,用胳膊撐著腦袋,又慢慢悠悠將眼睛閉上了。
“兩日的…聘禮單子,”劉巡一臉驚駭道,“你這是要把整個國公府都送給南榮姑娘啊!”
說完,他誇張地抖了抖身體,說道:
“我這輩子還是不成親了吧,好不容易攢的銀兩,成一次親都送出去了!”
杜縉嗤笑一聲,“你這是不知,沈夫人早些年已經擬了一份聘禮單子了,而且每年都要再往裏添一些,就等著新媳婦兒進門了!臨鶴這是覺得不夠,連城中的鋪子和京郊的地都一並加了進去!”
劉巡這下閉了嘴,了無生氣地倚在了椅背上,人比人氣死個人!
李未遲的目光落到沈臨鶴身上,片刻後開口道:
“聽說你與南榮姑娘要去她的族地安葬族人?”
沈臨鶴掀起眼皮看他一眼,又閉上了,說道:
“是。”
偏殿中一陣尷尬的沉默,杜縉看看李未遲又看看沈臨鶴,一個勁兒地給劉巡使眼色。
可劉巡還沉浸在沈臨鶴的彩禮中迴不過神來,壓根連頭都沒抬。
杜縉無法,正要開口緩和一下氣氛,卻聽沈臨鶴懶懶散散地開口道:
“我會順道去那小漁村瞧瞧的。”
李未遲微微頷首,琢磨著說點什麽,沈臨鶴卻先一步站起了身。
他眉眼低垂著朝李未遲拱了拱手,說道:
“困極了,先走一步。”
說完,轉身晃晃悠悠便出了門。
劉巡這才迴過味兒來,瞅了瞅沈臨鶴的背影,看了看李未遲的臉色,朝杜縉不停地轉悠著眼珠子。
他倆心知肚明,自從李未遲手握大權,他與他們三人的關係就變得微妙了些。
雖是兄弟,可也是君臣。
有時連一向說話不經大腦的劉巡也要在他麵前琢磨再三然後開口。
他與杜縉都如此,更別提頂著‘沈’姓的沈臨鶴了。
而這次因著耶律祁一事,李未遲與沈臨鶴之間更是有了隔閡。
尤其這一趟從縉國迴來,南榮姑娘竟然連異能都丟了,還差點死在了半路上,沈臨鶴更是對李未遲沒什麽好臉色了。
李未遲將劉巡與杜縉擠眉弄眼的樣子看在眼中,心中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說不愧疚是假的,可他畢竟在一國之君的位置上,心中又忍不住對沈臨鶴有些暗惱。
琢磨了半晌,李未遲緩緩開口道:
“南榮姑娘畢竟沒了娘家人,雖然嫁妝臨鶴替她準備了,可傳出去是夫家備的嫁妝仍是不好聽。
劉巡,你從我私庫裏尋一些合適的拿去給南榮姑娘添妝。”
頓了頓,李未遲又補充道:
“多拿一些。”
杜縉和劉巡看著李未遲蹙著眉一副別扭的樣子,隻覺得好笑。
他們幾個人相知這麽多年,隻希望不論日後走到何處,想起幾人之間的情誼不會覺得遺憾…
再加上李未遲登基後,對白熙慧生前黨羽徹底清查,朝中一番動蕩,六部皆有涉及,京中但凡都有些品階的官員都忙得腳不沾地。
沈臨鶴亦是如此,甚至前幾日都未曾迴過國公府。
先帝在位這麽多年,白熙慧暗自培養勢力,這不查不知道,一查令李未遲心驚不已。
白熙慧曾以李夢甜的名義在京中錢莊裏立了戶,戶頭上竟有足足三萬兩黃金!
要知道,東平寒月作為國師時,一直是她把控著國庫鑰匙,白熙慧就算統領後宮,也絕無可能從國庫中悄悄運出這麽多金子。
而順藤摸瓜,令李未遲更加不可置信的是每月月初,總有人往這戶頭存一筆巨額的銀錢。
每個月銀錢並不固定,有時多有時少,但少時也有個百兩黃金了。
不過這個月戶頭上卻並未收到匯入,想來是對方知道了白熙慧和李夢甜的死訊。
李未遲自登基後便從廣華殿搬入了博陽宮。
此刻,博陽宮偏殿內,李未遲坐於上首,沈臨鶴、杜縉與劉巡分坐於殿中兩側的椅子上。
“也不知是誰往李夢甜的戶頭上匯金子,按照以往,這戶頭上每月初二會多一筆入賬,可白熙慧和李夢甜一死,接著就停了,那人的消息倒是靈通!”
劉巡灌了一口茶,蹙著眉說道。
他京中人脈廣,人又機敏,這事交給他來查最合適不過了。
劉巡繼續道:
“而且啊,那人真是藏得隱蔽,每個月往李夢甜的戶頭上匯金子得經過好幾個錢莊,且有時分開數筆匯入,我們的人挨個核對了好久才查到源頭,竟是從南邊一個小漁村的錢莊裏匯出的。”
“小漁村?”杜縉一臉驚訝道,“小漁村還有錢莊?”
劉巡使勁點了點頭,“我也納悶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竟會有錢莊,而且我們的人查過了,經那錢莊流入流出的銀錢還不少呢!”
李未遲沉吟片刻問道:
“那小漁村可有名字?”
劉巡搖了搖頭,“那地方小得連輿圖上都沒有記載,整個村子隻有幾十戶人家,且都神神秘秘的,壓根不與外界接觸。”
杜縉摸了摸下巴,好奇道:
“可這麽一個偏遠的小地方,怎會與先貴妃有關係呢?”
“哦對了!”劉巡忽地想起什麽來,衝無精打采的沈臨鶴說道,“那地方離南榮姑娘的族地不遠呢,約莫騎馬也就一個時辰。”
眼皮耷拉著的沈臨鶴一下子驚醒,抬起眉眼來問道:
“什麽?南榮族地?”
杜縉輕哼一聲,“你瞧你這掉了魂兒的樣子,莫不是昨夜一宿沒睡吧?”
杜縉本是打趣,沒想到沈臨鶴伸出兩根手指懶洋洋地比劃道:
“兩宿。”
杜縉瞪大了眼,一臉納悶,“倒是聽聞近些日子禦史台、刑部和大理寺聯合審查舊案,可你們大理寺不是有大名鼎鼎的陸寺正,還有一個後起之秀叫…叫柳什麽聞的,怎麽衡大人還不放過你這個準新郎官?”
沈臨鶴歎了口氣,“非也非也,我這是擬了兩日的聘禮單子。”
說完,沈臨鶴打了個哈欠,用胳膊撐著腦袋,又慢慢悠悠將眼睛閉上了。
“兩日的…聘禮單子,”劉巡一臉驚駭道,“你這是要把整個國公府都送給南榮姑娘啊!”
說完,他誇張地抖了抖身體,說道:
“我這輩子還是不成親了吧,好不容易攢的銀兩,成一次親都送出去了!”
杜縉嗤笑一聲,“你這是不知,沈夫人早些年已經擬了一份聘禮單子了,而且每年都要再往裏添一些,就等著新媳婦兒進門了!臨鶴這是覺得不夠,連城中的鋪子和京郊的地都一並加了進去!”
劉巡這下閉了嘴,了無生氣地倚在了椅背上,人比人氣死個人!
李未遲的目光落到沈臨鶴身上,片刻後開口道:
“聽說你與南榮姑娘要去她的族地安葬族人?”
沈臨鶴掀起眼皮看他一眼,又閉上了,說道:
“是。”
偏殿中一陣尷尬的沉默,杜縉看看李未遲又看看沈臨鶴,一個勁兒地給劉巡使眼色。
可劉巡還沉浸在沈臨鶴的彩禮中迴不過神來,壓根連頭都沒抬。
杜縉無法,正要開口緩和一下氣氛,卻聽沈臨鶴懶懶散散地開口道:
“我會順道去那小漁村瞧瞧的。”
李未遲微微頷首,琢磨著說點什麽,沈臨鶴卻先一步站起了身。
他眉眼低垂著朝李未遲拱了拱手,說道:
“困極了,先走一步。”
說完,轉身晃晃悠悠便出了門。
劉巡這才迴過味兒來,瞅了瞅沈臨鶴的背影,看了看李未遲的臉色,朝杜縉不停地轉悠著眼珠子。
他倆心知肚明,自從李未遲手握大權,他與他們三人的關係就變得微妙了些。
雖是兄弟,可也是君臣。
有時連一向說話不經大腦的劉巡也要在他麵前琢磨再三然後開口。
他與杜縉都如此,更別提頂著‘沈’姓的沈臨鶴了。
而這次因著耶律祁一事,李未遲與沈臨鶴之間更是有了隔閡。
尤其這一趟從縉國迴來,南榮姑娘竟然連異能都丟了,還差點死在了半路上,沈臨鶴更是對李未遲沒什麽好臉色了。
李未遲將劉巡與杜縉擠眉弄眼的樣子看在眼中,心中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說不愧疚是假的,可他畢竟在一國之君的位置上,心中又忍不住對沈臨鶴有些暗惱。
琢磨了半晌,李未遲緩緩開口道:
“南榮姑娘畢竟沒了娘家人,雖然嫁妝臨鶴替她準備了,可傳出去是夫家備的嫁妝仍是不好聽。
劉巡,你從我私庫裏尋一些合適的拿去給南榮姑娘添妝。”
頓了頓,李未遲又補充道:
“多拿一些。”
杜縉和劉巡看著李未遲蹙著眉一副別扭的樣子,隻覺得好笑。
他們幾個人相知這麽多年,隻希望不論日後走到何處,想起幾人之間的情誼不會覺得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