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三人
素手提燈,渡世間萬鬼 作者:雪夜提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傅詔挑了挑眉,望向沈臨鶴,“這金吾獄都快成你家了,出入自由,還能會客。”
沈臨鶴懶懶一抱拳,“全仰仗傅將軍。”
傅詔覷了一眼沈臨鶴的臉皮,心想年紀越長倒是這皮越厚了。
他剛要離開,卻聽沈臨鶴叫住他。
傅詔迴頭,用眼神詢問。
隻見沈臨鶴半個身體都倚在欄杆上,閑閑笑道:
“傅將軍不若也見見那位…客人。”
-
啟明堂中,傅詔命人上了茶水。
沈臨鶴在堂中溜達了一圈,除了桌椅小榻便是書籍。
“無趣。”
沈臨鶴搖搖頭,在桌邊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便皺了眉,嫌棄地將茶杯放迴了桌子上。
傅詔輕輕瞥他一眼,“我這裏的茶水就是為了解渴除乏的,沒你那麽多講究。”
正說著,一個身披灰色鬥篷的人進了啟明堂。
傅詔猜到沈臨鶴既想給他介紹這位客人,想來此人的身份不一般。
可沒想兜帽一摘,傅詔見到那人的臉時,還是有一瞬間的驚訝。
“三皇子?”
來人正是三皇子李未遲。
若非傅詔記性好,先前宮宴時遠遠見過李未遲,他今日都不一定能認得出來。
李未遲嘴角噙著溫和的笑意,微微頷首:
“傅將軍。”
算是打過招唿了。
傅詔目光掃過沈臨鶴,似乎有些怪他沒早說是三皇子要來。
但無法,傅詔隻得拿了個茶杯給李未遲斟茶。
李未遲毫無皇子的架子,端起茶杯就喝,臉上一點嫌棄的神情都沒有。
見他舉止自然大方,眉宇間隱隱有皇家高高在上的氣質,但卻又不讓人覺得厭煩,傅詔心中暗暗吃驚。
忽地明白過來,沈臨鶴所說皇室並非無人可用是什麽意思了。
“今日前來,多有叨擾。”李未遲看向傅詔說道。
隨後朝沈臨鶴掃了一眼,又道:
“原以為臨鶴往金吾獄走這一遭必然不能全須全尾了,沒成想你們二人竟是少時的玩伴。”
傅詔沉默片刻,才緩緩說道:
“也未曾想到,沈臨鶴的背後之人,竟是三皇子。”
李未遲笑了笑,神色坦誠,“不能說是背後之人,隻能說是…脾性相投、互相珍重的同路兄弟吧。”
傅詔垂下眸子,一時間沒有開口。
不管如何,如今沈臨鶴將他的目的明明白白擺在傅詔麵前了,那就是讓傅詔也暗中扶持三皇子,最後推翻太子甚至是聖上,登上帝位。
三人都是聰明人,不用說得那麽明白,便知深意。
李未遲也不急,喝了那杯澀口的茶,竟又給自己斟了一杯。
傅詔奇怪,即便三皇子自瑤妃故去,日子大不如從前,可宮中的茶便沒有差的,怎麽如此不講究。
沈臨鶴見他神色,含笑解釋道:
“瑤妃娘娘故去沒多久,未遲就被人下了毒,幸好發現的早,撿迴了一條命,可這味覺卻受了影響,苦和酸都嚐不出來。”
傅詔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他比三皇子年長兩歲,他幼時雖無人陪伴,可好歹吃喝不愁,日子還算過的去。
可李未遲一介堂堂皇子,竟每日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
不一定什麽時候,一條小命就沒了。
算來,他那時不過幾歲而已。
不過李未遲倒是一臉不在意地笑道:
“老天對我還是寬待了,嚐不出苦總比嚐不出甜要強多了。”
“怪不得宮中再無三皇子消息,”傅詔神情一凜,“沒想到三皇子小小年紀,隱忍之術竟是爐火純青。”
這話說的多少有些失禮了,不過李未遲臉上笑意未變,隻長歎一聲道:
“當年想讓我死的人可不止一個兩個,經曆的多了便會了,而且當時沒什麽別的心思,隻想保命而已。”
說完,李未遲的眸中出現了一抹懷念之色,唇邊的笑意也收斂了些。
“當年我還小,母妃走的突然,以前也沒教過我怎麽在宮中保命,”李未遲頓了頓,“其實她也不會,否則不會那麽早就死了。”
傅詔聽後皺了眉,莫非瑤妃之死另有蹊蹺…
李未遲繼續說道:
“當年我中毒,倒在了從禦書房到宮門口必經的草叢裏,是…沈老國公發現的我,我那時已經氣息奄奄,沈老國公顧不上宮中禮儀,把我扛起來就送去了太醫院。”
“若不是沈老國公,我早已死在那時候了。”
“後來沈老國公和沈國公便經常暗地裏幫扶我,隱忍的求生之道還是他們教我的。”
傅詔神情意外,看向沈臨鶴。
沈臨鶴一臉無辜,攤了攤手說道:
“別看我,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
自家祖父和親爹竟然許多年前便救了大慶國的皇子,而他又在多年後要將這皇子推到大慶國的至高位置。
果真是…
因果循環呢。
傅詔透過啟明堂半開的窗戶往外看,南邊暴風雪不停,京城的天空也烏雲沉沉。
他的目光冷肅望向李未遲,“這暴風雪一來,聖上和太子無力安置災民,必定怨聲載道,倒是三皇子上位的好時機。”
可李未遲眉頭一下子蹙了起來,他想起受災的州郡心中擔憂。
今晨,他的人把急報抄送了一份給他,那字字句句中透出的風雪冷冽、百姓饑寒交迫,讓他茶飯不思、坐立難安。
李未遲輕輕搖了搖頭,麵色沉重。
“如今南邊依舊風雪未停,百姓缺衣短糧,他們有人舉家遷徙,一路往京城而來,然而在路上凍死餓死的就有無數了,即便幸運到了京城,聖上和太子能不能下令開城門還是個問題。”
李未遲輕歎一聲,“這確實是個好時機,可我…不能踩著百姓的屍骨上位啊!”
沈臨鶴懶懶一抱拳,“全仰仗傅將軍。”
傅詔覷了一眼沈臨鶴的臉皮,心想年紀越長倒是這皮越厚了。
他剛要離開,卻聽沈臨鶴叫住他。
傅詔迴頭,用眼神詢問。
隻見沈臨鶴半個身體都倚在欄杆上,閑閑笑道:
“傅將軍不若也見見那位…客人。”
-
啟明堂中,傅詔命人上了茶水。
沈臨鶴在堂中溜達了一圈,除了桌椅小榻便是書籍。
“無趣。”
沈臨鶴搖搖頭,在桌邊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便皺了眉,嫌棄地將茶杯放迴了桌子上。
傅詔輕輕瞥他一眼,“我這裏的茶水就是為了解渴除乏的,沒你那麽多講究。”
正說著,一個身披灰色鬥篷的人進了啟明堂。
傅詔猜到沈臨鶴既想給他介紹這位客人,想來此人的身份不一般。
可沒想兜帽一摘,傅詔見到那人的臉時,還是有一瞬間的驚訝。
“三皇子?”
來人正是三皇子李未遲。
若非傅詔記性好,先前宮宴時遠遠見過李未遲,他今日都不一定能認得出來。
李未遲嘴角噙著溫和的笑意,微微頷首:
“傅將軍。”
算是打過招唿了。
傅詔目光掃過沈臨鶴,似乎有些怪他沒早說是三皇子要來。
但無法,傅詔隻得拿了個茶杯給李未遲斟茶。
李未遲毫無皇子的架子,端起茶杯就喝,臉上一點嫌棄的神情都沒有。
見他舉止自然大方,眉宇間隱隱有皇家高高在上的氣質,但卻又不讓人覺得厭煩,傅詔心中暗暗吃驚。
忽地明白過來,沈臨鶴所說皇室並非無人可用是什麽意思了。
“今日前來,多有叨擾。”李未遲看向傅詔說道。
隨後朝沈臨鶴掃了一眼,又道:
“原以為臨鶴往金吾獄走這一遭必然不能全須全尾了,沒成想你們二人竟是少時的玩伴。”
傅詔沉默片刻,才緩緩說道:
“也未曾想到,沈臨鶴的背後之人,竟是三皇子。”
李未遲笑了笑,神色坦誠,“不能說是背後之人,隻能說是…脾性相投、互相珍重的同路兄弟吧。”
傅詔垂下眸子,一時間沒有開口。
不管如何,如今沈臨鶴將他的目的明明白白擺在傅詔麵前了,那就是讓傅詔也暗中扶持三皇子,最後推翻太子甚至是聖上,登上帝位。
三人都是聰明人,不用說得那麽明白,便知深意。
李未遲也不急,喝了那杯澀口的茶,竟又給自己斟了一杯。
傅詔奇怪,即便三皇子自瑤妃故去,日子大不如從前,可宮中的茶便沒有差的,怎麽如此不講究。
沈臨鶴見他神色,含笑解釋道:
“瑤妃娘娘故去沒多久,未遲就被人下了毒,幸好發現的早,撿迴了一條命,可這味覺卻受了影響,苦和酸都嚐不出來。”
傅詔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他比三皇子年長兩歲,他幼時雖無人陪伴,可好歹吃喝不愁,日子還算過的去。
可李未遲一介堂堂皇子,竟每日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
不一定什麽時候,一條小命就沒了。
算來,他那時不過幾歲而已。
不過李未遲倒是一臉不在意地笑道:
“老天對我還是寬待了,嚐不出苦總比嚐不出甜要強多了。”
“怪不得宮中再無三皇子消息,”傅詔神情一凜,“沒想到三皇子小小年紀,隱忍之術竟是爐火純青。”
這話說的多少有些失禮了,不過李未遲臉上笑意未變,隻長歎一聲道:
“當年想讓我死的人可不止一個兩個,經曆的多了便會了,而且當時沒什麽別的心思,隻想保命而已。”
說完,李未遲的眸中出現了一抹懷念之色,唇邊的笑意也收斂了些。
“當年我還小,母妃走的突然,以前也沒教過我怎麽在宮中保命,”李未遲頓了頓,“其實她也不會,否則不會那麽早就死了。”
傅詔聽後皺了眉,莫非瑤妃之死另有蹊蹺…
李未遲繼續說道:
“當年我中毒,倒在了從禦書房到宮門口必經的草叢裏,是…沈老國公發現的我,我那時已經氣息奄奄,沈老國公顧不上宮中禮儀,把我扛起來就送去了太醫院。”
“若不是沈老國公,我早已死在那時候了。”
“後來沈老國公和沈國公便經常暗地裏幫扶我,隱忍的求生之道還是他們教我的。”
傅詔神情意外,看向沈臨鶴。
沈臨鶴一臉無辜,攤了攤手說道:
“別看我,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
自家祖父和親爹竟然許多年前便救了大慶國的皇子,而他又在多年後要將這皇子推到大慶國的至高位置。
果真是…
因果循環呢。
傅詔透過啟明堂半開的窗戶往外看,南邊暴風雪不停,京城的天空也烏雲沉沉。
他的目光冷肅望向李未遲,“這暴風雪一來,聖上和太子無力安置災民,必定怨聲載道,倒是三皇子上位的好時機。”
可李未遲眉頭一下子蹙了起來,他想起受災的州郡心中擔憂。
今晨,他的人把急報抄送了一份給他,那字字句句中透出的風雪冷冽、百姓饑寒交迫,讓他茶飯不思、坐立難安。
李未遲輕輕搖了搖頭,麵色沉重。
“如今南邊依舊風雪未停,百姓缺衣短糧,他們有人舉家遷徙,一路往京城而來,然而在路上凍死餓死的就有無數了,即便幸運到了京城,聖上和太子能不能下令開城門還是個問題。”
李未遲輕歎一聲,“這確實是個好時機,可我…不能踩著百姓的屍骨上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