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銘正打算著怎麽對付趙匩,卻不想對方先他一步。
眼看著又要到了各國派人前去景明上供的時候了,趙匩先一步對趙殷說。
“往年是兒臣不懂事,眼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進貢時候。隻是兒臣與景文帝之前有所恩怨,由兒臣前去實在不妥。”
沈君寒登基後,封號景文帝。眾人不敢直唿名諱,便稱之為景文帝。此名,也是取了蘇景雯名中的兩字。
“那依你所看應當如何?”
“父皇,我趙國和景明有些恩怨。這些年又因為兒臣,我國隻能派出使臣。但卻始終不能抵消景明對我們的戒備,所以兒臣想,不如此番,便由五弟前去。”
“一來,五弟年齡尚小。上貢時,景明會聚集多國的使臣。或者大臣等等,若是讓五弟前去也好長長見識。二來,五弟雖不是太子。可也是一國皇子,由此可向景明示忠,打消一些懷疑的念頭。”
這些年來,景明對趙燕兩國的一切東西都嚴查。趙國的有些生意人也需要路過景明,難免會被攬住。
既然不打算於景明為敵,那麽若是向景明示忠。打消顧慮之後,且不說燕國如何。最起碼趙國也可以得到不少好處,而且趙匩說。
“五弟雖然年幼,但是說話處事為人圓滑。必能討得景文帝的歡心,兩全其美。”
趙殷點了點頭,這幾年來,趙銘的所作所為他全部都看在眼裏。雖然不及太子,但是能力也很出眾。
若是能讓他前去,想必也能學到不少。而且趙匩如此說道,一來讓趙王覺得他懂得謙讓,兄友弟恭的樣子。
兄弟和睦是趙王最希望的,畢竟自古以來皇室之間的殺戮他見過不少。便更加知道,這種兄弟之間的友情有多難得。
也因此,對趙匩越發滿意。不拘小節,不善妒。處處為他人著想,若是以後真的將趙國交付於他,也不會錯。
趙銘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皺了皺眉頭,作為從小一起長大的。趙銘才不會相信趙匩有如此好心,隻是趙王已經下旨。
他就算不去也沒有辦法,所以趙銘對身邊的侍衛說道。
“去排查一下前去景明的路上可有埋伏什麽的,近日來,太子可有什麽反常之處?”
“啟稟王爺,太子殿下除了每日幫助皇上分憂處理政務以外,並無其他可疑之處。”
“嗬,本王知道了,你先去吧。”
就這樣,到了日子。趙青和趙銘一同前去,因為他畢竟是第一次前去景明。若是有什麽不懂的地方還需要人來指點,若是不小心闖了禍可不好。
趙殷親自送行,臨行前還不忘叮囑趙銘。
“此去景明路途遙遠,且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一定要在趙大人的指點下,多學習一些東西,好漲漲閱曆。說來此事還要感謝你太子哥哥,若不是他,你也沒有這個機會。”
“是,兒臣多謝父皇,多謝太子殿下。兒臣一定不負父皇望,太子哥哥也請放心。皇弟絕不會浪費您的一片苦心,一定好好學習。”
趙殷點了點頭,一路上趙銘都在想趙匩到底是打的什麽算盤。卻絲毫不知此去景明一行,差點讓他迴不來。
“王爺,這小子究竟何德何能,看起來也並不聰明的樣子。竟然能勞煩您親自出馬,隻是此去隻怕要多加小心。”
沈君翔微微一笑,看著前麵正在行駛的趙國的馬車。
“你可不要小瞧了車上的那位,本王若不親自出馬隻怕還治不了他。他可沒有表麵上看起來那麽單純,好了我們也趕路吧。務必要在他之前到達景明,本王還有其他事情要準備。”
暗衛點了點頭,幾人正是跟著趙銘一同前往景明的沈君翔等人。而這個計謀也是沈君翔早就想好了的,隻怕這次趙銘是兇多吉少了。
沈君翔等人先一步到達景明,沿著之前的密道順利進入景明的宮內。裝扮成侍衛,和太監。
沈君翔混在人群中,加上最近要設宴款待各國來使的原因。所有人都無暇顧及身邊的人是否換了或者變了,忙的焦頭爛額。
二天之後,趙銘成功抵達上京。其他國家的使臣也陸續到達,人都來的差不多了。
趙銘抵達之後在上京逛了一圈,現在的景明早就不是之前的景明了。自景明帝死後,沈君寒加快了改善。
現在幾乎每一家都是小康生活,隻有邊緣地界或者個別地區還沒有完全改善,卻也在進行中。
軍隊訓練有素,趙銘途中也聽到了不少議論。
“聽說各國使臣又要來進貢了,今年又熱鬧了。這也是咱們皇上英明神武,這才有了咱們景明的今天。”
“是啊是啊,而且像皇上這麽好的男人天底下隻怕也找不出第二個來了。皇上登基也有五六年了吧,可後宮始終隻有皇後一人……”
聽著這些話,趙銘突然有些好奇。早就聽聞景明皇後是一奇人,且醫術神氣。又是葉神醫的徒弟,還精通軍事。
可自古皇帝,哪個不是三宮六院的?可這個皇後竟然能讓皇上除了她以外,不納任何人為妃。
這是何等本領,一般這種男人都會被說為怕老婆。可是景明如此強盛,景文帝也不可能是這種人。
“這個景明皇後倒是有意思,聽聞她美若天仙。且才華橫溢,是個奇人。趙大人經常來景明,可曾一睹芳容過?”
趙青笑了笑,對趙銘說道。
“王爺,這個臣也不知道該怎麽形容。每年宮宴上景明皇後都會出席,不如王爺自己看看便知了。隻是王爺且不能任性,聽說還從未有人在她手中討過好。”
趙銘搖了搖白折扇,對蘇景雯越發好奇。他自認自己論才能不輸趙匩,難不成一個女流之輩能贏他不成。
他倒是想會會這個蘇景雯了,派人前去打聽了一下蘇景雯的往事。因為聽聞蘇景雯先前,與現在可是截然不同。
“王爺,這是您要的。”
趙銘點了點頭,遣散了身邊的侍衛。
眼看著又要到了各國派人前去景明上供的時候了,趙匩先一步對趙殷說。
“往年是兒臣不懂事,眼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進貢時候。隻是兒臣與景文帝之前有所恩怨,由兒臣前去實在不妥。”
沈君寒登基後,封號景文帝。眾人不敢直唿名諱,便稱之為景文帝。此名,也是取了蘇景雯名中的兩字。
“那依你所看應當如何?”
“父皇,我趙國和景明有些恩怨。這些年又因為兒臣,我國隻能派出使臣。但卻始終不能抵消景明對我們的戒備,所以兒臣想,不如此番,便由五弟前去。”
“一來,五弟年齡尚小。上貢時,景明會聚集多國的使臣。或者大臣等等,若是讓五弟前去也好長長見識。二來,五弟雖不是太子。可也是一國皇子,由此可向景明示忠,打消一些懷疑的念頭。”
這些年來,景明對趙燕兩國的一切東西都嚴查。趙國的有些生意人也需要路過景明,難免會被攬住。
既然不打算於景明為敵,那麽若是向景明示忠。打消顧慮之後,且不說燕國如何。最起碼趙國也可以得到不少好處,而且趙匩說。
“五弟雖然年幼,但是說話處事為人圓滑。必能討得景文帝的歡心,兩全其美。”
趙殷點了點頭,這幾年來,趙銘的所作所為他全部都看在眼裏。雖然不及太子,但是能力也很出眾。
若是能讓他前去,想必也能學到不少。而且趙匩如此說道,一來讓趙王覺得他懂得謙讓,兄友弟恭的樣子。
兄弟和睦是趙王最希望的,畢竟自古以來皇室之間的殺戮他見過不少。便更加知道,這種兄弟之間的友情有多難得。
也因此,對趙匩越發滿意。不拘小節,不善妒。處處為他人著想,若是以後真的將趙國交付於他,也不會錯。
趙銘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皺了皺眉頭,作為從小一起長大的。趙銘才不會相信趙匩有如此好心,隻是趙王已經下旨。
他就算不去也沒有辦法,所以趙銘對身邊的侍衛說道。
“去排查一下前去景明的路上可有埋伏什麽的,近日來,太子可有什麽反常之處?”
“啟稟王爺,太子殿下除了每日幫助皇上分憂處理政務以外,並無其他可疑之處。”
“嗬,本王知道了,你先去吧。”
就這樣,到了日子。趙青和趙銘一同前去,因為他畢竟是第一次前去景明。若是有什麽不懂的地方還需要人來指點,若是不小心闖了禍可不好。
趙殷親自送行,臨行前還不忘叮囑趙銘。
“此去景明路途遙遠,且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一定要在趙大人的指點下,多學習一些東西,好漲漲閱曆。說來此事還要感謝你太子哥哥,若不是他,你也沒有這個機會。”
“是,兒臣多謝父皇,多謝太子殿下。兒臣一定不負父皇望,太子哥哥也請放心。皇弟絕不會浪費您的一片苦心,一定好好學習。”
趙殷點了點頭,一路上趙銘都在想趙匩到底是打的什麽算盤。卻絲毫不知此去景明一行,差點讓他迴不來。
“王爺,這小子究竟何德何能,看起來也並不聰明的樣子。竟然能勞煩您親自出馬,隻是此去隻怕要多加小心。”
沈君翔微微一笑,看著前麵正在行駛的趙國的馬車。
“你可不要小瞧了車上的那位,本王若不親自出馬隻怕還治不了他。他可沒有表麵上看起來那麽單純,好了我們也趕路吧。務必要在他之前到達景明,本王還有其他事情要準備。”
暗衛點了點頭,幾人正是跟著趙銘一同前往景明的沈君翔等人。而這個計謀也是沈君翔早就想好了的,隻怕這次趙銘是兇多吉少了。
沈君翔等人先一步到達景明,沿著之前的密道順利進入景明的宮內。裝扮成侍衛,和太監。
沈君翔混在人群中,加上最近要設宴款待各國來使的原因。所有人都無暇顧及身邊的人是否換了或者變了,忙的焦頭爛額。
二天之後,趙銘成功抵達上京。其他國家的使臣也陸續到達,人都來的差不多了。
趙銘抵達之後在上京逛了一圈,現在的景明早就不是之前的景明了。自景明帝死後,沈君寒加快了改善。
現在幾乎每一家都是小康生活,隻有邊緣地界或者個別地區還沒有完全改善,卻也在進行中。
軍隊訓練有素,趙銘途中也聽到了不少議論。
“聽說各國使臣又要來進貢了,今年又熱鬧了。這也是咱們皇上英明神武,這才有了咱們景明的今天。”
“是啊是啊,而且像皇上這麽好的男人天底下隻怕也找不出第二個來了。皇上登基也有五六年了吧,可後宮始終隻有皇後一人……”
聽著這些話,趙銘突然有些好奇。早就聽聞景明皇後是一奇人,且醫術神氣。又是葉神醫的徒弟,還精通軍事。
可自古皇帝,哪個不是三宮六院的?可這個皇後竟然能讓皇上除了她以外,不納任何人為妃。
這是何等本領,一般這種男人都會被說為怕老婆。可是景明如此強盛,景文帝也不可能是這種人。
“這個景明皇後倒是有意思,聽聞她美若天仙。且才華橫溢,是個奇人。趙大人經常來景明,可曾一睹芳容過?”
趙青笑了笑,對趙銘說道。
“王爺,這個臣也不知道該怎麽形容。每年宮宴上景明皇後都會出席,不如王爺自己看看便知了。隻是王爺且不能任性,聽說還從未有人在她手中討過好。”
趙銘搖了搖白折扇,對蘇景雯越發好奇。他自認自己論才能不輸趙匩,難不成一個女流之輩能贏他不成。
他倒是想會會這個蘇景雯了,派人前去打聽了一下蘇景雯的往事。因為聽聞蘇景雯先前,與現在可是截然不同。
“王爺,這是您要的。”
趙銘點了點頭,遣散了身邊的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