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興起新教派
穿到荒年,啃啥樹皮我帶全家吃肉 作者:甘蔗嚼不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洲遠心裏盤算著,要不要去拿了富戶籌集的銀子,剿了匪去縣裏再領一筆賞銀。
贏兩次的才叫雙贏。
“鏡德先生迴來了嗎?”
顧洲遠暫時收起心裏的這些想法。
流民隊伍裏青壯占大多數,100個人裏隻有十來個婦孺老弱。
這些人雖說都是孤家寡人,但是也不能貿貿然拉人上戰場。
剿匪可不是打架鬥毆,那可是要死人的。
先要從中挑選一批敢打敢拚的人,經過一番係統的訓練,之後才能進入實戰。
顧洲遠沒當過兵。
也不像別的穿越主角那般無師自通,上來就具備了將帥之才。
他老老實實在係統商城裏搜索了《民兵軍事訓練手冊》。
這本書詳細闡述民兵的各類訓練項目,包括基礎訓練、專業訓練和戰術訓練等,以及相應的訓練方法和步驟。
他準備照著這本書來訓練隊伍,主打的一個科學練兵。
周捕頭搖頭,“應該沒有吧,要是鏡德先生迴來,侯大人一定會把人請進衙門的。”
“有鏡德先生在,像是這迴的土匪事件,侯大人也不至於這般焦頭爛額了。”
“你找鏡德先生是有什麽事情嗎?我要是見到先生,幫你帶話。”
顧洲遠微微頷首:“我想請鏡德先生幫我在書院找兩個教書先生。”
村裏的學堂已經蓋好,不少村民幫家裏的孩子報了名。
七八十個娃,隻靠一個馮童生肯定教不過來。
“嗐,我還以為啥事呢,我迴去跟侯大人稟報一聲,他找教諭給了安排兩個先生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周捕頭笑著道。
“那敢情好,這事兒還是我親自去找縣令大人說吧。”
雖然他知道,以他跟侯縣令的交情,這真的就隻是一句話的事情。
但是總是請人辦事,當麵說表示尊重還是有必要的。
也是顧洲遠思維固化了,總覺得老師一定要在學校裏找。
他怎麽忘記了縣裏還有專司教諭的教諭。
這玩意兒又不要教師資格證,拉過倆老秀才就能上崗。
10萬斤糧食其中有一半是粟米。
以前粟米賣的多,畢竟便宜,買一斤白米能買三四斤粟米。
老百姓自然首選粟米,沒得買的時候才會考慮白米。
可現在不少倒賣糧食的二道販子在市場上購糧。
白米的差價更大些,先前白米62文一斤的時候,青田縣衙賣出的白米隻有52文,足足少了10文,粟米卻隻有5文錢的差價。
顧洲遠賣給侯縣令的時候,白米是50文一斤,侯縣令加價2文也是應該的。
畢竟運輸、倉儲、售賣那都是需要成本的。
現在糧食價格迴落,白米的差價也變小了,縣衙裏40文一斤的白米,隔壁縣一斤賣46文。
粟米價格咬得挺死,基本隻相差2、3文錢的樣子。
所以現在外麵白米也開始受市場歡迎起來。
按照之前商議好的,顧洲遠給侯縣令的價格依然比市場上便宜很多。
粟米10文一斤,白米則是30文一斤。
這批糧食給出去之後,他便不準備主動調低價格。
而是按照糧食市場正常價格供貨。
隻要他源源不斷提供糧食,由市場自己調節,糧價很快便會迴到正常水準。
周捕頭掏出2000兩銀子把糧款結清。
“也是托顧兄弟的福,我也是懷裏揣過幾千兩銀子的人了!”周捕頭哈哈笑道。
一百兩一張的銀票,一共20張,顧洲遠隨意在手裏甩了幾下。
湊在工坊外麵看熱鬧的村民全都炸開了鍋。
“你們聽到沒有,2000兩銀子啊,小遠手裏那一遝紙片就是2000兩銀子!”
“娘的,我要是有2000兩銀子,我就啥都不幹了,躺在家裏找個丫鬟婆子伺候我!”
“還2000兩,虧你敢想,我要是有200兩我就在擱家享福,再也不種地了。”
“你說小遠掙那麽多銀子幹啥?那能花的完嗎?”
“你瞧你操那心幹啥,要不然你讓你家春梅加把勁兒,嫁到顧家,幫小遠一把,替他把銀子花花?”
“去你的!”
“哈哈哈哈……”
顧洲遠看了看天色,見這會兒已經是申時了。
“你們怎麽不早上來?這麽多糧食全部拉走必然是要走夜路的。”
“雖說一般土匪不敢動官府的東西,可萬一碰到那不開眼的虎逼了呢?”顧洲遠有些不解。
北京大名府知府梁中書,給嶽父太師蔡京賀壽的十萬貫金銀珠寶,都能被好漢給劫了。
如此看來,縣衙裏運送的糧食,也不是絕對安全的。
“上午抽不開空過來啊,忙的要死。”周捕頭一臉無奈。
“縣裏現在又興起了一個新教派,叫做白蓮教的,短短一個月時間,吸納了老多教眾了。”
“上午的時候,那白蓮教在破廟邊上布道,圍了好多百姓,縣令大人讓我們一眾衙役全都去看著,免得鬧出什麽亂子來。”
顧洲遠不解道:“直接取締了不就得了,還費那勁兒嚴防死守的幹啥?”
白蓮教,一聽這名頭就知道是走什麽路子的。
“那白蓮教迄今為止,並沒有什麽出格的事情,反倒是一直勸人向善。”
周捕頭話語中也是透露著驚奇。
他這些日子受侯大人派遣,一直在調查白蓮教的事情。
他發現這白蓮教當真如它的名字一般,純潔如白蓮花。
白蓮教提倡念佛持戒。
規定信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禁蔥薑等辛辣食物。
它號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種半僧半俗的秘密團體。
到現在為止,白蓮教也沒有收過教眾什麽入教費保護費啥的。
反倒有時還會布施些米麵給窮困的信徒。
也沒有像之前的邪教那般,鼓吹自己的神秘強大,甚至把教義淩駕於朝廷律法之上。
他們反倒規勸教眾要遵紀守法,聽官府的安排,苦難總會過去的。
就這樣一個不為財不為權的教派,縣衙找不到絲毫理由,去整治對方。
贏兩次的才叫雙贏。
“鏡德先生迴來了嗎?”
顧洲遠暫時收起心裏的這些想法。
流民隊伍裏青壯占大多數,100個人裏隻有十來個婦孺老弱。
這些人雖說都是孤家寡人,但是也不能貿貿然拉人上戰場。
剿匪可不是打架鬥毆,那可是要死人的。
先要從中挑選一批敢打敢拚的人,經過一番係統的訓練,之後才能進入實戰。
顧洲遠沒當過兵。
也不像別的穿越主角那般無師自通,上來就具備了將帥之才。
他老老實實在係統商城裏搜索了《民兵軍事訓練手冊》。
這本書詳細闡述民兵的各類訓練項目,包括基礎訓練、專業訓練和戰術訓練等,以及相應的訓練方法和步驟。
他準備照著這本書來訓練隊伍,主打的一個科學練兵。
周捕頭搖頭,“應該沒有吧,要是鏡德先生迴來,侯大人一定會把人請進衙門的。”
“有鏡德先生在,像是這迴的土匪事件,侯大人也不至於這般焦頭爛額了。”
“你找鏡德先生是有什麽事情嗎?我要是見到先生,幫你帶話。”
顧洲遠微微頷首:“我想請鏡德先生幫我在書院找兩個教書先生。”
村裏的學堂已經蓋好,不少村民幫家裏的孩子報了名。
七八十個娃,隻靠一個馮童生肯定教不過來。
“嗐,我還以為啥事呢,我迴去跟侯大人稟報一聲,他找教諭給了安排兩個先生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周捕頭笑著道。
“那敢情好,這事兒還是我親自去找縣令大人說吧。”
雖然他知道,以他跟侯縣令的交情,這真的就隻是一句話的事情。
但是總是請人辦事,當麵說表示尊重還是有必要的。
也是顧洲遠思維固化了,總覺得老師一定要在學校裏找。
他怎麽忘記了縣裏還有專司教諭的教諭。
這玩意兒又不要教師資格證,拉過倆老秀才就能上崗。
10萬斤糧食其中有一半是粟米。
以前粟米賣的多,畢竟便宜,買一斤白米能買三四斤粟米。
老百姓自然首選粟米,沒得買的時候才會考慮白米。
可現在不少倒賣糧食的二道販子在市場上購糧。
白米的差價更大些,先前白米62文一斤的時候,青田縣衙賣出的白米隻有52文,足足少了10文,粟米卻隻有5文錢的差價。
顧洲遠賣給侯縣令的時候,白米是50文一斤,侯縣令加價2文也是應該的。
畢竟運輸、倉儲、售賣那都是需要成本的。
現在糧食價格迴落,白米的差價也變小了,縣衙裏40文一斤的白米,隔壁縣一斤賣46文。
粟米價格咬得挺死,基本隻相差2、3文錢的樣子。
所以現在外麵白米也開始受市場歡迎起來。
按照之前商議好的,顧洲遠給侯縣令的價格依然比市場上便宜很多。
粟米10文一斤,白米則是30文一斤。
這批糧食給出去之後,他便不準備主動調低價格。
而是按照糧食市場正常價格供貨。
隻要他源源不斷提供糧食,由市場自己調節,糧價很快便會迴到正常水準。
周捕頭掏出2000兩銀子把糧款結清。
“也是托顧兄弟的福,我也是懷裏揣過幾千兩銀子的人了!”周捕頭哈哈笑道。
一百兩一張的銀票,一共20張,顧洲遠隨意在手裏甩了幾下。
湊在工坊外麵看熱鬧的村民全都炸開了鍋。
“你們聽到沒有,2000兩銀子啊,小遠手裏那一遝紙片就是2000兩銀子!”
“娘的,我要是有2000兩銀子,我就啥都不幹了,躺在家裏找個丫鬟婆子伺候我!”
“還2000兩,虧你敢想,我要是有200兩我就在擱家享福,再也不種地了。”
“你說小遠掙那麽多銀子幹啥?那能花的完嗎?”
“你瞧你操那心幹啥,要不然你讓你家春梅加把勁兒,嫁到顧家,幫小遠一把,替他把銀子花花?”
“去你的!”
“哈哈哈哈……”
顧洲遠看了看天色,見這會兒已經是申時了。
“你們怎麽不早上來?這麽多糧食全部拉走必然是要走夜路的。”
“雖說一般土匪不敢動官府的東西,可萬一碰到那不開眼的虎逼了呢?”顧洲遠有些不解。
北京大名府知府梁中書,給嶽父太師蔡京賀壽的十萬貫金銀珠寶,都能被好漢給劫了。
如此看來,縣衙裏運送的糧食,也不是絕對安全的。
“上午抽不開空過來啊,忙的要死。”周捕頭一臉無奈。
“縣裏現在又興起了一個新教派,叫做白蓮教的,短短一個月時間,吸納了老多教眾了。”
“上午的時候,那白蓮教在破廟邊上布道,圍了好多百姓,縣令大人讓我們一眾衙役全都去看著,免得鬧出什麽亂子來。”
顧洲遠不解道:“直接取締了不就得了,還費那勁兒嚴防死守的幹啥?”
白蓮教,一聽這名頭就知道是走什麽路子的。
“那白蓮教迄今為止,並沒有什麽出格的事情,反倒是一直勸人向善。”
周捕頭話語中也是透露著驚奇。
他這些日子受侯大人派遣,一直在調查白蓮教的事情。
他發現這白蓮教當真如它的名字一般,純潔如白蓮花。
白蓮教提倡念佛持戒。
規定信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禁蔥薑等辛辣食物。
它號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種半僧半俗的秘密團體。
到現在為止,白蓮教也沒有收過教眾什麽入教費保護費啥的。
反倒有時還會布施些米麵給窮困的信徒。
也沒有像之前的邪教那般,鼓吹自己的神秘強大,甚至把教義淩駕於朝廷律法之上。
他們反倒規勸教眾要遵紀守法,聽官府的安排,苦難總會過去的。
就這樣一個不為財不為權的教派,縣衙找不到絲毫理由,去整治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