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幸福家園
穿到荒年,啃啥樹皮我帶全家吃肉 作者:甘蔗嚼不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終,顧得地買了兩副金鐲子,一共花了300兩銀子。
終於是把歇在後宅的掌櫃給驚動了。
掌櫃自然是滿麵春風,還贈送了兩隻牛角梳給顧得地。
夥計渾身都汗濕了,幸虧自己機靈,發現情況不對勁立刻就轉變態度,要不然這樁大生意就黃了!
他在掌櫃的麵前一陣吹牛逼。
說什麽都是他熱情招待,慧眼識珠,沒有以貌取人。
這才把顧客給哄好了,促成了這個300兩銀子的大買賣。
掌櫃的老懷大慰,表示等會兒會給小夥計包上一個封紅,獎勵他的突出貢獻。
一旁看熱鬧的富家公子看不下去了,走了過去,把先前發生的事情給說了一遍。
掌櫃頓時勃然大怒,想到這廝居然差點把上門的生意給攪和黃了,他氣得踢了夥計兩腳。
“還想要封紅?你這個月的月錢沒了!”
掌櫃拂袖進了後院,留下夥計揉著屁股,一臉懊悔。
600兩銀子隻花了一半,自己的300兩原封不動帶迴去。
顧得地還頗生出些苦惱。
這錢呐,怎這般經花?
路過城裏的點心鋪子,他買上一大兜點心。
四蛋之前說新宅子院裏缺少個躺椅,他經過集市的時候,也買上了兩個。
還有開荒隊人員擴充,鐮刀鋤頭需要增加,他又買了不少農具。
一路看一路買,花錢的時候沒有心疼也沒有爽感。
迴去的時候,馬車上裝了好些東西。
。。。。。。。。。。
大同村。
顧家正在準備新宅的入住儀式。
擇吉問日不用找別人,顧洲遠掐指一算,說明天就是黃道吉日。
顧家眾人也不疑有他,他的本事,村裏的瞎子那是萬萬及不上他的。
小花跟四柱幾個已經上山找艾蒿跟柚子葉去了。
按大同村的習俗,淨宅的時候,要用艾蒿煮水。
然後拿柚子葉沾上此水揮灑到房屋的各個角落。
寓意著驅走邪氣、晦氣和不潔淨的東西。
現在天氣白天依然很熱,酒席要用到的肉食都是得當天去城裏買。
蔬菜倒是不必發愁,顧家的試驗田裏啥都有,現采現摘,無比新鮮。
這些瑣事基本都不用顧洲遠操心。
他現在正站在“幸福家園”的建築工地上。
不用問,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是誰給起的。
其實顧洲遠本來是準備叫“陽光小區”的。
奈何四蛋一直追問啥叫小區,他也懶得解釋,便直接換了一個名字。
在顧洲遠前世,“幸福家園”的名頭可絲毫不比“陽光小區”遜色。
哪個城市要沒有這兩個社區,那都不好意思出現在大陸地圖上。
20多個熟練瓦工帶著70多個流民。
這裏一下子集結了上百號人蓋房子,房子蓋的那叫一個飛快。
流民們想到自己以後將會住進自己親手蓋的青磚瓦房,幹起活來全都極其賣力。
顧洲遠都沒好意思跟他們說實話,怕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其實這幸福家園的這100套房子,已經被村裏人給定了一半。
村子裏現在每家都有穩定收入,即便是沒有家底的,按揭也能買得起房。
這可是青磚瓦房,夢裏才有的東西,現在踮起腳就能觸碰。
村子裏一家看一家,別人買了你沒買,那無形中就低人一等。
是以房屋預售無比火爆。
碰上那些家裏不缺房子的,顧洲遠還好言勸退了好幾家。
不過估計等不了多久,他們一定還會再來訂房。
顧洲遠惆悵了一會兒,便也不去多想。
大不了後麵再搞倆住宅區。
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陽光家園”跟“和諧家園”!
“小遠,村裏有些人來問,要不要每家搞個小院子,這樣有安全感一些。”王德貴問道。
王德貴現在是村裏的總建築工程師,幾個工地來迴跑。
“這是普通住宅區不是別墅群,要啥院子?”顧洲遠一瞪眼。
“有了院牆不是妨礙大家聯絡感情嗎?”
“正所謂有了這堵牆咱們是兩家,沒了這堵牆,咱們就是一家人。”
“你沒見這地兒叫幸福家園嗎?就是要大家夥打成一片,共創幸福家園。”
顧洲遠一碗熱騰騰的湯給王德貴灌得七葷八素。
王德貴暈乎乎地直點頭。
家家都蓋院子,不說磚頭的成本上去了,就是占地麵積都得擴大一倍。
以後大同村在他的建設下,必然是寸土寸金。
這般浪費土地,顧洲遠自然是不會答應的。
村裏人住慣了大院子,剛開始肯定會有些不舒服。
但是後麵擠擠也就習慣了。
這一點顧洲遠很有信心。
畢竟他前世見多了這些事兒,農村帶院兒的房子全都給拆了,把農民都聚攏到一起,吆喝著攆進鴿子籠裏。
大家後麵不還是樂滋滋的。
沒住進去的人,甚至願意花上三代積蓄,背上半輩子的債。
擠破頭都隻為在城中的鴿子籠裏,占上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窩。
顧洲遠正迴味著前世的各種神奇操作,有人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
“二哥,你迴來啦。”他迴過頭去,見來人是顧得地。
“縣令大人又派人來買糧食了,這迴的馬車還要更多。”
顧得地迴來的時候,正好碰上來拉糧食的車隊。
“哦,那我等迴去一下。”
顧洲遠一直在源源不斷地給縣裏提供糧食。
現在青田縣的糧食價格已經跌了不少,粟米迴落到了15文一斤,白米則是40文上下。
雖說跟往年價格相比,依然貴了不少,但是跟其他受災的地方比較起來,已經算是很便宜了。
關鍵是現在各大糧行已經不敢再囤積糧食,因為糧價下降已經成為趨勢。
以往災年,糧價穩步下降一般是災情後期才會出現。
這個過程往往要曆時八九個月甚至一兩年。
誰都沒想到這才短短兩三個月,糧食就開始降價了。
因為市場看跌,那些手裏有糧的人全都開始拋售糧食。
早賣還能多賺上些銀子,每等上一天,他們就損失了一天的銀錢。
在這般浪潮之下,周邊地區的糧食也在跟著降價,隻不過比青田縣稍稍晚上一些時間。
終於是把歇在後宅的掌櫃給驚動了。
掌櫃自然是滿麵春風,還贈送了兩隻牛角梳給顧得地。
夥計渾身都汗濕了,幸虧自己機靈,發現情況不對勁立刻就轉變態度,要不然這樁大生意就黃了!
他在掌櫃的麵前一陣吹牛逼。
說什麽都是他熱情招待,慧眼識珠,沒有以貌取人。
這才把顧客給哄好了,促成了這個300兩銀子的大買賣。
掌櫃的老懷大慰,表示等會兒會給小夥計包上一個封紅,獎勵他的突出貢獻。
一旁看熱鬧的富家公子看不下去了,走了過去,把先前發生的事情給說了一遍。
掌櫃頓時勃然大怒,想到這廝居然差點把上門的生意給攪和黃了,他氣得踢了夥計兩腳。
“還想要封紅?你這個月的月錢沒了!”
掌櫃拂袖進了後院,留下夥計揉著屁股,一臉懊悔。
600兩銀子隻花了一半,自己的300兩原封不動帶迴去。
顧得地還頗生出些苦惱。
這錢呐,怎這般經花?
路過城裏的點心鋪子,他買上一大兜點心。
四蛋之前說新宅子院裏缺少個躺椅,他經過集市的時候,也買上了兩個。
還有開荒隊人員擴充,鐮刀鋤頭需要增加,他又買了不少農具。
一路看一路買,花錢的時候沒有心疼也沒有爽感。
迴去的時候,馬車上裝了好些東西。
。。。。。。。。。。
大同村。
顧家正在準備新宅的入住儀式。
擇吉問日不用找別人,顧洲遠掐指一算,說明天就是黃道吉日。
顧家眾人也不疑有他,他的本事,村裏的瞎子那是萬萬及不上他的。
小花跟四柱幾個已經上山找艾蒿跟柚子葉去了。
按大同村的習俗,淨宅的時候,要用艾蒿煮水。
然後拿柚子葉沾上此水揮灑到房屋的各個角落。
寓意著驅走邪氣、晦氣和不潔淨的東西。
現在天氣白天依然很熱,酒席要用到的肉食都是得當天去城裏買。
蔬菜倒是不必發愁,顧家的試驗田裏啥都有,現采現摘,無比新鮮。
這些瑣事基本都不用顧洲遠操心。
他現在正站在“幸福家園”的建築工地上。
不用問,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是誰給起的。
其實顧洲遠本來是準備叫“陽光小區”的。
奈何四蛋一直追問啥叫小區,他也懶得解釋,便直接換了一個名字。
在顧洲遠前世,“幸福家園”的名頭可絲毫不比“陽光小區”遜色。
哪個城市要沒有這兩個社區,那都不好意思出現在大陸地圖上。
20多個熟練瓦工帶著70多個流民。
這裏一下子集結了上百號人蓋房子,房子蓋的那叫一個飛快。
流民們想到自己以後將會住進自己親手蓋的青磚瓦房,幹起活來全都極其賣力。
顧洲遠都沒好意思跟他們說實話,怕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其實這幸福家園的這100套房子,已經被村裏人給定了一半。
村子裏現在每家都有穩定收入,即便是沒有家底的,按揭也能買得起房。
這可是青磚瓦房,夢裏才有的東西,現在踮起腳就能觸碰。
村子裏一家看一家,別人買了你沒買,那無形中就低人一等。
是以房屋預售無比火爆。
碰上那些家裏不缺房子的,顧洲遠還好言勸退了好幾家。
不過估計等不了多久,他們一定還會再來訂房。
顧洲遠惆悵了一會兒,便也不去多想。
大不了後麵再搞倆住宅區。
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陽光家園”跟“和諧家園”!
“小遠,村裏有些人來問,要不要每家搞個小院子,這樣有安全感一些。”王德貴問道。
王德貴現在是村裏的總建築工程師,幾個工地來迴跑。
“這是普通住宅區不是別墅群,要啥院子?”顧洲遠一瞪眼。
“有了院牆不是妨礙大家聯絡感情嗎?”
“正所謂有了這堵牆咱們是兩家,沒了這堵牆,咱們就是一家人。”
“你沒見這地兒叫幸福家園嗎?就是要大家夥打成一片,共創幸福家園。”
顧洲遠一碗熱騰騰的湯給王德貴灌得七葷八素。
王德貴暈乎乎地直點頭。
家家都蓋院子,不說磚頭的成本上去了,就是占地麵積都得擴大一倍。
以後大同村在他的建設下,必然是寸土寸金。
這般浪費土地,顧洲遠自然是不會答應的。
村裏人住慣了大院子,剛開始肯定會有些不舒服。
但是後麵擠擠也就習慣了。
這一點顧洲遠很有信心。
畢竟他前世見多了這些事兒,農村帶院兒的房子全都給拆了,把農民都聚攏到一起,吆喝著攆進鴿子籠裏。
大家後麵不還是樂滋滋的。
沒住進去的人,甚至願意花上三代積蓄,背上半輩子的債。
擠破頭都隻為在城中的鴿子籠裏,占上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窩。
顧洲遠正迴味著前世的各種神奇操作,有人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
“二哥,你迴來啦。”他迴過頭去,見來人是顧得地。
“縣令大人又派人來買糧食了,這迴的馬車還要更多。”
顧得地迴來的時候,正好碰上來拉糧食的車隊。
“哦,那我等迴去一下。”
顧洲遠一直在源源不斷地給縣裏提供糧食。
現在青田縣的糧食價格已經跌了不少,粟米迴落到了15文一斤,白米則是40文上下。
雖說跟往年價格相比,依然貴了不少,但是跟其他受災的地方比較起來,已經算是很便宜了。
關鍵是現在各大糧行已經不敢再囤積糧食,因為糧價下降已經成為趨勢。
以往災年,糧價穩步下降一般是災情後期才會出現。
這個過程往往要曆時八九個月甚至一兩年。
誰都沒想到這才短短兩三個月,糧食就開始降價了。
因為市場看跌,那些手裏有糧的人全都開始拋售糧食。
早賣還能多賺上些銀子,每等上一天,他們就損失了一天的銀錢。
在這般浪潮之下,周邊地區的糧食也在跟著降價,隻不過比青田縣稍稍晚上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