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趙雲瀾的文采
穿到荒年,啃啥樹皮我帶全家吃肉 作者:甘蔗嚼不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幾個字是陰刻還是陽刻?”
顧滿屯額頭都有些滲汗了,他長這麽大也沒寫過字,可別搞砸了耽誤小遠的大事。
不過雕刻應該不成問題,照著形狀雕就行,這玩意兒比之花鳥魚蟲要簡單許多。
“陽刻吧,這樣香皂上的字就是凹進去的。”顧洲遠想了想道。
以後香皂肥皂生意必然是要做大做強的,要早早樹立品牌意識。
顧洲遠自然知道刻字便多了很多手腳,而且陽刻比陰刻更加耗時耗力。
他主動開口道:“現在多了這一道工序,我給三叔你再加上5文錢一個。”
顧滿屯把臉一板:“加什麽加?費不了多少事兒的,你給的已經夠多了!”
見三叔態度堅決,顧洲遠也不去強求,畢竟來日方長,他絕不會虧著三叔便是了。
而顧滿屯已經在心裏盤算著,要先雕一個模板出來,跟印章一樣,塗上顏色在木頭上蓋上四個字的印子,然後再雕能省很多時間。
上梁儀式完成了,後麵是要請親戚朋友吃席,喝上梁酒的。
大同村人口眾多,大多跟顧洲遠家關係不錯,也不好請誰不請誰。
顧洲遠便大事小辦,隻老顧家一家人擺了四桌,再叫上裏正還有各家族長來吃了一頓酒。
其他村民則是由顧家人上門,每一家發了兩塊喜餅子。
當然侯嶽他們也留了下來吃席。
吃完飯,顧洲遠一家子往趙雲瀾的馬車上裝著肥皂香皂。
這些肥皂香皂都是顧洲遠前一天晚上從商城裏買的,就放在雞鴨棚旁邊的雜貨間裏。
趙雲瀾看著這所謂的上流奢侈品被隨意堆放在麻袋上,而且旁邊棚子裏就養著一大群雞鴨鵝。
她臉都綠了,這家夥連演都不演了嗎?
明知道她今天來拉貨,也不知道把香皂挪個地方!
所幸香皂的品質全都很好,她抽檢了其中十幾塊香皂,一點毛病都沒發現。
顧洲遠看趙雲瀾黑著臉,以他的智商,趙雲瀾的心中所想他也猜出了個七七八八。
其實這也怪不著他,臥室地方有限,而且一直有人進進出出,貿貿然多出上千塊肥皂香皂,有些不好操作。
新房子還沒造好,想來想去,也隻有這個雜貨間最適合放香皂了。
他嗬嗬笑道:“趙小姐可別因為這房間簡陋便對香皂起了輕視之心,房間再怎樣破敗,也影響不到香皂的品質不是?”
趙雲瀾扯了扯嘴角,我是嫌棄這房間嗎?我是氣你沒有重視這次交易!
就聽顧洲遠繼續道:“正所謂出淤泥而不染,英雄不問出處,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聽他亂七八糟地解釋,眾人都覺好笑。
可細細品味他剛剛的話,裏麵的每一句竟都那般有意境。
其中“出淤泥而不染”這句話侯嶽跟蘇沐風是聽顧洲遠說起過的,可後麵的梅花七言,他們倒是第一次聽說。
幾人都感覺這幾句應該各自有完整的一首詩,是被顧洲遠截下來拚湊到一起的。
“顧兄,我已然是第二次聽你誦出這句箴言,今日能否為我解惑,何謂出淤泥而不染?”蘇沐風作了一揖道。
顧洲遠一拍腦門,這可怎麽解釋。
那完整的《愛蓮說》裏開頭幾句就是“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這陶淵明李唐啥的這世界根本就沒出現過,解釋起來很是傷腦筋啊。
他心念急轉,張口道:“這是我在書上看到的兩句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書者用來讚美蓮花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幾人紛紛在口中品味著這兩句詞。
趙雲瀾也能稱得上是博覽群書了,她蹙眉道:“不知顧公子是在哪本書上看到的這兩句詞?按理說,能寫出這般水準詞句來的文人,絕不至於籍籍無名。”
沒錯!蘇沐風也目光灼灼看向顧洲遠,“不知顧兄能否把那書借給我等拜讀一番?
顧洲遠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這幫人怎麽一點人情世故都不懂,有些事情差不多就行了,哪有這樣咄咄逼人的?
侯嶽看熱鬧不嫌事大,他笑著道:“遠哥你就別裝了,這兩句詞分明就是你自己作出來的,還誆我們說是書上看來的!”
蘇汐月聽了這話,大眼睛頓時變得亮晶晶的,她嬌聲央求道:“顧大哥,你能不能把這首詞全篇讀給我聽聽?”
顧洲遠嘴角直抽抽。
《愛蓮說》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創作的議論性散文,全篇最經典的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兩句,自己有個毛的全詞!
“我隻有這兩句,再沒有別的了。”顧洲遠實話實說道。
幾人俱是一臉失落,可惜隻有兩句殘詞,未能盡興。
顧洲遠擦一把腦門沁出的細汗,暗暗鬆一口氣。
就聽趙雲瀾道:“我聽了顧公子的那兩句詠蓮,心有所感,倒是有詩一首。”
蘇沐風眼睛一亮,“還請雲瀾小姐速速念來!”
蘇汐月也是大感興趣:“雲瀾姐姐已然好久不作詩了,不想今日竟有了興致。”
就連跳脫的侯嶽都是一臉期待。
顧洲遠卻是興趣缺缺,這世界的人便是這樣,最推崇的事情便是作詩弄詞了。
做得幾首酸詩,在這荒年,於他看來卻是都不及一碗菜糊糊來得實在。
就聽趙雲瀾清冷的聲音響起:“淤泥育秀綻仙姿,漣水滌塵映碧池。
莖直不彎持勁節,花嬌無媚守清思。
香飄四野馨風繞,影立中流浩氣馳。
遠看亭亭心自悟,願同君子共棲遲。”
“好!”眾人全都爆出喝彩。
顧洲遠眉毛挑了一挑,拋開別的不說,這個小妮子的文采倒是斐然。
這首詩以蓮喻人,借讚美蓮花抒發對君子品格的向往。
這詩雖說不得有多讓人驚豔,可在這短短時間裏便做出這樣一首合轍押韻的詩來。
而且還貼合顧洲遠的那兩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就不得不讓人驚歎了。
顧滿屯額頭都有些滲汗了,他長這麽大也沒寫過字,可別搞砸了耽誤小遠的大事。
不過雕刻應該不成問題,照著形狀雕就行,這玩意兒比之花鳥魚蟲要簡單許多。
“陽刻吧,這樣香皂上的字就是凹進去的。”顧洲遠想了想道。
以後香皂肥皂生意必然是要做大做強的,要早早樹立品牌意識。
顧洲遠自然知道刻字便多了很多手腳,而且陽刻比陰刻更加耗時耗力。
他主動開口道:“現在多了這一道工序,我給三叔你再加上5文錢一個。”
顧滿屯把臉一板:“加什麽加?費不了多少事兒的,你給的已經夠多了!”
見三叔態度堅決,顧洲遠也不去強求,畢竟來日方長,他絕不會虧著三叔便是了。
而顧滿屯已經在心裏盤算著,要先雕一個模板出來,跟印章一樣,塗上顏色在木頭上蓋上四個字的印子,然後再雕能省很多時間。
上梁儀式完成了,後麵是要請親戚朋友吃席,喝上梁酒的。
大同村人口眾多,大多跟顧洲遠家關係不錯,也不好請誰不請誰。
顧洲遠便大事小辦,隻老顧家一家人擺了四桌,再叫上裏正還有各家族長來吃了一頓酒。
其他村民則是由顧家人上門,每一家發了兩塊喜餅子。
當然侯嶽他們也留了下來吃席。
吃完飯,顧洲遠一家子往趙雲瀾的馬車上裝著肥皂香皂。
這些肥皂香皂都是顧洲遠前一天晚上從商城裏買的,就放在雞鴨棚旁邊的雜貨間裏。
趙雲瀾看著這所謂的上流奢侈品被隨意堆放在麻袋上,而且旁邊棚子裏就養著一大群雞鴨鵝。
她臉都綠了,這家夥連演都不演了嗎?
明知道她今天來拉貨,也不知道把香皂挪個地方!
所幸香皂的品質全都很好,她抽檢了其中十幾塊香皂,一點毛病都沒發現。
顧洲遠看趙雲瀾黑著臉,以他的智商,趙雲瀾的心中所想他也猜出了個七七八八。
其實這也怪不著他,臥室地方有限,而且一直有人進進出出,貿貿然多出上千塊肥皂香皂,有些不好操作。
新房子還沒造好,想來想去,也隻有這個雜貨間最適合放香皂了。
他嗬嗬笑道:“趙小姐可別因為這房間簡陋便對香皂起了輕視之心,房間再怎樣破敗,也影響不到香皂的品質不是?”
趙雲瀾扯了扯嘴角,我是嫌棄這房間嗎?我是氣你沒有重視這次交易!
就聽顧洲遠繼續道:“正所謂出淤泥而不染,英雄不問出處,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聽他亂七八糟地解釋,眾人都覺好笑。
可細細品味他剛剛的話,裏麵的每一句竟都那般有意境。
其中“出淤泥而不染”這句話侯嶽跟蘇沐風是聽顧洲遠說起過的,可後麵的梅花七言,他們倒是第一次聽說。
幾人都感覺這幾句應該各自有完整的一首詩,是被顧洲遠截下來拚湊到一起的。
“顧兄,我已然是第二次聽你誦出這句箴言,今日能否為我解惑,何謂出淤泥而不染?”蘇沐風作了一揖道。
顧洲遠一拍腦門,這可怎麽解釋。
那完整的《愛蓮說》裏開頭幾句就是“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這陶淵明李唐啥的這世界根本就沒出現過,解釋起來很是傷腦筋啊。
他心念急轉,張口道:“這是我在書上看到的兩句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書者用來讚美蓮花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幾人紛紛在口中品味著這兩句詞。
趙雲瀾也能稱得上是博覽群書了,她蹙眉道:“不知顧公子是在哪本書上看到的這兩句詞?按理說,能寫出這般水準詞句來的文人,絕不至於籍籍無名。”
沒錯!蘇沐風也目光灼灼看向顧洲遠,“不知顧兄能否把那書借給我等拜讀一番?
顧洲遠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這幫人怎麽一點人情世故都不懂,有些事情差不多就行了,哪有這樣咄咄逼人的?
侯嶽看熱鬧不嫌事大,他笑著道:“遠哥你就別裝了,這兩句詞分明就是你自己作出來的,還誆我們說是書上看來的!”
蘇汐月聽了這話,大眼睛頓時變得亮晶晶的,她嬌聲央求道:“顧大哥,你能不能把這首詞全篇讀給我聽聽?”
顧洲遠嘴角直抽抽。
《愛蓮說》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創作的議論性散文,全篇最經典的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兩句,自己有個毛的全詞!
“我隻有這兩句,再沒有別的了。”顧洲遠實話實說道。
幾人俱是一臉失落,可惜隻有兩句殘詞,未能盡興。
顧洲遠擦一把腦門沁出的細汗,暗暗鬆一口氣。
就聽趙雲瀾道:“我聽了顧公子的那兩句詠蓮,心有所感,倒是有詩一首。”
蘇沐風眼睛一亮,“還請雲瀾小姐速速念來!”
蘇汐月也是大感興趣:“雲瀾姐姐已然好久不作詩了,不想今日竟有了興致。”
就連跳脫的侯嶽都是一臉期待。
顧洲遠卻是興趣缺缺,這世界的人便是這樣,最推崇的事情便是作詩弄詞了。
做得幾首酸詩,在這荒年,於他看來卻是都不及一碗菜糊糊來得實在。
就聽趙雲瀾清冷的聲音響起:“淤泥育秀綻仙姿,漣水滌塵映碧池。
莖直不彎持勁節,花嬌無媚守清思。
香飄四野馨風繞,影立中流浩氣馳。
遠看亭亭心自悟,願同君子共棲遲。”
“好!”眾人全都爆出喝彩。
顧洲遠眉毛挑了一挑,拋開別的不說,這個小妮子的文采倒是斐然。
這首詩以蓮喻人,借讚美蓮花抒發對君子品格的向往。
這詩雖說不得有多讓人驚豔,可在這短短時間裏便做出這樣一首合轍押韻的詩來。
而且還貼合顧洲遠的那兩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就不得不讓人驚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