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大寧困境
穿越,逍遙王爺不逍遙 作者:瑾一欲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廣袤無垠的大寧帝國北部邊境,氣氛緊張到了極點,大梁與異族之間的一場激戰眼看就要爆發。
與此同時,大寧國內本土地區亦是暗潮湧動,動蕩不安。
麵對著來自異族和倭國的兩麵夾擊,這個好不容易才從戰爭創傷中逐漸恢複元氣的龐大國度,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尤其是北境的三州之地,就如同當年遭受匈奴鐵騎肆虐時一般,再度陷入了空虛無防的境地。
然而,為了將來勢洶洶的異族大軍阻擋於北三州之外,大寧不得不采取這種戰略部署,哪怕要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在大寧東南部漫長的海岸線上,倭國的戰船如蝗蟲般蜂擁而至,成功地在渭州實現登陸。
這些兇殘的侵略者上岸後,絲毫沒有停歇之意,馬不停蹄地向著內陸縱深地帶急速挺進。
由於此次倭國的突然襲擊完全出乎了渭州當地官員們的意料,致使他們在最初階段應對失措,以至於短短時間內,渭州已有將近一半的領土落入了倭國人的掌控之中。
好在經過一番緊急調動和組織,大寧的軍隊終於及時趕到,並在渭州境內築起一道堅固防線,成功阻止了倭國侵略軍繼續深入腹地,從而避免了更大規模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此刻,位於大寧心髒地帶的幽雲城中,宏偉壯麗的長樂宮內彌漫著一片肅穆壓抑的氛圍。
皇帝寧雲承端坐在象征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他那張原本威嚴的麵龐此時布滿陰雲,目光冷冽地掃視著殿下那群噤若寒蟬、麵色凝重的大臣們。
就在不久前,前方傳來令人震驚的戰報:北境的陽臨關竟然又一次被敵軍攻破;而東南沿海的渭州,也已被倭國侵占過半!
接二連三的噩耗猶如一記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每一個人的心頭,令剛剛稍有起色的大寧帝國再度遭受沉重打擊。
“眾愛卿,這兩邊的戰事究竟應當如何應對呢?”
端坐在龍椅之上的皇帝寧雲承,目光威嚴地掃視著下方群臣,聲音洪亮地發問。
他那緊蹙的眉頭和嚴肅的神情,顯示出對當前局勢的深深憂慮。
朝堂之上一片靜默,大臣們都低頭不語,似乎誰也不敢輕易發表意見。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氣氛愈發凝重壓抑,令人感到有些窒息。
終於,過了許久之後,才有一個身影緩緩從人群中走出。
眾人定睛一看,原來是丞相顧付然。
隻見他步履沉穩,神色莊重地走到殿前,躬身行禮後開口說道:“陛下,依微臣之見,如今之計,唯有采取‘打一邊阻一邊’的策略方為上策!畢竟我大寧曆經多年戰亂,雖然近來國力稍有恢複,但尚不足以支撐同時在兩個方向展開大規模戰爭。”
聽到這裏,皇帝寧雲承微微頷首,表示認同丞相的觀點,並緊接著追問道:“哦?那麽丞相不妨詳細說來聽聽。”
顧付然深吸一口氣,接著說道:“陛下明鑒,微臣認為我們可以集中力量阻止北方異族的南下入侵。隻需確保他們無法越過北三州即可,如此便能暫時穩住北疆局勢。
與此同時,派遣大批精銳部隊迅速奔赴東南沿海的渭州,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消滅倭國的軍隊。待解決掉倭國這個威脅之後,便可抽調部分兵力迴援北境,增強防禦力量。”
然而,皇帝寧雲承聽完這番話後,卻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
他手托下巴,沉思片刻後說道:“丞相此計固然有其可取之處,但朕仍有所擔憂。倘若我們全力以赴去攻打倭國,那麽用於阻攔異族的兵力豈不是會顯得過於薄弱?萬一異族趁虛而入,突破我方防線,長驅直入直至京城,屆時又該如何應對呢?”
丞相顧付然趕忙恭恭敬敬地彎下腰來,行了一個大禮,然後言辭懇切地說道:“陛下聖明啊!不過對於那倭國,咱們大寧還算得上頗為熟悉。依微臣之見,無需奢求將他們盡數剿滅滅絕,隻需把他們驅逐出渭州,那麽這倭國便難以再構成巨大威脅。
然而那異族卻是兵力強盛、馬匹健壯,最為關鍵的是,咱們對這些異族幾乎一無所知,如果貿然行動出手,恐怕會遭受慘痛的損失。”
聽到這話,皇帝寧雲承氣得臉色發青,暴跳如雷地吼道:“這到底該怎麽辦才好?為什麽每次遭殃的總是我大寧?我大寧究竟招惹到誰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憤怒地拍著龍椅的扶手,整個朝堂之上頓時彌漫起一股緊張壓抑的氣氛。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大將軍徐牧突然挺身而出,抱拳高聲說道:“陛下,還請息怒!臣堅信大寧必定能夠安然度過此次劫難。
微臣鬥膽懇請陛下準許微臣親率大軍出征抗擊倭國,此番出征,微臣定會竭盡全力將倭國打得屁滾尿流,讓他們從此不敢再來侵犯,甚至有可能一舉將他們全部殲滅於渭州之地。”
寧雲承聽後,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微微點頭說道:“唉!幸好還有諸位愛卿忠心耿耿輔佐於朕,朕也算是能夠稍微安心一些了。好吧,既然如此......”
正當寧雲承的話音未落之時,突然間,從宏偉莊嚴的大殿之外傳來一陣異常急促的唿喊聲。
“報!報!北境急報!”
這突如其來的喊聲打破了朝堂原本的寧靜,眾人皆是心頭一緊,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殿外。
一名神色匆匆、滿臉焦急的傳信士兵如一陣疾風般衝進了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中。
隻見他三步並作兩步地疾行上前,然後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高聲喊道:“啟稟陛下!大梁梁王有信件送達!”
聽到這話,端坐在龍椅之上的寧雲承不禁微微一怔,臉上露出些許疑惑之色。
不僅是他,就連殿下站立著的群臣們也皆是一臉茫然,麵麵相覷,心中暗自思忖著: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大梁怎麽會突然派人送信過來?而且還是直接送到這裏來?
與此同時,大寧國內本土地區亦是暗潮湧動,動蕩不安。
麵對著來自異族和倭國的兩麵夾擊,這個好不容易才從戰爭創傷中逐漸恢複元氣的龐大國度,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尤其是北境的三州之地,就如同當年遭受匈奴鐵騎肆虐時一般,再度陷入了空虛無防的境地。
然而,為了將來勢洶洶的異族大軍阻擋於北三州之外,大寧不得不采取這種戰略部署,哪怕要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在大寧東南部漫長的海岸線上,倭國的戰船如蝗蟲般蜂擁而至,成功地在渭州實現登陸。
這些兇殘的侵略者上岸後,絲毫沒有停歇之意,馬不停蹄地向著內陸縱深地帶急速挺進。
由於此次倭國的突然襲擊完全出乎了渭州當地官員們的意料,致使他們在最初階段應對失措,以至於短短時間內,渭州已有將近一半的領土落入了倭國人的掌控之中。
好在經過一番緊急調動和組織,大寧的軍隊終於及時趕到,並在渭州境內築起一道堅固防線,成功阻止了倭國侵略軍繼續深入腹地,從而避免了更大規模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此刻,位於大寧心髒地帶的幽雲城中,宏偉壯麗的長樂宮內彌漫著一片肅穆壓抑的氛圍。
皇帝寧雲承端坐在象征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他那張原本威嚴的麵龐此時布滿陰雲,目光冷冽地掃視著殿下那群噤若寒蟬、麵色凝重的大臣們。
就在不久前,前方傳來令人震驚的戰報:北境的陽臨關竟然又一次被敵軍攻破;而東南沿海的渭州,也已被倭國侵占過半!
接二連三的噩耗猶如一記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每一個人的心頭,令剛剛稍有起色的大寧帝國再度遭受沉重打擊。
“眾愛卿,這兩邊的戰事究竟應當如何應對呢?”
端坐在龍椅之上的皇帝寧雲承,目光威嚴地掃視著下方群臣,聲音洪亮地發問。
他那緊蹙的眉頭和嚴肅的神情,顯示出對當前局勢的深深憂慮。
朝堂之上一片靜默,大臣們都低頭不語,似乎誰也不敢輕易發表意見。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氣氛愈發凝重壓抑,令人感到有些窒息。
終於,過了許久之後,才有一個身影緩緩從人群中走出。
眾人定睛一看,原來是丞相顧付然。
隻見他步履沉穩,神色莊重地走到殿前,躬身行禮後開口說道:“陛下,依微臣之見,如今之計,唯有采取‘打一邊阻一邊’的策略方為上策!畢竟我大寧曆經多年戰亂,雖然近來國力稍有恢複,但尚不足以支撐同時在兩個方向展開大規模戰爭。”
聽到這裏,皇帝寧雲承微微頷首,表示認同丞相的觀點,並緊接著追問道:“哦?那麽丞相不妨詳細說來聽聽。”
顧付然深吸一口氣,接著說道:“陛下明鑒,微臣認為我們可以集中力量阻止北方異族的南下入侵。隻需確保他們無法越過北三州即可,如此便能暫時穩住北疆局勢。
與此同時,派遣大批精銳部隊迅速奔赴東南沿海的渭州,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消滅倭國的軍隊。待解決掉倭國這個威脅之後,便可抽調部分兵力迴援北境,增強防禦力量。”
然而,皇帝寧雲承聽完這番話後,卻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
他手托下巴,沉思片刻後說道:“丞相此計固然有其可取之處,但朕仍有所擔憂。倘若我們全力以赴去攻打倭國,那麽用於阻攔異族的兵力豈不是會顯得過於薄弱?萬一異族趁虛而入,突破我方防線,長驅直入直至京城,屆時又該如何應對呢?”
丞相顧付然趕忙恭恭敬敬地彎下腰來,行了一個大禮,然後言辭懇切地說道:“陛下聖明啊!不過對於那倭國,咱們大寧還算得上頗為熟悉。依微臣之見,無需奢求將他們盡數剿滅滅絕,隻需把他們驅逐出渭州,那麽這倭國便難以再構成巨大威脅。
然而那異族卻是兵力強盛、馬匹健壯,最為關鍵的是,咱們對這些異族幾乎一無所知,如果貿然行動出手,恐怕會遭受慘痛的損失。”
聽到這話,皇帝寧雲承氣得臉色發青,暴跳如雷地吼道:“這到底該怎麽辦才好?為什麽每次遭殃的總是我大寧?我大寧究竟招惹到誰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憤怒地拍著龍椅的扶手,整個朝堂之上頓時彌漫起一股緊張壓抑的氣氛。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大將軍徐牧突然挺身而出,抱拳高聲說道:“陛下,還請息怒!臣堅信大寧必定能夠安然度過此次劫難。
微臣鬥膽懇請陛下準許微臣親率大軍出征抗擊倭國,此番出征,微臣定會竭盡全力將倭國打得屁滾尿流,讓他們從此不敢再來侵犯,甚至有可能一舉將他們全部殲滅於渭州之地。”
寧雲承聽後,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微微點頭說道:“唉!幸好還有諸位愛卿忠心耿耿輔佐於朕,朕也算是能夠稍微安心一些了。好吧,既然如此......”
正當寧雲承的話音未落之時,突然間,從宏偉莊嚴的大殿之外傳來一陣異常急促的唿喊聲。
“報!報!北境急報!”
這突如其來的喊聲打破了朝堂原本的寧靜,眾人皆是心頭一緊,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殿外。
一名神色匆匆、滿臉焦急的傳信士兵如一陣疾風般衝進了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中。
隻見他三步並作兩步地疾行上前,然後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高聲喊道:“啟稟陛下!大梁梁王有信件送達!”
聽到這話,端坐在龍椅之上的寧雲承不禁微微一怔,臉上露出些許疑惑之色。
不僅是他,就連殿下站立著的群臣們也皆是一臉茫然,麵麵相覷,心中暗自思忖著: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大梁怎麽會突然派人送信過來?而且還是直接送到這裏來?